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勃 |
释义 | 刘勃(1880-1959) 原名玉亳,别号飞帘居士,祖居尚山村(今属乳山县),家道富裕。“戊戌变法”深刻影响着刘勃的思想,在县学与鞠国香等结成琼林读书会,明习诗文,密倡维新。 中文名:刘勃 国籍:中国 出生地:尚山村(今属乳山县) 出生日期:1880 逝世日期:1959 原名:玉亳 别号:飞帘居士 爱国民主人士刘勃(1880-1959) 原名玉亳,别号飞帘居士,祖居尚山村(今属乳山县),家道富裕。“戊戌变法”深刻影响着刘勃的思想,在县学与鞠国香等结成琼林读书会,明习诗文,密倡维新。谭嗣同殉难忌辰,琼林读书会学友公推刘勃撰《诔六君子》悼文,借祭忠魂,宣传维新。知县凌绂曾闻讯,指责刘勃不守本分,意欲加罪。刘勃傲然相对:“甘当七君子,羞作一懦夫!”知县大怒,下狱禁锢。士林共愤,齐赴县衙请愿。官惧众威,被迫释放刘勃,准许集会。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勃考中拔贡,与其父有仇隙的人惶惶不安。刘勃笑登仇家之门,温语陈述是非,敦睦宗族,深受乡里敬重。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宣布次年为洪宪元年,恢复帝制。刘勃愤撰《讨袁檄》,印成传单,散发至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轰动一时。次年袁世凯病死,刘勃作《“悼”洪宪》诗:“六十载奸雄末路毕竟于死,廿八日帝业昙花而今安在?……黄花岗伟伟忠魂流芳千古,袁容庵区区洪宪遗臭万代”。 刘勃曾任军阀孙传芳的秘书长,因政见分歧,时常发生争执。民国15年(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孙传芳拟予镇压,刘勃谏阻:“苏、浙、闽、皖、赣归将军掌握,上海踞海防门户,工人为沪埠根基,若动其本,恐失东服屏障”。孙传芳疑忌,将刘勃软禁军中。身处逆境,仍作文吟诗以言志,曾著《中华统一论》两篇,赋诗多首。后,孙传芳失败,刘勃获释归里。 民国17年(1928年),刘勃在尚山村兴办国学专修科,教习初中部分课业:国文、数学、英文、时论、历史、世界地理等,方圆50里,慕名前来就读者甚多。之后,在留格庄、徽村等高级小学任国文教员。刘勃讲解深透,系统清晰,且不拘古训,尤能抒发新的学术思想。由于他以立志、勤学、正派、俭朴、务实为治学之风,故造就的学生多品学兼优。 民国23年(1934年),年景歉收,百姓食不果腹。郭城区区长姜彤桂私摊强派,贪污自肥。刘勃激于义愤,联络邻村会首控告姜彤桂。县长受贿,袒护姜彤桂。刘勃据理力争,终于折服县长,裁免捐税,命姜彤桂当众认罪。 同年,刘勃任海阳县志馆襄纂,与鞠国香等续修《海阳县志》。他广征博采,并进行实地考察,夜以继日,为志书告成费尽心血。是年,学生募捐,支援东北义勇军抗日,刘勃捐献银元100元(当时可买2000斤面粉);并率先戒烟戒酒,节衣缩食,积金救国。 民国28年(1939年)前后,国民党投降派司令赵保原、秦毓堂、郑维屏、苗占奎等慕刘勃之才,皆欲罗为门下。刘均鄙而严绝,吟菊抒志:“抱香傲霜枝,耻落污浊地。”国民党鲁东行署主任李先良驻牟平大龙口时,登门礼聘。刘勃闻李先良博学多才,非一般武夫可比,遂应聘。一次召开党、政、军、民大会,李先良欲借刘勃之名望,请其发表演讲,宣传曲线救国,粉饰其亲日、反共的嘴脸。刘勃认清其面目,当场佯允,登台后则大讲岳飞抗金事迹,最后高歌一曲《满江红》,拂袖而去。民国29年(1940年),刘勃困居烟台,伪道尹张化南聘他为秘书,被其拒绝。隐于牟姓公馆,当家庭教师,以葆晚节。 刘勃是胶东著名的书法家。他幼临赵孟頫,后摹柳公权,故正楷圆化猷劲;汉隶虽临张迁,但有创新;钟鼎篆书颇有功底,草书尤为擅长,笔力刚劲,挥墨超俗。 建国后,在烟台市文史研究会工作。1958年退休还乡,次年病逝。遗作有《扪虱丛谈》、《沧桑回顾录》、《戎马春秋》、《字说一得》等。 西汉济北王刘勃(?-前150),刘邦孙,淮南厉王刘长子。孝文8年,追尊淮南王长谥为厉王,怜淮南王,封刘勃安阳侯,文帝16年(前164年),上怜淮南王废法不轨,自使失国早夭,乃徙淮南王喜复王故城阳,而立厉王三子王淮南故地,三分之:阜陵侯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勃为衡山王,阳周侯赐为庐江王。因吴楚七国之乱,刘勃坚守无二心,孝景四年,吴、楚已破,衡山王朝,上以为卢信,乃劳苦之曰:“南方卑湿。”徙刘勃王于济北以褒之。死后谥为贞王。 