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潘皇龙
释义

潘皇龙简介

潘皇龙1945年出生于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系与瑞士“苏黎世音乐学院”作曲研究所。尔后在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柏林艺术学院”研究二十世纪作曲法。1982年应邀返国,担任“国立艺术学院”音乐系作曲客座副教授,并于1991年升任教授,1998年担任“校务研究发展中心”主任,2000年担任学务长。目前担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前“国立艺术学院”2001年改名)音乐学院院长。 1989年创立“国际现代音乐协会台湾总会”并荣膺创会理事长。1990年应“国立中正文化中心”邀请,在“国家音乐厅”举办“潘皇龙乐展”,1991年至1996年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代表台湾出席“国际作曲家评议委员”。1997年与2001年应邀担任奥地利“国际莫札特作曲比赛”评审。1998年应邀担任波兰“国际作曲家夏令营”客座教授。

音乐作品曾获德国“尤根庞德作曲奖”(1979)、台湾“吴叁连先生文艺奖”(1987)、“国家文艺奖”(1992)等;并由国际著名乐团,诸如“柏林爱乐管弦乐团”(1982)、“庞毕度文化中心现代音乐室内乐团”(1983)、“阿笛悌弦乐四重奏团”(1988),“新日本爱乐管弦乐团”(1989)、“克罗玛塔打击乐团”(1996);以及荷兰“国际高德阿姆斯新音乐节”(1980)、“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世界音乐节”(1988,92,99,2000,2001)、“巴黎现代音乐节”(1996)、“维也纳现代音乐节”(2000)等等,在欧洲、非洲、美洲与亚洲各地演出。

潘皇龙之作品

扬名国际乐坛后才归乡的潘皇龙,运用现代作曲技巧谱写中国哲学思想,融会了传统与创新。以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解答了困扰文化界近世纪来的“传统与现代”问题。

潘皇龙,民国六十年,以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六十叁年获瑞士茹斯汀基金会全额奖金,入苏黎世音乐学院攻读理论与作曲;六十五年获硕士学位,再进西德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作曲研究所,追随当代世界作曲大师拉亨曼教授,专攻作曲。

民国六十七年在西德“汉诺成新音乐节”,首演他的新作“第二号弦乐四重奏”,引起西德乐坛的瞩目,当地法兰克福报和新音乐杂志等六家报章杂志都刊出乐评,赞誉为“富于创意,兼具震撼力”。潘皇龙自述其创作乐思:“来自于生老病死、与喜怒哀乐等二大齿轮的交互旋转。”

同年,由拉亨曼教授推荐,入西柏林艺术学院作曲研究所,继续钻研作曲。六十八年,以作品“因果木管四重奏”获西德“尤根庞德”作曲奖。潘皇龙说:这首十六分钟的作品,取材自庄子山林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以因果循环,周而复始。同年另一首作品小提琴曲“过波”先后在西柏林、巴塞、东京及萨尔布吕肯二十世纪新音乐节演出,逐渐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

这一年夏天,还指挥西德席格兰交响乐团,演出他的作品“蓬莱”管弦乐团。“蓬莱”是他去国四年后返台省亲时开始构思。他的乐思来自陆游的“西山村行”的诗句“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十九年,潘皇龙参加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国际高德阿姆斯音乐节”,由奥国新音乐室内乐团演出代表作“五行生克八重奏”,奠定他在欧洲乐坛的地位。这首八重奏曾先后在西德科隆、奥国萨尔兹堡的音乐节中发表、录音。此后陆绩完成“五行生克Ⅱ”管弦乐。

这一年真是他的幸运年,又以取材自佛学轮回观的作品“回旋曲一钢琴叁重奏”,获得西德作曲比赛第二名,并得以演出和出版。

当他在欧洲乐坛声誉鹊起时,七十一年应国立艺术学院邀请返台服务,堪称“载誉近国”。他戏称自己:“从国外‘打回’台湾!”。五年多来,潘皇龙逐渐活跃于国内乐坛。除了致力推动现代音乐,创立“台北现代音乐中心”,拓展国内现代音乐环绕,促进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创作力更加旺盛,新作源源而出,被演奏的次数愈加频繁。光是最近两个月,在台北就有七次演出,如:“蓬莱”管弦乐和大提琴曲“颂”,在国家音乐厅演出;钢琴家陈郁秀演出“儿呼情景”五首;朱宗庆打击乐团演奏“庄严的嬉戏”和“缘、角色、万花筒”;实验乐团在国家音乐厅演出最新的作品“礼运\\大同”管弦乐;以及首次由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演奏、云门舞集舞蹈的“五行生克Ⅲ”,等等。

潘皇龙的作品得以崛起于国际乐坛,且普受肯定与赞扬。其因素之一是他作品中蕴涵有浓郁的中国哲学思想,有老庄、有佛、有禅。

回顾创作时的来时路,潘皇龙说:就读台北师范时大量地阅读小说,看完莎土比亚全集,以及读了一年师大国交系,积存脑海多年后,竟酝酿成日后创作的原动力。因此,他认为从拿创作的人,应该多读书,方能有幻想,也有思想;尤其文史哲学和诗歌文学的涉猎是不可或缺的。

经过多年的沈潜钻研,他悟得一条创作之路是:“从中国文字的造形艺术中,了解古圣先哲当代的哲学思想,或经由中国文学造形艺术的分析,去寻找现代音乐创作的灵感。”

进一步提出现代音乐创作的基原则,归纳出十叁则:1.音的形成与消失;2.亲属关系;3.转移作用;4.独特性与共通性;5.色泽旋律与色泽节奏;6.陌生化;7.定影法;8.音响终止式;9.层面的连续与重叠;10.音群的分割与组合;11.高潮的再商椎;12.意向;13.小宇宙与大宇宙的观念。潘皇龙计划明年抽空写本书,详加阐述这十叁项原则。

此外,潘皇龙建议听者把持三项准则:创意性、前瞻性、专业性来鉴赏现代的音乐,从音乐中体会当代人类社会的人文景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