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渡
释义

词汇简述

李渡是中国地名,有几处:一是江西省进贤县李渡镇;二是重庆市涪陵的李渡镇(区):三是四川省南充市李渡镇。

江西李渡镇

李渡--概述

李渡镇属江西省进贤县管辖,位于省会南昌东郊 70 公里处,地处抚河中下游,与丰城、南昌、抚州交界,距昌北机场 100 公里,进贤火车站23 公里,紧靠316 国道,距梨温高速公路18 公里,在建的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李渡镇是历史悠久古镇,历来的昌,抚间的一座重要高埠,历史上曾与景德镇、鹰潭镇、樟树镇齐名。江西日报曾发表《千年古镇生新辉》,系统介绍李渡镇的繁荣昌盛。

李渡镇为进贤县的经济重镇,全镇总面积40 平方公里,辖4 个居委会(大道、鲤湖、红石桥、万寿宫)和14 个村委会(大桥、红桥、松山、鉴良、桂桥、北田、安阳、排楼、坡西、焦石、东南、文丰、南溪、柴埠、耕地155217 公顷,其中水田1454.6 公顷,宜林山地2500 亩、湖泊1165 亩。

李渡--发展状况

李渡镇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是江南毛笔之乡江西名酒之乡国家出口烟花基地。江南毛笔发祥于李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李渡高梁三十多年蝉联江西名酒,并获得乌兰巴托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李渡烟花流光溢衫,誉满全球,堪称世界一流,在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际烟火比赛和表演中获金奖、银奖。为天安门广场国庆50 周年之夜,申奥之夜以及第21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上海APEC 会议添光增彩,受到广泛赞誉。医疗器械、享誉国内。现在李渡镇已形成了以医疗器械,焰花鞭炮为主,文化用品、酿酒、五金、化工、建材等为辅的产业格局,拥有江西李渡烟花集团公司,江西益康医疗器械集团公司和中外合资江西锦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南昌市康洁、益民、爱博、康佳、淑兰等一批新升企业。李渡镇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教育比较发达,文化中心,调频广播、应有尽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一应俱全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李渡万寿宫为西山万寿宫的乡友、 乡里 重建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中外游客和香客,并有待进一步开发李渡镇人才济济,有教育界知名人士张富、有乐坛的大师盛中国,有书法界的奇才周国富,有微雕巧匠李秋铭有窗外博士李晓春。

李渡--城市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李渡经济发展,李渡镇安福大开放战略大举招商引资,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省级文明建设城镇为目标,加入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新村鲤湖改造美化、亮化工程,自来水工程,李渡大桥、相继竣工、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基本水泥化300 多万,南北工业园正在加紧建设,电力充沛,通讯发达,全镇上下正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努力营造一个“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根据市、县优惠数等和李渡实际、印制了《投资指南》,供客商参考。明显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低廉的经营成本,完善的基础设施,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庞大的销售队伍。

李渡酒

——元代烧酒作坊遗址,2002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前传:李渡如此多娇

 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源远流长的酿造历史,弥足珍贵的遗迹、文物,使李渡镇、李渡酒业、李渡美酒引人入胜,“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知味拢船李家渡

李渡酒业所在的李渡镇,原名李家渡,位于被称为江西粮仓的赣抚平原,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水质甜美,酿酒条件得天独厚。

“焦石李家渡,打酒买豆腐”,世代传唱的民间谚语,诉说着李渡酿酒的千年历史。

渡口的存在,使地处抚河中下游的李渡镇客商云集,声名远播的李渡美酒,更使得八方来客“闻香下马,知味拢船”。据传,王安石、晏殊、欧阳修等人都曾弃舟登岸,痛饮李渡美酒,并留下了 “琼酥玉液漫夸奇”、“醉歌惊白鹭”、“品尝一日不宴酒”等诗句。

