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州
释义

简介

从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古罗州在化州始成建制,到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的197年间,罗州州治均在今化州。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罗州州治从今化州移至到今廉江河唇、而在今化州新置南石州开始,到宋开宝五年(972年) 废罗州入辩州(今化州),前后349年。也就是说,古罗州建制诞于今化州,后分治为南石州和罗州,罗州从今化州境迁徙至今廉江河唇,即古罗州前部的197年历史在今化州境内,后部的349年历史在今廉江河唇境内。

关于古罗州、化州、廉江三者的关系

化州、廉江各自的古名称

(1)化州古称高兴郡、罗州县、石龙郡、石龙县、罗州、南石州、辩州、陵水郡、勋州、化州路、化州府。

(2)廉江古称石城县、罗州、廉江县、濂江县。

附:《广东省﹒地名志》:“南朝梁设广州、新州、瀛州、成州、静州、泷州、建州、高州、罗州(今化州市境内)、东衡州、西衡州、南合州、越州、崖州共14州”。

今化州沿革(南朝至清朝)

·南朝宋(公元420年)于今化州境置高兴郡,旋废。南朝齐再置高兴郡,郡治所在高兴县(在今化州城,一说郡治宋和县,亦在今化州南境),属越州。

·罗州,始置于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檀道济筑石城于陵罗江口(即今化州市合江镇),置罗州县,县治所在陵罗江口。属广州高凉郡。

·梁大通中(公元527--529年)置石龙郡、石龙县。又升罗州县为罗州,置刺史,领石龙、高兴二郡,辖境为今化州、吴川、石城全境,高州西南部,及与广西博白、陆川、北流接壤地带。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城东北旧城岭。

·陈沿梁制不变。

·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废高兴、石龙二郡,以州统县。罗州领石龙、吴川、茂名三县。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高州、罗州,立高凉郡。石龙县属高凉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罗州,治所在石龙(今化州城),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零绿、慈廉、罗肥等十一县,属岭南西道邕管经略使。

·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置南石州(今化州),析出罗州徙治石城(今廉江)。南石州州治于石龙(今化州),领石龙、陵罗、龙化、罗辩、慈廉、罗肥六县。此后,属县或省或并。

·贞观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辩州。

·天宝元年(742年)辩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辩州。

·天佑元年(904年)更名勋州,后复名辩州。五代·南汉,沿唐制,辩州领石龙、陵罗二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入辩州,以吴川来属,省陵罗入石龙,辩州领石龙、吴川两县。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以龙能变化,故名化州。

·乾道三年(1167年),析吴川西乡为石城县,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

·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日丙即位于硇洲,升硇洲为翔龙县,隶化州。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翔龙四县。

·元,为化州路,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属湖广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隶广东行省。洪武七年降化州府为州,并附郭县石龙入化州,石龙县从此撤销。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九年,化州降为化县,属高州府。

· 洪武十四年,县复改为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化州上属府而又下辖县,地位在府县之间。

·清,沿明制,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

今廉江沿革(南朝至清朝)

·南朝宋、齐,为高凉郡罗州县地。

·南朝梁、陈,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

·隋,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此县名即为石城县之始。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罗州徙治石城县(今廉江)。

·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为濂江县。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并废濂江、干水县,划入吴川,属辩州(太平兴国五年即980年,改辩州为化州)。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76年),复析吴川西乡置石城县,属化州。

·元,属化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化州府,七年(1374年)属化州,九年(1376年)属化州从高州府。

·清,属化州从高州府。

关于古罗州与化州、廉江的关系

·首先看建制。通过以上二中的化州沿革资料“南朝宋(公元420年)于今化州境置高兴郡”可知,今化州最早是于南朝宋(公元420年)置高兴郡,这是化州建制之始。通过三中的廉江沿革资料“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可知,今廉江最早是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建石城县,这是廉江建制之始。由此可知,化州建制比廉江建制前后要早202年,而且化州最初是作为郡建制而建立的,而不是低一级的县。

·“罗州,始置于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檀道济筑石城于陵罗江口(即今化州市合江镇),置罗州县,县治所在陵罗江口。属广州高凉郡。”

