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圣元
释义

1965年生,美籍华人艺术家,作家;祖籍福建省尤溪县;曾游学于欧美各国,吸取多元文化及现代艺术营养,逐渐形成个人风格。他的作品偏重现实主题,力图表现大都市各种族人的生活,反映置身文化碰撞空间中的个人心理。他的画用色明快亮丽,视觉结构新颖,营造的画面气氛积极乐观。他是当代多元主义美术的代表画家。 他的作品广为世界各地的个人和团体收藏;其中包括:纽约市市立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哈佛大学美术馆等。2004年曾获美国的肖像大赛金奖。

国籍:美籍华人

出生地:福建省尤溪县

出生日期:1965年

职业:艺术家,作家

代表作品:《女孩和三国》

林圣元的散文

她对我说:我可以吻你吗?》2008-05-09

这幅是我画的油画,画的是在纽约市中央公园的夏天最常见的风景。画中的三个女孩是游客,在中央公园里, 我看见她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阳光下的少女们, 美丽又优雅,最主要的是她们活泼的生命让我心动。我把她们当眼前的景观,我细心地欣赏着。

奇了,她们也不时看我,眼睛里有着欣赏的神情。

后来,在离中央公园不远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的雅典娜坐像前,我又遇见她们, 才互相认识。

她们说,她们早就把我这个东方人当玩赏的景色了,因为以前她们很少接触东方人,对我就十分好奇了。我心里很感动,彼此都把对方当作景色,这就是人生的美好。

我告诉她们我是中国人。

“北京、长城——”她们盯着我,都睁大了眼睛。

她们不断打听中国的事情,我也在攀谈中,得知她们是来自爱尔兰的女生,暑假来纽约旅游, 住在哥大附近。我告诉她们,我很想画她们。

“是吗?”她们惊愕地睁大了眼睛,然后欢呼雀跃,表示她们很开心!

在这里,我们展示着自己的美好,活泼的生命,就像这幅画中的爱尔兰少女一样,其实我们都是其中的一抹景色。

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内公园,位于市中心区曼哈顿的中上城,南北自59街起至110街,东西自第五大道起至公园西大道;南边,有著名的豪华酒店:广场饭店(PIAZA HOTEL);东边,有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大都会博物馆,另有展示现代艺术的古根汉博物馆(著名的马桶型博物馆)`纽约市市立博物馆及弗列格收藏馆(由煤炭大王个人捐献);西边,有自然历史博物馆, 公园周围还有许多小型的收藏馆和无数的画廊。

纽约市位居大西洋西岸,四季分明。中央公园是最有代表性的。我喜欢这里。

春天,湖边垂柳随风轻摇,似少女漫舞;公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赠送的五十棵樱花, 灿烂无比。平常,花前柳下是三三两两的行人。一到周末,便是如中国的集市庙会一样,游人如潮,热闹非凡。公园的游乐设施齐全: 有儿童喜欢的动物园、童话雕塑公园、可以玩电动小帆船的水池;还有周末禁车的大道供市民散步、漫跑、滑旱冰、骑单车。公园中央还有各种各样的杂耍表演。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画家给游人画肖相。

中央公园最让我怀念的,是溜旱冰疲惫后,躺在如茵的草地上,仰望着蓝天上淡淡的白云,嗅着随风飘来的草香, 浑身清爽, 如卧云中。中央公园的草地是间隔保养、间隔开放的,常年有绿油油的草地,夏天由于草长得较快, 在公园里, 每天都能嗅到割草时的草汁飘散到空气中的清香。我作画之余,常躺在草地上,有时会回想起幼年, 在中国农村参加双抢。 那里的草汁也很香。想着想着,蓝天在眼前就会变得模糊, 热泪不知不觉就从眼睛里涌出来。

曾经有一次,滑旱冰后,我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休息,同时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美色。

忽然,有一个妙龄的美女走上前来,她柔发微卷,浅色的皮肤,浅色的衣服,浑身透明似的。她微笑着问我:“我可不可以吻你一下?”我当时很本能地往后回避,以为她是在恶作剧,但看到她身后的男伴也善意的微笑着,我再仔细看她的眼睛,真诚而又忧豫。

“我可以吻你吗?”她又重复道,像是很容易受惊的天使。我不忍心拒绝她,她轻轻地吻了我的脸颊,又紧紧地拥抱了我一下。然后,似乎很幸福地,拥着她的男伴,慢慢地走远。望着她那窈窕的身影, 我如在梦中。

一个月后,我偶遇到她的男伴,问起那个女孩。男孩说:女孩几天前去世了,你是她第一个拥抱的亚洲人,东方人。那时,她已经知道身患绝症......

我很震惊!那么鲜活的美丽的生命,竟像云一样飘走了......

