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泉街道
释义

基本概况

巴南区南泉街道地处重庆市主城区东南部,位于重庆“内环”与“外环”之间,属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拓展区,是重庆市打造“江南新城”的重要镇街之一。幅员面积84.26平方公里,辖16个村3个居委会,人口5.1万人(常住人口461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275人。南泉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境内拥有南温泉与樵坪山两大自然风景区,区位与交通优势显著,它西接渝黔高速公路,南连渝沙高速公路,通过内环与主城和全市各区县融为一体,是重庆主城通往南方各省与东盟自贸区的南大门。主要产业为传统工业配套产业、信息外包产业、旅游业和生态休闲农业,正在打造“江南新城大型人口聚居区、研发、信息、数码产业区、都市休闲旅游区、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区”。

清宣统元年设南温塘,民国5年置温泉乡,1930年为南泉乡,1954年分设南泉街道和合作乡、堤坎乡,1962年建南泉街道和南泉公社,1983年南泉公社改为南泉乡,1986年街、乡合并建南泉镇。1997年,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虎啸、白鹤、自由、红星、红旗5个行政村和正街、皂角湾、小泉3个居委会。2001年区划调整后,南泉镇管辖原南泉镇和鹿角镇所属行政区域。2002年末,辖南泉正街、长南桥、鹿角3个社区,红旗、红星、自由、虎啸、白鹤、和平、双桥、龙井、万河、洪福、艾乐、立桅、光国、迎龙、新田、新式、杨市、金古18个行政村。2009年,撤销南泉镇,设立南泉街道,政府驻地鹿角富源街67号。洪福村并入光国村,新田村并入迎龙村。调整后辖正街、长南桥、鹿角3个居委会,红旗、红星、自由、虎啸、白鹤、和平、双桥、龙井、万河、艾乐、立桅、光国、迎龙、新式、杨市、金古16个行政村。

旅游资源

南泉街道地处重庆市主城区东南部,位于重庆“内环”与“外环”之间,属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拓展区,是重庆市打造“江南新城”的重要镇街之一。南泉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境内拥有南温泉与樵坪山两大自然风景区,区位与交通优势显著,它西接渝黔高速公路,南连渝沙高速公路,通过内环与主城和全市各区县融为一体,是重庆主城通往南方各省与东盟自贸区的南大门。主要产业为传统工业配套产业、信息外包产业、旅游业和生态休闲农业,正在打造“江南新城大型人口聚居区、研发、信息、数码产业区、都市休闲旅游区、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区”。1920年新建的温泉浴室开放后,南泉由一泉(温泉)一洞(仙女洞),发展为三泉(温泉、飞泉、冒泉)三洞(仙女洞、潮音洞、龙泉洞)一峰(建文峰)一滩(花滩溪)。自此后大自然赋予南泉的绚丽多姿的景色,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1929-1938年,南泉形成了上至虎啸口,下迄同心堤的游览区,其名胜景点的命名也为人们所关注。当时,白鹤林有一“存古学堂”,把对南泉风景点的命名,作为学生语文作文之一,学校将学生所提景名,陈列在南泉风咏楼展出,供游人品评。群众选中的景名有:钟乳滴珠、高崖翠柏、三峡奔雷、五湖春涨、仙洞纳凉、花溪泛舟、塘水流烟、渡月桥等8个。1938年2月26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由吕超参军长陪同初游南泉,又修订为十二景名,亲笔题书。此乃南泉十二景的由来。

街道开发

根据区位状况和功能特点,南泉整体开发分两个片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是《重庆市南温泉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承担编制,规划区面积为114.27公顷。二是南泉—鹿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即《重庆市主城区茶园—鹿角组团M、N、R、P、Q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重庆市规划设计院承担编制,规划区面积为2126.77公顷,包含茶园—鹿角工业园区、新市镇、生态居住区。目前,《重庆市南温泉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庆市主城区茶园—鹿角组团M、N、R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得市政府的批准,P、Q两个标准分区(主要是新市镇区和部分居住区)也将于近期获得市政府批准。南泉整体开发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市政府的批准,为该区域开发建设提供了法定的规划依据,为南泉整体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街是市规划建设中的以茶园——鹿角为中心的重庆东部城市副中心。2004年,巴南区委、区政府作出开发南泉的重大决策,规划27.74平方公里的南泉整体开发;在毗邻茶园工业园区的八斗坪地区,规划建设以装备/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6.8平方公里的鹿角工业园。经过2年的艰苦工作,2006年6月南泉整体开发和鹿角工业园区规划都获市政府审批通过。目前,市绿谷公司已投入2亿元资金启动以“温泉主题”为主的南温泉核心景区开发建设。

经济发展

街道抓重点企业发展,促进工业规模壮大。着重抓丝爽、长庆、力波、文辉、渝路股份等63家规模企业,实行重点企业领导联系制度,在资金、用地、政策等方面积极协调,帮助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实行品牌创新战略,强化企业技术革新,不断培育丝爽“自由点”卫生巾、“小燕子”牛肉干、“樵坪米业”等知名产品。2006年,重庆丝爽卫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今年将达到近3个亿。预计今年长庆压铸机械厂、力波机械厂和渝路股份年产值也将突破亿元大关。三抓村级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镇党委、政府坚持“解放思想、放手发动、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加快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总原则,强力推动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组织村两委会干部西上成都,东进江浙,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采取出租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大力引进无污染企业,全镇民营经济星火燎原、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不到3年时间,村级经济从无到有、由少及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以自由、白鹤、虎啸、红星和鹿角为中心的5个工业产业带。全镇企业由2001年的76个发展到现在的250家,解决就业15000人,促进商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富裕了农民,壮大了村集体收入,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四抓旅游经济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依托南温泉、樵坪山两大风景区,借助重庆市打造“五方十泉”的温泉之都战略,把南泉镇打造成为旅游名镇。预算投资17亿元打造1.88平方公里的南温泉“国际温泉城”,规划建设24.5平方公里的樵坪山休闲旅游基地,打造重庆“都市后花园”。规划建设以特色餐饮为主的虎啸特色餐饮一条街,科学规范桃子沟农家乐,逐步实现农业向休闲旅游转化的产业布局。近2年来,已引入资金4.8亿元,引进保利小泉温泉别墅、樵坪网球俱乐部、重庆报业集团、樵坪乡村国际俱乐部等实体。今年,启动了2平方公里的樵坪山核心景区概念性规划,正在建设20300平方米迎龙村农民生态旅游新村。2006年,实现旅游收入5058万元。

社会事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组建劳务经济人,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下达劳务经济目标任务,纳入各村(社区)的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入驻企业必须按比例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2006年,全镇实现100%的城镇就业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63万元。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6255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827万元;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5945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3236万元。二抓救助保障推进社会和谐。初步建立以失业、医疗、低保、农村五保户救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镇机关党委建立贫困党员“结队帮扶”制度,2006年发放帮扶救济款97.54万元。逐步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8%。2007年,建立“稻草援助服务中心”,募集“稻草援助基金”41万多元,及时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受灾群众进行救援。三抓信访治安保证社会和谐。坚持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今年上半年排查出各类重点矛盾纠纷162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0余件,保证社会治安的稳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和谐南泉建设。四抓精神文明提升社会和谐。成功举办首届“信合杯”龙舟旅游文化节,歌舞《再见大别山》在央视《神州大舞台》栏目播出;轻质混凝土墙板项目获伦敦国际金奖和国家建设部铜奖;重庆正大软件学院被评为全国重点软件示范学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逐步形成安定和谐的民生环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