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拼音? 旧拼音?)
关于外褂
wài guà
ㄨㄞˋ ㄍㄨㄚˋ
清代服饰名称。清代以“袍褂”为正装,即服饰主体由大襟右衽的袍与罩在袍外的外褂两部分组成。外褂多为石青色,或称红青色、天青色,遇丧期、忌辰则为元青色(黑),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端,男款外褂长度到膝盖或小腿处,左右两开裾,女外褂较长,左右及后三开裾。清代皇帝的衮服,即缀有四团龙纹的外褂;官员的补褂,即前后缀有方形补子的外褂,二者一般罩于朝袍与吉服袍外;君臣常服褂没有彩色织绣纹饰,均为暗花纹,罩于常服袍外。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