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帕拉丁澳洲海狮 |
释义 | 除了加州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于加拉帕哥斯群岛有分布外[加州海狮有三个亚种 , 分别是加州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 californianus), 加拉巴戈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 wollebaeki) , 日本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 japonicus),现已绝种] , 整体海狮亚科都局限于气候和暖及高纬度的地带。澳洲海狮属(Neophoca)-新西兰海狮属(Phocarctos)-南美海狮属(Otaria)看似是于更新世时期随着西风流(west wind drift)进入南半球 , 南美海狮(Otaria flavescens)和南美海狗(Arctocephalus australis)于南太平洋及南大西洋西部都有分布重叠,新西兰海狗(Arctocephalus forsteri)和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于新西兰南部都有分布重叠 , 南美海狮(Otaria flavescens)于巴西晚更新世地层有化石记录。 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是生存于更新世中期(45万年前至25万年前)新西兰的史前澳洲海狮属种 , 从形态来看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和现存的澳洲海狮关系相当密切 , 二者不同的地方是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有较宽及后边膨大的枕底骨 , 有较短的上腭及细小的颊齿 , 二者的齿槽大小也不相同 , 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的鼓泡具有少量的皱纹 , 这些特征都显示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是相当原始的海狮科成员 , 它的形态甚至类似晚中新世的墨西哥洋海狮Thalassoleon mexicanus , 现存的澳洲海狮及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都有较宽的枕底骨, 不过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的鼻骨及上颌间的前沿每边并没有膨大的特征 , 这特征于海狮科是相当原始的 , 于海狮科(包括现存的澳洲海狮)及海熊兽科都有以上膨大的前沿特征 , 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和现在的海狮科相反 , 它的鼻骨及上颌骨间的特征显示它同时具有海象亚科及拟海象亚科的特征。 帕拉丁澳洲海狮Neophoca Palatina颅基全长295 mm, 它的全长(由鼻至尾)约2至2.5米 , 相当于成年南非海狗澳洲亚种Arctocephalus pusillus doriferus(颅基长约304 mm)及澳洲海狮Neophoca cinerea(颅基长约308 mm,雄兽至少可长达2.5米及重达300公斤 , 雌兽只长约1.8米及重达105公斤) , 现存的澳洲海狮Neophoca cinerea于澳洲昆士克里夫 (Queenscliff)更新世晚期地层才有化石记录 ; 生活于澳洲的另一种海狮科成员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颅基全长约339 mm , 雄性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最大可长达3.5米及重达410公斤 , 雌兽可长达2米及重达230公斤。有关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的化石记录比较含糊 , 于1928年新西兰拐子海角(Cape Kidnappers)曾发现了一种海狮科成员Arctocephalus caninus , Arctocephalus caninus 就曾被认为是被发现于上新世地层 , 于1970年有专家认为Arctocephalus caninus是和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是属于同物异名 , 该化石居然被重估要少于1000年 , 该化石样本和现存的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不同地方只是牙齿及吻部的分别 , 吻部要比现存的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略粗一点 , 牙齿存有极微少的分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