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岭窑 |
释义 | 南岭窑村旁的南岭(150256530又称梅岭),邻近观音歧(德化瓷土著名产地),贮藏的白瓷土量多质好,尤其适合制作德化白瓷;且森林资源及水源都十分丰富,山坡斜度也不大,适合建筑龙窑。 颜仁郁、颜化彩居住的归德场山亭里(现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村旁的南岭(150256530又称梅岭),邻近观音歧(德化瓷土著名产地),贮藏的白瓷土量多质好,尤其适合制作德化白瓷;且森林资源及水源都十分丰富,山坡斜度也不大,适合建筑龙窑。颜化彩绘“梅岭图”,是有根据并具前瞻性的。至明代正统、景泰年间,后人颜俊高得颜化彩《陶业法》善本,按图依法建梅岭窑(即淘宝ID:DHYWZ南岭窑),取得实效,颜俊高一尊绿釉描金瓷观音作品曾在2005年拍卖得价650万元。到清朝泗滨已有窑址十个,其中南岭窑址范围最大,大约有七百亩,三十多条龙窑,一百多个工场作坊。“千余丁仰给裕如斯”。 德化县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引来许多国内外陶瓷爱好者的兴趣与研究。从这期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省版权局副巡视员王凌与县人民政府副调研员黄发建共同采写的瓷都德化古代陶瓷人物传。 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的德化县,其陶瓷业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近年获全国“瓷都”称号,而其发端,当在唐末五代闽国王审知执政期间。从现有资料看,那时颜仁郁、颜化彩叔侄对德化陶瓷发展的贡献最大。颜仁郁时任归德场(德化县前身)场长,以行政力量推动陶瓷业发展,使“民用足”。 颜仁郁叔侄能成为德化陶瓷业的开拓者,与其中原身世有一定的关系。据《德化泗滨王氏族谱》记载,颜仁郁的先祖颜真卿为唐开元进士,安禄山叛乱时,他联络从兄颜景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安史之乱平定后,他入京任太子太师等要职,封鲁郡公。唐德宗时,受奸臣设计陷害,颜真卿被割据军阀缢死,颜氏家族受到很大打击,颜真卿子颜庀(颜仁郁曾祖)便从都城长安迁回河南温县故居;以后虽然当过礼部郎的小官,但已无意于仕途。温县离盛产白瓷的河北定州不远,颜氏家族对定窑必有所了解。后来颜仁郁的祖父颜景茂(颜真卿孙)担任福州闽县知县,并带第三子颜芳入闽。颜芳字教先,号泽三,“少习诗礼,旋擢明经”,“独不嗜仕宦,乐游山水,结纳名流,道义相高,声名籍籍。”唐永贞元年(805年),18岁的颜芳经闽江、大樟溪到浐溪,从福州来到当时永泰县所辖的归德场(公元785年至804年唐德宗贞元年间,永泰县析归义乡置归德场)。在归德场山亭里(现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颜芳被当地金员外聘为私墪教师,“三年中,春风化雨,桃李咸沾”。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颜芳年届30,“卜筑”新居“永茂堂”。他“偕儿童耕云锄雨,共圃灌园”。颜芳活了77岁,于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去世,成为泗滨颜氏的开山始祖。 颜芳生有七个儿子,仅五子颜文丽及七子颜仁郁留居德化。颜文丽号品藻,“弱冠举秀才”,终生不仕。颜仁郁生于公元835年(唐文宗大和9年)。他少有大志;但时逢唐末乱世,也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直至63岁那年(公元898年,唐昭宗乾宁5年)王审知接任威武军节度使时,发现了这个人才并任命为归德场场长。