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盘砚 |
释义 | 简介盘砚是我国文房四宝十大名砚之一,也是河南著名特产之一。盘砚久负盛名,拥有悠久的历史,始于距今约1900年前的东汉。盘砚,我国传统名砚,盘谷砚的简称,也称为“天坛砚”。 特点石质坚细,雕刻精工,发墨保湿,造型生动,古雅大方。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曾赞誉盘砚:“石出盘涡相传创始于唐代开元年间,砚石产于济源王屋山的天坛峰、盘谷一带。唐韩愈作“天坛砚铭”,称盘谷砚为“天坛砚”。清乾隆帝作“盘谷考证”后,盘谷砚即定名至今。 在制作上面,盘砚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常常把关,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致的工作,因为每一道工序的疏忽都会导致最后成品的失败,步骤有选石—成形—构思—自凿—雕刻—打磨—制盒—油漆—和最后的包装。其中雕刻步骤尤为关键,对盘砚的声誉影响很大。 历史1986年在一座汉墓里发掘出一块“四龙戏珠”的古砚,经专家考证,确认是东汉时期的盘砚,因此较愈作《天坛砚铭》,记述他与儒生高常下天坛,余中获砚台之事,遂有“天坛砚”之称。后来,清朝乾隆帝作《盘古考证》后,故又名“盘古砚”。名人铭文传世,皇帝著文刻石立碑,于是,天坛砚名声大噪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