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流感 |
释义 | 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无论是人流感还是动物的流感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概述人流感的发病特征人流感可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引起发病,每次流感的大流行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由于禽流感病毒被认为是人流感病毒的保存宿主和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的来源,所以有传统观点认为,人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即使给人(志愿者)接种禽流感病毒也不会产生抗体。但事实表明,人不但会感染禽流感病毒而且还会使人发病与死亡。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症状从典型的流感样症状,即发烧、咳嗽、喉咙痛和肌肉疼痛,到眼睛感染、肺炎、急性呼吸困难、病毒性肺炎和其他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不等。 由于流感对人和畜禽的危害十分巨大,世卫组织将其列为实行全球性监测的传染病。动物流感尤其是禽流感与人类流感及人类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禽流感被认为是人流感的保存和发生变异的新基因来源。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的流感病毒亚型很有限,而禽类尤其是水禽存在所有现在已知的15种血凝素和9种神经氨酸酶亚型的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可突破种间屏障而直接感染人或哺乳动物并致死,从而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 致病因素及防范临床特征人流感是由A、B、C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与病毒毒株、人群年龄、生理状况等相关,主要表现发热、畏寒、干咳、头痛、喉咙痛、周身不适、乏力、鼻塞和流涕等。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对婴幼儿、年迈者及体质弱的人危害较大。三型流感中以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则易引起暴发流行,已有数千万人死亡,对社会影响甚大。 感染原因流感病毒具有8个不同的独立的基因片段,决定了流感病毒具有基因重排的特性。基因重排业已在新型流感病毒粒子的产生并导致人流感的大流行中起关键作用。历史上发生的人流感大流行,都与禽流感病毒有一定的联系。1957-1968年亚洲流行的H2N2亚型病毒,其HA、NA和PB1基因皆来自于禽流感病毒,其他基因保留了当时流行于人群中的H1N1病毒的基因;1968年香港流行的H3N2亚型病毒,其HA和PB1也来自禽流感病毒,其他基因来自于当时流行于人群中的H2N2病毒。即引起两次人流感大流行的病毒,都是人源毒株和禽源毒株的杂合病毒。普遍认为猪在这种杂合病毒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被认为是“混合器”,因为猪具有这两种病毒的细胞受体,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都可以感染猪,经过一段时间的杂交后,产生新的重排病毒,再感染人,从而引起人间流感的流行。 防治措施2009年3月27日,安徽省休宁县作为全国唯一基层试点县,正式启动“中国禽/人流感基层大流行准备计划”试点工作。世界银行项目部的卫生专家王世勇称,此项试点对于提高全球基层应对禽/人流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给予了高度重视,WHO强调说,只要禽流感还在家禽中暴发,人类就有被传染的危险。人类不断遭受禽流感病毒的传染,这有可能导致病毒变异,并发展成为对人类构成威胁的流行性病毒,从而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也正由于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因此,当这两种病毒共同感染人之后,人可能起到“混合器”的作用,而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粒子在人间引起大流行。这种人作为混合器比猪作为混合器引起人间流行的几率要大的多,因为人作为混合器又减少了中间宿主的环节,使得感染与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 研究进展通常认为,人不具有与禽流感病毒相结合的细胞受体,因此,禽流感病毒也就难以完成其感染发病的过程,不能直接在人体内进行有效的复制。只有其经过哺乳动物中间宿主适应后,改变其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特性后,方能感染人类并致发病。然而近年来和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完全打破了这一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框架。基因组构成完全属于禽源的流感病毒,能够直接感染人致病并能致人死亡。因此认为,在决定宿主生物学特点及致病性方面,不单由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其内部蛋白基因也可能起重要作用。研究也已经证明,其内部基因如PB2、NP基因等在病毒的致病性中都起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