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泉州晋江下游防洪堤工程 |
释义 | 晋江是福建省第三大江河,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5亿立方米,是晋江下游平原发展和生存的主要水源。由于晋江下游地势低洼,面临东海,台风频繁,涨潮顶托,以及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逢6~9月台风季节,经常发生洪潮灾害,水旱交错。近代有记载的水灾达百次以上,有时一年内就发生5~7次。大灾时,“南安水涨,至民居瓦檐,人畜溺死无数”;“晋江大水,海水骤涨,入城高数尺,新桥梁冲坏,人畜多溺死”。民国24年(1935年)7月洪水,石砻站流量10000立方米/秒,泉州市区80%以上和100多个农村被淹,死亡70多人,毁房2000多间,灾后瘟疫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着手治理晋江,先后于1955~1956年、1959~1960年分期兴建晋江下游防洪工程。 第一期工程于1955年5月由省农业厅水利局编制设计任务书,省农业厅审定,省计委批准概算。7月,由晋江专署会同晋江、南安、泉州县(市)组成工程指挥部负责实施建设。一期工程北堤从金鸡至龙头山,南堤从杏埔至东山;堤长18.232公里(其中石堤283米),抛石护岸3处,水闸7座,涵洞6座,土石方工程量90.02万立方米,投入劳力68.54万工日,使用钢材20.32吨、水泥520吨、木材472立方米,使用经费87.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82.5万元,群众自筹4.8万元。工程1955年9月15日开工,1956年5月15日验收。9月19日,晋江发生8020立方米/秒的洪峰,超过按20年一遇7790立方米/秒的设计流量,新建堤防决口13处,灾后立即全线抢修加固。 第二期工程北岸从龙头山至法石,南安西溪的南北岸堤段,于1958年11月由泉州市人民委员会编制“晋江下游防洪堤第二期工程计划任务书”,晋江专署水电局编制“晋江下游防洪堤加高工程设计”,设计标准为:保护市区为33年一遇洪水,郊区为20年一遇洪水,经省水电厅审定,省建设厅批准,北岸由泉州市(现鲤城区)组织工程指挥部,按城乡、系统设置工程指挥所,分段包干施工;南安西溪段由南安县组织指挥部负责实施。泉州市的干部、师生、居民都参加义务劳动,驻军派员派车支援,日高峰劳力达2.5万人。北岸工程1959年12月10日开工,1960年6月建成;南安西溪防洪堤1959年10月开工,1960年4月建成。北岸二期堤长7.644公里(其中石堤1306米),水闸7座,涵洞一座,旱闸9座,土石方工程量83.73万立方米,投入劳力103.8万工日,使用钢材97吨、水泥950吨、木材1371立方米,国家补助资金331.23万元,迁移居民1006户、5590人。南安西溪防洪堤堤长21.448公里,土石方工程量237.21万立方米,投入劳力263.17万工日,使用钢材30.2吨、水泥3500吨、木材485立方米,国家补助资金153.83万元。 二期工程刚建成,1960年6月10日晋江下游发生洪峰流量682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新建堤段在军民抢护下安全抵御,受到水电部的表彰,工程指挥部被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61年后,沿江的县市又对防洪堤分别进行加高加固,并增建环城桥分洪节制闸及董埭、法石、海关口、龙头山的排涝、排污、引水闸。 晋江下游防洪堤自1960年全面建成后,经每年的维修加固,至1990年已防御超警戒水位的洪水118次,其中:超危险水位15次,大洪水(水位超9米)2次。但多年来河床淤积严重,据1962~1982年的20年观测资料分析,河床平均淤高0.23米;保护市区堤段的防御流量由9070立方米/秒,降为7950~8445立方米/秒(相当于15~20年一遇洪水),郊区堤段也由7790立方米/秒,降为7065立方米/秒。 为此,泉州市水电局于1986年编制了“晋江下游防御特大洪水方案”,经省水电厅审核,省政府批复,确定市区防御50年一遇洪水,其余地区为33年一遇洪水。 根据省水电设计院提出的规划报告,经省水电厅1989年6月审定,晋江下游防洪堤再次加固扩建工程分二期实施,由省水电设计院承担勘测设计。同年,省水电厅提出第一期加固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加固扩建的工程项目为:泮山至法石堤长10.24公里的加高、加固和基础处理,新建排涝闸一座,扩建排涝闸一座,改建水闸8座,旱闸8座。共完成土石方29.6万立方米(石方1.7万立方米),粘土防渗墙处理850米,混凝土防渗墙1.5万平方米,减压井24口,投入劳力80万工日,使用资金1564万元,其中:水利部和省补助700万元,泉州市及地方自筹864万元。 到1990年底,晋江下游防洪堤工程有:防洪堤15段、总长41.07公里,其中:土堤39.35公里;石堤1.723公里;水闸36座83孔;旱闸18座20孔;涵洞32座。保护土地11.3万亩(其中耕地6.25万亩),村庄209个,人口25万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