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堡水船
释义

基本信息

所属地区:陕西·榆林·吴堡县

遗产编号:III-32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遗产级别:省

申报人/申报单位:吴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艺术简介

陕北“吴堡水船”始于明代,流传至今,它集秧歌、戏剧、小品、快板、顺口溜、唢呐吹奏乐、击乐为一体,是吴堡县境内春节文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并做为一个独立节目存在。整场节目的表演时限一般在2小时左右,表演时间固定在晚间,表演地点设在广场。

陕北“吴堡水船”的固定人物有老艄(1—2人)、小艄(1--2人),乘船女(1--2人),非固定人物一般有老婆、张公背张婆等。使用导具有彩船(1--2只)、浆板(1---2条)。使用器乐有大鼓、大钗(最少一对)、铜锣(最少一面)、小钗、唢呐(2只)。整场节目的幕后工作比较艰辛,有编剧、导演,还有导具制作及广场灯光设制等。

陕北“吴堡水船”的起源与吴堡秧歌的形成息息相关。明代实行屯军制,在榆林这九边之一重地的屯军户多是江淮一带人,他们把故乡的民间艺术传至吴堡及佳、米、绥各县,便形成了淮南花鼓灯的孪生艺术一陕北秧歌。由于吴堡地处黄河之滨,起先群众就设制了一种似小船的工艺品,由专人乘坐加入秧歌队伍行列,后来本地艺人们又把水船单独提炼成一个节目,但内容很单调。直到1942年,吴堡县才诞生了第一个内容完整、形式新颖的水船剧作-“拥军爱民”,并于1943年春节上演。

陕北“吴堡水船”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它符合当地民俗民情,有较高的民间艺术价值,还能起到引导群众积极向上的媒体导向作用。它是吴堡县境内干百年来流传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这种艺术的表现方式独特广使用语言纯属吴堡方言,因此,只流传于吴堡县境内。

艺术内容

陕北“吴堡水船”是吴堡人民群众春节文艺活动中的一个独立节目,时限一般在两个钟头左右,固定在晚间表演。

A、水船类形及演员人数

陕北“吴堡水船”有单船与双船之分,一个老艄、一个小艄、一个乘船女、一只彩船叫做单船;两个老艄、两个小艄、两个乘船女、两只彩船称为双船。单船演员至少三人,双船演员至少六人。水船表演到中场,还可另配角色,如送饭老婆、张公背张婆等。另外,根据剧情需要,也有老婆代替老艄的,这叫“蛮婆船”。

B、演员装饰及基本动作

老艄白眉白须(用棉花粘成),弯腰驼背,翻穿山羊皮袄,于执桨板在前引船。乘船女上穿彩衣,下肢被彩船布遮掩,水船前舱假腿盘膝而坐,左手提绿帕,右手执彩扇随着老艄引领路线平步前行。小艄身穿秧歌服,头扎毛巾并配戴五彩草帽圈,于执桨板随后。

在“噢嗨!噢嗨!……”的呐喊声中启船,唢呐同时起奏。启船时,老艄小艄用桨板左撑右推,乘船女做摆船动作。启船后,老艄先用抖步或斜身步,而后随着锣鼓节奏扭步前行,乘船女一直用平步,力求彩船平稳,小艄多用“上山步”或“踩四角”。船行中途,有船拐弯的动作,有遇浪的,惊心场面,在风平浪静时还可加些唱段。停船时,老艄、小艄高声呐喊:“噢—嗨!……”,做停船动作,乘船女将彩船原地转圈,而后渐渐停稳,小艄拴船。

C、场次顺序及基本内容

陕北“吴堡水船”一般分三场表演。第一场主要是老艄、小艄、乘船女自报家门、祝贺春节、赞美社会、表河自夸。由乘船女上船引来老艄听怪话、说快板、顺口溜等内容。第二场根据剧情安排另有角色出场,多为谈婚论嫁、计划生育等配合形势的宣传内容,本场为中心场次。第三场则为船到目的地,基本内容为游览观景、拜访老熟人,从而逗笑取乐。

艺术特征

A、陕北“吴堡水船”有固定的表演模式、特定的表演时空,占有独特的艺术空间;

B、陕北“吴堡水船”中的剧中人物性格均代表了当地人民群众勤劳淳朴、正直善良、憨厚勇敢等特征,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每一位吴堡人都可成为剧中人的偶像。

C、陕北“吴堡水船”属大众艺术,它使用本土方言,表演者不分男女老少,人人皆宜,具有大众性特征。

D、陕北“吴堡水船”有戏剧情节,有唱有说,所以它有戏剧特征,以及小品特征。

艺术价值

A、符合当地民俗民情

本地位处黄河之滨,水船中每个人物设置、动作设计、场面安排都是吴堡人黄河生活的翻版。乘船女、小艄的服饰保留了陕北秋歌的风格。老艄翻穿山羊皮袄是一种艺术夸张,但保留了旧时吴堡人冬天穿山羊皮袄的习俗。剧中情节源于止活,并用方言表演。

