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庞德与中国文化 |
释义 | 《庞德与中国文化》取比较学视角,结合当前主要批评方法,沿中国传统诗学和儒学两条思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庞德及其现代主义诗学的影响与意义。全书分五章,考察讨论庞德研究中较为忽视的问题:如庞德的比较诗学、中国文化影响的生成及其发生点、庞德选译《中国诗集》的真实标准和动机、庞德对中国诗律的拒绝与改造、乐府诗与西方叙事诗的内在关系、费氏遗稿及其译介影响的实质意义、《诗章》叙事模式和集合模式的建构、儒家伦理母题的生成及其建构、《诗章》儒学题旨的显隐表现、“潇湘八景”和山水诗对庞德创作的影响等。 版权信息作者:陶乃侃 ISBN:10位[7810649140]13位[9787810649148]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定价:¥29.00元 作者简介陶乃侃1977年考入昆明师范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后获南京大学硕士、悉尼大学博士学位。译有《平凡的土地:美国中西部诗选》和《金色的舞裙》(花城出版社“当代名家小说译丛”之一)。在澳洲文学杂志《南风》、《热》、《文学与美学》及香港《译丛》上发表过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译介。有文章在《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湖南文学》、《中外文学》(台大)、《澳洲东方研究会学刊》(JoumaloftheOrientalSocietyofAustraHa)、《当今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Today)、《学者:庞德研究专刊》(Paideuma)、《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网络学刊》(ComparativeLiteratureandCultureWebJournal)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另有一文收入英国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教授HelenDennis主编的《庞德与诗学影响》(EzraPoundandPoeticInfluence)论文集。主要兴趣为中国文学研究 目录第一章庞德的思想观念与诗学建构:国际主义历史主义比较诗学 小引庞德形象 第一节庞德的国际主义与历史主义 第二节庞德的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 第二章仿中国诗:探索中国文化的肇端 第一节中国文化考古的开始 第二节“中国颜色”中国文化的刺激 第三章庞德的《中国诗集》(Cathay) 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第一节《诗经》与英美现代自由诗 第二节李白诗歌的现代性 第三节中国传统诗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的诗学原理共场与表现形式区别 第四章长诗开头:《诗章三首》与《诗章四》 中国传统诗学与《诗章》结构建构 第一节《诗章三首》:长诗创作的挑战与中国文化的渗透 第二节《诗章四》:集合模式与中国传统诗学 第五章《诗章十三》与《诗章四十九》 儒家伦理母题的建构与显隐表现 第一节《诗章十三》:儒家思想与《诗章》“主干伦理”母题的建构 第二节《诗章四十九》:“潇湘八景”与“七湖诗章”山水诗审美与儒家伦理 附录附录一文中常用引文缩写 附录二《诗章三首》中译 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书摘1914年漩涡派艺术家戈蒂尔(Gaudier)为他的诗人朋友雕琢了一座胸像 ,命名为“埃兹拉·庞德圣僧头像”。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圣僧头像逐 渐形成读者心目中的庞德形象。这一形象不但没有被时间销蚀,反而随现 代西方的庞德研究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美国庞德研究的发起人Hugh ·Ken-ner教授1971年出版了他的专著《庞德时代》(ThePoundEra)之后 。虽然这两个指涉庞德的字眼“圣僧”、“时代”听起来相当夸张,庞德 批评家对其隐喻却保持缄默。庞德主导了英美现代派高峰时期(1912~ 1922)的诗歌,并且是诸多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诗人的导师。SanJuanJr.这 样评道:“英语现代诗歌主要是庞德的创造,这其实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 识。”庞德为叶芝修改他晚期的诗歌,为艾略特修改《荒原》,为乔伊斯 推荐他的创作,筹资出版他的小说。对当时淹没人世的天才作家艾略特和 乔伊斯,庞德可以说是英美批评界独具慧眼的伯乐。此外,庞德不断支持 新思潮,发掘新诗人,曾为杜莉特尔(H.D.)、奥尔丁顿、弗洛斯特、马斯 特斯、威廉斯、莫尔等作家撰文传名。许多当年像海明威默默无闻的新手 庞德都给予支持,热心帮他们在文坛扬名。在现代派文学的高峰时期,庞 德扮演了示范作家、评论家、编辑、青年作家的联络人和宣传家的角色。 庞德为英美文学现代主义的兴起摇旗呐喊,并在短期内将美国和英国的作 家联结在一起,故被称为“伦敦和格林威治的桥梁”。所以说,就庞德时 代而言,即英美现代派文学的鼎盛时期,20世纪10年代至50年代,庞德是 执其牛耳之人。他的论文、诗集、译作,对许多无缘与他交往的 人有深刻影响。艾略特曾说:“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中写诗的人(如果写得 还算好),学了庞德而没有提高,这样的人我还想不出来。”帕金斯 (D.Perkins)在他的《现代诗歌史》中评道:“庞德是英国和美国影响最大 ,一定意义上也是最好的诗歌批评家。”尽管如此,经庞德用心修改的现 代长诗《荒原》,自1922年发表以后,艾略特的影响却远远超过庞德:“ 《荒原》的阴影可以从任何一种语言中辨认出来。”庞德继续埋头写作自 1915年开始的长诗《诗章》,一直写到1969年,以此证明自己诗歌的生命 力和诗学的持久力。事实证明,庞德诗歌同威廉斯的一样,为反对象征派 另辟蹊径的作家提供了更为有助的指导。庞德不仅影响了现代派的第一代 和第二代诗人,而且还影响了很多第三代诗人,诸如:R.Creeley, R.Dulncan,G.Oppen,G.Snyder。从这一个意义看,庞德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