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 |
释义 |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是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开发区自2001年正式开始运行以来,充分利用当地的综合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加速新农村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面对新的形势,开发区将努力打好省级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这两张牌,积极主动融入玉铜松循环工业经济带,充分发挥开发区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着力把开发区打造成玉铜松工业经济带中的核心区。 简介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是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5年被省发改委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第四批审核通过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面积2.74平方公里。大龙开发区设有党的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分别为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的派出机构,受中共玉屏县委、县政府委托代管。开发区设有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国土资源分局、建设局、财政局、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分局等经济服务部门。 概况经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自2001年正式开始运行以来,充分利用当地的综合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7年,大龙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9.94亿元,是2000年的5.3倍;完成财政总收入1.92亿元,是2000年的20.4倍;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1.92亿元,是2000年的23.5倍;完成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6亿元,是2000年的96倍;完成出口创汇1574万美元,是2000年的14.3倍。 政策及成果开发区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加速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开发区依托项目建设为征地、拆迁安置户及下岗职工创造了36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下岗职工1000余名),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受惠群众2000余人,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初具规模,城镇化率达60%,广大居民开始享受到了经济开发的成果。 “十一五”是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开发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发区作为全省17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之一,以“锰及锰产品深加工、钡盐、电能”三大支柱为中心、以把大龙建成黔东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黔东物流配送中心为目标,着力发展金属产品加工、化工产业,培育壮大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力争“十一五”期末实现生产总值11亿元,工业总产值25亿元,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亿元,财政收入1.6亿元,城区规模达到5平方公里。 所在地玉屏简介玉屏县--箫笛之乡,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总面积517平方公里,辖四镇两乡,人口14.2万,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89%。录属西部,素有“黔东门户”之称,为贵州省的东大门,是贵州“东联”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是中南与西南的交通结合部。境内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高速公路)、201省道(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与纵横交错的县、乡、村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玉屏火车站是成都铁路局与广州铁路局的折返段,大龙货站是湘黔线贵州段三大货站之一,玉屏、大龙两站承担着毗邻三省市五地(州)十七县(市)的人流、物资集散中转。 气候温和县域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倾斜的过渡地带,低山多丘陵间有平地,海拔多在400--6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宜发展种、养殖业。民族风情浓厚、迷人。有迷人的侗族大歌、舞蹈、对歌、斗画嵋等民间文艺活动。 水利资源有包括舞阳河在内的大小河流36条,总长274公里,水能蕴藏量4.9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99万千瓦,现仅开发40%。 矿产资源有藏量丰富的重晶石、石灰石、方解石、硫铁矿、大理石、铅、锌、锰等30余种。 山地资源有可供开发的宜林宜牧荒山20多万亩。大板栗、箫笛、牛角拐杖、无核糯柿、柿饼、茶叶等名优特产品享誉省内外。 国土资源全县土地面积为5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0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81亩。土地肥沃,有黄壤、红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6个土类,全县尚有20多万亩宜林荒地和宜牧草地可供开发。 旅游资源有古城墙、钟鼓楼、印山书院、七星桥、侗族风雨桥等县级文物及八仙岩、万卷书崖、白水洞瀑布、贺家滩电站等风景点,舞阳河旅游开发项目已通过省级论证,有独特的侗族风情。 设施全县有大小水库20多个,县城有2个水厂,其中1个是万吨水厂,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充足。全县有小型水电站7座,火电厂1个(该厂正在进行2*30万KW扩容改造),目前装机容量达4.7万KW。有500、220、110、35千伏变电站各1座。实现了与省网、国家网联网运行,全县通电率达100%,已完成农电网改造。