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湖乡 |
释义 | 1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南湖乡南湖乡原为浙江省平阳县辖乡,地处鳌江上游,东连麻步镇,南界原朝阳乡,西南接原闹村乡,西北与水头镇毗邻。其地形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小盆地,是平阳北港地区的鱼米之乡。 ◎ 区域概况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南湖乡位于鳌江上游,距县城30多公里,介于麻步、水头两个重镇之间,东连麻步镇,南界朝阳乡,西南接闹村乡,西北与水头镇毗邻,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小盆地。全乡总面积20.4平方公里,耕地11781 亩(其中水田8273亩),内河水面1000多亩,是平阳北港地区的鱼米之乡。全乡辖有22个行政村,164个村民小组,14428人(2000年)。 2005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6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356元,南湖是产业结构单一的纯农业乡,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南湖的总体目标,加快实施“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教兴乡”四大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0年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马蹄笋之乡”,2003年命名为“温州市十佳绿色农产品基地”。 2011年4月,根据温州大都市核心区区划调整方案,撤销南湖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平阳县水头镇,设立南湖乡办事处。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4428 男 7674 女 6754 家庭户户数 3867 家庭户总人口 14428 家庭户男 7674 家庭户女 6754 0-14岁(总) 3321 0-14岁男 1863 0-14岁女 1458 15-64岁(总) 9635 15-64岁男 5085 15-64岁女 4550 65岁及以上(总) 1472 65岁及以上男 726 65岁及以上女 746 户口本地住本地 14303 ◎ 物产资源原南湖乡是著名的马蹄笋之乡,早在南宋时期湖西片(即南湖底)就有人在山边缓坡上栽种绿竹,并成一定规模,是南北港地区乡镇的马蹄笋供应地。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全乡拥有马蹄笋基地5000多亩,年产量250万公斤,产量属温州各县乡镇之冠。南湖的马蹄笋具有个大、嫩脆、肉白、鲜甜可口的特点,富有清凉解署和降压降脂功能,被营养学家誉为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在1998年浙江省首届农特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银质奖。在科技攻关方面,马蹄笋早产、丰产、缓产栽培保鲜真空包装试验技术已取得初步的成功,为马蹄笋的远距离销售,弥补淡季市场蔬菜供应不足的空档,丰富市民的菜蓝子提供了方便。生产马蹄笋的绿竹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可造纸、制作一次性割箸及竹类工艺品等,开发的潜力很大。 南湖乡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有石英、伊利石、花岗石等,据探测,全乡石英贮藏量近2 亿吨,矿产业是南湖乡工业的支柱,由于资金设备条件的限制,石英等矿产的开采处于粗采粗制之状,进一步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 ◎ 经济状况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47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50元,财政收入172万元,上缴税收18多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全乡人民解放思想,实是求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5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6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356元.南湖乡是产业结构单一的纯农业乡,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南湖的总体目标,加快实施“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教兴乡”四大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0年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马蹄笋之乡”,2003年命名为“温州市十佳绿色农产品基地”。 南湖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历届党委政府把农业作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效益农业发展思路,培育和扶持名特优产品,增强效益农业的发展后劲。南湖乡是马蹄笋之乡,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乡马蹄笋产量达520万斤。 在重点做好马蹄笋支柱产业的同时,南湖乡大力培育其它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种养户巩固提高早香茶和食用菌的生产能力,还开发了莲籽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2005年,全乡有绿竹基地10075多亩,早香茶基地700多亩,莲籽基地近500亩,蔬菜基地2000亩。并一一建立农业基地挂钩联系制度,每一基地有一名农技人员联系,定期到时基地指导工作,帮助种养户解决困难,为效益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基础设施经过多方集资,多年的建设,南湖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形成了东接麻步、北通水头、南连朝阳,村村通公路的网络,投资180 多万元的南湖至水头水泥路面改造和投资近万元的环湖北线4公里水泥路面改造工程已胜利竣工交付使用,方便了物资流通和群众的交往。