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湾实验中学 |
释义 | 基本概况龙湾区实验中学创建2006年5月,是龙湾区人民政府为了满足龙湾区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作为龙湾区行政中心区重要配套设施而设立的以寄宿为主的公办初中。办学规模30个班级,校园按省一类标准化学校标准建设,总投资为1.1亿元。现有教学班18个班,学生920人,教职员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学校初创阶段暂借用龙湾中学的校舍。 师资介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充满活力。由三个方面优秀人士组成①面向全国招聘的优秀教师②面向龙湾区各初中选调的骨干教师③面向全国各师范院校招聘的优秀毕业生。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24人,拥有市学科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坛中坚、名师、模范班主任11名;区学科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改之星28名,教师平均年龄为32岁。 生源介绍学生素质全面,成绩优异。学校面向全区招生,通过综合素质面试择优,近三年来学生皆是从二千余人报名者中择优录取。 办学基本理念校训: 志远、身正、学朴、言信 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师发展为支撑,以学校发展为依靠”的办学理念,并把“规范与创新”作为我校今后发展的主旋律和主动力。 学校发展的总目标: “和谐发展、追求卓越”,把我校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示范性初中。 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把龙实中建设成为教育思想先进,管理理念科学,师资力量雄厚,校园文化浓厚,人际关系和谐,教学质量上乘的市级示范性初中,成为温州市东部最有影响力的初级中学,成为龙湾区不可动摇初中教育高地。 学校未来三年特色发展目标: 建和谐、民主的学校人文环境,积极实施“文化兴校”战略,努力培养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努力在多学科取得一些有影响、有特色,适应新课程的教改经验,构建寄宿型初中育人的新模式,形成二至三项艺体特色项目,开设10门至15门适应社会发展潮流,顺应学生个性的校本课程。 校园建设项目地点:浙江省温州 项目规模:26333 平方米 建设情况:待建 设计阶段:投标方案 本工程位于龙湾重心区F03地块内,基地西侧为龙江路(灵昆大道),东侧和北侧分别为东区间道路和北区间道路,南侧则为水系。基地内现存的一条30m宽南北向的水系,把基地分为①号地块和②号地块,其中①号地块用地面积17290.64m2,②号地块用地面积11968.3m2。学校要求按省一类初中学校标准建设,办学规模30班,学生人数1500人,全寄宿制。 本项目基地位于龙湾中心区的西南角区域,相对于中心行政区的位置而言 ,本项目基地位置则稍显边缘化。这也意味着本项目基地拥有了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建筑定位上也可以不同于中心行政区上对建筑自身的表现和对建筑单体标志性效果的追求。相应的在注重建筑自身品质的同时,尽量处理好建筑与所处的场所环境的关系,便成为了我们对本项目基地解读之初的基调和设计态度。 由于①号基地西侧58m宽的城市主干道、②号地块北侧为大型商业区,对校区布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在布局中时确定①号地块及②号地块地块北端不适宜布置主要教学用房及宿舍。而基地中间和基地南侧都有水系经过,水体质量良好,则给本地块提供了优良的景观优势。景观的引入和利用成了本项目设计的重点,也使亲水建筑概念的引入成为可能。 规划总体结构呈“十”字形态:开设在东区间道路上的主入口至龙江路(灵昆大道)上的次入口之间为一条虚的横向轴线;连接教学用房和行政图书综合楼的交通连廊则为一条实的纵向轴线。这一纵一横的轴线在主入口广场处交汇,使得整个校园规划结构取得了动态的平衡。 规划形态上则在普通的平行式布局的基础上做了变异处理。三幢教学楼和一幢行政楼按各自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互相形成面向沿水系的景观的“斗口”的形态空间,意在形成建筑室外空间对景观的积极态度。景观设计主要考虑充分利用水系的景观渗透,地面架空层有利用景观与活动空间的结合,积极引水进入校园内部,调节校园景观。沿水系设置主要步行活动区。此外,方案设计利用景观的同时也要创造景观,形成建筑与景观环境的互动关系,营造富于水乡特色的校园环境。 学校现况2011年9月学生及老师正式寄宿在龙湾实验中学校园内部。 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 学生荣誉09年中考 10年中考 联系方式学校地址: 龙湾实验中学:龙湾区行政区永中西路与龙江路交汇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