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氰乙酸 |
释义 | 简介中文名称: 氰乙酸 英文名称: cyanoacetic acid中文名称2: 氰基醋酸 CAS No.: 372-09-8 EINECS号:206-743-9 分子式: C3H3NO2 NCCH2COOH 分子量: 85.06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吸湿性。 30%,60%,70%为浅黄色液体 熔点(℃): 66 ℃ 沸点(℃): 108℃(2.0kPa) (微分解) 饱和蒸气压(kPa): 2.0(108℃) 燃烧热(kJ/mol): 1249 闪点(℃): 107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微溶于乙酸、氯仿。 具有潮解性,在160 ℃分解为二氧化碳及乙氰。有腐蚀性。 用途用途1 氰基乙酸是杀菌剂稻瘟灵、霜脲氰的中间体,并是医药咖啡因的中间体。 用途2 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氰乙酸酯类,也用于生产α氰基丙烯酸甲酯和正丁酯(医用粘合剂)、维生素B6、咖啡因、巴比妥等。 用途3 医药工业用于制取维生素B6、咔啡因、医用粘合剂等,也用于农药霜脲氰的合成 其它健康危害: 未见职业危害方面的报道。具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潮或受高热分解释出剧毒的乙氰蒸气。具有腐蚀性。 生产工艺由氯乙酸经中和、氰化、酸化而得 ClCH2COOH+Na2CO2=ClCH2COONa ClCH2COONa+NaCN=NCCH2COONa+NaCl NCCH2COONa+HCl=NCCH2COOH+NaC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