颜仁郁减免赋税,招抚流民,倡导垦荒,发展陶瓷,适应闽国内外贸易需要,使德化出现了“一年繈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的新气象。颜仁郁在《赞神曲》一诗中,生动描写了全村老少制造陶瓷的场面:”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这种描写,在德化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颜仁郁诗”山居之五”(本诗收入《全唐诗》)还提到用瓷瓶装茶:“傍人莫怪山间静,药满瓷瓶酒满樽。”我国古代,茶叶首先作为药用进入百姓生活;这里讲的“药满瓷瓶”,应指“茶满瓷瓶”。而当时酒碗和茶碗并没有严格分开。说明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瓷器了,与隋唐时代只有达官贵人才用瓷器相比,已大不一样了。他在诗“山居之二”中还写道:“柏树竹阴覆竹斋,烧黑药灶纵高怀”。“烧黑药灶”应当是“煎茶”。 颜文丽去世时,颜化彩刚18岁,在其叔颜仁郁关照下成长。他“弱冠入国子太学,文炙一时,列为博士。”颜仁郁出任归德场场长那年,颜化彩35岁,正是才华横溢的年代。《德化泗滨王氏族谱》记载,他 “最大者著陶业法,绘梅岭图,俾后人谋”。其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开德化先河。而当时颜仁郁领导下德化陶瓷业的发展,当是推动他编著《陶业法》的最大动力。颜仁郁、颜化彩居住的归德场山亭里(现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村旁的南岭(又称梅岭),邻近观音歧(德化瓷土著名产地),贮藏的白瓷土量多质好,尤其适合制作德化白瓷;且森林资源及水源都十分丰富,山坡斜度也不大,适合建筑龙窑。颜化彩绘“梅岭图”,是有根据并具前瞻性的。至明代正统、景泰年间,后人颜俊高得颜化彩《陶业法》善本,按图依法建梅岭窑(即南岭窑),取得实效,颜俊高一尊绿釉描金瓷观音作品曾在2005年拍卖得价650万元。到清朝泗滨已有窑址十个,其中南岭窑址范围最大,大约有七百亩,三十多条龙窑,一百多个工场作坊。“千余丁仰给裕如斯”。 宋元之后,德化陶瓷业不断发展,人们对颜仁郁的思念也不断加深。颜仁郁死后,葬于纱帽峰麓。其子颜菁,郑氏出,姚氏养,长成随继母姚氏迁居永春。但是,德化人民并没有忘记他。当地颜、魏、洪、杨、曾、郑、陈、王诸姓曾合建归德寨;颜仁郁去世后,他们在寨内建祠宇纪念颜仁郁,称“颜长官祠”。宋仁宗庆历年间,颜仁郁五世孙慥(字汶实)被他的同窗、泉州太守蔡襄举荐为漳州教授。蔡襄赴京师上任后,他“卜居于歧山青礁”。 至南宋淳熙年间,颜仁郁裔孙颜敏德(即已迁至漳州青礁的颜汶实后代)中进士后,任德化县知事,曾谒颜仁郁祠并题诗。南宋嘉定年间,在三班后房街建“忠应庙”祭颜仁郁。宋乾道2年,赐额“忠应”。宋庆元三年敇封颜仁郁为善利侯。宋至庆元年(1225年),封颜仁郁为灵济王。1226年,封孚佑王。宋绍定三年(1230年),加封显惠王。颜仁郁受后人尊崇可见一斑。 现在,德化县正筹划以南岭窑、永茂堂、“颜长官祠”等为基础,建设德化陶瓷文化园,作为瓷都的一个旅游重点景观。 历史上,德化县烧制陶瓷的窑火几乎遍及境内所有乡村。其中泗滨、瑶台、隆泰、丁墘、高阳号称五大窑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浔中、三班、霞碧、盖德、雷峰、南埕、水口、佛岭、赤水、美湖、大铭、双翰、上涌、葛坑、溪阳等地先后创办陶瓷厂。 20世纪80年代后,德化陶瓷业呈规模化、专业化趋势,并逐渐向城关及周边乡镇集中。