展览经历

2011年06月,油画《神州行旅途》参加中国嘉德“中国当代油画”(广州)拍卖,以189.3万元成交。

2011年05月,"旅美画家林圣元油画展",广东清远狮子湖国际度假村。

2010年06月,油画《女孩和三国》参加中国嘉德“中国当代油画”(广州)拍卖,以134.4万元成交。

2009年12月,油画《龙的传人》参加中国嘉德“中国当代油画”(广州)拍卖,以134.4万元成交。

2009年6月,油画《文姬归汉》参加中国嘉德“中国当代油画”(广州)拍卖,以69.6万元成交。

2009年3月,"旅美画家林圣元油画展",广州汇景亚太国际俱乐部。

2008年12月,油画《花木兰》参加中国嘉德“中国当代油画”(广州)拍卖,以89.6万元成交。

2008年6月,油画《仙境》参加中国嘉德“中国当代油画”(广州)拍卖,以26.2万元成交。

2008年5月,“旅美画家林圣元油画展”,石景宜美术馆, 广东佛山

2008年2月,“旅美画家林圣元油画展”, 广东美术馆

2007年12月,油画《染黑发的美国女孩》参加中国嘉德“中国当代油画”(广州)拍卖,以35.2万元成交。

2006年,“林圣元油画展”,圣·乔治画廊,美国麻省

2004年,“夏之夜”,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2003年, 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

2002年,纽约市市立博物馆百年收藏展

2001年,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

2000年,“林圣元油画展”,威斯利学院美术馆,美国麻省

1998 年,“林圣元油画展”, 魁斯托画廊,,美国纽约

1996年,“亚洲艺术展”,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纽约

1996年, 油画《模特》参加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中国当代油画”春季拍卖,以6.8万元成交

1995年10月,“林圣元油画展”,广州美术馆,中国广州

1995年3月,“林圣元油画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1993年12月,“纪念毛泽东百年展”,全球艺术家联展(参展艺术家包括美国的安迪·沃霍尔及前苏联的奥·柯马等),美国纽约东村

美国展览经历

2006年,林圣元油画展,圣乔治画廊,美国麻省

2004年,《夏之夜》,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2003年,纽约艺术博览会

2002年,纽约市市立博物馆百年收藏展

2001年,纽约艺术博览会

2000年,林圣元油画展,威斯利学院美术馆,美国麻省

1998年,林圣元油画展,魁斯托画廊,美国纽约

1994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亚洲艺术展》

1993年,纽约东村《纪念毛泽东百年展》

出版情况

2009年6月25日,油画《文姬归汉》刊登在羊城晚报B4

2009年4月22日,羊城地铁报头版

2009年3月,《Event Mall》p31

2009年3月,《林圣元油画》香港青森文化出版社;

2008年12月9日,油画《花木兰》羊城晚报B4;

2008年7月,《芒种》小说双周刊彩页;

2008年5月,《中华博览》月刊P40-55;

2008年6月《中国当代油画》p1141,中国嘉德(广州)拍卖有限公司;

2008年6月《地恸。重生》广东省出版集团 新世纪出版社;

2008年第6期,《世界艺术》月刊P92-95;

2008年5月18日《羊城晚报》《佛山日报》A4;

2008年总第65期, <<当代企业家>>月刊P51;

2008年4月第8期, <<读者>>双周刊插图2;

2008年总第64期, <<当代企业家>>月刊P1, P50-55;

2008年3月1日 《羊城晚报》B7

2008.2.28 油画《丽雅像》刊登在《羊城晚报》B4

2007年11月,《中国当代油画》p135,中国嘉德(广州)拍卖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波士顿环球报》

2004年10月《美国艺术家》

2002年2月, 《百年收藏》, 美国纽约市市立博物馆

1999年11月, 《美国艺术家》, 美国

1996年4月,《中国当代油画》p253,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1996.3.8 油画《永恒的微笑》刊登在《商信》

1996.2.28油画《清晨》刊登在《信息时报》

1996.2.28油画《青春》刊登在《广州日报》,

1996.2.28 香港《文汇报》、《大公报》、

1996.1 《潇洒》双月刊p72,73

1995.10.9《南方日报》p9,《羊城晚报》,

1995.10.19《文化参考报》, 《郑州晚报》,

1995.8《江苏画刊》p43,44,45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5.6《雄狮美术》p54,55 台湾,

1995.4《画廊》p40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5.3.17-19《CHINA DAILY》,

1995.3.17《青年参考》,

1995.3.12《北京晚报》

1995.3.9《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5.3.8《中国改革报》,

1993.11美国《Bazzar》等国内外报刊、杂志。

收藏情况

林圣元的作品广为世界各地的个人和团体所收藏,其中包括:

