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铜宗周钟 |
释义 | 西周宗周钟(宗周钟) 西周晚期(厉王世) □钟(宗周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65.6、舞横30、舞纵23.1、铣间35.2、鼓间26.6厘米,重34.9公斤。 阔腔有干有旋式,枚呈两段形,甬中空,舞上饰雷纹,干饰夔纹,篆间饰S状双头夔纹,鼓部饰卷曲夔纹一对。 铭文字数:钲间和鼓部铸铭文122字(其中重文9、合文2) 铭文释文为:王肈遹眚(省)文武,堇强(觐疆)土,南或□□(国孳、子)敢臽(陷)处我土,王□(敦)伐□(其)至,□(扑)伐氒(厥)都,□□(孳、子)乃遣闲来逆卲(昭)王,南尸(夷)东尸具(夷俱)见,廿又六邦,隹(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朕)猷又(朕有)成亡□(竞),我隹司(唯嗣)配皇天,王对乍(作)宗周宝□(钟),仓仓悤悤,□□□□(雍雍),用卲各不(格丕)显且(祖)考先王,先王□□才(其严在)上,□□□□,降余多福,福余顺孙,参□隹□(叄寿唯)利,□□(胡其)万年,□(畯)保□或(四国)。 记述周厉王(一说为周昭王所作)派兵战胜南方服子后,服子及南夷、东夷二十六个邦来朝事。提供了宗周和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宗周钟造型精致,纹饰美观。 宗周钟,为周代重器之一。铜质精美,钟声宏亮,全高六五.六公分,重三四.○四公斤。器身有突出之枚三十六,器面饰有兽首纹,及两头回首兽纹等。铭文起自正面中间的钲处四行,接读其下鼓击处左侧八行,背面鼓右五行,以合文分计,重文兼数,共铸一百二十三字。此器何时何地出土,未见著录,惟清初乾隆时?编的西清古鉴已载,名为「周宝钟」,早属清宫藏宝。 由于钟铭上有「来逆邵王」句,邵通昭字,故学者多主此钟属周初昭王器,且内容所述,与古本竹书载昭王十六年(西元前一○二六)征伐荆楚事亦合。全铭四用韵,大意谓:周王效法文王、武王巩卫疆土,有南方的濮国之君濮子,胆敢来犯周土,周王乃率军攻敌,一直追击到濮都,于是濮子派遣使者来迎昭王以示臣服。同时,南夷及东夷二十六小邦的代表,也齐来谒见。昭王凯归,为感激天帝及百神的保祐,作此「宗周宝钟」,并祈先王们降赐子孙福祚参寿,安保四方邦国太平。 有的学者颇疑此钟纹饰,近西周晚期风格,另持其属厉王之器说。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