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绍清
释义

中国人名。有吉林省桦甸市文联常务副主席、总编刘绍清和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火麻湾的“老顽童”刘绍清。

1、厦门公务员局党组副书记、市委编办主任

刘绍清 女,汉族,福建永安人,195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79年11月参加工作,1993年10月起任永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市文明办主任 (其间:1999年9月至2001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领导干部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2年6月起任厦门市委文明办副主任 (其间: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兼任厦门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创建处处长)。此次履新前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2、吉林省桦甸市文联常务副主席、总编

刘绍清 1949年11月出生,吉林桦甸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师院、吉林教育学院。现任吉林省桦甸市文联常务副主席、总编。是吉林省新闻学会理事、《新闻学苑》杂志社副董事长。

参与工作

步入新闻队伍20年来,他先后编过一版的要闻版,二版的经济新闻版,三版的上建综合版和四版的文艺副刊版,并主编《桦甸日报通讯》刊物。20年来,他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地质报》、《中国环境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吉林日报、电台、电视台等全国43家新闻单位发稿1400多篇。1991年,桦甸市委开展对外宣传活动,报社有6名记者参加,共创837分,而他个人就创530分,连续2年被市委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获得荣誉

此外,他还在全国23家报刊发表新闻图片近百幅,连续12年被《江城日报》、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标兵,还被评为吉林地区的宣传工作积极分子;先后3次被评为全市的先进工作者,4次被市直机关评为优秀党员。20年来,先后30多次下到农村、厂矿,为基层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讲课,培养新通讯员300多名。他有21篇论文或业务研讨文章先后被《新闻与写作》、《中国记者》、《新闻学会通讯》、《中国地市报人》、《中国县市报信息》、《新闻学苑》、《采编天地》等地级以上新闻专刊采用。他还有6篇通讯或报告文学被《在人口普查史的丰碑上》、《党心昭明》、《德育乡土教材》等6家出版社搜集入书。先后有4篇稿件获全国好新闻二、三等奖,3篇获省好新闻一、三等奖,有3篇分获地区好新闻一、三等奖,获省市好新闻摄影奖5次。1986年,他撰写的新闻故事《夜间服装店》在《人民日报》一版刊出后,引起很大震动。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福田一郎先生曾两次给桦甸市委、市政府领导来信,就稿件内容,高度赞扬了中国农村妇女的精神风貌。业绩入编《中国报界知名记者编辑传集》、《中国著名编辑记者辞典》、《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中国名人大辞典》和《专业技术人才辞典》等辞书。

老顽童

人物简介

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火麻湾的刘绍清,刚过完百岁大寿,是村民眼中的老顽童。他爱“装嫩”,喜欢逞能;结婚68年来,他一直宠着小自己17岁的少妻,天天给她做饭……他就是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火麻湾的刘绍清,村民眼中的老顽童。

最爱“装嫩”逞能

“老头——快点回来——”前日中午,记者刚走近火麻湾,就听到坡上传来一阵阵呼唤,“还不烧火,饿了哟——”

抬头望去,坡上一农屋前,站着一位满头白发的婆婆,正对着坡下方向喊老伴回家。

这位婆婆,正是老顽童的结发妻子李树珍,83岁。

“回来喽——”闻声望去,屋后斜坡上,出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

“哟!哪来的稀客?”看到记者一行,老头就乐了,一路小跑过来。得知记者来意,老头立即挺直腰板、捋了一下花白的头发,歪起脑袋在记者面前卖关子,执意要记者猜他的年龄。

若不是知道老顽童刚过完百岁大寿,记者还真以为眼前笑得一脸狡黠的老头,最多七十岁。

看到老人满脸得意,记者决定逗逗他:“看你头发胡子都白了,好老了哟。”

“瞎说!”老头立即吹胡子瞪眼,“别个都说我才六七十岁”。话音未落,他就匆匆进屋拿出一个大瓷碗,反复声明自己每餐要吃两大碗饭。“秀”完饭量还不算,老头又拎出两个大水桶要去挑水。