2004年油画《齐心协力》由美国哈佛大学美术馆收藏

2002年油画《查尔斯河的风景》由美国杰姆·巴菲特基金收藏

2001年油画《求婚》由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1999年油画《纽约隧道工》由纽约市市立博物馆收藏, 其一复制品由美国总工会收藏

1995年油画《开心女孩》被收入中国国家数字文化网《新中国美术文献博物馆》。

1995年《青年生活》等油画由澳门企业家何鸿燊先生收藏。

获奖情况

2004年油画《丽雅像》获美国肖像大赛金奖

评论文章

林圣元,有悟性的艺术家

邵大箴

绘画创作需要技术、技巧的准备,没有基本的技术、技巧训练的人,很难成为艺术家;反之,有了技术、技巧基础,甚至在这方面训练有素的人,不一定能成为艺术家。这里不仅有个如何运用技术和技巧的方法问题,还有个更深一层的、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作为艺术创造的油画,它要向人们揭示和提供的,远远不是高明的制作技术的和成熟的技巧,它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达艺术家的一种思想、感情和趣味。艺术家作画,描绘客观物象,即使用最具像写实的手法,也主要是借客观物象传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就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本人的个性、素质和修养,应该在绘画创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绘画的技术、技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我之所以在这里发表这些议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确实接触到不少本来没有或很少受到技术、技巧训练,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院校,没有“童子功”的人,由于爱好绘画,勤奋好学,经过一段努力,在绘事上取得了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跻入艺术家的行列。例如,齐白石、傅抱石、黄永玉等。我们现在讨论的美国纽英伦美术家学会主席林圣元君,就是其中的一位。林圣元,1965年出生在福建省尤溪县,198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自幼爱好绘画的他,没有系统学习过美术,但他通过阅读美术书籍和观看展览,对书法、中国画和油画十分感兴趣。1991年他游学美国,有机会在美国和欧洲各大博物馆观赏古典与现代绘画名作,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刺激了自己亲自动手作画的强烈欲望,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十多年来,他的作品曾参加美国、中国的各类展览,并被一些美术馆收藏。如1999年,油画《纽约隧道工》被美国纽约市立博物馆收藏2001年,油画《求婚》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2002年,《查尔斯河的风景》成为美国杰姆. 巴菲特基金会的藏品;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收藏了他的油画《齐心协力》。

林圣元的作品之所心受到人们的赞赏,主要是他的风景画和人物画给人一种清新、纯朴的艺术感受,面对自然和人物,他用轻松、流畅的笔触,自由地描绘。他忠于客观物象,但不是平铺直叙和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强调,有所忽略。在风景中,他主要表现辽阔的空间和山峦气势;在人物中则注意性格、神情的刻画。林圣元用笔潇洒,笔触中有刚柔相济的肌理美感。他用色亮丽、明快。他善于利用摄影手段搜集素材,在制作过程中他努力用油画塑造手段创造画面。在他的作品中,看似客观的描写,但都凝聚了心血,倾注了的感情。

林圣元自幼受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的熏陶,到美国后接受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教育,两种文化的反差所形成的张力,无疑对他的心理、思维和审美取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种气氛和环境中创作,不论他本人是否自觉地意识到,他很自然地吸收了两种文化艺术的营养,用以铸造自己的个性风格。例如,在他的油画用笔中可以感觉到中国书法的影响。不用说,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胆识、智慧、勤奋和悟性发挥了作用。其中悟性尤其重要,艺术家对生活和艺术是否真切的体悟,可以说是艺术家成败的关键。

林圣元是有悟性的艺术家,凭着他的悟性,他的艺术肯定会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作者,邵大箴(1934-))中国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江苏丹徒人。1955年赴苏联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美术史系学习, 1960年7月毕业后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其中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及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研究尤为深入,成就卓著。在研究中大力培植中国现代美术,力促中国美术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曾任《世界美术》杂志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主编,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现代派美术浅议》、《传统美术与现代派》、《欧洲绘画简史》(与奚静之合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主编《外国美术名家传》(与奚静之合作)、《现代艺术辞典》。

在“想象秩序、符号秩序”与“真实秩序”中行走

——林圣元作品的艺术意味

罗一平

我认为,一个优秀艺术家应当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深层次的文化识别与判断能力;一是高品质的语言驾驭能力。前者能使他的作品蕴含丰厚的哲学喻意,从而具有深层次的文化穿透力;后者则使他在前者的基础上,超越简单的技术技巧层面,使作品语言的表述具有诗化的感人力量,从而具有弭久愈新的文化品味。这两个条件,也是我确定是否为一个艺术家写艺评文章的基本标准。

