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串雅全书 |
释义 | 《串雅全书》是一部整理走方医经验的著作,搜集了大量的民间秘方、验方、单方等,突出了廉、验、便三大特点。《串雅全书》包括《串雅内编》四卷、《串雅外编》四卷、《串雅补》五卷,合称《串雅全书》。 《串雅全书》对于研究民间医药知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次整理精选佳本,且保持底本原貌,不做任何删改。《串雅全书》可供中医各科各级临床医师参阅。 版权信息书 名: 串雅全书作 者:(清代)赵学敏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800896743 开本: 32 定价: 19.00 元 作者介绍赵学敏又名恕轩,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代雍正、乾隆、嘉庆年间。他最大的贡献是整理了我国古代铃医、走方医(民间医生)治病经验和明清以来的药物方面的丰富知识。赵学敏生长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父亲当过盐场的盐官,后又在永春、尤溪等地担任地方小官吏。晚年得子,生下学敏和学楷弟兄两人。父亲对他们的前途曾有这样打算;长子学敏,继承父业,攻读四书五经,走科举道路;次子学楷,学习医业,做一个济民于世的医生。 可是,赵学敏讨厌腐朽的官僚生活,没有按照父亲的愿望去做,决定和弟弟学楷一起,专攻医道。在“养素园”中“养素园”是赵学敏家的一个家园。其父曾在园中开辟了一块种植药草的园地,专供他们学医使用。学敏和学楷,生活和学习在“养素园”中。提起赵学敏的学习,与众不同,从小喜欢读书,读天文、地理、历数、医学······,尤其对医学,他更感兴趣。由于他的勤学,总感到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往往都要读到深夜。赵学敏在刻苦学习过程中,还养成了摘抄的习惯,当他学到“意有所得”时,就动笔摘录,经过多年的摘抄,读书札记有“累累几千卷”之多。赵海敏在学医过程中,对药物很有研究,曾将许多草药引种进“养素园”,与弟弟一起松土、施肥、治虫,并观察药物的生长过程。 到民间去赵学敏并不满足于“养素园”中的收获,中年以后,他毅然走出家园,到民间去。在平湖、奉化、余姚、临安、上虞一带,访亲问友,向“某仆”、“某妪”、“土人”、“辛苦劳碌的人”请教,当他80岁高龄的时候,也还在民间,向多方请教。“三白草”又名“水又通”,是一种具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草的草药。对它的植物形态,古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三白草”就是白叶有三瓣,有的说叶白、花穗白、根须亦白故称为“三白草”,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赵学敏到余姚等地调查,渡过了曹娥江,发现长在水过的长二、三尺的“三白草”,与古书上的记载不同,叶数不止三叶,也不是所有叶子能变白,仅在顶上数叶会变色,最后是叶尖通白,所以“三白草”是一叶有三白,而不是白叶有三,经过赵学敏的仔细观察,纠正了前人对“三白草”的不同看法。赵学敏在民间,收集到不少医之有效的民间医方。一天,赵学敏来到西溪,住在一个姓吴的家里,吴家有一个15岁的孩子,背部发生不少红瘰,有说“这是丹毒”;有说“这是蛇缠疮”。当时赵学敏对由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还缺乏认识。他错误地认为这是由于上山砍柴被虫咬而引起的,所以治疗上采用一般的药膏涂上,过了2、3天,红瘰不仅不退,反而引起化脓性炎症。赵学敏又换上另一种药膏,仍然无效,病势愈来愈严重。正当赵学敏束手无策时,邻近的一位老大娘,传授了用“翠羽草“,又名”孔雀花“,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止血的作用。