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乾隆掐丝珐琅摩竭纹立耳三足炉
释义

【名称】:清乾隆掐丝珐琅摩竭纹立耳三足炉

【类别】:珐琅器、掐丝珐琅器

【年代】:清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珐琅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通高20.5cm,口径18.3cm,底径17.7cm。

炉为圆形,鼓腹,双立耳,三兽蹄形足,紫檀木盖,盖钮缺失。通体在天蓝色地上掐丝填珐琅为纹,口沿下环饰几何形纹,口沿与双耳内侧分别阴刻细密的卷草纹和对峙的夔龙纹。腹部饰三条首尾相随蜿蜒曲折的摩羯,口衔盛开的折枝花,各色云朵分布其间。腹下部饰一周翻滚的海水,外底饰对称的四朵缠枝莲花,中心圆形开光,内蓝地,嵌铜镀金“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

【相关资料】:

掐丝珐琅器是金属胎珐琅器工艺的一个品种。据现存清宫造办处档案材料记载,这一名称的使用,在清代巳于宫内广泛流行。掐丝珐琅器的制作方法是:在己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描绘图案纹样轮廓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 (金属主要是铜,也有用金或银的),焊着或者是粘合在纹样轮廓线上;再于金属丝或金属片纹样的空白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过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制作过程后而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