此外,还实现了村村通程电话和通有线电视。 2000年来,南湖乡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启动了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一、二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初步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联”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格局,为实现耕作全程的机械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于2003年月8月底全部完工,构筑起安全、高效的农村电力系统,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为南湖加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实施康庄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清江至华明村的通村道路改造工程,全面推进麻南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彻底改变了“南湖窟能进不能出”的历史。 南湖乡投资1800多万元,启动了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一、二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初步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联”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格局,为实现耕作全程的机械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于2003年月8月底全部完工,构筑起安全、高效的农村电力系统,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为南湖加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将实施康庄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清江至华明村的通村道路改造工程,全面推进麻南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彻底改变了“南湖窟能进不能出”的历史,2006年,南湖乡将实施教育创强计划,等筹集资金600万元,整合教学资源,将原有的四所小学合并为一,新建南湖乡中心小学。 党的十六大指明了南湖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在南湖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湖人民将积极行动起来,谱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 农业大乡原南湖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历届党委政府把农业作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效益农业发展思路,培育和扶持名特优产品,增强效益农业的发展后劲。南湖乡是马蹄笋之乡,早在南宋时期湖西片(即南湖底)就有从在山边缓坡上栽种绿竹,并成一定规模,是北港地区的马蹄笋供应地。在1998年浙江省首届特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银质奖。在科技攻关方面,马蹄笋早产、丰产、品种改良等技术已试验成功,为马蹄笋的销售拓宽了渠道,弥补淡季市场蔬菜供应不足的空档,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乡马蹄笋产量达520万斤。 在重点做好马蹄笋支柱产业的同时,南湖乡大力培育其它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种养户巩固提高早香茶和食用菌的生产能力,还开发了莲籽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全乡现有绿竹基地10075多亩,早香茶基地700多亩,莲籽基地近500亩,蔬菜基地2000亩。并一一建立农业基地挂钩联系制度,每一基地有一名农技人员联系,定期到时基地指导工作,帮助种养户解决困难,为效益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社会事业20世纪90年代,建成了南湖建峰中学和普美小学,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省级“两基”达标验收。卫生事业也进一步得到发展,顺利通过了“初保”达标验收,建立了多个村级卫生室,方便了群众的看病就医。 2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南湖乡◎ 区域概况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南湖乡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64公里。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0.5万(2005年)。1949年设新平乡,1961年分设南湖公社,1983年置乡。有公路接215国道。辖北工、南工、营盘、阳关、林场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芒硝矿、农机站等。农业主产小麦、蔬菜、葡萄。土产有枸杞、甘草、茵陈等中草药。境内阳关遗址、寿昌城遗址、玉门关遗址、河仓城遗址均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湖乡是敦煌最偏远的一个乡,绿洲面积32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97米,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全乡辖6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1153户,4522人。