好家伙,这两桶水至少50公斤。见老头动真格了,记者赶紧阻拦,并对他直竖大拇指。可老头不买账,拿起扁担拔腿就走。从他家到井边,有两百多米,还要上下一个陡坡。放桶,打水,起步,一系列动作,老人花了不到一分钟。“让,让,”老人还挑起两满桶水小跑起来。

记者吓呆了,李婆婆却哈哈直笑,“没得事,他天天都挑水,爱逞能,又爱别个说他年轻。”

话语间,老顽童已将两桶水入缸,然后“示威”:“我身强力壮,要活两百岁哩!”

手舞足蹈唱歌

“对面来个妹妹,年龄不过十七八岁……”老顽童“玩”兴大发,开口唱起山歌不算,还手舞足蹈起来。

唱完几首山歌,老顽童的看家本事《山伯访友》、《魁星楼》闪亮登场:“重庆有个魁星

楼……小花把篮子提在手,烧香回家走……”《魁星楼》有十段歌词,每段四句,句句不同,老人能一字不漏唱完。邻居任绍云说,唱山歌是老顽童每天的必修课,做饭、喂鸡,甚至半夜睡不着觉时,他都会哼上几首。任绍云说,灾荒年间,老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依然唱着山歌,“他心态恁个好,所以才长命百岁。”

自诩“火巴耳朵”

一番折腾后,老顽童猛地拍了下脑袋,连称忘了烧火做饭,边收拾灶台边大声自言自语:“你这个老太婆哟,一天到晚只晓得喊饿。”老顽童对这个小他17岁的老伴,可谓爱护有加。结婚68年,每天三餐,老顽童一手包揽,以至于老伴至今除了偶尔做焖饭,就不会做其他饮食。

“她嫁给我的时候才十五岁,好小嘛!”当年,老顽童已32岁,在一家面坊工作,看上面坊一佃客的姨侄女,即李树珍。对于这桩婚事,老顽童坦言,除了献殷勤外,自己的“铁饭碗”(工作)帮了大忙。

可这“铁饭碗”里却没有半点家当。婚后用的三双筷子和两个饭碗,都是老顽童向别人借的,用了一年半才归还……

物质上“亏待”了妻子,老顽童就从其他方面弥补。一辈子给老婆做饭,就是一种弥补方式。当年,在面坊上班时,他每天中午都要跑回家做好饭菜后,再回面坊吃“工作餐”。除了做饭,家里很多家务活,都是老顽童承担。比如家里四大坛子泡菜,全是他腌制的。

“我只有恁个能干,老婆婆才不会跟别个跑噻。”老顽童刚严肃了几分钟,又“玩”兴毕露。同时,他还自诩“耳朵”,“老太婆不管说的啥子,我都要听到。”至于老伴说得不对的,老顽童也有对策,即装作没听到。李婆婆也“佐证”,老伴对她一向言听计从,结婚几十年来,说得最狠的一句话,就是“给你一锤子”,但从未落实到行动上。

“打跑了啷个办?”老顽童做饭间隙赶过来插话,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

长寿秘诀:多劳动

除了保持快乐,老顽童能够长命百岁,而且身体健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每天在不停地做事,还不挑食。对于长寿和健康秘诀,老顽童说很简单,就是要多劳动。

老顽童膝下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除了大儿子刘德云在身边外,其余的都在外地。每天,天一亮他就起床挑水做早饭。接着,就到地里看看庄稼、转悠。在福建的大女儿怕老爸穿公路有危险,常叮嘱大哥和母亲看好他。可一转眼,他就坐着村民的摩托车外出“兜风”,害得家人四处寻找。

听到儿子当面“揭短”,老顽童不乐意了,“我身体比你们都好,出去转转,有啥子嘛。”原来,去年年底,他和子女们一起体检时,除了听力差点外,其余各项指标都比子女强。

四五十公斤的一担水,刘绍清老人担回家不喘大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