——由此可知,罗州最初是作为一个县成建制于今陵罗两江汇合之处的化州市合江镇,罗州名源自化州境内的罗江。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置南石州(今化州),析出罗州徙治石城(今廉江)。南石州州治于石龙(今化州),领石龙、陵罗、龙化、罗辩、慈廉、罗肥六县。此后,属县或省或并。”+“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入辩州,以吴川来属,省陵罗入石龙,辩州领石龙、吴川两县。”

——由此可知,从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古罗州在化州成建制开始,到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的197年间,罗州州治均在今化州。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罗州州治从今化州移至到今廉江河唇、而在今化州新置南石州开始,到宋开宝五年(972年) 废罗州入辩州(今化州),前后349年。也就是说,古罗州建制诞于今化州,后分治为南石州和罗州,罗州从今化州境迁徙至今廉江河唇,即古罗州前部的197年历史在今化州境内,后部的349年历史在今廉江河唇境内。

关于古代化州与古代廉江的关系

通过二、三中化州廉江两地官方公布的两地历史沿革资料(以上),可以知道:从南朝开始到清末1490多年间,除了唐武德六年到宋开宝五年的349年间,今廉江地有1143年均从属于今化州境的建制,可见廉江隶属于化州的历史渊源之深厚。

化州的石龙郡/罗州古城遗址

化州的罗州古城遗址位于化州东北隅的旧城岭。罗州城始建于南朝梁(503~557年),为土筑,南宋以后毁。解放初城址尚清晰,墙基凸出地面一至数尺不等。城为方形,面积10万平方米。在化州城东面的旧城岭上,东起滨江佬村,西至桄榔山,南过黑泥城,水靠大德岭,有一道断断续续的"回字"形旧城基和一道亘于城前的黑混城,这里就是梁置的石龙郡县故址,也是隋大业前罗州治所在地。坐北向南,其板筑夯土,城基大都犹存,今丝绸厂的前门外,便是当日古城的高门楼。经实测,古城东西宽330米,南北大300米,周长1260米,总面积11.4万平方米,公元570年,陈朝调冯宝任石龙太守,册封冼夫人为石龙夫人,其地点就在这里。冼夫人和冯宝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很长,当时的石龙古城,景色秀丽,市井繁华,“弦歌闻于百里外”。今天,石公岭古码头,榕树湾古流口和古道,跑马场,停马场遗迹还依稀可见。宋绍兴三年(1133)郡守李丹于河西筑城(即今之化州城)比之梁朝罗州古城大约要晚500至600年。当年城址从河东迁于河西,“飞梁就树”的传说一直流传下来。梁、陈两朝为罗州及石龙郡、高兴郡的治所。陈封冯仆为石龙太守,册封冼英为石龙郡太夫人,即驻此。1980年,国家博物馆人员到这里考古调查,证实了石龙故址在县东三里的旧城岭上。据《化州志》记载:石龙古城“在县东三里大芬坡”。其实,大芬坡是城前一大坡平岗的土名。旧城岭也是一块平岗,高约12米,西面紧靠鉴江、罗江的汇合处。石龙古城,坐北向南,其板筑夯土,城基大都犹存。

·廉江罗州故城遗址

在廉江市河唇镇龙湖村。罗州城,原在今化州市,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徙治至此,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城址面积6万平方米,主城平面正方形,面积1万平方米,全城平面布局与唐长安城大致相仿,是广东现存最完整的唐代州城遗址,仍存夯土城墙、护城河遗迹,城内采集到莲花瓦当、板瓦、实足碗、圜底碟等器物。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其它罗州

1、西魏置,治所在竹山县(今湖北竹山县)。据《周书·扶猛传》:“魏废帝元年(552)割上庸、新城二郡为罗州”。另徐氏《年表》谓罗州治上庸,统上庸一郡,领竹山、孔阳二县。《湖北省建置沿革》所载有异,谓领上庸、竹山二县。当以《沿革》为是。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房州。

另,蕲春,自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别名蕲阳、蕲州、齐昌。东晋帝孝武帝司马曜因避其母阿春讳,改蕲春县为蕲阳县。蕲阳沿用至南齐。南北朝北齐置罗州,改蕲春名齐昌为罗州治所。北周改罗州为蕲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