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沁源战役
释义

沁源战役,又称沁源围困战。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0月至1945年4月,沁源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八路军太岳军区主力一部配合下,在山西省沁源地区对日军进行的围困战。沁源围困战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创造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典型缩影,曾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

战役概况

沁源,地处太岳抗日根据地腹心,四面群山环抱,是太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日寇把这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曾8次闯入沁源疯狂“扫荡”。

1942年10月,日军第二次侵占沁源,企图使沁源伪化,实现其“山地剿共实验区”的毒辣计划。我沁源抗日军民针锋相对,对日军开展了长达两年半的围困战。 为粉碎日军阴谋,八路军太岳军区主力与地方武装、民兵团结奋战,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领与反占领,围困与反围困的“沁源围困战”。

战役经过

1942年10月,日军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扫荡”,并修筑安泽至沁源、沁县至沁源、临汾至屯留公路。日军行动受挫后,于11月中旬,将主力撤离,但留置第69师1个营及部分伪军,据守沁源县城及周围阎寨、中峪店、交口等11个据点,企图分割太岳抗日根据地。

中共太岳区委和八路军第129师太岳军区决定,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打破日军的企图。随即由中共沁源县委与太岳军区决死队第1旅第38团共同组成围困作战指挥部,统一组织力量,展开围困斗争。指挥部及时动员从日军侵占的11个据点内转移出来的居民,以及离日军据点5公里以内和运输线2~3公里以内村庄的居民全部迁出疏散,实行空舍清野,先后转移出来的群众达1.5万多人,使日伪军无法就地取给,难以组织伪“维持会”。同时,决死队第1旅以第38团和第25、第59团各一部为骨干,与县、区地方武装和民兵相结合,组成13个游击集团,在日军据点周围,广泛开展麻雀战、狙击战、地雷战、伏击战和破击战,昼夜袭扰,持续3个月,使日伪军伤亡不断增加,交通不断遭破坏,补给日益困难。

1943年1月,日军以第36师1个营接替沁源防务。换防后,日军放弃9个外围据点,专守沁源县城关和交口两个据点,并抢修沁源至沁县的公路,力图依托沁县进行补给。

1943年春,围困作战指挥部继续开展群众性游击战,在日军侵占的点线周围,遍布地雷,不断给日伪军以杀伤。沁源周围群众分别组织“轮战队”和“轮耕队”,在坚持围困斗争的同时坚持生产。群众在武装掩护下抢耕、抢种,并利用夜暗摸进日军据点及附近村庄搬运粮食,先后夺回粮食7000余担。日军沁源据点更加困难,不出来运输没吃的,一出来就挨打、挨炸,汉奸特务多被夜袭处决。日军在沁源成了“瓮中之鳖”,由于给养不足只好杀马吃。

1943年8月,日军又以第62师的1个营接替沁源的防务。沁源军民愈战愈强,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全县无一村建立伪“维持会”,无一人投降。被围日军则两易防务,三次收缩阵地,被迫龟缩在约0.1平方公里的山头上。

1944年春,沁源党政军民实行总动员,对敌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围困战,在交通线上、敌人据点周围布雷1.5万余颗,封锁敌人,使其寸步难行,处境极度困难。4月,沁源之敌在沁县1000余日军接应下弃城逃窜。

在我军民长时间的围困和不断骚扰下,日军惶惶不可终日,只得退出一个又一个据点。1945年春,沁源军民对疲惫不堪的日军发起了最后的围攻。3月14日总攻开始,全县男女老少2万余人一起上阵,4000多颗地雷,把敌据点重重封锁起来;敌据点周围5里内遍布马坑、草人、标语,荆棘铺满了日军所有通道;沁源城四周山头上插满了红旗。日军四面楚歌,仓惶出逃,沿途又遭我军民伏击,死伤无数。

最后,不得不于1945年4月11日,在驻沁县日军千余人的接应下,逃离沁源。在两年半的围困战中,歼灭日伪4000人,创造了群众性长期围困战的范例。

历史评价

在两年半的围困战中,沁源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太岳军区一部配合下,先后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0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解救被抓群众1700余人。

沁源围困战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它成功创造了对占领我腹心地区之敌进行斗争的范例,当时就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表彰。1944年1月17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特地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指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