赵学敏根据老大娘的经验,将“翠羽草”捣汁涂上,果真,一夕立消,赵学敏感慨地说,“此草解火毒如此”。 编纂《串雅》赵学敏在长期的农村生活中,向草医、药农请教的事例不胜枚举。他发现民间蕴藏着丰富的医药知识,然而民间的防病、治病经验,历来都得不到重视!为什么肩背药箱、手持串铃、不避寒暑、游乡串户的民间医生,被污蔑为“江湖郎中”,被污蔑为“小道”?为什么后世医家在总结经验以及编写医书时,都不记载“铃医”、“走方医”的经验?赵学敏认为这都是人们看不起民间医药的结果。赵学敏决心将民间医药经验汇编成书,让千百年来一直视为“小道”的民间医药,登上“大雅”之堂,并将书名定为《串雅》。他为编写《串雅》,曾走访不少民间医生,争取他们的帮助,其中对他帮助最大的是走方医赵柏云。赵柏云是赵学敏的同族人,他在治疗牙病、眼病、虫病、点痣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听说赵学敏要为民间医生著书立说,愿将多年的行医经验,通过口授的方式,传授给赵学敏。赵学敏在赵柏云口授经验的基础上,又将自己多年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终于在1759年完成了《串雅》的编写工作。《串雅》分:《串雅内编》、《串雅外编》,各有四卷。《串雅内编》首先总结了走方医的截、顶、串的三种治疗方法(即汗、吐、下三法),并给以高度评阶,认为走方医的治疗方法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他把走方医的用药特点,归纳为贱、验、便三字决。“一日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日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日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串雅内编》还记载了许多民间医方,例如,用五倍子研末填脐中,可以治疗盗汗;用荸荠汁滴眼,可以治疗红眼睛;吴茱萸研末调醋贴两脚心(涌泉穴),可以治疗咽候炎;用刀豆子烧成灰进行冲服,可以治疗呃逆不止等。有些单方,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并有一定的治疗价值。《串雅外编》首先介绍了民间防病的经验,书中集录了除蚤、灭虱、驱蝇、禁蚊、除臭虫等驱除害虫的措施。在当时对于流行病的传染媒介,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是这些除虫措施,实际上是起了消灭疾病的传染媒介的作用。《串雅外编》还记载了民间的急救法,例如:溺用骑牛,解药毒用防风,昏厥症用放血法等,这都是简便而又经济的方法。此外,它还重点介绍了民间外治法的经验,有针、灸、熏、贴、蒸、洗、熨、吸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具有简便、经济、有效,用药安全的特点。至今仍有使用价值,《串雅》是一部内容丰富又反映民间医学的医书。 为《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对古代著名医家都很尊重,对明代李明珍和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更为软佩,但他又不迷信古人。赵学敏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药物也有发展。《本草纲目》问世以来,又出现了更多的药物,有必要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他在完成《串雅》等书的编写工作之后,又开始编写《本草纲目拾遗》。用赵学敏的话说,《本草纲目拾遗》是“专为李氏之遗而作,凡纲目巳登者,或治疗有未备,根实有未详,仍为备之。”