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连朴饮 |
释义 | 具有清热化湿,理气和中药效的中药 概况〖方源〗 《霍乱论》治湿热蕴服而成霍乱,兼能行气涤痰。 〖释名〗 因霍乱一病多发于春秋之间,发病急骤,有挥霍撩乱之势,故命名为霍乱。 〖组成〗 制厚朴 二钱[6g] 川连 姜汁炒 石菖蒲、制半夏 各一钱[各3g] 香豉 炒 焦栀 各三钱[各9g] 芦根 二两[60g] 〖用法〗 水煎温服。 〖方歌〗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主治〗 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等。 〖功用〗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病机〗 皆由内伤饮食,外感湿浊,致使脾胃升降失常。由于感邪有寒热之别,所以临床上有寒、热霍乱之分,湿热蕴伏,清浊相干,胃失和降,脾失升清,故而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 ┌ 上能明目┐ │ │ ┌ 黄连 清热燥湿 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 ┤ 中以治呕│即清热燥湿。 │ │ │ 君 ┤ └ 下以通滞┘ │ └ 制厚朴 重用三钱 行气化湿除胸膈痞闷。 ┌ 石菖蒲 芳香化湿而悦脾。 臣 ┤ └ 半夏 燥湿降逆而和胃。 佐 山栀、豆豉 清宣胸脘之郁热。 使 芦根 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故滋养肺阴。 〔本方特点〕具有辛开苦泄、升清降浊之特点,使湿热一除,脾胃即和,则吐泻立止。 1.此乃湿热霍乱之主方。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亦可用于湿温病而见身热心烦,胸闷呕恶,溲赤苔黄者。 2.本方治证以呕吐为主,若腹泻较著者,宜加扁豆、薏苡仁以利湿止泻。 3.适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副伤寒等属湿热并重者。 临床报道:用连朴饮加减治疗肠伤寒与副伤寒35例,全部治愈。服药4日热退者19例,6日热退者16例,平均退热时间为5天。 〖附方〗 蚕矢汤(《霍乱论》) 组成:晚蚕沙 五钱 [15g] 生苡仁 大豆黄卷 各四钱 [12g] 陈木瓜 三钱 [9g] 川连 姜汁炒,三钱 [9g]制半夏 黄岑 酒炒 通草 各一钱 [3g] 焦栀 一钱五分 [4.5g] 陈吴萸 泡淡,三分 [1g] 用法: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 功用:清热利湿,升清降浊。 主治:湿热霍乱,吐泻转筋,口渴烦躁,舌苔黄厚而干,脉濡数。 〔比较〕 本方与连朴饮皆治湿热霍乱之吐泻。此则以蚕沙为君,王士雄谓其“既引浊下趋,又能化浊使之归清,……故余以为霍乱转筋之主药,颇奏肤功”。配以薏苡仁、木瓜祛湿舒筋,故以治霍乱转筋为主;连朴饮重用芦根,伍以黄连,半夏,菖蒲,厚朴,偏于和胃止呕,故以治霍乱呕吐为主。 组成制厚朴6克 川连(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3克 香豉(炒) 焦山栀各9克 芦根60克 主治湿热蕴伏,霍乱吐利,胸脘痞闷,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现用于肠伤寒,急性胃肠炎属于湿热并重者。 方论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厚朴理气化湿,均为君药,焦栀、香豉清郁热,除烦闷,芦根清热生津,均为臣药,石菖蒲芳香化浊,制半夏化湿和中,均为佐使药。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运用1.此乃湿热霍乱之主方。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亦可用于湿温病而见身热心烦,胸闷呕恶,溲赤苔黄者。 2.本方治证以呕吐为主,若腹泻较著者,宜加扁豆、薏苡仁以利湿止泻。 3.适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副伤寒等属湿热并重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