玉屏是实施西大开发贵州西电东送的主要出口和支撑点,是全国的农村电气化县之一。与沿海地区相比,供水供电都具有价格低的优势。几项主要经济指标进入铜仁地区先进行列,率先在铜仁地区初步跨入工业化阶段,有的指标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铜仁地区的二分之一,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迈进,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农业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现已初步形成杂交稻制种、瘦肉型猪、柑桔、大板栗、柿子、茶叶、油茶、苗圃基地。工业方面,已形成了电力、建材、化工、冶炼、机械、机修、五金、服装、酿造、食品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所交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40%左右。 发展定位大龙开发区是泛珠三角经济圈、重庆经济圈、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的交汇辐射地带,是黔东发展极,辐射带动黔东南和黔东北的重要节点;在“玉铜松循环工业经济带”中,大龙经济开发区目前所处的核心地位已经得到确立。 在《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发展与布局规划(2009—2020)》中,明确了大龙循环经济工业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产业定位:作为玉铜松工业带的龙头来培育,重点发展锰及锰系列产品、钡及钡系列产品、铁合金精炼产品、锰合金新材料、煤焦化一体化、现代物流、建材加工等产业。努力打好省级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两张牌,打造黔东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黔东物流中心,把大龙打造成湖南乃至全国性的工业原料基地之一。 发展方向: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推动产品与产品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系,加快发展以电解锰、硅铁、硅、锰合金等高能耗产品为主的冶金、以钡盐为主的化工工业的结构提升与技术升级等。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品开发利用力度,拉长产业链条,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将大龙工业园区建设成全国区域性的锰、钡材料工业基地。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力争在2020年把大龙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锰、钡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基地。 开发区规划《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发展与布局规划(2009—2020)》明确了大龙循环经济工业区的功能区规划,规划面积已达到80平方公里。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现有区(大龙工业园区) 主要是按地委[2000]17号文件规定,开发区开发范围为15平方公里,2001年设立铜仁地区大龙工业园进行规划布局。目前已建成了电能、建材、锰、钡、冶炼、电石、汞、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开发区地方规模以上企业80%左右分布在该区域内,是开发区现有工业基础产业区。如果将区域外的企业连片划入,实际开发面积已达到20平方公里。拟建大龙发电公司二期2×600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在此规划范围之内。 (二)核心区 1、大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 大龙开发区是贵州省17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贵州大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规划》于2009年经贵州省发改委批复。为进一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原地区批准15平方公里开发范围以外,根据发展需要又规划了大龙北部工业园,现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0.5平方公里,交通用地3平方公里,城镇及基础设施(包括生态功能区)1.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锰及锰产业、钡及钡产业、辅助产业、基础设施及环保项目,共涉及建设项目35个,其中工业项目25个。 2、大龙现代物流园区 该区位于现在大龙工业园区内的火车站旁,是周边三省五地(州)十七县(市)的物资集散交易中心。开发区火车站集装箱货场年吞吐能力500万吨,开发区内现有企业年货物流量350万吨以上,拟利用大龙火车站集装箱货场及大龙开发区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组建仓储物流中心。贵州省发改委已将大龙物流中心列为全省重点项目。贵州大龙宝鼎物流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公司占地8公顷,建有各类仓储及办公综合用房10000平方米,5000m?冷库。 (三)辐射区 1、田坪新型建材工业集聚区:该区主要依托玉屏至铜仁高等级公路和铜仁城市拓展的机遇,发挥交通便捷的有利条件、区域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建设田坪沿线两侧的新型建材工业区,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建筑石材、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化工、PVC型材、装饰装修材料等产业。规划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7平方公里,交通用地1.5平方公里,城镇及基础设施(包括生态功能区)1.5平方公里。目前,该区已形成以大龙科特林年产120万吨水泥为支撑的建材工业区,大龙科特林公司拟扩建150万吨生产线,达到年产270万吨规模。该区域内已有年产1万吨电解金属锰的湘黔锰业和年产15万吨的硫酸厂。万山特区内铁合金企业废渣也部分供生产水泥用,特别是大龙电厂粉煤灰成为支撑科特林的主要原料。当前,铜仁地区已把田坪作为承接万山资源枯竭型转移的一个商贸中心,沪昆高速铁路过境田坪也将为当地带来人流、物流中转的机遇,城镇扩张将进一步加速整个区域的建设和发展。该区域未来发展规划将扩大到15平方公里以上。 2、三家桥工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镁系列产品深加工业、煤化工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商贸、旅游以及医药、特色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规划用地面积500公顷,其中工业用地350公顷,交通用地100公顷,城镇及基础设施(包括生态功能区)50公顷。 