赵学敏在编写《本草纲目拾遗》的过程中,翻阅了600多种古书籍,其中有医书280多家、经书有340余家,他为了核对某些药物的形态、性能及功效,不仅试种于“养素园”中,还走访了2000余人,在他调查药物的过程中,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常说,“宁从其略,不敢欺世也。” 赵学敏在收集民间单方、验方中,都经慎重挑选而来的。有一次,赵学敏来到奉化,知道“六月霜”具有解暑毒的作用,他就“以百钱买得六月霜一束“,用它进行临床试验,在一次时疫病流行中,他“取一茎带子者,煎服之。”取得很好的效果,后来又“屡试皆效”才将它收录下来。“鸦胆子”具有杀虫解毒作用,有治疗阿米巴痢疾的要药。赵学敏经过多次临床观察,认为由鸦胆子组成的至圣丹,治疗痢疾有很好的效果,“治冷痢久泻,百方无验者,一服即愈”。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首次记载它的药效,并写道;“此方不忍隐秘,笔之于书,以公世用。”“千里光”,具有抗菌作用,能治疗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民间普遍认为它是清热解毒的良药,还流传着“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的言语,赵学敏根据民间用药的经验,称它为“外科圣药”而载入《术草纲目拾遗》。我们在《本草纲目拾遗》的条目中,屡能看到“亲试神效”、“屡试神效”、“用之皆效”、“后治数人多效”的记载,进一步证实,赵学敏收载的药物和医方,多数是经实践检验过的。 赵学敏收载药物的范围也很广泛,连市场上供应的药物商标,也不遗漏。当时的药物商标称为药帖,有“金灿然药帖”、“广和药帖”、“许帖”等,他都一一收集。赵学敏不仅收集中国药物,也收集外来药物,他是我国第一位把西方的消强水、刀创水(碘酒之类)、冲鼻水(嗅剂之类),以及各种药露的制作方法,编进本草书的。 赵学敏于1765年完成了《本草纲目拾遗》的编写工作后,又经过30多年的增订工作,使之更完备。《本草纲目拾遗》共十卷,收载药物900多种,其中有,《本草纲目》未载的;也有虽已记载而治法、形态不详的,特为之补充,使之更完备。此外对部分药物有误分重合的地方,又引经据典,加以厘正。,行本草纲目拾遗》在赵学敏死后五十多年(公元1864年)才得到刻印。1887年又进生重刻,并附于,《本草纲目》之后,流传于后世。 赵学敏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为我国医药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首先他系统地整理了民间的一套防病、治病经验,为后世医药卫生事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他又继李时珍之后,总结了明清以来药物学发展的新成就,为我国药物史增添了新的一页。他又是我国最早接受西方医药的医药家,为沟通中西医药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他不愧为继李时珍之后,清代的一个杰出的医药家。 《串雅全书》包括《串雅内编》四卷、《串雅外编》四卷、《串雅补》五卷,合称《串雅全书》。该书是一部整理走方医经验的著作,搜集了大量的民间秘方、验方、单方等,突出了廉、验、便三大特点。《串雅全书》对于研究民间医药知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次整理精选佳本,且保持底本原貌,不做任何删改。《串雅全书》可供中医各科各级临床医师参阅。 目录卷之一 截药总治门 黄鹤丹 青囊丸 鲤鲮丸 蜜犀丸 普济丹 蓬莱丸 发汗散附椒杏丸 松梅丸 仙桃丸 余粮丸 八仙丹 花蕊石散 紫阳真君塞鼻丹 神仙太乙膏 人龙丸 截药内治门 治伤寒结胸 拏疟 宣木散 辟瘟丹 截头风 治头痛 鹤顶丹 痰火神方 时行痰嗽 保灵丹 交感丹 治尸厥 独步散 膈气暂开关方 起废神丹 坎离丸 元德膏 解恶仙丹 治老人不寐 安寐丹 泻火圣神汤 鬼毒风气 灵宝化积膏 烧针丸 蚕奁散 截癫 回癫汤 收呆至神汤 逐呆仙方 启迷奇效汤 启迷丹 起痿神方 摩腰丹 贴腰膏 威喜丸 截臌 虫臌 血臌 分水神丹 疝气神方 千金不传韦氏方 去铃丸 