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企业孵化器 |
释义 | 孵化器,本义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后来引入经济领域,指一个集中的空间,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 基本介绍孵化器,英文为incubator,本义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后来引入经济领域,指一个集中的空间,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 美国孵化器专家鲁斯坦·拉卡卡认为:企业孵化器(businessincubator)是具有特殊用途的设施,专门为经过挑选的知识型创业企业提供培育服务,直到这些企业能够不用或很少借用其它帮助将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成功地打入市场;企业孵化器在中国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台湾地区叫育成中心,在欧洲一般叫创新中心(innovationcenter)。 基本特征企业孵化器一般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有孵化场地,二是有公共设施,三个是能提供孵化服务,四个是面向特定的服务对象-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作用中国第一个孵化器专业博士颜振军认为企业孵化器在企业家创业过程中节省时间、少走弯路、营造创业者聚集效应,提高创业成功率;厦门大学的孙大海博士认为孵化器“通过为初创企业提供生产研发空间以及基础设施服务来降低创业成本并提高效率;连接风险投资机构和初创企业,降低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提供一种合理分摊创业者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的工具”。 服务内容美国全美孵化器协会研究资料显示,成功孵化器的服务项目包括:网络支持;互联网或信息技术服务;咨询;联系战略合作者;商业计划支持协助获取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联系大学研发机构;帮助可靠的学生实习或就业;管理团队发展;财务管理支持;知识产权支持;法律服务;提供专业实验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产品或技术开发支持;与技术相关工艺的支持;国际贸易支持等。 北方交通大学的李岱松博士将中国企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整理为以下四类: (1)一般性服务,包括场地、商务设施等; (2)管理咨询服务,包括一般性商务代理服务和制定战略、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市场分析、专业知识培训等; (3)投融资服务,包括协助获得政府资金、申请担保贷款、直接向企业进行投资、与风险投资结合等;(4)专业技术服务。投资服务是孵化器核心服务功能之一 中国和美国孵化器发展概况自1959年第一家孵化器“贝特维亚工业中心”在美国诞生至今,孵化器行业走过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截止2006年全美孵化器数量约1200家(LindaKnopp,2007),为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和新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中心创立于1987年,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截至2006年底,全国孵化器总数已达到548个,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毕业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达1745亿元,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中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趋势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开始呈现多种形态。孵化器正朝着形式多样化、功能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 在形式多样化方面:不仅有综合性的创业中心,而且近年来发展了一批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海外创业园等。如今,已有依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 58 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依托创业中心和高新区建立了 50 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为海内外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提供创业的全程服务;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地建立了海外创业园。 在功能专业化方面 :兴建了一批以中小型的软件开发企业为主要培育对象的软件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器、北京医科大学医药孵化器、北京 863 软件孵化器、北京北内制造业孵化基地、北京新材料孵化器、陕西杨凌农业专业孵化器、天津塘沽海洋技术专业孵化器等一批专业技术孵化器已经投入运营。 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除了有政策性孵化器外,商业性孵化器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管理体制已从事业型为主,向企业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并重模式转变。一批国有和民营大中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创建了企业孵化器,以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北京为例,在 2000 年统计的 25 家孵化器中,大学投资的孵化器占 5 家,国企投资的孵化器占 7 家,民营企业投资的占 1 家,政府投资的占 7 家,国外公司投资的占 2 家,其他孵化器占 3 家。 在组织网络化方面:为促进孵化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企业孵化器的工作组织网络也应运而生。1993 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 组织 ) ,目前已拥有 100 多家正式会员,每年都举办研讨、交流活动并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系。设立在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心城市,连接本城市各类型孵化器的城市孵化器网络,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建立;中西部 12 个省市、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先后建立了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国际孵化器网络组织的有关活动。 全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中国企业孵化器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1987 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经过 15 年的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持续增长,孵化能力不断增强。 据 2003 年底的统计,全国已有包括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在内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489 家,详见表 1 、表 2 和表 3。 表 1 创业服务中心发展概况 (1997 ~ 2003 年 )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创业服务中心数 ( 个 ) 80 77 110 131 280 334 386 场地面积 ( 万平方米 ) 77.4 88.4 188.8 272.1 509 541.2 1125.4 在孵企业数 ( 个 ) 2670 4138 5293 7693 12821 18658 24309 当年新孵化企业 ( 个 ) 807 1244 1711 2389 5048 6750 7840 在孵企业人数 ( 人 ) 5600 68975 91600 128776 263596 332069 441532 累计毕业企业数 ( 个 ) 825 1316 1934 2770 3994 5849 8415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孵化器队伍,数量位居世界前茅,列发展中国家之首。经过孵化器这个“高新技术企业摇篮”培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涌现出一大批成熟的毕业企业,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而且一批毕业企业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中坚。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孵化器数量增长迅猛,规模不断扩大 近3年新组建的孵化器数量超过过去10多年建成的总量。