境内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达1.03亿立方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这里泉水水质优良,远离市区,没有任何污染物,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之地。同时,南湖乡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阳关、玉门关、渥洼池、寿昌城等名胜古迹坐落于该乡境内。 ◎ 经济发展2005年,南湖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006万元,葡萄总产量达到568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4260万元,户均收入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99元,农民年底信用社存款达5500万元。全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程控电话普及率达79.2%,65%的农户拥有摩托车或小汽车,17%的农户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全乡有165户农户新建了高标准小康住宅,联通、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乡,73公里乡道连结全境,村村通公路,铺油硬化率达92%,各项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有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一所,中心卫生院一所,科教文卫协调发展;水电网络连接全乡,交通通讯十分便捷,全乡实现了人畜安全饮水,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基本实现了宽裕小康目标。 ◎ 特色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立足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建成了"一乡一品"的葡萄生产专业乡。2005年,全乡葡萄定植面积达到14018亩,占耕地面积的99%,年产量达3100万公斤,成为该省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栽培品种以无核白为主,另有京秀、京亚、87-1、无核白鸡心、乍娜、藤稔、里扎马特、红堤、黑堤等二十多个新、优品种,在四川、重庆、湖北、拉萨、广州、上海、北京,福建、贵州等20多个省市的市场上颇受消费者欢迎,被誉为“甘肃的吐鲁番”和“中国的第二个葡萄沟”。南湖葡萄也于2001年9月在国家商标事务所以“阳关”牌商标申请注册立户,并于2002年取得了“绿色食品”资质认证,“两证”的取得为南湖乡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葡萄鲜贮:南湖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围绕葡萄基地兴建了一批葡萄鲜贮、巧克力葡萄干生产、葡萄包装材料生产等深加工及配套项目。截至2005年,全乡葡萄鲜贮能力达4000吨,恒温库项目的持续发展,为该乡葡萄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湖乡就在敦煌市阳关景点边上。除了冬季,都可以在那里买到新鲜葡萄或者葡萄干。 ◎ 旅游开发2000年来,南湖乡紧紧围绕境内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古迹众多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逐步形成了以水上娱乐、文化古迹游览、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建成了野麻湾度假村、新工坝游乐园、高老庄度假村等一批旅游景点。进一步丰富了古阳关文化内涵,建成了阳关军事博物馆。依托旅游产业,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在古阳关、玉门关旅游沿线共建成观光农家园6户,年接待中外游客1.5万余人次,转移劳动力30余人。 ◎ 葡萄鲜贮南湖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围绕葡萄基地兴建了一批葡萄鲜贮、巧克力葡萄干生产、葡萄包装材料生产等深加工及配套项目。全乡葡萄鲜贮能力达4000吨,恒温库项目的持续发展,为该乡葡萄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取得的成效,2005年,南湖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006万元,葡萄总产量达到568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4260万元,户均收入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99元,农民年底信用社存款达5500万元。全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程控电话普及率达79.2%,65%的农户拥有摩托车或小汽车,17%的农户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全乡有165户农户新建了高标准小康住宅,联通、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乡,73公里乡道连结全境,村村通公路,铺油硬化率达92%,各项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有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一所,中心卫生院一所,科教文卫协调发展;水电网络连接全乡,交通通讯十分便捷,全乡实现了人畜安全饮水,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基本实现了宽裕小康目标。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南湖乡◎ 区域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南湖乡是哈密市的南大门,位于市南30公里处,辖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北与花园乡相邻,东与大泉湾乡接壤,西与五堡乡相连,南面是罗布泊,辖3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15个站(所),2005年总人口277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0%,农业人口2516人,乡政府及各行政村居住地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2005年,全乡有耕地1.06万亩,人均耕地4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989.89元。 ◎ 地理气候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该乡成为哈密瓜的主要生产基地。南湖乡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在夏季昼夜温差达摄氏20-25度,最高气温达摄氏43-45度,具有哈密瓜生产的特殊气候条件。该乡种植哈密瓜历史悠久,因瓜质甜美而闻名于世,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是皇帝的贡瓜地。2002年该乡已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公害哈密瓜基地及产品的认证。2000年以来,随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大力推行无公害生产,该乡生产的哈密瓜质量上乘,外形美观,颜色鲜亮,含糖量较其它瓜区高3-5度,最高含糖量可达21%,年产量近3万吨,畅销国内外。国外主要销往日本、越南、新加坡及其它东南亚国家,国内主要销往广州、南宁、深圳、上海、长春等城市。 ◎ 物产资源丰富的资源,为南湖乡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南湖乡境内有铜、金、铁、煤、钾盐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硅化木、风凌石、戈壁玉等丰富的奇石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广东援疆工作深入开展,哈若公路的通车,鲁能煤电化、土屋铜矿、钾盐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南湖,该乡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发展条件。 ◎ 自然环境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南湖乡旅游业的发展独具优势。南湖乡毗邻罗布泊,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境内风光粗犷豪迈,具有神奇的雅丹地貌,广袤的大漠风光,特别是新奇刺激可供探险旅游的东大沟,在辽阔的戈壁当中,耸立着高高低低、层层叠叠的青灰色的山峦,峰群中云雾缭绕,如旅仙境,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那里象宏伟宫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在起伏的山坡上,布满了血红、湛蓝、洁白、澄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令你目不暇接,感叹万千。在南湖居民居住区除有伊斯兰拱拜和民族特色的饮食和歌舞等人文观赏景观外,还有适宜沙疗的沙垄资源,上万亩的野生红柳林和胡杨林,有古代储藏哈密瓜的遗址,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 4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南湖乡◎ 区域概况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南湖乡位于宣城市北部,下辖:昆山村、新凤村、东台村、东合村、南湖村、南姥村、凤凰村、西觉村、半山村、联合村、金山村11个行政村。境内有铜、硫、铁、石墨等矿产资源。邮政编码:242047。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850 男 8737 女 8113 家庭户户数 4759 家庭户总人口 16789 家庭户男 8693 家庭户女 8096 0-14岁(总) 3611 0-14岁男 1827 0-14岁女 1784 15-64岁(总) 11975 15-64岁男 6329 15-64岁女 5646 65岁及以上(总) 1264 65岁及以上男 581 65岁及以上女 683 户口本地住本地 15213 5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南湖乡◎ 区域概况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南湖乡地处邓马营湖,是腾格里沙漠西部较大的湖积盆地,西北至民勤县65公里,西南距凉州区60公里,东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总面积331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20多万亩,耕地18633亩。 南湖乡原系草原大队,1983年设乡,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畜牧基地。1991年民勤县作出了“兴坝济湖,开发两翼”的举措,成立了南湖开发指挥部,实施移民就水开发利用。 全乡辖南井、毛英、西井、西渠、东新、马莲井、夹岗井7个行政村。2005年有1055户,0.35万人,全乡有初级小学1所,教师8人,在校学生100余人,乡村两级卫生院(所)2个,有商店、粮站、饭馆、农机 修理铺面、加油站、电信所、移动通信代办点等单位和便民服务机构。系民勤三类乡镇。 ◎ 经济状况2005年,南湖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486元,固定资产投资80万元。播种小麦7900亩,粮食产量1 1390吨,人均产量4785公斤。经济作物7300亩,其它7500亩。羊存栏数2万只,羊出栏数2万只。 6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 基本概述南湖乡位于市区西南部,紧临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之一的南湖之滨,东靠海盐塘,北临大运河,西与洪合镇,南与王店镇相连,沪杭铁路、320国道、中环南路、在建的乍嘉苏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水陆交通发达,是投资开发的好去处。 ◎ 乡名来历因乡紧濒革命纪念地南湖而得名。解放前,为真如乡与人和乡的一部分。解放后,建政为真东乡、真西乡,1956年,两乡合并为真如乡。1958年10月,真如、洪合、蚂桥3乡合并成立南湖人民公社。1961年4月分为洪合、蚂桥、南湖3个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政社分设,改为南湖乡。 ◎ 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1983年,全面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政社分开,相继成立乡党委、乡人民政府;20个大队改为村委会、243个小队改为村民小组。80年代初,南湖乡在城南路四号桥附近发展乡办企业,形成工业小区。1986年,投资800万元,新建第六毛纺厂,9个台套2000锭设备,是当时全区规模最大的乡办企业。1987年,全乡工农业总收入首次超亿元,乡人民政府驻地由八号桥迁入城南路4号桥旁,离市中心2.5公里。是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全乡基本达到村村通公路,各村民小组和90%以上的农户通水泥路。1991年,全乡举办首次农民运动会,有10个参赛项目,1000多人参赛。1992~1994年,全乡先后引进外资创办3家中外合资企业。1992年、1996年、1998年,先后建成3个水厂,全乡农户全部饮用自来水。1993年起,全乡先后组建恒力、圣历、天历、万历4家集团公司,经济总量占全乡70%,形成规模经济。1997年下半年至1999年上半年,通过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精神,基本完成58家村办企业和14家乡办企业的转制任务。1998年,在开禧桥村建成6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 经济建设嘉兴南湖实业总公司是集投资开发兴办实业和科、工、贸为一体的经济实体。所属全资直属工业企业14家,其中:恒力电子器材、圣历毛纺、天历针织、万历石油化工集团公司4家。公司拥有固定资产近3亿元。形成以电子器材、针纺织品、石油化工、纸品、建筑建材、工艺品为特色的企业集团。主要产品有:铁氧体永磁材料、舒亚牌扬声器、圣历牌粗纺呢绒、天历牌袜品和针织内衣、晶星牌油漆、花冠牌簿册,以及化工产品邻氯苯甲酸、苯甲醛、2B油及民用钢管、工艺帆船等,产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浙江嘉兴恒力电子器材集团公司属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是中国最大的铁氧体永磁材料产销基地之一,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 嘉益精品针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一次成型的全棉针织内衣,引进的意大利设备电脑提花一次成型,是国内此类进口设备及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日本以及欧美市场。 嘉兴市南湖工艺厂主要生产木制工艺帆船,销往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产品100%出口。目前木制工艺船的生产量全国第一,1998年实现外贸出口10024万元。 ◎ 农副业南湖村在1985年有王家5兄弟开始种植葡萄,发展到1997年全村种植葡萄1000余亩。南湖葡萄果大甜香,卖相好看。到8、9月分成熟期,各地水果商慕名而来,有的汽车直接开到农户葡萄棚边,签订长期收购合同。每亩产量一般在5000斤左右。种植葡萄给农户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种植葡萄。1998年5月,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十大专业村之一——葡萄专业村。 南湖菱以无角出名,引种它处则复长角。其形酷似元宝,绿皮白肉,壳薄,味鲜甜,营养丰富,被誉为菱中稀品,为嘉兴著名特产,秋季上市。南湖乡濒临南湖的几个村农户多有种植。 ◎ 古迹马家浜文化遗址:马家浜在天带桥村9组。1959年3月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个单位组成的考古队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13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和灰坑、墓葬等,出土文物中有骨器53件、石器12件、其他玉器、陶器等,以及大量兽骨,另有一只碳化的菱。据考古测定,该遗址为嘉兴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中晚期村落遗址。1960年定名马家浜文化遗址,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年~前3700年。出土文物现陈列于嘉兴市博物馆。1977年11月,确认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89年12月马家浜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 消逝的习俗三塔湾划踏白船: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运河塘三塔湾划踏白船是嘉兴颇有地方色彩的一大民俗。是日,乡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桑茂茧丰,摇着已改装后的小木船,自发地从四方汇集到三塔湾赛场。在运河边上掘灶生火,煮上大锅肉,在三塔寺中献上猪头、全鸡及鱼肉等祭品,河中赛船上设有锣鼓,插有龙旗,每条船上配有10来名青壮好水手,偶有女子参加,身着民族盛装,持桨摇橹,精神抖擞,两岸观看者数以万计,只听号令一响,锣鼓喧天,百舸竞流,助威声此起彼落,场面十分壮观,1963年后消失。1992年、1997年市体委曾组织过两次全市性比赛。 7 山东省日照市南湖乡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境内,今改为南湖镇。辖51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 南湖(分4个行政村)、娄家沟、空冲水(包括西北山)、邵家沟、大王家庄子(王家庄子)、战家村(包括西山、花台子)、殷家坪、陈家村(包括朝阳贯)、小北湖(小河北,包括后大沟)、王家官庄、卜落子、大北湖(包括安子沟、西岭)、新风(李家官庄)、大山沟(白家沟)、大山前、王家大岭、安家庄子、报子沟、石龙口、西明照现(西明照县、西明照,包括马家岭)、东明照现(东明照县、东明照、朱家村)、庄头、花峡峪、樊家岭、西马陵前(包括东岭、风台子后)、东马陵前(包括下庄,秦家岭)、坳塘石子、北袁家庄(袁家庄)、丁家沟、许家庵、西沈马庄、东沈马庄、张庄子(张家庄子)、新合疃、彭家河(包括东山、西南岭)、弓山(包括北岭)、相家官庄、盛家代疃(盛代疃)、三合疃、共和疃(秦家洼)、官家岭、泉子头、西黄山前、中黄山前、东黄山前(包括山前、山后)、安家代疃(大代疃)、大长汪崖、小长汪崖(阎家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