至2001年,龙浔镇形成宝美、丁增、丁溪村规模化陶瓷产区,全镇陶瓷总产值23.86亿元,其中宝美村14.4亿元;浔中镇也形成浔中村规模化陶瓷产区,并开发土坂、世科、乐陶工业区,全镇陶瓷企业总产值7.68亿元,其中浔中村4.1亿元;三班镇陶瓷业也迅速发展,总产值5.9亿元,其中泗滨村1.8亿元。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又具特色的有泗滨、宝美、乐陶、后所、浔中、丁墘等6个村。 泗滨村 一、沿革 泗滨村是德化县陶瓷业有文字记载较早的地方。《龙浔泗滨颜氏族谱》载:“唐国子博士颜化彩,讳纹,生唐咸通五年(864年),卒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著《陶业法》,绘《梅岭图》,俾后人谋建其所传习工艺。” 唐代,泗滨多姓居住,并烧制陶瓷。颜芳第七子颜仁郁“东家西家地碓声”的诗句,就是描写当时加工瓷土的场面。 唐至叫初,泗滨村民沿上寮、尾林、大垅口、内坂一带依溪建碓,加工淘澄瓷泥,依山建窑烧瓷,一直延续到明景泰、天顺年间(1450~1464年),才由颜芳16世孙颜俊高(1425~1485年)带族人依先祖颜化彩所绘《梅岭图》开发梅岭窑场(俗称南岭窑NLY#nanlingyao*com),后窑火通红500余年。1954年,成立三班第一瓷器生产供销合作社,1956年,改名三班瓷器生产合作社,窑场均在南岭。1961年,成立三班人民公社,瓷器生产合作社归属为三班公社企业,改名为三班公社瓷厂。同年,还创办泗滨瓷厂。1964年,除南岭窑场仍继续生产外,还先后在泗滨枫格建3座龙窑。1970年,批判“重瓷轻农”,瓷业被迫停产。1972年,恢复陶瓷生产,因南岭窑已废,三班公社瓷厂迁址泗滨枫格,至1998年10月改制。 1982年,颜团成等创办紫砂生产企业,1988年成立紫砂行业协会,有67户参加;1993年又兴办红陶生产企业,个体、股份、联合等经营形式并驾齐驱。 二、窑场 泗滨古代窑场均沿上寮溪两岸而建,已发现的有大垄口窑甲址、乙址和尾林窑甲址等宋元古窑址。 至明景泰、天顺间,颜俊高领族民依先祖流传的《梅岭图》兴建梅岭窑场,位于泗滨村北侧,坐北朝南,约有数百亩,依山傍水,远离民居,利于设碓加工瓷土,淘澄瓷泥,又利于依坡建窑烧成,是辟建规模窖场理想之地。水碓沿溪而建,窑炉工棚依山而筑,从近地的白泥岐采掘瓷土,建有瓷土加工、制坯成型,入窑烧成、彩画烤花到仓储发运等成套设施。清康熙、乾隆年间,有工场作坊100多间、龙窑30多座烧制陶瓷。新中国成立后仍有24座龙窑正常生产,主要产品为碗碟等日用瓷,生产工人多数为泗滨村民,规模位居全县前列。 改革开放以后,泗滨瓷民抓住时机,发挥其技术优势,纷纷开办陶瓷企业。至2001年底,较大规模的企业有德化县南岭窑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泉州市得华工艺有有限公司,新盛瓷厂、新裕瓷厂、康盛陶瓷厂、宏发瓷厂、永顺瓷厂、三星瓷厂等,还有多家紫砂、红壤陶作坊。颜文昭、颜清冷、颜锦杰、颜长硕、颜俊卿、颜钦辉、颜志达、颜宝敬、颜发钧等到德化城区创办陶瓷公司或陶瓷配套企业。泗滨村民在本村内和县内兴办的大小规模陶瓷企业达160多家,其中三班瓷厂于1998年10月改制后,由颜真革等4人集资购买,更名为福建省德化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 三、产品 朱元明时代,泗滨以生产白瓷为主,部分白瓷以彩画装饰。清代生产青花瓷,产品多为碗、杯、盘、壶等日用瓷。颜英专精心研究,将粗陶加工为釉陶,白瓷加工为彩瓷,大大提高产品价值。颜明远善于制作陶瓷,专门研究绘画,诗、画、草、篆名噪一时。并向他人传授彩画和装饰设计技术。陶瓷产品呈现较高的艺术水平。经营家颜嘉猷等在泉州经商时,利用蔡牵船队,多次满载瓷器,扬帆出海,销售香港、台湾,直至安南等地。 长期以来,泗滨以烧制碗、碟和茶具、酒具等日用瓷为主。1987年,生产日用瓷1554.3万件,其中出口瓷316.3万件,远销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伊拉克等国家。