九家酒坊聚一街

李渡酒厂是在私营基础上发展起来。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镇上九家私营作坊合并为公私合营民生酒厂,这就是李渡酒厂的前身。在长约1华里的街市,设有九家酒业作坊,李渡镇酒事之盛可见一斑。

李渡酒厂于1959年转为国营。生产的“李渡高粱”色泽澄清,品味醇厚,香气四溢,1960年被评为全省第一名,1962年在首届评酒会上列为省内名酒。该厂生产的双喜大曲,获省科技奖,远销香港。1984年试制的低度白酒“李渡春”,市场反映良好。

酿酒遗址显峥嵘

2002年6月,李渡酒业对老厂无形堂生产车间进行改扩建,施工时发现了古代酿酒遗迹。江西省考古所经过现场勘察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过5个多月发掘,一个完整齐全的酿酒遗址惊现在世人面前:元代的陶质地缸、酒窖、水井,以及明代的炉灶、晾堂、蒸馏设施、水沟、墙基。出土文物共350余件,其中70多件为陶瓷酒器。在发掘现场,酒界泰斗、原中国白酒研究专家组组长周恒刚说:这个遗址的发现,为我国元代已生产蒸馏酒的论断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实物依据,对破解中国白酒起源之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无字史书”获殊荣

如今,很多人把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定义为“中国白酒文化的摇篮”和一部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因为它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遗址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表示,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可以说李渡无形堂烧酒作坊遗址是中国白酒的一个发源地,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李渡无形堂烧酒酿造古遗址发掘后,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文物考古十大发现之一。2006年6月,该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12月,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与水井街酒坊遗址、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刘伶醉烧锅遗址、泸州大曲窖池群一起,作为中国白酒酿造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式踏上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路。

续篇:更美篇章看今朝

集团将承接历史遗蕴,续写新的篇章,从资金、设备、人员、技术工艺等方面,持续投入,将李渡酒业这颗珍珠,磨砺得更加晶莹润泽。

生产实现开门红

2008年9月23日,集团旗下香港金六福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恒源拓展投资有限公司就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签订协议。

2008年9月29日,投资公司接收小组到达李渡,进行资产清点、核查、汇总评估等工作,组建了管理机构。公司设办公室、生产设备部、财务部、物流部、技术质量部、酿酒车间和包装车间7个二级机构。配备了中层管理人员,明确了各级管理职责。其间,召开了首次全体员工大会。

酿酒车间于10月11日开始恢复生产。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完成自酿酒130吨,成品酒28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税收32万元。

五年规划勾勒美好前景

李渡酒业五年发展规划已初步制定完成,正在听取各方意见。李渡酒业总经理邓湘涛介绍说,规划从四个方面了确定李渡酒业2009年至2013的发展目标。

销售收入:2009年实现厂家销售收入4000万元,终端销售收入600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30%左右,第五年力争达到销售收入2亿元。

产量:通过技改投入,形成自酿酒2000吨、成品酒20000吨的生产能力。

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打造,争取三年内使“李渡”品牌成为南昌市场白酒第一品牌,五年内成为江西地产白酒前三名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新增投入:改造和新建相结合,将李渡酒业建设成为装备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白酒生产企业。

一期技改8月完成

在实现了平稳过渡、恢复生产后,投资2600万元的一期技改项目即将展开。

李渡酒业助理总经理刘建业介绍,一期技改将改造、扩建包装车间,新增两条高速罐装生产线,将于8月完成。届时,李渡酒业将具备1500吨的年酿酒能力。他说,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将达一亿元以上,力争在三年内完成。

重庆李渡镇

李渡--概述

重庆市涪陵区的李渡镇,是西部崛起的新城。涪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居重庆市及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自古为水路通商要地,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商贸古城。

城市西进、承接重庆

李渡新城作为涪陵“城市西进、承接重庆”战略中的关键区域,在新时期城市二次创业阶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里山环水抱、风景优美,建设条件良好,未来将成为涪陵新兴产业布局的主要区域。而9.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更是一片倚山望水,汇源聚气,十分难得的风水宝地。

