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良田村
释义
1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良田村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良田村位于广从公路东侧,交通发达,位于镇的西部偏南,辖内28个生产社,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98亩。有资料显示引,该村本地户籍总人口10080人,其中农业人口8327人。农业主要以水稻、蔬菜和饲养鸡、鸽、猪为主。良田村是镇人口最多的村。良田综合农贸市场、市116中、云竹工业聚集区等均位于村内。村投入500万元让95%以上的村民用上九佛水厂的自来水。该村有村级卫生站 所、私营诊所3所。成立了专职环卫队,全村设垃圾池100多个,改善了环境卫生;建成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自然资源

村内民居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0.36亩(其中:田118.61亩,地31.75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4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4亩,主要种植芒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亩,其中养殖面积5亩;草地200亩;荒山荒地600亩,其他面积200亩。有煤矿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3户饮用井水,有4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户。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6辆。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5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2万元;畜牧业收入7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头,肉牛10头,肉羊50头;渔业收入9.05万元;林业收入2.18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万元;工资性收入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2人。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43户,共乡村人口143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50人。其中农业人口141人,劳动力92人。该村以傣族为主,其中傣族85人,其他民族58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3人,参合率80%。该村没有卫生所,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仁和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仁和村委会卫生所7公里,距离镇卫生院8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仁和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9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0人,其中小学生23人,中学生7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0.3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政务和财务公开。

2 湖南省衡山县新桥镇良田村

良田村位于新桥镇政府所在地,辖7个村民小组,有资料显示,380户,人口1180人。土地面积2760亩,耕地460亩,林地1520亩。设党支部,34名党员。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经商和务农,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50元。有村两委干部3名,分别是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秘书、妇女主任。

在新农村建设中,良田村以20字工作方针为指导,因地制宜,搞好三个结合。一是与村庄整体规划相结合;二是与集镇建设相结合。已形成2纵2横4条街道,总长3公里,全部硬化为7-9米宽水泥路面,其中老街、上街等三条路段已实现亮化;三是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结合。投资2万元新建了镇垃圾填埋场,可使用20年。

通过良田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村域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该村的3天一赶集习惯为全县独有,已建成市场容纳了副食、餐饮、粮油加工等10多个行业。在通畅工程、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上,该村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各项工作均名列全镇先进位次。

3 山东省昌邑县饮马镇良田村

梁家田戈庄又名梁田。在岞山站东6公里。据传,朱姓立村早居。明永乐年间,梁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以以梁姓人丁兴旺,故名。有资料显示,该村130户,人口460人。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有大姜。全村有耕地900亩,以农为主。人均收入在6000元左右。

4 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良田村

村情概况

良田村隶属仁和镇良田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仁和镇北边,距离村委会0 公里,距离仁和镇8公里,是良田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1580亩,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19 ℃,年降水量7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0.36亩(其中:田118.61亩,地31.75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4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4亩,主要种植芒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亩,其中养殖面积5亩;草地200亩;荒山荒地600亩,其他面积200亩。有煤矿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3户饮用井水,有4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6辆。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5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2万元;畜牧业收入7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头,肉牛10头,肉羊50头;渔业收入9.05万元;林业收入2.18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万元;工资性收入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2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43户,共乡村人口143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50人。其中农业人口141人,劳动力92人。该村以傣族为主,其中傣族85人,其他民族58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3人,参合率80%。

该村没有卫生所,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仁和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仁和村委会卫生所7公里,距离镇卫生院8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仁和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9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0人,其中小学生23人,中学生7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0.3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政务和财务公开。

5 山东省费县朱田镇良田村

良田村总人口2000人,500户。耕地面积 2000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5900元,比2008年增长31%。该村有党员50名,村两委成员4名。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以改善村容村貌为基本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标,精心规划,加大投入,新乡村建设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具体做法是:

一、科学规划,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该村把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大力实施“整洁文明家园创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层层落实整治任务。投资20余万元,出动人工800余个,机械50余台次,拆除违规建房30余间,破旧烟房、猪圈院落52处,清除卫生死角、五堆1500余处,粉刷院墙1200平方余米,硬化村内两横一纵道路1700米,硬化面积7800平方米,栽植银杏、雪松等绿化树木100余棵,安装路灯23盏,垃圾箱10个,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二、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

作为朱田镇专业植烟村,村“两委”班子不断创造黄烟生产、配套设施管理机制。2008年该村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60万元新建密集式烤烟房11座,2009年初又投资近200万元进行黄烟生产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建塘坝一座,蓄水量达8000立方米,修生产路6.6公里,铺设管网6.5公里,兴建容量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2座。2010年新修农业生产路1600米,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交通条件,投资200万元新修容量1万立方米水库一座。

三、发挥传统植烟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该村努力拓展植烟优势,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成立了烤烟生产技术协会、购销协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水平,及时解决农民遇到的各种困难,聘请县内外的专家、技术员来村开展讲座和指导工作,通过培训,该村9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黄烟种植技术。种植黄烟800余亩,仅此一项,户均收入达4500余元。

四、着眼“三个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环境

村两委从抓普法教育入手,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村民大会,讲解现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农民依法办事和科学守法经营的自觉性,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村里连续20年无信访和刑事案件发生。该村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监督作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