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北辰 |
释义 | 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34年,江西高安人,195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并留校任教。昆明工学院建工及力学系主任、力学教研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柔性结构研究所所长;曾任九三学社云南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副主委、第四届委员会主委、第五届委员会名誉主委;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常委;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九届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第七届云南省政协委员、第八届云南省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机械系,同年留校任教。曾先后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昆明工学院建力系主任,柔性结构研究所所长,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0年),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长期从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非线性弹性力学及计算力学的教学与大变形柔性结构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基金项目两项,省重点项目一项等科研课题;首次得出双线索道承载索摩擦力总和折减系数。其所研制开发的、加有倒张系统的新型钢索桥,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被国家科委列为1998年国家重点推广的科研成果之一。先后出版《弹性力学》、《非线性弹性力学》、《工程计算力学》等专著四部,获国家专利两项。曾获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发明金奖、中国专利十年成果展览金奖、机械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云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年被授予“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刘北辰教授长期从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非线性力学及计算力学与大变形柔性结构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学术成就。其中对索道的研究,首次采用并得出双线索道承载索磨擦力总和折减系数;主持了大变形柔性结构的研究;研制出一种能实现荷载转移从而使工作变形大为减小的钢索桥;出版专著教材4部,培养研究生19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基金项目2项,省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各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国家专利1项;1989年获云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1994年获云南省科技成果2等奖;1996年获机械工业部优秀教材2等奖;1993年被授予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获中国专利十年展览金奖,中国发明成果金杯奖。 利用自己工程力学和结构分析的专长,他主持了大变形柔性结构的研究,与其他同志一起研制出一种能实现荷载转移从而使工作变形大为减小的钢索桥——倒张拱钢索桥,在古今已有的索桥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既能保持索桥的各种优点,又能克服其缺点的新型索桥,造价仅为钢混桥的1/2一1/6;第一座倒张拱钢索桥建在兰坪县横跨澜沧江、载荷30吨的公路桥。实践证明,这种结构的索桥稳定性好、投资省、工期短、承载能力强,很有推广价值。如今,十余座“倒张拱钢索桥”,已经横跨在云贵高原的澜沧江、红河、大盈江、乌江上,分别用作交通、水利及旅游用桥,造福于人民。 作为一名副省级干部,他感到重任在身,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事业是伟大的,个人是卑微的”这是刘北辰教授的座右铭。刘教授不是官,他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他依然住在昆明理工大学校园里,依然是普通的一名教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