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VOT |
释义 | VOT,英文全称为voice onset time,中文有“嗓音起始时间”“浊音起始时间”“发声起始时间”“声带震动起始时间”等各色缤纷的译法,大抵翻译仅襄阐释不做正名,称呼提举处多直引字母缩略形VOT。VOT的具体含义也不完全与字面吻合,其实际所指为:某一辅音从除阻的一刻到声带开始震动,中间所经过的时间。元音后的塞音也可以计算 VOT(voice offset time)。 各语种间的差别嗓音起始时间通常是指破裂音除阻到声带振动起始点之间经历的时间。普通话不送气清塞音的 VOT 约 0-5、6 毫秒,送气清塞音的 VOT 约 50 毫秒。典型的浊塞音声带振动起始时间在破裂之前,用负值表示,例如俄语约 -100 毫秒。上海话所谓浊辅音的 VOT 大约等于 0 。英语浊辅音跟上海话差不了多少,绝对值比俄语短多了。朝鲜语塞音不但有送气不送气,而且还有紧辅音,VOT 有三个等级。英语 speak 与 peak 中 p 的差别也是 VOT 的差别。俄语清塞音的 VOT 比较自由,在相当于汉语不送气与送气范围之间游移,它一般都要比汉语不送气的多送一点“气”(它不是肺部呼出气流,只是声门闭合、辅音闭合部为打开前,口腔内部压力大于唇部外大气压力,然后除阻造成的气流)。各语种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范畴感觉。 类型三种主要的塞音发声类型可以从VOT角度进行分析: 1.单纯的不送气的无声(非响音的)塞音,有时也称作无声爆破音——中文习称为全清音。其VOT长度等于或近似于零,也就是说几乎在除阻的同时,后接的响音(比如元音)即开始发音。(好比塞音[t],如果其消退时间为15ms,或者如塞音[k],30 ms,则认为它们是无声爆破音) 2.后接响音的送气塞音,其VOT比全清音的要长,称作爆破VOT。爆破VOT的长度是衡量送气程度的实用指标:VOT越长,送气就越强。比如,在强送气的纳瓦霍语中,送气的持续时间是英语的两倍:[kʰ]的VOT值两者分别为160ms 和 80ms,而英语不送气[k]的VOT却只有 45ms。另一些语言中也有比英语更弱的送气音。概括地说,以软颚塞为例,不送气[k]的典型VOT在20-30 ms之间,弱送气的的参考值为50-60 ms,中等送气[kʰ]平均约为80-90 ms,而拥有超过100 ms 甚至更长VOT的音则视作强送气音。呼吸音,通常也称作送气浊音,为了将VOT用作分析浊送气音的指标,须将VOT中的O——Onset:起始——理解为开始发呼吸浊音[ɦ]的一刹那。当然,送气辅音不一定都有后续的响音,但VOT是以响音的起始来定义的,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送气的强度是不能用VOT来衡量的。 3.浊塞音的出奇之处在于它拥有小于0的VOT值,VOT的负值意味著,声带在除阻之前就开始了震动。术语完全浊塞音是指声带恰好在成阻的一刹那开始震动,而不完全浊塞音则是指在持阻阶段中的某一时刻声带开始震动。 由于送气和有声(声带震动)都不是绝对的概念,允许有不同程度的中间值存在,所以我们常常会用相对的术语“强”(fortis)和“弱”(lenis)来描述呈二元对立的两个辅音系列。将VOT高的界定为“强辅音”,将VOT低的界定为“弱辅音”。当然,强弱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语言里强弱的涵盖可以迥乎不同。 清浊对立可以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辅音,而送气却是塞音和擦音才有的特征。 不同语言中VOT的相对差别实例(强)强送气:特领吉语,纳瓦霍语,朝鲜语↑。 中等送气:英语,粤语,泰语,亚美尼亚语。 弱送气:纳瓦霍语,朝鲜语。 不送气:粤语,特领吉语,朝鲜语,西班牙语,南部日语,泰语,亚美尼亚语↓。 不完全浊音:吴语,英语(弱)。 完全浊音:西班牙语,南部日语,北部日语,泰语,亚美尼亚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