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肉芫
释义

简介

肉芫

肉芫,既民间传说中的太岁.学名肉灵芝.

太岁在《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均有详尽记载,并称其为“肉芫”,“视肉”、“土肉”、“聚肉”、“封”等。在中国神话史书《山海经》中,就有对“肉芫”的记载:“聚肉有眼而无胃,与彼马勒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薄味。”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中也有一条关于“土肉”的记载,他的史料转录于《临海异物志》,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浚克食。”

到了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肉芫”收入“菜”部“芫”类,称其为“本经上品”,并将芫分为五类,其中对“肉芫”是这样描述的:“肉芫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黄者如紫金。”同时,《本草纲目》“芫”类条目中还列举了几部以“芫”为主的药方,说明“芫”类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特殊疗效,其共同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肉灵芝

,俗称太岁。是一种详细组成未明,可能含有细菌、粘菌等生物的物体,它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一般发现者皆形容像是肉块。目前中国大陆不少业余研究者认为,这种“太岁”就是古代传说中从地下挖出来的太岁神,真相为何目前无法判断。至于挖掘出来的肉块,可能是一种“特大型罕见黏菌复合体”,怀疑就是《本草纲目》中的“视肉”、“肉芝”,是一种蕈类,含有特殊氨基酸。

实质

其实是粘菌复合体,属菌科生物,自然界发现极少,“肉灵芝”既然是一种粘菌,它就是一个活体,靠水生活,所以放在水中不会腐烂,也不会变质。同时,这种粘菌活性很强,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其再生能力也很强,可以随意切割,都能再生。李兆兰教授告诉记者,这种粘菌一旦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进入休眠期,即使不给它水分,也不会轻易死亡,一旦处在适合它生活的环境,它就会醒来,继续生长。当然,这种粘菌体并不是说就不会死,比如水煮、火烧等,超过了这种粘菌的生命极限,它还是会死亡的。

相关介绍

形状

新闻报道中的太岁的形状,颜色,大小均没有固定值,似乎会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长大。

生物性

根据西北大学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同时有呼吸机能,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效果

有报道指称太岁可以清新空气,使人精神振奋。但是并没有相关的科学证据证明。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描写太岁的:“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大者十余斤,小者三四斤。功能[主治]: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即古人认为,食用太岁可以长生不老。

此外,太岁极为罕见,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科学根据证明太岁为何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