画面有山水、花鸟、竹梅、兰菊等,配金线、锦边,有手工彩画,也有贴花纸、橡皮刮花贴花、喷花加手画、印花加手画和高压喷漆等工艺。 紫砂产品主要有各式茶壶、茶杯、茶盘、小动物、小人物等日用瓷、玩具和小摆设品。康盛陶瓷厂于2001年成功烧制日本来样的紫砂酒瓮。 红陶产品低温烧成,废弃后易风化。为环保陶,一次素烧,外施各色水泥漆料。产品有烛台类、风灯类、花科类、动物类、人物类以及供西洋圣诞节、情人节等点烛、摆设果品及场所装饰之用,大多为一次性用品,销量大,市场广。红陶产晶生产是泗滨及邻村新兴的陶类产业,原生产紫砂的作坊、厂家多数转向生产红陶。 2000年后,泗滨村的陶瓷厂家成功研制高白餐具、高白自动关闭茶具、高压注浆汤匙和瓷箫等名优产品。 真泰尔陶瓷公司生产有高档中西式系列日用瓷、系列日本料理餐具等。 四、从业人员 唐代,河南颜芳(787~860年)至泗滨,被金员外聘为西宾(为期3年),后卜居泗滨,其后代以烧制陶瓷为业。明代,开发梅岭窑场,“千余丁仰给裕卡斯”,颜氏族人靠梅岭窑场制陶瓷为生。清康熙、乾隆年间,有30多座龙窑烧瓷,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除老人小孩外,所有劳力几乎全部进入梅岭窑场制瓷。1952年,县工商科从梅岭窑场挑选颜清凤等30多名熟练瓷工为德化瓷厂工人。1953年,县供销合作总社组织以颜心镭、颜春信为组长的两个瓷器生产互助组,共40多瓷户参加。1954年下半年,实行手工业合作化,南岭窑场组建三班第一瓷器生产供销合作社,两个瓷器生产互助组同时并人,参加者17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2%。 1956年,瓷业社改名“三班瓷器生产合作社”,属县手工业联合社管理。瓷业社员426人,连同家属计900余人。 1970年,南岭窑停产,红旗瓷厂接收颜启浪等泗滨瓷工21人。1972年下半年,三班瓷厂恢复生产,定员300人,其中泗滨大队240人,其他大队60人。1977年泗滨大队于南岭复办泗滨瓷厂,从业人数250人,另受聘外地30多人。1987年,全村有国营、集体瓷厂职工达700余人。至2001年全村从事瓷业人数达1000多人,全村80%以上的成年人从业陶瓷。 五、居民生活 泗滨颜氏族人历代靠瓷业为生,靠瓷业发家致富。清康熙年间有颜佐,自幼业瓷,经销致富,广置田业,建官坝土堡1座,以及潭头桥、塔岭雨亭、石塔等。其子颜诏亦业瓷致富,于上寮建双美堂。乾隆、嘉庆年间,颜明远业瓷善画,建“明远斋”,遗香后人。颜嘉猷,贸易陶瓷,一跃成为巨富,建华丽楼阁亭台。县官见之叹口:“宁做颜君,不坐县堂。”道光年间有颜桂堂,业瓷致富,建梅岭窑石桥,便利窑工来往,又建梅岭楼,供窑工休息。同治年间有颜晴川,恩榜出身,中年营瓷,获利颇厚。宣统初年,创办兴文小学,自任校长,课读学子。光绪年间,有颜孝洙,经营彩瓷。民国9年(1920年),于德新街办“益源”瓷彩铺。抗日战争胜利后,鼎建“洙楼”(于1954年转让给三班第一瓷器生产供销合作社为社址),修建泗滨小学校舍,并于通往县城的高步岭设奉茶站。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泗滨瓷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兴办各种形式的陶瓷企业。到2001年,全村3300多人,陶瓷总产值1.8亿元,居民生活大为改善,大多数人有电话、电视机,旧瓦屋换上新楼房,摩托车遍及瓷民家庭,有的陶瓷企业家购置了豪华小轿车,村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瓷香源自南岭窑 瓷是南岭窑,南岭窑便是瓷。 山坡上萋萋芳草漫山遍野,古瓷碎片层层叠叠,山脚下古老的水碓车依然在水流的冲击下有节奏地旋转,一下一下舂捣着瓷土,发出低回、沉重的吱吱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悠久的历史。 