2000年创业中心总数为131家,2003年统计已达386家;创业中心的平均面积5年扩大了154%,每年新进创业中心的孵化企业数是5年前的6.3倍。 表 2 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概况 (2001~2003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留学人员创业园数 ( 个 ) 44 44 45 场地面积 ( 万平方米 ) 125.7 91.2 233.5 孵化企业 ( 个 ) 144 9 2335 2976 累计毕业企业 ( 个 ) 287 358 566 在孵企业人数 ( 人 ) 19955 31350 41013 本年新孵企业 ( 个 ) 638 885 952 表 3 大学科技园主要数据 (2001 ~ 2003 年 )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大学科技园(家) 48 58 58 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家) 22 22 44 园区内企业数(个) 2775 2380 4100 在孵企业从业人员(人) 66921 51576 70855 2.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贡献 10 多年来,累计毕业了 9565 家企业,其中 30 家成为上市企业。目前在孵的创业企业有 31385 家,为营造创业氛围、培育企业和企业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为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10 多年来,孵化器直接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约 50 万个, 58 家大学科技园和 45 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了数万名科技人员创业,为鼓励大学和海外科技人员创业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美国企业孵化器发展历程简述从1959年孵化器贝特维亚工业中心诞生开始到80年代初,是美国孵化器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目标是为了缓解社区的高失业率的状况,主要功能集中在场所和基本设施的提供、基该企业管理职能的配备以及代理部分政府职能(如一些政府优惠政策的诠释和代办);80年代中后期,美国孵化器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孵化器作为一种有利于经济开发的新型工具得到政府的强力推广,专业技术孵化器是美国政府对企业孵化支持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拟孵化器是美国企业孵化支持日趋系统化的另一个标志;90年代上半期,风险资本的触角伸入孵化器中,孵化器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呈现企业化运作趋势,其主要表现是服务对象向外扩张和服务形式多样化,孵化经营重心由孵化新创企业转向涵盖市场机会的识别以创建企业本身;90年代后期到现在,伴着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美国孵化器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创业孵化集团的革命性在于其解决了传统孵化器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具备了独立的投资功能,二是解决了传统孵化器难以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问题。 发展阶段中国创业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未来发展有可能经历以下三个比较大的发展时期:经典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孵化器的初级发展阶段,大约要经历10-15年,主要特征表现为政府以特殊政策支持其建立和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创造最初级的孵化条件;多元发展时期,也称为中国孵化器第二次创业时期,估计可能要持续20-30年左右,主要特征为从向在孵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逐步过渡到为创业者的直接服务、专业化发展、创业投资、网络化发展、盈利性发展、国际化发展;全球化发展时期,或者叫做第三次创业时期,跨国公司、多国政府和跨国投资机构的支持,依托全球资源对世界范围的最新发明进行跨国孵化将是其主要标志(张超英,1999)。 运营工作企业孵化器的运营工作围绕确立目标、设定入孵标准和毕业标准、挑选入孵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促成入住企业顺利毕业、考核孵化成果这一系统过程开展。在孵化器运营体系中,输入量是在孵企业,输出量是毕业企业,孵化器目标、入孵标准和毕业标准是三个约束条件(如图1)。孵化器目标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入住和达到何种条件企业毕业,毕业标准和入孵标准之间的差距决定孵化服务的开展空间,孵化服务的成效则是孵化器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孵化器目标是否合理,入孵标准和毕业标准是否科学,孵化服务是否有效,对孵化器运营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组织结构(1)项目招商部: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企业进驻审批,收集各类科技、经济信息和市场情报,推荐投资合作项目,文件翻译,三资企业工商注册服务等。 (2)产业服务部:企业生产、科研、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知识产权、标准化等全过程服务,内资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一条龙"服务,进驻企业毕业认定,协助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和各类项目的申报,研究企业发展模式,指导和培训进驻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做好企业数据统计和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等。 (3)综合服务部:对外宣传、接待、文秘、档案、内部财务管理、信息调研、内部管理等。 (4)物业管理部:孵化基地的水、电、设备、环境卫生、保安。企业策划等一系列物业后勤配套服务。 (5)信息部:孵化基地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专业技术信息服务等。 一个成功的孵化器离不开五大要素:共享空间、共享服务、租用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壮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说说“企业孵化器”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企业孵化器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创业提供不断优化的孵化环境和条件,培育科技实业家和专门人才,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服务。 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五十年代发源于美国,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孵化器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企业孵化器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截止1998年底,世界上已有3300多家企业孵化器,其中北美拥有750家(并以每周新建一家的速度增长),欧洲拥有2334家,目前中国有100多家。 企业孵化器拥有5大要素: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企业孵化器在早期阶段基本上由政府经营,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型企业越来越介入孵化器的经营。最近出现的“深圳数码港”、“深圳数码城”就是企业经营的孵化器项目。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公司原是政府经营的孵化器企业,现已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经营,并且企业是第一大股东。企业介入孵化器的经营图的是什么呢?从为孵化器项目提供的服务中收效是甚微的,因为这些项目本身还需要扶植。企业经营孵化器是一种战略行为,即通过把孵化器中的一些较好的持股项目做好做大,达到上市目标,经营孵化器的企业早期以低廉的股价投入而得到了几十倍、几百倍的回报,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同时,经营孵化器的企业本身也有机会上市。东湖高新公司本身就成了上市公司,同时,所投资参股的很多孵化器项目如“凯迪电力”都上了市,东湖高新公司从持股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就是企业介入孵化器经营的缘由。 《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 (2000年05月26日第一版) 加强创新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的若干发展取向(一)提高资源组织能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各种要素的聚集、优化和升值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中介机构,企业孵化器的基本任务是为被孵化企业提供各种外部资源的服务。