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强日增
释义

人物简介

强日增(1902~1949),原名强富周,化名梁是强,芜湖县十连圩新坝强村人 。幼年入塾读书。后就读并毕业于宣城师范学校。1925年回到家乡创办国民小学。1935年任十连乡联保主任期间,常为群众利益和当地地主豪绅发生冲突,遭到非议和排挤,翌年被免职,躬耕故里。1938年,新四军第三支队进驻十连圩王墩村,他积极协助部队宣传抗日,发展农、青、妇组织,开展统一战线。1940年被发展为中共特别党员,派员打入乡民团,进行策反。1942年8月,因伪乡长密告,他被指控为共产党而遭逮捕。保释后,潜往江北无为白茆洲中共皖南特委。1944年初到奎湖(南陵县)、十连(芜湖会)等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区、乡民主政府,任奎湖区区长和临江参议员。1944年5月任南芜行政办事处主任(未宣布)。1945年6月,执行侦察敌情任务时,在新塘湖再次被捕。押于芜湖汪伪监狱中,严刑之下,威武不屈,守口如瓶。1946年获释。1947年10月任中共泽(县)、旌(德)、宁(国)、宣城县委委员和行政办事处主任,同时任中共涌汐工委书记。1949年4月23日,为迎接横渡长江的百万雄师解放全中国,在宁国县甲路被溃敌杀害。

人物生平

强日增,原名强富周,化名梁是强。1902年2月23日出生于芜湖县十连圩新坝强村。父亲强长生是清朝末年武秀才,家庭比较富裕。强日增兄弟3人,除小弟强贵周外,他和大哥强华周在私塾读书。日增从小品学兼优,深受父亲器重,在宣城师范学校求学期间,积极投身抵制日货运动和该校师生驱逐校长的学潮,被视为“不轨”学生,险被学校开除。他曾倾向教育救国,1925年师范毕业后怀抱教育救国梦想回到家乡创办国民小学。

强日增身材魁梧,秉性刚直,平时急公好义,反对以势欺人,在当地群众和上层人士中颇有声望。1935年任国民党十连乡联保主任期间,他常为群众的利益着想,与当地地主豪绅时有冲突,遭到一些非议和排挤。翌年,被免除联保主任职务而躬耕故里。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哥强华周死于日寇刀下。亲人仇、民族恨,打破了强日增教育救国的幻想。强日增是地方乡绅之一,但他思想比较进步,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对共产党、新四军抱有崇敬心情。1939年1月,中共南芜宣县委成立,强日增随即参加中共地方上的工作,后来,南陵县林都圩强以增在十连圩新坝强村建立党组织,金贯一、王敬之、金厚初等负责同志,先后来此工作,强日增主动掩护他们过日伪军封锁线。经过一段工作的考验,强日增于1940年经组织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

1941年8月,他首次被捕,受尽酷刑却没有透露党的任何机密。考虑到他的社会身份和影响力,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同意将他保释回家过春节。他乘机潜往中共皖南特委,从此加入革命队伍。1943年任繁昌保大区区长,1944年3月任中共南芜工委委员,同年5月任奎湖区区长和临江参议员,1945年5月又兼任马园区区长。

1945年6月,他在反“清剿”的战斗中再次被捕,被关押在芜湖汪伪监狱。敌人对他严刑逼供一无所获。强日增在被关押13个月后获得保释。他一出监狱就马上前往繁昌,继续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强日增被保释以后,回到繁昌地区继续参加革命斗争,时任南芜(区)工委委员。1947年9月,担任南繁芜行政办事处主任。为配合刘、邓大军战略进攻,他率一部分武装力量在繁昌平铺一带活动,钳制敌人的兵力。同年10月,中共南繁芜工委发动反霸抢粮斗争,引起敌人恐慌。随后,国民党开始对皖南进行“清剿”前,组织上考虑到他年纪较大,身体较弱,平原地区不易隐蔽坚持,决定调他到泾旌宁宣县委工作,任泾旌宁宣县委委员,1948年3月,兼涌溪工委书记及办事处主任。不久,国民党六十三师对泾旌宁宣根据地进行“清剿”,强日增积极领导山区人民,开展了反“清剿”斗争。

1949年4月20日,在解放大军渡江前夕,强日增率领一个班的武装在宁国县济坑坞一带活动时,与国民党-O六军一部遭遇,因众寡悬殊,无法突围,不幸被捕。敌人用尽卑鄙手段劝其投降,强日增痛骂劝降的敌人。后被敌入押至甲路,4月24日壮烈牺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