这便是在瓷都德化千年瓷史上举足轻重的三班镇泗滨村南岭窑。虽然近40年了,蒿草已然鸠占鹊巢,南岭窑的风流兀然远逝,但是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就诞生在这个小山坡,许多瓷器也从这里走上“海上丝路”、走遍世界,德化也从这里一步步成为中国瓷都。 南岭窑前说窑话 业瓷是南岭人的一生一世,如今已83岁高龄的南岭窑老窑工颜兴角提起南岭窑、讲起窑话还特别来劲。 沿着一条2公里多的石板路,颜兴角带我们从泗滨村他的家走到了南岭窑。 “陶开梅岭散烟波,岭上梅花自几何?玉骨虽无尘气染,压瓷惟有雪添多。”这首《梅岭图烟》记载了梅岭瓷白梅香的情景,如今已是人去窑空,梅花不再,蒿草成了这里的主人。 “以前,这里整片都是窑场,我14岁就来这里学手拉坯。当时这里一共有龙窑27条,每天都有六七条在烧,窑烟很大。”颜兴角说。 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岭窑窑间工棚鳞次栉比。当时德化的人口还不到5万人,而在这里工作的就有数千人,泗滨村人除了老人、小孩,“千余丁仰给裕于斯”。据泗滨村村民颜兴奠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后,南岭窑还有六七十号私人业主办窑厂。这里不仅维系了他们的生计,也催生出窑场文化。 晚唐泗滨地碓声 “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这是晚唐泗滨归德场场长颜仁郁《赞神曲》描写的情景。“地碓”就是当时泗滨等陶瓷产区加工瓷土的设施。这首《赞神曲》说明德化陶瓷业在晚唐之时已十分发达。 而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陶瓷工艺专著《陶业法》,于唐末诞生于德化。 而南岭窑场真正的兴盛时期是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当时,有工场作坊100多间、龙窑30多座烧制陶瓷,陶烟浩浩滚滚,产品远销中外,而且泗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陶瓷工艺家、营销家,瓷业盛况空前。这种盛景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仍有24座龙窑正常生产,规模位居全县前列。 1970年,瓷业被迫停产。作为瓷都德化源头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窑场,作为当地规模宏昶、闻名遐迩的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白瓷于明清冠绝一时,以瓷胎莹润洁净、瓷彩韵味私藏、瓷种丰赡繁富、瓷艺精湛独到而闻名于世的南岭窑,在窑火通红500多年之后,其历史使命戛然而止,从此成为废址。 据考证,从唐代开始,泗滨村颜姓先民沿上寮、尾林、大垅口、内坂一带依溪建碓,加工淘澄瓷泥,依山建窑烧瓷,产瓷不断,历史上与宝美、隆泰、丁土乾、高阳并称德化五大窑场。在泗滨村这个三面环溪、北靠大山、土地面积3.6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目前已发现了大垄口窑甲址、乙址和尾林窑甲址等6处宋元明清古窑址。如今,在南岭及其附近的大垅口、尾林等处,只要拨开杂草或表面土层,仍能清晰地见到,窑场的废弃物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大面积堆积层。 陶瓷之路的光芒 1999年5月,一艘叫“泰兴号”的清代道光年间商船裹带着淤泥和岁月痕迹的沉船遗物浮出水面,令人吃惊的是,打捞出的35万多件瓷器都是清代的青花瓷,出产于福建德化,其中很多瓷器便来源于泗滨的南岭窑。 