湖北省副教授姓名:刘勃 出生年月籍贯: 1957年10月,湖北省 职称:副教授 经历: 工学硕士(198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 虚拟现实,数字信号处理,虚拟仪器 负责项目: 多项电力仪表开发,广东科学中心幻影小足球项目 研究成果: 开发的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通过湖北科技厅鉴定和国家创新基金资助 发表论文: USB通信技术在继电保护测试仪中的应用, 讲授课程: 光纤通信,传感器与测量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编辑部副主任刘勃,编审,1938年8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吉林省实验中学副校长、吉林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现任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编辑部副主任、学术委员、《小学校长》杂志执行主编。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吉林教育》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或被《中国教育报》转载,或被《人民教育》编辑部收入文集,或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或被一些地区收入《学习文选》,或被中小学校做为工作规范要求;还有多篇文章被编入《中国跨世纪战略文献》、《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宝典》、《中国教育大精典》等大型工具书。曾获《人民教育》、《吉林日报》报告文学、散文、新闻征文奖,多次获吉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已出版的专著有:《小学语文教研教改手册》、《小学数学教研教改手册》、《老师的目光》、《“两全”集》、《小学第二课堂用书》等10部24册。先后在《作家》、《吉林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文艺评论百余首(篇)。入载《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外名人辞典》等大型辞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师刘勃,原名刘凌云,男,汉族,1982年出生于陕西佳县,2005年 毕业于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在为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会员,绵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川音绵阳艺术美术系教师。 1996年10月经“东方之光”书画文艺大展评委会严格审定,创作中国画荣获本届大展铜奖; 1996年再跨向新世纪之际”书画“创作与研究成绩斐然,经评审,荣获”新世纪中国新人艺术家“荣誉称号”; 1999年9月书法作品荣获“华诞杯”全国第一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荣获鼓励奖; 2001年油画《村落》入选陕西省美协举办的各地市美术作品展览; 2001年7月油画创作《古塬》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延安颂”美术作品展览荣获三等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4年油画作品《塬上人家》入选陕西省举办的庆祝建国55周年画展; 2004年速写作品《香卢寺》入选中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美术作品年鉴; 2005年油画《塬上人家》参加四川省新人新作展; 2005年油画《塬上人家》入选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美术、书法、摄影精品交流展并获铜奖。 2006年获川音绵阳艺术学院教学科研三等奖; 2007年再川音绵阳艺术学院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优秀奖; 2007年国画作品《忆延安》及两幅油画作品入选《中国当代美术作品选集》; 2007年《油画创作心得》被《中国教育学报》录用,并评为优秀论文,由中国世纪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2008年油画作品《山吟泽唱》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2008.03期。油画作品《悬天古城铁佳洲》、《冬日》等发表于《美术大观》2008.05期; 2009年油画作品《孤塬尽日横》发表于《美术观察》2009年02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