腹内龟病 返魂丹 铁刷丸 截泻丸 宁和堂暖脐膏 截水肿 截黄 截痢 加味绿矾丸 贴目取翳 治泪眼 仿西洋眼药 二百味花草膏 截障 开聋 耳聋开窍奇方 通耳神丹 喉风闭塞 吹喉药 黑龙膏 冰梅丸 中分散 仙传急风散 神穴丹 陈氏神效小红丸 稀痘丹 梅花丸 换痘丹 钉胎丸 治伤寒 千金硝石丸 珍珠滚痰丸 三阴久疟立止 神方 卷之二 截药外治门 散毒仙丹 消毒散 阴阳黄 五毒丹 发背膏药 大黑虎膏 一笔消 移毒丹 大提药方 黄提药方 白灵药 红升丹 白降丹 五宝霜 四金刚 五虎下西川 离宫锭 坎宫锭 铁井阑 代刀膏 生肌散 开刀麻药 换皮麻药 生肌散 痈疽 决脓妙法 立消散 灵异膏 千里光膏 万宝代针膏 吹消散 护心散 透骨丹 醉仙散 再造散 大麻风 秘炼治杨梅疮药 乳香散 取疔膏 聚疗毒 消疔 瘰疬奇方 生肌膏 提气汤 三妙散 消瘰疬痰毒 提疬丹 神授五公散 上品锭子 中品锭子 下品锭子 破瘿点药附煎药方 治火丹 治疮二法 擦疮成水 扫疥 七制松香膏 诸疮掺药 破棺丹 一擦光 小金丝膏 截癣 九熏丹 日本国癣药 枯瘤散 敛瘤膏 治瘤 治流火方 取痣饼药 点痣药 点黑痣 治臁疮 透骨丹 胜金丹 松肉葱白膏 小金莲 拶伤 整骨麻药 天下第一金疮 药附二验方 接骨至神丹 阴囊烂尽 美首膏 手足皴裂 治阴蚀 治体气方 痘后生翳 免喉内生蛾 卷之三 截药杂治门 取牙鲫鱼霜二方 去面上刺青 去身臂雕青 取箭镞方 黑发仙丹 取轻粉毒 受打不痛 误吞铁石 脚堿 足趾鸡眼 蛓毛虫伤 红玉膏 竹木刺 治中河豚毒 虎伤 吹耳方 顶药 巴霜顶 四宝顶 牛郎顶 青绿顶附风痰 猝中方 硫黄顶 玉环来笑丹 轻粉顶 黑盐顶 羊荚顶 截疟顶四方 三奇顶 金线顶 砒霜顶附齁 喘痰积方 皂矾顶 碧霞丹 吐蛊 倒顽痰法 阴阳汤 串药 牛郎串 榔霜串附漱齿方 黄甲串 无极丸 备急丸 乌龙串 轻粉串 犀黄串 天一水串 牵牛串 禹功散 双牛串 治痘疮黑靥 五香串 车螯串 八宝串 泻腋气 腹胁痞块 发背初起 逐黄散 绞肠痧 单方总治门 暖益腰膝 都梁丸 白虎丹 卷之四 单方内治门 金粟丸 仙传膏 青藤膏 鸡子饮 白虎历节风 干血劳 治大风 疟疾 猝心痛附阴 毒腹痛方 心疼 腰脚疼痛 筋骨疼痛 水肿 哮喘 痰饮吐水 酒积 酒积酒毒 积块黄肿 风眼赤烂 洗眼中星 红眼 痘入目中 睡起目赤 目生翳膜 喉风 惊风失音 咽中结块 小儿舌膜 鼻血不止 鼻中肉坠 喷嚏丸 灌鼻出涎 耳鸣 耳内肿痛 风热牙痛 痧胀腹痛 暑天怕风 痞块 治痞积 盗汗 消渴饮水 白浊 止呃逆 变通丸 治痢初起 血崩 梦泄 红白淋带 乳汁不通 生乳 乌痧惊风 急慢惊风 小儿舌笋 蚬子水 狐臭 验胎方 神仙外应膏 鼻中出血 稀痘神方 单方外治门 国老膏 乌龙膏 消痈酒 止肿毒 恶疮疗毒 快马痈 寿星散 多骨痈 疔疮 起杖疮疗皮 横痃便毒 一切痈疽 脱疽 指生天蛇 诸疮胬肉 棉花疮 痈肿无头 消瘤 腋下瘿瘤 头疮生蛆 乳痈 乳头裂破 瘭疽毒疮 甲疽延烂 鹅掌风 腿臂湾生疮 散毒 洗癞头方 痰核 咽舌生疮 喉鹅 跌打损伤 金疮 攧扑欲死 金刃不出 被斫断筋 乳岩 火烧疮 火烧烂 火燎油浇伤 汤火伤 癣 水肿脚气 口吻生疮 一抹膏 肛门痔痛 疔疮走黄 发背阴毒 项下气瘿 单方杂治门 误吞铜钱 拔白换黑 竹木刺眼 临杖预服 食生米 齿黄 飞丝入眼 小儿初生无皮 固齿灰 秃鬓发稀 小儿鳞体 儿阴被蚓吹肿 猘犬咬伤 蛇虺咬伤 百脚咬伤 蜈蚣咬伤 蝎毒螫伤 毒蛇咬伤 精清不孕 妇人乳胀 截溺 面上黑气 舌肿 误吞针刺 搽鱼骨鲠 单方奇病门 猴子疳 山鞠散 产后肉线 发症饮油 截肠怪病 米瘕 灸疮飞蝶 伐毛丹 血壅怪病 眉毛摇动 脐虫 筋肉化虫 热毒 虱出 病笑不休 灸疮出血 睛垂至鼻 离魂 大肠虫出不断 气奔 便后出血 絪缊结 脉溢 寒热 头脑鸣响 荡秽散 烂豆生蛆 肉坏 石室秘方 活水止虱丹 腹中生蛇 杜隙汤 化痒汤 救割全生汤 体中蚓鸣 臂生人面 舌缩入喉 舌血 掌高一寸 男子乳肿 指甲尽脱 指缝出虫 粪门出虫 粪门生虫 眼内肉线 黄雷丸 手皮现蛇 喉中物行 蛇虱 恶肉毒疮 浑身燎泡 肉锥怪病 足疔怪疮 走皮趋疮 热毒湿疮 咽喉怪症 血余 猫眼睛疮 肉人 唇疮生齿 祛火丹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