3、卓岭工业区:年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广茂电解铝厂座落在其中,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和项目开发正在起步建设之中,重点发展电解铝和金属硅生产企业。规划建设面积500公顷,其中工业用地350公顷,交通用地100公顷,城镇及基础设施(包括生态功能区)50公顷。 (四)配套区 该区域不是一个孤立的区域,而是呈点状颁特点,主要是依托循环经济项目布局建设的一系列配套项目,同时,铜仁地区鼓励远离玉铜松工业带各县高载能项目集中到玉铜公路工业带上发展,规划范围10平方公里。 区位优势【黔东立体交通枢纽】 湘黔铁路、株六复线、上瑞高速、320国道和铜玉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大兴机场、湖南芷江机场70公里。 优惠政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招商引资工作,营造更为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我区投资兴业,调动全区上下招商引资积极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区内外企业、个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在本行政区域投资兴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制药业、林产品加工、旅游资源开发、物流业、国有企业改制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独立核算企业;适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实行环保“三同时”,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缴纳税收500万元以上的重化工企业。 第三条凡属于国家和省鼓励投资的领域,其所得税减免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发[2000]33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3〕17号)执行。 第二章扶持政策第四条在我区投资兴办符合第二条规定的企业,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由企业向地方政府申请,按国家现行财税体制,地方政府按年度对企业进行奖励扶持,并在每年度结束后的20天内兑现。 (一)对年纳税额100万元及其以上的企业,实现的增值税地方财政所得部分从纳税之日开始,由同级财政按第一年度30%、第二年度20%、第三年度10%的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扩大生产,其中的五个百分点用于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 (二)对年纳税额200万元及其以上的企业,实现的增值税地方财政所得部分从纳税之日开始,由同级财政按第一年度40%、第二年度30%、第三年度20%的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扩大生产,其中的八个百分点用于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 (三)对年纳税额300万元及其以上的企业,实现的增值税地方财政所得部分从纳税之日开始,由同级财政按第一年度60%、第二年度50%、第三年度40%的比例奖励该企业用于扩大生产,其中的十个百分点用于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 (四)对年纳税额在3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制药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的增值税地方财政所得部分从纳税之日开始,由同级财政按第一年度100%,第二、三年度50%,第四、五年度20%的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扩大生产。 第五条对国家鼓励重点投资的领域或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经省以上主管部门认定,报经当地政府批准,五年内按年度全额返还地、县财政实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六条对出资购买国有或集体企业全产权组建的新企业,从纳税之日起,由所在地政府在前五年按地方实得税收中增长部分的20%,分年度奖励给企业;以参股形式参与我区国有或集体企业进行改制,按股比分享奖励。 第七条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扩大生产,一次性新增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由同级财政按地县财政实得行政事业性收费的70%返还企业。 第八条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投资兴办各类工业小区。小区由政府规划,给予企业相应的政策支持,由投资商对小区实施自主开发、自主招商,并对小区实施全面自主管理。 第三章用地政策第九条国内外客商在我区投资兴办企业,可以按出让、租赁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继承。 第十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用地,以协议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在基准地价的基础上优惠30%;在无基准地价的地域,协议出让价以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地(拆迁)补偿费以及国家规定应当缴纳的有关税费之和为基价,增价幅度不高于基价的30%。 第十一条对投资生产性企业且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一次性支付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经当地政府批准,可分三年缴清。 第十二条对固定资产一次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或一次性投资1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其一次性支付土地出让金后,从企业投产纳税的当年起,由同级财政从地方税收的实得部分中,按30%的比例逐年奖励,直至达到企业实际支付土地出让金的100%为止。 第四章配套政策第十三条实行政务服务中心联审联办制度(未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县实行一站式办公或代办制)。建立健全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投诉中心,向投资商提供限时联审联办服务。政务服务中心未能按承诺的办结时限为外来客商服务,投资商可直接向地县行政投诉中心投诉。 第十四条实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年纳税额在50万元及其以上的工业企业,为重点企业;其中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工业企业,为地区重点保护企业。