2007年8月出水的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也有大量的德化窑陶瓷,其中有一部分也是产自南岭窑。 据《德化陶瓷志》记载,在窑火通红的500多年里,南岭窑场始终产瓷不断,品种繁多、质量上乘、数量巨大。其产品主要有各种碗、盘、杯、碟、壶、盆、坛,茶具、餐具、酒具、玩具,花瓶、花盆陈列品等。其所产多为外销瓷,为明清瓷器外销源点之一,除了远销大陆各地,更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相关器物在西沙群岛及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陆上和水下遗址中均有发现。 凭着“海上丝绸之路”,南岭窑还成就了德化白瓷成为“中国白”(Blancdechine)、中国白瓷乃至世界白瓷代表的美誉。在明代,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的“中国白”瓷雕,其所用的泥土就取自南岭窑附近的白泥岐,白泥岐也因“瓷圣”何朝宗善雕被“天下共宝之”的瓷观音而被人们称为观音岐。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德化瓷器漂洋过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产品。德化瓷业在蒸蒸日上的同时,也促进了华夏中国的外贸往来。 南岭瓷泽被后人 “我过去常常听老人们说,我们南岭窑辐射带动了德化的18个乡里。”对着南岭窑遗址,颜兴奠老人还沉浸于往事:历史上,德化县烧制陶瓷的窑火,就这样几乎遍及境内所有的乡村。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有颜氏族人以瓷为业、以南岭为家,还有在南岭窑场500年兴盛不衰的窑烟中,处处舞动着颜氏族人劳动的身影……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这样推崇南岭窑:南岭窑作为明清以至民国时期一处建设布局配套较为科学合理有序的瓷业生产基地建筑群体,其对陶业生产的研究、瓷址的选择、对技艺的革新实践、营销策略等,既继承前代瓷人的经验,也对日后德化陶瓷的生产技艺、生产规模、内外销售等产生极大的推动与借鉴作用,在德化瓷业史上举足轻重。 最近,在三班镇辽田尖山发现了原始青瓷窑址,福建省考古所的研究员郑辉、陈兆善在这里找到了许多原始瓷片和陶片。这不仅大大推进了德化窑的烧造年代,而且对福建作为原始青瓷的起源地之一更是意义重大,同时也从侧面证实了唐代德化的《陶业法》,正是在总结前人长期的制瓷经验的基础上成书的,而晚唐泗滨瓷业的兴盛由此也可见一斑。 窑址虽废,瓷业长兴。 1972年,三班镇恢复陶瓷生产,因南岭窑已废,三班公社瓷厂迁址泗滨枫格。1977年泗滨大队于南岭复办泗滨瓷厂。 如今,曾以南岭为家的泗滨村颜氏族人依然以瓷为业,家家有作坊、人人懂做瓷。他们每天都在总结创新,把祖先留下来的基业扩大成为一个大产业,产品畅销国内外,使泗滨演变成为声名鼎沸的陶瓷专业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泗滨颜氏后人在台湾、德化,特别是三班镇泗滨村内兴办的陶瓷企业便超过200家。 南岭窑技艺不断,瓷人辈出,精神长存。凭借着一本《陶业法》,南岭窑的制瓷传统和制瓷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德化也一步一步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瓷都。 泉州晚报海外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