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及其防治
释义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专家编写。内容分别讲述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特点以及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

书名: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及其防治

作者:王晓鸣,王会伟

ISBN:9787508257716

类别:农业

定价:10.00元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7-1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及其防治》作者通过对病原分离和研究,提出综台防治方法,降低损失。玉米的大斑瞒和小斑病发生最为普通,而且危害重、蔓延迅速、根治困难。

内容简介

该书研究深入、讲解透彻,实用性强,适合专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同时也适合广大玉米种植户使用。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玉米大斑病

第一章 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一、大斑病的发病过程与症状

(一)病害的发生和侵染过程

(二)病害症状类型

二、大斑病的分布

(一)大斑病分布的特点

(二)大斑病在我国的分布

(三)大斑病的世界分布

三、病害的生产损失

(一)病害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二)病害对籽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二章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一、病菌的一般特征

(一)病菌的形态学特征

(二)病菌的培养特征

(三)病菌的交配型

二、病菌的致病性

(一)病菌的生理小种

(二)生理小种与特异性毒素

(三)病菌生理小种的历史演变

三、病菌的遗传变异与致病基因

(一)病菌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变异

(二)病菌变异的因素

(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四)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

第三章 大斑病的流行特点

一、病害的传播与侵染循环

(一)初侵染

(二)病害传播

(三)侵入与发病

(四)再侵染

二、病害的流行

(一)病原因素

(二)寄主因素

(三)环境因素

(四)栽培因素

第四章 大斑病防治策略和应用

一、大斑病的防治原则

(一)根据玉米生产特点确定防治方法

(二)根据病害发生特点确定防治方法

(三)根据品种特点确定防治方法

二、品种抗病性的利用

(一)玉米抗大斑病基因

(二)大斑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三)大斑病抗性相关的其他基因研究

(四)大斑病抗性相关机制

(五)环境对抗大斑病基因表达的影响

三、我国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

(一)玉米选育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

(二)玉米种质资源对大斑病的抗性

(三)玉米主要自交系对大斑病的抗性

(四)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

(五)抗大斑病基因型研究

(六)必须应用抗大斑病品种的地区

四、农业措施的防病作用

(一)利用调节种植方式减轻病害

(二)利用栽培技术提高抗性

(三)利用田间作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轻病害

五、大斑病的药剂防治

(一)控制大斑病药剂种类

(二)制种田的大斑病控制技术

六、大斑病的综合防治

(一)品种抗性合理利用:综合防治的基础

(二)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性的手段

(三)杀菌剂:大斑病突发时的控制措施

(四)大斑病的田间防治

七、大斑病的其他防治技术研究

(一)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二)诱导抗性利用的可能

(三)外源基因利用的可能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 玉米小斑病

第一章 小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一、小斑病的发病过程与症状

(一)病害的发生与侵染过程

(二)病害症状类型

二、小斑病的分布

(一)小斑病分布的特点

(二)大斑病在我国的分布

(三)小斑病的世界分布

三、病害的生产损失

(一)病害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二)病害对籽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二章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一、病菌的一般特征

(一)病菌的形态学特征

(二)病菌的培养特征

(三)病菌的其他特征

二、病菌的致病性

(一)病菌的生理小种

(二)生理小种与特异性毒素

(三)病菌生理小种的历史演变

(四)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

三、病菌的变异和致病基因

(一)病菌的遗传变异

(二)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

第三章 小斑病的流行特点

一、病害的传播与侵染循环

二、病害的流行

(一)寄主因素

(二)病原因素

(三)环境因素

(四)栽培因素

第四章 小斑病防治策略和应用

一、小斑病的防治原则

二、品种的抗病性利用

(一)玉米抗小斑病基因

(二)小斑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三、我国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

(一)玉米选育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

(二)玉米种质资源对小斑病的抗性

(三)玉米主要自交系对小斑病的抗性

(四)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

(五)必须应用抗小斑病品种的地区

四、农业措施的防病作用

(一)利用调节种植方式减轻病害

(二)利用栽培技术提高抗性

(三)利用田间作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轻病害

五、药剂防治

(一)控制小斑病药剂种类

(二)制种田小斑病控制技术

六、小斑病的综合防治

(一)品种抗性合理利用:综合防治的基础

(二)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性的手段

(三)杀菌剂:小斑病突发时的控制措施

(四)小斑病的田间防治

七、小斑病的其他防治技术研究

(一)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二)诱导抗性利用的可能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2007年,全球玉米(包括青贮玉米)的收获面积达到1.59亿公顷,在数量上虽低于小麦(2.17亿公顷),却高于水稻(1.58亿公顷),位列第二,但由于玉米的高产特点,总产量达7.85亿吨,分别超过小麦总产量和水稻总产量的29.3%和20.4%,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世界粮农组织,2008)。在我国,玉米已稳居第二大粮食作物的地位,2007年收获面积约为2.81万公顷,总产量达到近1.52亿吨,比2006年增产6.36百万吨,增产率为4.37%。

玉米的栽培历史可以上溯到4000~5000年前。我国自16世纪初引入玉米以来,已有近500年的种植历史,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在我国,玉米又有苞谷、玉蜀黍、苞粟、苞米、棒子、玉茭、玉麦等俗称。

随着经济的发展,玉米已不再是主要的口粮作物,更重要的是作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我国玉米总产量的73%转化为饲料,而世界的比率为789/6),还是轻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又成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原料。因此,玉米生产不仅影响到农业,而且影响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在我国2000年以来的粮食产量增长中,玉米的增产更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都表现为较稳定的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精彩书摘

第一篇 玉米大斑病

第一章 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玉米大斑病(Nothern corn leaf blight)Y.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世界玉米生产中发生普遍和严重的一种叶枯性病害,主要分布于较冷凉的玉米种植区,多雨和多露年份常引起病害流行,造成严重减产。

玉米大斑病于l876年首次在意大利报道发生(Passeri—ni,1876),美国在1939 1943年和l951~1952年期间以及1961年,曾多次发生大斑病流行,除气象条件适宜病害流行外,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推广的杂交种都属于高感大斑病类型。另据Ullstrup和Miles(1957)报告,在美国,当种植感病的杂交种并遇上大斑病大发生年,玉米产量损失可以达到30%基至更高,少数严重发病的地块损失接近50%;若侵染发生在

玉米生育中期,病田减产可达68%。在印度,一些地IX因为大斑病的流行,能引起高达98%的减产(Harlapur et al.,2007)。受病后的植株不仅因籽粒灌浆不足而减产,还会使籽粒干瘪变坏,失去商品价值。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玉米大斑病仅在少数地区有过较重发生,但总体上未对生产形成重大影响。但随着杂交种取代农家种进程的加快,病害与品种问的平衡关系逐渐被打破,大斑病的危害开始逐年加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