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外关
释义

常用针灸穴位。属手少阳三焦经,是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穴名中的外,指手臂的阳面(古人的解剖概念中,手大拇指朝前,故手臂阳面为外);本穴为络穴,是为关络,故名。国际标准代号为SJ5。

基本信息

外关 waiguan (SJ 5)

【标准定位】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取法】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皮肤由桡神经发出的前臂后皮神经分布。此处皮肤及皮下筋膜较掌侧厚而松弛,桡神经的浅支与头静脉起始部伴行,尺神经的手背支和贵要静脉起始部伴行。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经小指伸肌的桡侧入小指伸,深进在拇长伸肌的尺侧入示指伸肌,以上诸肌(腱)均由桡神经肌支支配。

【特异性】本经络穴。八脉交经(会)穴之一;交阳维脉。

【功用】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

头面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衄牙痛,开窍醒脑。

运动系统疾病:上肢关节炎,桡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落枕等。

消化系统疾病:脘腹胀痛,大便秘结,肠痈霍乱。

其他病症:热病,感冒,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偏头痛,失眠,脑血管后遗症,遗尿。

刺灸刺法

1、直刺0.5-1.0寸,或透内关穴,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指端。

2、向上斜刺1.5-2.0寸,局部酸胀,向上扩散至肘、肩部。治疗肘肩及躯干疾病。

3、或向阳池方向斜刺运针,治疗腕关节疾病。

4、艾灸内关穴,有开窍醒脑之功,治疗偏瘫和心脑血管病。

配伍

1配阳池、中渚,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

2配太阳、率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3配后溪,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落枕。

4配足临泣,为八脉交会穴,主治耳目、颈项及肩部病证。

文献摘要

1《甲乙经》:耳炖炖浑浑无所闻,外关主之。

2《铜人》:治肘臂不得屈伸,手五指尽痛不能握物,耳聋无所闻。

3《大成》:主耳聋,浑浑焞焞无闻,五指尽痛,不能握物。

研究进展

1落枕 取健侧外关穴,亦可取双侧。进针后行泻法,得气后提插捻转2~3分钟后留针,并嘱患者活动颈部,有良好疗效。

2急性腰扭伤 取患侧外关透三阳络穴,留针5~10分钟,留针期间行强刺激手法2~3次,并嘱患者作前俯后仰,下蹲起立,左右旋转,深呼吸等动作,有良好疗效。

3踝关节扭伤 取患肢对侧外关穴,得气后反复捻转提插2~4次,在行针过程中,嘱患者活动患侧肢体(由轻到重),疼痛即可减轻。

4近视眼 外关配光明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眼有效。

5镇痛作用 据报道选家兔用钾离子透入法测痛阈,电针一侧外关及合谷,以弱刺激、强刺激两种,针刺20分钟后痛阈提高率分别为150%和140%,而弱刺激易被纳络酮所对抗,但强刺激不被纳络酮对抗,而且血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环-磷酸腺苷都显著升高,与弱刺激组有显著差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