B、较高的艺术价值

陕北“吴堡水船”有激动人心的打击乐及悦耳动听的唢呐音乐伴奏,有优美的秧歌舞姿及地道的秧歌、民歌演唱,有完整的戏剧情节及滑稽的表现方式,是集秧歌、戏剧、小品、快板、顺口溜表演艺术的综合艺术。

C、有重要的媒体导向作用

陕北“吴堡水船”自四十年代初起,每个水船的主题思想、立意准则都紧扣时代命脉,诸如破除迷信、禁赌、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农业学大寨、植树造林、计划生育等(原稿多数末保留),寓教于乐,有着鼓舞大众、引导大众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媒体导向作用。

历史渊源

陕北“吴堡水船”是吴堡秧歌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由历代吴堡民间艺术家积淀而成,它的起源与秧歌的兴起息息相关,吴堡自有了秧歌也就诞生了水船。 据吴堡县志记载,秧歌是唐代“合生”、宋代“村田乐”演化而来,1995年5月11日陕西日报第三版发表薛耀厚同志纂写得“陕北秧歌与淮北花鼓灯”…—文也有详尽解读。 唐代“合生”始于北方民间,由胡伎传入宫廷,北宋时由宫廷传入军营,又由宋王朝退役士兵传入首都开封民间,即为“村田乐”。宋王朝南迁后又传入淮河两岸,经朱家王朝精心倡导、演练,在淮北一带保留下来。到了明代,南民实边,陕北人口兴旺起来,加上当时实行屯军制,在榆林这九边之一重地的屯军户多是江淮一带人,他们把故乡的民间艺术传到了绥、米、佳、吴诸县,形成了别具风格的陕北秧歌。将淮北花鼓灯与陕北秧歌的内容、表演方式相比照,二者同出一源;是孪生姊妹艺术。夏征主编的《辞海》(本)557页“花鼓灯”词条有“安徽省淮北流行的花鼓灯酷似陕北秧歌中的踢场子”之定论。由此可见,陕北“吴堡水船”始于明代。 岁月苍桑,时光流逝,陕北“吴堡水船”有着漫长的演变历程。起先,由于吴堡地处黄河之滨,吴堡群众就设计了一种似小船的工艺品,由专人乘坐汇入大秧歌队伍行列。慢慢地,为充实晚间秧歌内容,民间艺人们把水船单独提炼成一个节目,这种表演形式很简单,与在黄河实际行船贴近。后来,艺人们又给水船增加了语言内容,而这些内容多是些逗趣或老艄小艄互骂等。直到现在仍有这种习俗的遗痕,凡搬水船骂了人无人嗔怒,反倒认为骂了谁,谁就有好时运。有时被骂者也进入场内回敬几句,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再后来,水船表演过程中又插演一些如“平斤点灯”、“大小老婆”、“钉缸”等节目来充实表演内容。直到四十年代初,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吴堡水船”才有了质的飞跃。1942年,鲁艺部分同志来到吴堡,在他们的倡导下,冯维康老先生首次新编了很有艺术价值、内容新颖的“吴堡水船”——“拥军爱民”,并于1943年春节由砖窑山村的艺人们演出。从此,陕北“吴堡水船”形成了融戏剧、秧歌、小品、唢呐吹奏、击乐、民俗等为一体的独特民间表演艺术。

传承谱系

陕北“吴堡水船”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吴堡县境内能够表演者举不胜举,但他们之间并无师承关系,也无流派之分,都是自习成材,艺术表演特色各有千秋。

因无史料记载,古代传承人无处考证,仅近代主要传承人就有:

1、已故老先生王世渊,男,农民,宋家镇枣塔村人,善编善演,人称伞头大工:

2、已故老先生张天恩,男,农民,宋家川镇张家焉村人,民间文艺的天才,陕北民歌“跑早船”的作者。

3、已故老先王世功,男,寇家塬镇东庄村人,革命老干部,以表演闻名。

4、已故老先生陈建福,男,农民,辛家沟镇辛家沟村人,语言流利,滑稽有趣。

5、已故老先生慕锡功,男,寇家塬镇慕家塬村人,离休老干部,善编,语言幽默。

6、李探朝,男,寇家塬镇李家塬村人,原佳县公安局局长,人称吴堡笑星。

7、孔德兴,男,寇家塬镇李家塬村人,退休职工,编得上口,表达流畅。

8、李探春,男,宋家川镇西车家塌村人,退休职工,编创能力强,表演艺术较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9: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