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贵州大红袍
释义

大红袍是贵州省兴义、仁怀、毕节等县所产的地方优质橘子,兴义县栽培最多,产量大,故以兴义大红袍驰名省内外。

简介

大红袍是一个很好的品种,有的果树一株年

产最高可达一千斤。果实饼圆形,果个较大,单个重量一般在一百克以上。果色橙红鲜艳,光滑明亮;果皮较薄,每个果九至十瓣,大小整齐,很易分离;瓤瓣皮薄而透明,籽较少。肉胞浅橙黄色,胞嫩多汁,风味浓甜,含糖百分之八点五以上,品质上等。兴义大红袍是贵州省水果传统的出口品种之一,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声誉。

传说

关于大红袍茶树名称由来,民间传说颇多。传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

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也有的说某朝一位皇太后患病,终日肚疼鼓胀,卧床不起,遍请天下名医,用尽灵丹妙药,均不见效。后天心庙老方丈得知便献上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命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代他前往武夷山谢恩。大臣到武夷山后便将大红袍披在神茶上,并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但更多的人认为大红袍茶树是因为早春时节,叶芽勃发,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远望宛如一件件大红袍覆盖树冠而得名。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茶树仅有四株。

采制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泡法

通常有有壶泡法和杯泡法两种,人多时宜用壶泡,人少宜杯泡。浸泡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且清温度水冲泡和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水温:应达初沸98摄氏度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分钟,第二次1.5分钟,第三次2分钟较适宜,优质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六次以上。

冲泡方法:应注意沸水高冲,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壶、杯表面泡沫、净盖后盖好分杯应低斟,可减少茶香飘逸。

品法

品饮方法:品茶应先看水色是否清沏艳丽。橙黄或深橙黄色,水色是

否三层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为优,再闻其香,香要清纯无杂气而幽香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领略水香是否一致。二泡:应重点放在茶味上,茶味是否醇厚,有否有较低明显的苦涩味或杂味,茶汤虽吞下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较原来有沉的感觉。

三泡:应重点放在韵字上下功夫,茶汤在口腔中是否有鲜爽感,有一种天然韵味,在喉头有润滑爽口之快感,还未想将茶汤吞下时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岩休十分讲究“岩骨”喉韵咀底,杯底香,(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品茶是一种精神感应,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功效

主要药理功能:明目益思,轻身(减肥)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等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