大概半年前,我认识了美籍华人艺术家林圣元,他拿了几幅油画作品的照片给我看,这些作品反映了一种置身东西方文化碰撞空间中的个体心理,使我瞬间联想到法国思想大家拉康的理论模型——“想象秩序”、“符号秩序”和“真实秩序”。拉康这三个术语意义指涉比较灵活,在交织混杂中又各有自我轨迹,既组成现实性的三大界域,也组织经验层面的三种秩序——想象的存在层,象征的存在层,以及实在的存在层。

以下, 我就这三大层面谈林圣元作品的艺术意味。

一、 想象的存在层

在拉康看来,想象是由形象(意识或无意识的、感知的或幻想的)所控导的经验维度,是在镜像阶段的原初认同中建立起来的“文化他者的幻象”,在想象秩序中出现的对象是孤立的、虚幻的存在,自我亦在此形象认同中形成并确立自身。

作为美籍华人艺术家,林圣元身处中西两种文化的边缘,因而具有双重的文化视野、双重文化传承和双重“他者”身份。对西方而言,林圣元是一个具有浓郁东方国度色彩的“他者”,对西方读者而言,他那些看似古典主义写实样式的油画,其实并不同于西欧古典油画所表现出的思维逻辑,他把东方文化的情结汇入西方文化的语境中,使他的作品既成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载体又成为传统文化批判的主体。对中国读者来说,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中国民间艺术符号和院体出水画符号,其实是对中国文化主观“误读”的“他者”符号。这种剥离传统符号的原生环境与现代人物的移植和拼贴,实则洋溢着西方当代艺术的文化意味。正是林圣元这种双重的“他者”身份,使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辟了两种文化空间的交融,用西方语境与东方情调结合的双重视角,自如的在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并在各个不同时期创作出不同形态的艺术形象,清晰的反映了对它们从依恋到逃避再到回归的不同文化态度与文化立场。

《花木兰》是林圣元构思了十年才动笔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的混血女孩、日本元素与“花木兰”名字本身,都是“他者”是与“自我”相对的符号。在中国,花木兰是富有爱国精神、敢做敢为的女勇士形象,作者以飘动的头发,战马抬起的前蹄与刺出的红缨枪为基本元素,把花木兰从中国民间故事中那个传奇、雄雌难辨的中国古代女子,转型为一个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一个积极主动、拥有男性力量、又有女性特征的理想形象。画面中心的女孩是作者以他女儿为模特,中美混血的特殊身份幻化为东西方文化对接的一个特定符号,她向读者投射而来的那种不确定与焦虑并存的目光,仿佛在投向西方文化“他者”的想象与意识空间,手中的箭具有联系古今的象征意味。林圣元有意识地把中国民间艺术符号与西方女性形象并置,以构成一种西方语境中的东方意象,其目的重在借助“自我”与“他者”的游移,建构心目中关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在《女孩与三国》的作品中,他挪用了《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的故事,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英雄叙事,以西方文化自我审视、自我想象与自我书写的方式,构建心灵深处理想化的中华文化的阳刚和完美的儒家人格,表达了自我在异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的坚守。画面主体,一位手持大提琴的西方姑娘,与背景中的三国人物构成了一个悖伦的情境场,她手中的大提琴成为了一种西方精英文化的隐喻和象征符号。她仿佛刚刚演奏完一曲中国英雄的故事,游移、迷惘、似乎在寻觅什么目光,似乎还沉浸在作品中英雄豪杰为人敬仰的忠、义、信、智、仁、勇的精神品性上。

林圣元用西方精英文化的语言方式与中国民间民俗符号语言并置,书写一个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梦幻、东方与西方的故事,这既是他的叙事方式也是他以双重“他者”身份行走于东西方语境之间的一种文化策略。

二、象征的存在层

林圣元多用象征涵义暗示作品的主题和自我的内心世界,传达个人隐蔽的感觉和神秘的寓意。他的作品没有所谓的外在真实,真实就是内在思想的真实,是梦想或象征的真实。他的艺术创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和分析,把最内在的梦想或思想的启示浮现出来。 如果细分,林圣元作品中象征的存在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表现为画面意境的神秘性与玄奥感,代表作品有《神州行旅图》、《故事》、《龙的传人》、《文姬归汉》等。这些作品以相互类比的艺术手法,创造了复杂的不可分割的象征世界。在那里,西方人情感真挚的或穿行在明清院体山水画的时空中,或静立在中国传统图腾文化的符号前,或心神投入,进入忘我状态的演奏着《文姬归汉》这个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凄婉事件。在这里,以山谷里从远方传来的悠长回音为引导,把各类作品不同的文化的符号,合并成一个梦幻般的广阔整体。为了精当地表达这种综合的面目,林圣元用了一种典范和复合的文笔:现代人行走在纯净的未被污染的传统文化空间里,气味、颜色和声音在相互呼应,烘托着读者的情感与思想在非现实的自然界里自由翱翔。传统的充实性与现代的不确定性交替出现,令人生出悬念的错格。由于林圣元介于中西两种文化的中间地带,中国是他集体想象中的他者,是他再现或想象的对象,故而,作品中的自然景色,人物行为以及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他们自身,而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