对重点企业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年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地区监察局挂牌保护,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行署领导直接联系;对年纳税额在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的县(市、特区)监察局挂牌保护。 第十五条实行统一联检制度。对上级规定必须进行的企业年度检验项目,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实行一次性联合年检。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到企业进行检查,不得随意进行评比,违者按照“三乱”行为予以查处。地县执法部门在对企业执行例行检查前,需通报企业的挂牌保护单位或联系人。 第十六条实行公安机关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对年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由地区公安局副局长联系,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局长联系;对年纳税额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企业由县公安局副局长联系,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企业由局长或政委联系;对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下的企业由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所长或指导员联系。 第十七条实行绿色通行证制度。对重点企业,由地区公安局统一发放《绿色通行证》,企业凭证在公安机关获得优先服务。凡属重点企业的车辆,没有发现违法行为的一律不查,只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一律不罚,不涉嫌严重违法和犯罪的一律不扣。对重点企业的肇事车辆,凡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一般事故,按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实行快速处置,不扣车、不扣证。 第十八条实行《企业创业卡》制度。对地区重点保护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由行署主要负责人签发《企业创业卡》。持卡人享有以下优待和服务: (一)直接向行署主要负责人反映行政审批和执法部门的服务质量问题。 (二)专用公务车免缴由地区以下收取的过路费、停车费。 (三)凭卡获得区内旅游景点和政府举办文艺演出活动的门票。 (四)因公入住地委、行署和区内各地党委、政府的接待宾馆,享受贵宾接待待遇。 (五)拥有特邀参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听证会、咨询会和重要工作会的参会权。 第十九条实行待遇平等制度。凡到我区的投资者和外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享有评先树模的平等待遇;对贡献突出、符合有关条件的,给予相应政治待遇,如本人愿意可以聘请到当地政府部门任职。对外来投资者和引资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其子女入学、入伍、就业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第二十条实行用电供应倾斜制度。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缴纳税收500万元以上的重化工企业,优先保证电量供应。 第五章奖励政策第二十一条招商引资项目建成后,由引资人(含外来客商,国家公务员除外)向同级招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认定后,由同级财政按项目投产之日起连续三个年度所产生的地方实得税收总额的10%,在年度结束后的20天内对引资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国家公务员和从事招商工作的部门、人员,根据其工作业绩,按年度给予奖励。 相关报道大龙经济开发区发展纪实 走进地处“黔东门户”要津的大龙经济开发区,给人的感觉无疑是惊叹,是欣喜,是振奋。鳞次栉比的厂房气势恢弘,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整齐划一的路灯光亮夺目……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开发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区一片活力四射的热土,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乘开发东风快速起航 1999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地委、行署作出了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开发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以原有的玉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为基础,拓展园区容量,扩大园区功能,打造地级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兴工富区”战略的试验区,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龙开发区就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诞生的。 1999年7月,大龙开发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8月,又被贵州省列为发展循环经济区的试点基地,是铜仁地区“一区三园”布局中最大的工业园区。它以发展循环经济和物流业为主,具有城市功能和山区特有的省级综合经济开发区功能,是玉铜松工业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贵州东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和火电能源中心。 十年来,大龙开发区坚持按照“产业聚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完善、集约用地”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2008年,大龙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0.69亿元,同比增长12.12%,是1999年的6倍;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4.75亿元,同比增长13.93%,是1999年的28倍;实现工业增加值7.76亿元,同比增长10.34%,是1999年的35倍;完成财政总收入18586万元,同比增长24.53%,是1999年的22倍……在全省2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中,大龙开发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增幅一直名列前茅,发挥了贵州东部工业区的重要作用。 “四轮驱动”推动园区大发展 以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园区发展。从2003年开始,开发区逐渐提高准入门槛,重点围绕锰、汞、冶炼、农副产品加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争取了红星、华电等大企业、大项目落地,同时还通过兼并整合组建了大龙铁合金、大龙锰业两大集团,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2008年,开发区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2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企业有1家,拥有自营出口企业6家,银行授信6家,带动了园区的大发展。 借力外商带动园区发展。开发区成立之初,主要选择机遇型工业项目进行招商,当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围绕开发区的优势进行“选商”,以大企业、大项目为突破口,与大龙锰业、红星集团、华电集团等企业联手,为开发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03年下半年全国性“电荒”的时候,开发区停止引进高能耗项目,把重点放在现有企业的“内涵”发展上,积极支持红星化工、大龙铁合金等企业新建和扩建项目。 从制度上推动园区发展。开发区先后聘请了省内外知名的大学教授、协会领导、高级工程师作为开发区的经济技术顾问,并在全区率先以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来强化服务,实施岗位目标管理,成立了项目落实小组,实行“一站式”办公,24小时服务,全程跟踪项目、落实项目。开发区高效、优质的服务从制度上促进了项目落地园区,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驱动园区项目建设。一是积极支持企业自身内部循环,红星化工公司先后建成投产每年4万吨电解二氧化锰、每年10万吨碳酸钡、每年10万吨硫酸等项目,在内部实现了产业循环,初步具备了工业产业园区的雏形。二是鼓励协调区域内企业之间实现循环。红星公司生产的硫酸,除自身消化部分外,其余供区内及玉屏、万山的生产企业所用,生产的钡盐废渣石灰供区内电石厂所用。 区内还引进了湖南雪峰粉磨每年10万吨和韶峰每年12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年消耗区内粉煤灰、锰渣、钡渣、水洗渣等废渣60万吨,实现了变废为宝。三是注重园区配套产业发展和延伸。引进了一家塑编厂,给区内企业及附近企业提供标准的包装产品,还引进了贸易、物流公司10余户,帮助区内5户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完成了大龙火车站的集装箱货场建设,组建了个体运输队。四是注重与周边县(市、区)工业企业的配套循环发展。开发区利用松桃锰矿建立起了以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为主打产品的锰工业基地;红星公司利用湖南新晃丰富的重晶石建立起了世界第三、亚洲第二的钡生产线;玉屏、万山及开发区内废渣基本上能在大龙雪峰、韶峰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 华丽转身“三级跳” 大龙开发区刚成立时,有的只有一张规划图。但是,正像我们常说的那样,一张白纸能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开发区的建设者们正是凭着一股敢为人先的闯劲和百折不挠的韧劲,在这里打拼出了一片新天地。经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如今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集生产、生活于一体;功能完善的经济新区,开发区工业经济更是以跨越式发展的姿态实现了华丽的“三级跳”。 夯实工业基础,完成原始积累。自1999年以来,开发区着力在机构的组建和人员的落实上下功夫,并以大手笔构筑人才战略高地,先后聘请了在科研、生产、技术等领域内具有资深经验的7位大学教授,全国锰业协会高管、高级工程师担任管委会的经济技术顾问,倾力打造开发区工业经济扬帆远航的“智囊”。同时,开发区管委会认真确立了以发展机遇型工业为目标,以对接湖南项目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和突破口,并全力推进实施。随后,在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大龙开发区电价和地价比较优势以及区位交通优势的“磁场”吸引效应下,中部特别是湖南部分小企业开始进入大龙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1999年到2003年上半年,开发区共引进项目61个,实际到位资金3.22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17亿元,累计出口创汇1095万美元,初步形成了以锰系列产品加工、汞系列产品加工、冶炼产品加工等基地,强有力地夯实了开发区的工业基础,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开发区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产业结构调整上,着力在提高工业质量上做文章。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下半年,开发区共引进项目22个(原有企业改、扩、新建项目16个),初步建成了红星化工、火电能源两大工业支柱,锰、汞、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等基地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红星4万吨/年电解二氧化锰、10万吨/年碳酸钡、10万吨/年硫酸等项目和贵州华电2X300MW扩建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成为开发区的工业支柱,也成为开发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金属硅、电解金属锰实现小幅调整,大龙铁合金和大龙锰业两集团成功组建,行业准入和环评同步进行,企业的做大做强也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贸易企业的涌入,也有力地推动了开发区物流业的发展。由此,大龙开发区在铜仁地区工业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体系。2005年8月,大龙开发区被贵州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之一,同年9月,大龙开发区即委托中南大学着手编制《规划》;2008年6月,《规划》通过了省发改委审查;2009年1月,《规划》正 式得到省发改委批复,锰及锰产品、钡及钡产品为其主导产业,铁合金系列及其深加工为其辅助产业。如今,按照地委、行署关于玉铜松循环工业经济带规划和“六个新跨越”的发展思路,大龙开发区循环经济再次上升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鉴于此,开发区竭力依托自身优势,积极融入玉铜松循环工业经济带,着手高起点规划北部工业园,努力再造一个大龙开发区,牢固树立大龙开发区在工业带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开发区正围绕“把开发区打造成玉铜松工业经济带中的核心区、功能区、拓展区,打造成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和黔东物流配送中心”的奋斗目标,全力向前冲刺。 