被孵化企业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一般应包括: (1)创业支持:包括企业创办手续服务、基础条件的提供等; (2)咨询与培训:包括政策、财务、税务、人事管理的咨询及相应的培训等; (3)要素资源服务:包括人才、技术、产品、资金和市场协作网的建立和有效服务; (4)信息化服务:包括建立数字化网络平台、提供网上培训、展示、电子商务服务等。 企业孵化器要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引入社会力量为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推进孵化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孵化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自身没有优势的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和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引入专业化的服务;要探索有偿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有偿孵化服务促使孵化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使在孵企业能获得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个性化孵化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创业企业一般不具备购置大中型仪器设备和开发工具的能力,缺少公共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制约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完善的障碍之一。因此,一是企业孵化器要把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纳入企业孵化器基本建设内容,逐步建立包括公共实验室、中试车间、大型通用仪器和通用测试平台在内的技术创新和孵化条件;二是要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与周边相关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网络系统,帮助被孵化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三是要结合各地区的产业和技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要在建立生物、软件和IC设计等专业孵化器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 (三)拓宽和健全融资渠道,着力填补市场空白 资金短缺是很多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企业孵化器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重点解决市场化融资中的“空白”和“瓶颈”。 1.要切实发挥政府资助的作用 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类专项资金要把资助动机更多地转向商业性资本不敢或不愿意投入的方面,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 二是要把目前的奖励性资助为主的方式转移到风险补偿为主的资助方式上来,把政府资助作为引子和补偿金,通过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引导各类投资和金融机构增加对孵化企业的资本投入。 2.企业孵化器要成为融资的“媒介” 企业孵化器不仅要建立自身的孵化基金,更重要的是在吸引外部资金方面起到媒介的作用。对被孵化企业而言,孵化器要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指导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对资金的供给方面而言,企业孵化器应通过自身的良好信誉和判断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咨询意见,促进和提高融资的成功率。 (四)建立多层次孵化载体,提高孵化速度和成功率 近年来,尽管孵化器的数量和面积每年都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孵化周期延长;而另一方面,如何衡量孵化成功也是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的尺度。笔者认为,具备孵化毕业条件的企业至少要在经费上实现了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具备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资金和物质条件。而实际上要达到这些条件,对大部分被孵化企业来说至少需要 3 ~ 5 年的时间。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适合于初创期企业的孵化条件已难于满足成长期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建立多层次孵化载体: ( 1 )项目和企业初级孵化 —— 培育能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小企业; ( 2 )小企业的加速孵化 —— 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 ( 3 )企业的海外孵化 —— 培育以跨国经营为目标的企业。 当前,特别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加速孵化和海外孵化这两个层面的孵化器工作,提高被孵化企业参与竞争的适应和生存能力。 (五)明确功能定位,完善运营机制 一般而言,企业孵化器以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作为自身的主要目标,同时还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使命。因此,孵化器具有承担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尽管目前也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孵化器,但其运行模式决定了不可能完全替代与其相对应的政策性(或称非营利性)孵化器的功能,政策性孵化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成为中国孵化器的主流形式。笔者认为,办好政策性孵化器,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政府与孵化器的关系 政策性孵化器承担的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实质上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延伸,而孵化器又是独立于政府的社会经济组织。因此,政府应通过政策和法规对孵化器进行间接的调控来实现管理的职能;而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政策性孵化器有责任传导政府的意图,执行政府的政策和法规。 2.政策性功能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政策性孵化器在实现政策性功能的同时也必须实现财务上的收支平衡,所以政策性孵化器必须运用市场化手段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合理性,并以此约束自身提高服务质量。必须指出的是,追求过高的经营利润将会提高创业者的成本,而大幅度的减免收费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并非真正有利。 3.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 孵化器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不在于体现投资的回报,而是有利于孵化器的良性循环。因此,降低运营成本,保持低的赢利水平就应当成为政策性孵化器的基本经营理念。政策性孵化器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部分孵化器为体现“形象”,硬件建设出现“豪华化”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孵化器自身的良性发展,同时会对创业企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确保创业企业获得到有效服务的前提下,实现孵化器自身合理的利润将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关键。 总之,政策性孵化器应当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已任,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能够实现财务平衡的社会经济组织。 大型孵化设备与小型孵化器的实质区别有一些养殖户,对孵化机、孵化器不够了解,常常进入误区,总以为少花钱,就可以把事情解决,可是经验不足,使的买回的孵化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由于种鸡在不停的产蛋,而且孵化机或者孵化器要等到,一个周期才能上新鲜的种蛋,因为鸡的孵化周期是21天,这样就给自己造成种蛋孵化不了,形成推挤过多、时间放久影响了孵化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