第二个层面表现为简洁性与瞬间性。林圣元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对陈述、反对直抒胸臆,主张用象征性物象暗示主题和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在心灵与所欲表达的现实之间,采用沉默、潜对话和潜台词甚至音乐的烘托、气氛与场景的烘托,使裹挟着杂多而难解的意义的意象快闪式地迸射出来,使读者在不大的篇幅中,以超载的形式,在一瞬间接纳非常密集的意象和意义。《立春》就是如此。这幅作品的意义不是对现实摹写所能获得的,它需要读者从主观上去领悟、感受、体验和把握。作品把视觉元素转换为听觉元素,如果你迷着眼,摒住神,静住气,用心去聆听琴音,就能感受着春天的音符从千年前宋元的山水画中徐徐流来,那片绿,那点紫,那一缕缕云彩,让你深入到梦幻般完全与外界隔绝时的快乐情景,隔绝于梦幻的光射之中,沉浸于一种除旋律以外没有任何背景的无垠广阔情境中。作品处处流露出对虚构、对应、类比等物的深刻领悟,在虚构空间中借助音乐与色彩的相互转化关系,建构出一种充满灵性的音乐境遇,在这种视觉向听觉转化的境遇中,音乐以超自然的幻像和神秘的感应,把读者的心灵托升到浩茫无边的寰宇。

第三个层面是富有迷惑力和召唤性的审美意象和意境。林圣元的绘画语言是写实主义的,然而他以写实的现实主义语言构造了一个梦幻的、象征的画面意境。从某个角度上说,他的作品更接近超现实主义,只是没有超现实主义的那种荒诞感。《神州行旅图》、《故事》等作品就是以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显示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梦幻,在这种梦幻中,写实形象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令人迷惑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中寓含着明显的象征成分,西方与东方,传统与当代多种元素和谐地混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对读者颇具迷惑力和召唤性的审美意象和意境。林圣元的绘画是写实主义手法与象征性形象相结合的产物,在技法上属于古典主义,思想上则为浪漫主义,给人的感受却是唯美主义。他以这种混合技法,开创了一个由幻想与梦魔构成的奇异世界,成功地运用由神秘的线、巧妙的对比、和谐的颜色组成的纯造型语言,表现了一个优美而不安的象征世界。

三、实在的存在层

在这三个界域或秩序中,实在界域是最为扑朔迷离的一个,亦是拉康后期理论探讨的重心所在。拉康对“真实” 这一概念的用法严格区别于经验性的概念“现实” ,真实是本体论层次上的概念。“现实”是由想象域和象征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真实则是超现实的,也就是说,它不仅与想象对立,而且也处在象征之外。这意味着,真实域既不可能在想象域中被形象化,也不可能被象征域所表征;它是被彻底排斥、完全无法认知的。按拉康的说法,“真实是不可能的”,林圣元的作品是以一种隐喻性表现人在生存处境里的变相。当外在的境遇压缩了人的正常生活空间时,他的画就显现了真实。隐喻与象征,构成了林圣元艺术的两极,也是艺术想象的基本范畴。在他的作品中,隐喻即暗喻,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由于立喻者的观察与感受,在某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而象征则是用某一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它用可见的事物表达不可见的意义,具有更为广泛的能指功能。油画《故事》就具有很强的隐喻性质:一个当代中西混血的小女孩与一条狗,在清代袁耀于乾隆四十五年作的《阿房宫图》背景前安然的对话。背景阿宫图景奇峰突兀峻峙,宫殿依山而建,层楼叠阁广布于松荫和山水之间,气象华美瑰丽。这幅作品浓浓地弥漫着西方的情调,却与西方古典写实油画大相径庭,在作者以精湛的西画写实语言创作的当代人物和动物,以及中国山水技法中融进西式写实画质当中,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与景在形式上的一致性,而是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悄然建立起一种隐秘的历史联系,使我们在具象的图像中感受到某种超越时空的神秘。

林圣元以时空错置的方式,把传统的艺术图像剥离开了鲜活的原生环境摘引到当代,在并置的语境中,现实生活中的景象抽离了它们的日常意义,获得了“变相”。所谓“变相”,既局部形象是真实的,而整体图像的组织是虚构的,局部的写实并不能改变整体的超现实,独特的结构方式反而使作品具有了“陌生化”的表现性,而“陌生化”又使他这种局部的真实获得了更大的荒诞感。