谋划新跨 自地委、行署提出实施“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后,在辉煌的成就面前,大龙开发区没有沾沾自喜,提出要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在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做大经济总量,打造新型工业高地,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玉铜松循环工业产业带的核心区,努力实现新跨越,再创新的辉煌。 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罗世友说,虽然从地缘条件来看,大龙开发区在与湖南、黔东南等周边地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但开发区也有自己的优势,大龙处于铜仁地区对接东部发达地区的前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最前端,背后又有玉铜松产业带的有力支撑特别是地委、行署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后,大龙开发区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开发区十年的发展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依靠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初具规模。开发区要在全区新型工业化上率先实现跨越,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开发区发展。 一是要把招商引资提升到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高度来推进实施。当前,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呈现出跨梯度、多梯度的特征和趋势,承接地区不仅可以迎接低端产业、而且可能承接到中、高端结构的产业。要突破传统的招商引资思维局限,从过去偏重于量的积累转向注重质的提升,强化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定向招商,力争引进一批产业拉动和聚集力强的项目,提升开发区整体竞争能力。 二是要切实做好开发区范围内的拓展和规划配套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儆好北部工业园区规划,并将北部工业园区规划一并纳入玉铜松循环经济工业产业带规划,万山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盘子一并上报国家、省相关部门,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统筹解决好开发区的用地问题,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开发区投资硬环境。要千方百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和完善区内道路网络,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抓好城镇的美化、亮化、绿化,充分显现北部工业园规划建设“大交通大区位”的优势。 四是要加大服务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要树立支持工作、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积极为企业提供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投资指导,、市场需求和经济运行信息服务。对企业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帮忙”,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减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益,营造企业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龙经济开发区拉动周边经济发展 贵州省大龙经济开发区到目前为止已建区10年,其建立和发展,对当地及周边农村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产生了拉动作用。 大龙经济开发区1992年8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镇设立。开发区管委会一班人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认真执行各项招商引资政策,并与当地的大龙镇党政机关协作,走上了“流通起步,工业开路,全方位开放发展”的路子。 开发区管委会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及时搞好“三通一平”,对外来客商诚实守信,给予各种方便,这些措施,对于上级只给政策,靠自力更生开发的大龙的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大龙占有交通(有电气化铁路、国道、高等级公路),电力,通讯(有光缆),优越的地域区位,理想的发展环境等天时地利以及诸多的优惠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客商。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已形成格局,区内修筑了纵横5条大道,建有两个大型综合市场,省内外110余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到此落了户,初步显现了集工业、商业、第三产业为一体的工业园集镇,区域性的市场、流通、信息中心和贵州省东部开发窗口的雏形。在西部大开发中,大龙经济开发区更是如虎添翼,展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区以来,大龙开发区不断得到上级的扶持。1992年建区当年,被定为铜仁地区的经济开发区,1999年升格为贵州省经济开发区,2000年开发区管委会升格为正县级建制,2001年开发区被列为铜仁地区工业园。 大龙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对大龙镇及周边农村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产生了拉动作用。现在的大龙镇,有程控和移动电话3000余门,100%的行政村和90%以上的村民组可通汽车,100%的农民用上了电,还建了拥有万册图书的图书馆,开通了有线和加密电视,运输、修理、加工、餐饮、文体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遍布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断大幅度增加,成了湘黔边区有名的小康镇,赢得了“全国优秀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贵州省小康镇”,“贵州省先进乡镇”,“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