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历史地图 |
释义 | 历史地图(historical map),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图,是显示有史以来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现象的地图。 简介专题地图的一种。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经分析研究编绘而成。 与古地图不同,历史地图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追溯,含有新时代的观点。随着岁月流逝,历史地图也会成为古地图。如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重新编制出版的8卷本《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以清代杨守敬编绘的《历代舆地图》为蓝本,以新中国疆域为底图,从而反映了时代特征。历史地图显示了历史的空间格局,故为研究运动规律的工具,目的在于为当代的发展建设提供借鉴,以便兴利避害。如从有关黄河河道历史变迁的地图上可发现河道的迁徙规律以及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为治理黄河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依据。 分类按内容分为: ①普通历史地图或通用历史地图。综合反映历史时期世界或国家、地区多种内容的地图。 ②专门历史地图或专用历史地图。反映历史时期世界或国家、地区某一特定内容或以某一特定内容为主的地图。按用途主要分为历史参考图和历史教学图。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是对应的,其方法、内容和分类与现代地图基本相同。 相关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是对应的,其方法、内容和分类与现代地图基本相同。 中国历史地图公元3世纪西晋裴秀用“制图六体”绘成的《禹贡地域图》,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中国历史地图。它是一 部普通历史地图集,表示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至西晋初年的历史地理概貌。成图略晚的杜预《春秋盟会图》,则是最早的古今对照的专门历史地图。唐贞元十七年 (801)贾耽制成的《海内华夷图》广三丈、高三丈三尺,内容上溯《尚书·禹贡》、下及当代,范围包括唐朝版图及其邻国。它是首创“古墨今朱”双色注记法的历史地图。上述地图惜已失传。 北宋税安礼绘成的《历代地理指掌图》44幅,始于帝喾,迄于北宋,至今尚有宋、明刊本流传。这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20世纪初杨守敬在其门人协助下编绘刊行的《历代舆地图》,44组、34册,以《大清一统舆图》为底图,收录了自春秋至明的重要地名,全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比以往的图集要精确、详细、实用。杨守敬的《水经注图》(刊于1905年)是中国专门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一种。 至少已流传1700多年的中国历史地图,其数量要比其他国家多,水平要比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同类地图高,但有如下不足:①缺乏较精确的地理图为底图;②只包括中原王朝的政区范围,边疆地区极其简略或空白;③除个别图外,比例尺都太小,容量有限;④内容以疆域政区沿革为主,自然地理和其他人文地理内容很少;⑤据文献编绘,实际调查测绘极少。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A.赫尔曼编绘的《中国的历史地图集》除历代政区外,还包括有先史时期的遗址分布图和一些重要城市图。80年代出版的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不仅弥补了过去各图的缺陷,而且在内容上也远较旧图丰富。同时,台湾省出版有程光裕、徐圣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1980、1984)。 世界历史地图各国编绘历史地图的起点和发展不同,至今已有很大进展。 ① 普通历史地图。有英国的 《缪尔历史地图集》(1956)和《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1978)、法国的《拉露斯世界历史地图集》(1978)、苏联的《苏联历史教学地图集》(第1册,1948;第2册,1949;第3册,1950)、美国的《世界历史地图集》(1976)、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世界历史地图集》(第1册,1976;第2册,1978)、意大利的《世界历史地图集》(1981),以及《非洲历史地图集》(1985)、《南亚历史地图集》(1978)、《日本历史地图》(1982)、《伊朗历史地图集》(1971)和《加拿大历史地图集》(第1卷,1987)等。其中以英国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影响较大,已译有10多种文本,中文本于1982年出版(见图)。它是一部自古至今的大型世界历史地图集,有论文、图片、表格与地图配合,论文不仅是对图幅的说明,也是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图集的详度不够,中国部分有不少需修订完善之处。 ② 专门历史地图。有《世界考古地图集》(1975)、《苏共党史地图集》(1976)、《第一次世界大战地图集》(1970)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