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说过:“生活在别处”,这句话或许可以用来表述林圣元的艺术状态,他的美籍华人身份,使他无论是生活在中国还是生活在美国,对这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他者”,“他者”的身份使他不得不游走在东西文化的边缘,这一边缘性亦使他的作品清晰地勾勒出“自我”与“他者”之间不断发生的矛盾、冲突、和解和希望,并呈现出自我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2011·3·15

作者,罗一平,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行走在东西方之间的自由生命

冯璐

林圣元,1965年生, 福建省尤溪县人,自幼爱美术,1985年合肥工业大学毕业,1991年移居美国, 曾游学于欧美各国,吸取多元文化及现代艺术营养,形成个人艺术风格,其人物作品偏重现实主题, 力图表现大都市各种族人的生活, 反映置身文化碰撞空间中的个人心理。2004年曾获美国肖像大赛金奖。

这位常年行走在东西方之间的“非科班”画家,用丰富的阅历与恣肆的才情画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与独立的精神世界。此次展出的60幅作品是他旅美16年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画家行进的轨迹。

日前,林圣元在广州的画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光线充足的客厅内,画家的大幅新作《花木兰》散发出多指向的意味。画人,形韵兼得,画景,刚柔并济,走入林圣元的油画世界,看到的是一个自由生命在东西方文化对撞中的成长与思考。

油画表现中国象形文字

“画画是从小的爱好和习惯,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过。”林圣元的经历中总有些小小的传奇,16岁就考上大学,学的不是绘画,是地质勘探,大学毕业后仍醉心绘画,又因画与美国妻子结缘,1991年旅居纽约,从此正式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绘画生涯。

与太太的相识一直被林圣元认为是生命的转折点。赴美后,林圣元开始游历于欧美著名的美术馆、博物馆,名家名作成了他最好的老师。有人评价非科班出身的林圣元一直有种“学院主义情结”,林圣元赴美初期的画作很讲求专业化。画面的色彩关系,构图处理、结构安排及主题的阐述都力求尽可能的完整和条理化。

如果说秩序和理性是一种自律,那么厚积薄发后的灵性抒写则是一种必然的自觉。早在赴美之前,林圣元便开始尝试用油画表现中国象形文字的博大精深。第一幅作品《我》创作于1988年,采取草书字体,斑驳甚至混乱的画面,呈现的是画家对本我的追问与探究。“我有感于咱们中国象形文字的精深,又很赞赏西方的平面构成,”林圣元采用美感最强烈的小篆,加以变形,融入西方的表现主义手法与绘画色彩,以抒发自己的情怀,他把这种尝试戏称为“字体画”。

在之后的“字体画”创作中,他抽离了字的具象,偏爱以蓝调、黑调为背景,简单得没有任何修饰,人物主体则偏向写实,有点像摄影的特写镜头。《反弹琵琶》、《涌动》、《舞蹈》等作品成为“字体画”的延伸,具象与抽象,东方与西方,酣畅与雕琢被巧妙地结合,“喜怒哀乐就在那一瞬间从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奔放出来,”很多艺术家在回头看初期作品时常会自觉幼稚,林圣元却至今对自己的字体画怜爱有加。

900幅肖像绘出金奖

林圣元善画人物,精于画人物,画得最多的也是人物。初到纽约时,他像许多初到异国的年轻艺术家一样,以画像为生。他曾经粗略地计算过,以每周一幅小幅肖像计,他17年来约画过900幅人物肖像。在国际大都会纽约,各色移民人种让林圣元笔下的素材空前丰富起来。他的人物肖像声名鹊起,后来,他举家从纽约搬往波士顿,换了住址和联系方式,一位纽约老客户为了找他画画,专门请了私人侦探,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费尽心思才重新联系到他。

2004年,林圣元的《丽雅像》获美国肖像大赛金奖。这幅画作上,女孩安静而略显忧郁,光影与线条恰到好处,近在眼前的温润触感与不食烟火的艺术气息并存。

《染黑发的美国女孩儿》是林圣元非常偏爱的一幅作品,身材成熟的美国少女,表情有些桀骜,一头黑发在浅色背景下惹人注目。“许多中国女孩把头发染成黄色,美国的年轻人却把头发染成黑色。”画作背后依然是林圣元对中西文化交汇的思考,会讲中文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文化越来越强势,美国的年轻一代也在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2007年,这幅作品参加广州嘉德《中国当代油画》拍卖以35.2万元成交。

《清晨》、《夏天》、《周末》等一组反应美国都市生活的油画也在林圣元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用色亮丽、明快,充盈着“精神上的放松,笔触上的奔放,造型上的豁达和情感表达上的直接”。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评价他“忠于客观物象,但不是平铺直叙和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强调,有所忽略。看似客观的描写,但都凝聚了心血,倾注了的感情。”

女儿——永远的画中人

在林圣元的画作中,女儿是永远的画中人。《故乡》,《小画家》、《中国女孩》、《女儿像》直到新作《花木兰》,都是以女儿为模特。这个中美混血的小姑娘在父亲的画笔下常幻化为东西方文化对接的符号。“在中国小孩里面一眼就看出她是西方小孩,在美国小孩眼里她又具有很明显的东方人特征,”林圣元这样描述女儿的样子。

《花木兰》的主体背景来源于林圣元在美国西点军校看到的一幅日本画作,飘动的头发,战马抬起的前蹄与刺出的红缨枪都极具动感。女孩位于画作的视觉中心,手中握箭,箭联系起古今,“花木兰”在画中,还是画外?这是林圣元构思了十年才动笔的一幅作品,“日本在唐代前后时向中国吸取了非常多的营养,为什么不能把这个战斗中的女性形象想象成木兰?”林圣元说,中国文化在东方文化中举足轻重,画中的混血女孩、日本元素与“花木兰”这个名字本身,都可以是引人遐想的符号。

梦中俯瞰的风景

它们在大地上,还是在梦中?此次展览中将有部分是林圣元近一两年中创作的风景画。常常坐飞机往返于中美之间,他喜欢俯瞰大地的感觉,这些景象也常常出现在梦中。

“梦中总是走着走着就飞起来了,所以我的风景画大部分是俯视视角,而不是平视,”林圣元说那种梦境很清晰,居高临下俯视让人心旷神怡。

“风景画创作起来很快,不用纠缠于细节,但非常有力,有快感。”林圣元的《梦》系列风景画自有一种博大的胸襟与梦幻的感觉。早年的地质勘探专业学习对林圣元的风景画也影响不小,岩石的肌理与材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学院主义与艺术的终极理想

—写在“林圣元油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之际

张晓军

美术学院就象一座围城,里面的要想出来,外边的要想进去。钱钟书先生把婚姻与人生比作围城,学院教育又何偿不是如此。对于艺术家来说,这进进出出便是一种响往、一种体验、一种升华、一种理想的彼岸,和一次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旅居纽约的青年艺术家林圣元,并不是油画专业的科班出身,然而也喜欢油画艺术,喜欢以油画家的角色生活着,创作着。他所创作的油画作品,不但现代气息浓郁,情感饱满真诚,同时还颇具专业油画家所拥有的艺术功力和素养。对于林圣元来说,美术学院这座围城是可进可出的,他既可以利用学院主义的某些优势以武装自己,也可以自然地摈弃学院的某些清规戒律。因为他是一个自由成长的自由自在的画家。有着天然的自信和放纵。

正象人们在画展中所看到的那样,林圣元油画创作的主题是都市的生活和艺术产的都市生活。这种生活看上去多少有些平淡。还似乎有些简单,然而就在这平淡和单纯的背后,静静地透发出都市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精神生活的不确定性。一面是美国的生活和美国的真实,一面是中国的生活和中国的真实。画家有幸自如地游弋于两种生活,两种文化时空之间,又能从容地把这两种生活和文化的碰撞变成可以触摸的,和具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具体形象。“现实主义”在林圣元的笔下被演译成平白的描述。直觉的倾泻和自信的营造。而完成如此境界的表达和画面的呈现,完全是以学院的写实技术为依托的。

林圣元的学院主义情结是确定无疑的。这种学院主义情结不仅仅表现在油画语言的运用上和内容题材的选择上,而且还表现在某些艺术观念和学术倾向等方面。象《开心女孩》、《青年生活》、《808画室》等一些重要作品,是很讲求专业化的。画面的色彩关系,构图处理、结构安排。以及主题的阐述等因素,都在力求尽可能的完整和条理化。为了构图的需要,他要把《青年生活》中的一个青年安排在左下角以保持画面的平衡;为了使画作具有肖像画的特点,他要把《808画室》的画家面部一并朝向观众。《真情》中的玻璃酒杯只有如此轻盈透亮,才能足以显示男女主人公的欢快纯情。于是我们产生出这样一种感觉,画家林圣元有意在使其自己的作品更接近学院派一些,更接近专业化一些。

看上去,林圣元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画家,或者更象是一上学者。与一般的我们所见到的那类艺术家有所不同,在他的身上,除了艺术的激情之外,还有理性与秩序的一面。生活的相对安定和自身的文化教养,使他的作品完全溶入亮丽的色彩和积极乐观的情绪之中。这种对于理想美的亲近和对于理性与秩序的偏好,既来源于他所接受的理工科教育,也来源于他对学院主义艺术的尊重和向往。

无论是在他的生活情境中还是在他的艺术情境中,都少不了一些才华出众,颇有成就的画家朋友与他一起审视生活和享用生活,而这些画家朋友大多是学院主义教学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象陈丹青、刘小东、喻红、王华祥、夏星、倪军等青年画家。

如果说林圣元的学院主义情结产生于最初的艺术渴望,那么,美国纽约的都市生活和艺术氛围促使他不得不放开自己的手脚,自信地去发掘自身与众不同的地方。不拘泥于学院的技巧,注重作者的本色表现和灵性抒发的创作观念把林圣元的油画艺术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五个伴娘》、《都市生活》、《美国小姐》、这类表现性很强的作品中,学院主义的严谨不存在了,学院主义的色调关系不存在了。而存在着的,呈现着的是精神上的放松,笔触上的奔放,造型上的豁达和情感表达上的直接。如果从“专业”的角度上讲,这些作品或许存在许多毛病,然而它的鲜活性。它的直观性,它的流畅性和真切感,是某些学院的画家难以达到的。这或许就是身居“围城”之外的幸运。

艺术批评家易英曾在1993年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学院主义的黄昏”。他把学院的或学院主义理解为一种精致的画室技术和迎合市民阶层欣赏趣味的风格。它一方面可以顺利地进入市场,一方面可以顺利地得到学院教学的推崇。导致直接的后果便是艺术语言的庸俗化和对于艺术创造力的扼杀。应该说这种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局把握是敏感的和准确的。但是与此同时,学院艺术的存在和学院教育的必要性也是不可回避和动摇的。更确切地说,当代的学院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格局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力图冲破学院主义的狭隘和偏见,力图开掘生命个体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生命个体的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一股势不挡的历史潮流。而面对这样一种历史潮流,林圣元已用他的作品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对于身居海外的职业艺术家林圣元来说,置身于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之中,拣拾新文化的火花,以籍尉心灵之需求,要比什么都重要。

说到底,艺术是一种精神上的期待过程,艺术是在美的创造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精神期待。换句话说,艺术的终极理想可以通过任何方式。任何行为来加以实现的,艺术的终极理想可以是完美的技术与技巧,诱人的形象和色调,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人格显现和人性的放纵。林圣元的艺术优势显然在于后者,显然在于精神领域的创造。

林圣元 自在地成为你自己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22

同最新画作《鱼与水》一样摇曳自由,旅美画家林圣元如今呆在广州,每天坐着地铁去找寻新乐趣。不少人记得他与希拉里的合照,记性稍好的人会记得他是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少不免提起他的画,人们脑海中还会浮现出阳光、夏天、少女、大学宿舍……他把生活中的淡然从容带到作品中,或者是把画中的轻松自在带到现实生活里,总之,把好的、美的、微笑的都记录下来,如果成功了,那也是人生顺理成章的一部分而已。(文/本报记者 有有 图/陈君成)

画家林圣元学的却是地质,他笑言:“刚分配工作的时候,来考察过广东地质结构。如今旅居广州,我对它天然地感到亲切,因为我了解它最深层的一面。”他是少有能把数理化学好的艺术家,因此油画里表现出的理性、平静亦成就了他的风格。移居美国,他也不畏“以画养画”。“不少艺术爱好者偏执地拒绝商业画,反而去为餐馆、超市打工,那样只会离艺术越来越远。”这份理性和通达,让林圣元很快在美国艺术圈里闯出名堂,他画的都是美国平民的寻常生活和风景,换一个住处,就安顿下来画当地风景,用写实的笔触挖掘平凡生活里的细节美,作品出乎想象地受到评论家和艺术经纪人的好评。“我喜欢近距离观察,在街上慢慢逛细细地欣赏,既是生活也是工作。”

林圣元喜爱自然,却并非出世离尘的“隐士”——他反倒时刻关注身边人事变化。在美国,他是融入社会主流的积极分子,曾在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时为她举办筹款活动;回国不久即遇5·12地震,他马上创作《重生》并筹得20万元捐款,画里官兵满怀欣喜地在废墟里挖掘出生还少女,“现实素材中的少女带点惊惶,但我为她添上微笑,希望以此激励悲痛中的人们,为生命的延续感恩。”

从林圣元身上也很难看到艺术家常见的不拘小节,“我是很健康的。”林圣元淡淡地说,无论是在美国波士顿家中,还是在香港中文大学寓所,或者在广州暂居地,他都是早睡早起,不抽烟、不喝酒,每天三餐吃饭都按2000卡路里的热量进食,一切都很有规律。

眼下,林圣元准备以广州地铁为题材,继续他的“近距离”观察,比对纽约、巴黎、北京、香港等国际都市,他认为广州地铁“无论设备、管理还有服务都是一流”。但这一次,为林圣元带来灵感的不是地铁里来来往往的众生相,而是在于“轨道”本身。“我对于地铁强大的交通能力分外着迷,它是为生活带来质变的巨大能量。”林圣元说,“但我对未来啊成功啊都没有设置目标,随心而成吧,不过画好广州地铁是我的一个心愿,希望能尽快实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