设计提出“山水交融古城,五脉汇聚新区”的概念,通过保护场地和自然生态、突出人性化关怀、紧密结合生态性与经济性,构筑富有滨江山地特色景观等措施,力图使这块“聚宝盆”成为山脉、水脉、气脉、人脉、文脉汇聚;山水交融、文化深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四川李渡镇

李渡简介

李渡镇--位于南充市嘉陵区东南端,距南充市中心35公里。李渡镇客运码头是南充最大的水运码头,也是目前四川省较大的内河码头之一,历经数百年不衰,因江边摆渡人姓李而名李渡。国道212线与县道李潘公路纵横全境。1994年3月,李渡镇被列为四川省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200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李渡镇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总人口2.96万人,城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31万人。李渡镇现有大小街道21条,建城区面积达2.0K㎡。

长途区号:0817

邮政编码:637500

车牌号码:川R

行政代码:511304102

身份证前六位:511304

李渡历史

李渡镇历史悠久,明朝时镇址在今嘉陵江北上游3公里羊口小学处,名羊耳镇,明末毁于战火;清初迁于今址。李渡悠久的水运史使李渡给人以“水码头”印象,李渡镇迄今已有长达638年的历史。

“清乾隆年间,李渡场被皇帝册封为主簿署,李渡因此是只比县小一点的行政单位。”记者在李渡镇采访时,李渡镇一居委会党支部书记、76岁的谢元成回忆说,明洪武元年(1368),李渡嘉陵江边一姓李的老汉用所购66亩田土出租为生计,在江边置船免费渡人。人们感激老人,给他封了个“李渡”。李渡之名由此而来。李渡水码头的水路上至高坪区的青居,下至岳池县的歹溪,全长71公里,这里每年的客运量达130万人次,货运量达30万吨。“李渡的大河鲢鱼、黄辣丁、鲫鱼和鲤鱼,成为当地一大特色水产,并主销南充市场。”李渡镇有关负责人说。

李渡镇是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的建制镇,当时辖李渡、羊口、新场、土门四个乡,共37个行政村,5.9万人。后经3次建制调整,现李渡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96万人,其中场镇人口1.2万人。

李渡名人

李渡镇历史悠久,物华天宝,英才辈出。明朝有陈以勤、陈于陛父子宰相;清朝有探花侯会侗;近代有少将胡炳云等历史文化名人。

陈以勤、陈于陛父子宰相祖籍李渡镇阁老坟村。陈以勤明朝正德辛未年(公元1511年)九月二十日生于南充县水西里平川坝(现李渡镇阁老坟村5组),辛丑年(公元1541年)第进士,癸卯年(公元1543年)入翰林院,历任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位列宰相,60岁告老还乡,倡导并捐资修建西河“广恩桥”(今老西河桥),创金泉书院,建嘉湖(今北湖公园)书院。他遍历家乡山水大川,每到一处都题有诗文,现有《青居集》流传于世。76岁寿终,葬于南充市栖乐山。陈于陛(陈以勤之子),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生于京邸,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及第,四年(公元1570年)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提升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兼东阁大学士,任宰辅,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进太子太保。因伤寒痨疾而死,享年五十四岁,御葬于南充城西火凤山下桂花坪。

李渡农业

李渡镇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经济作物有广柑,西瓜,蚕桑,甘蔗,花生,生姜,冬菜。是南充市广柑,粮食,蚕桑基地。

李渡工业

李渡的工业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就有酿酒业、制糖业、桑蚕业以及制陶也和机械制造业。改革开放以后,李渡镇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缫丝,造纸,肥料生产,生猪加工等骨干企业发展迅速。现有嘉兴丝绸公司、自来水厂,磷肥厂、页岩机砖厂、酒厂、预制构件厂、砂石厂、汽车修配厂、生猪定点屠宰厂等主要工业企业。建有液化气供应站、天然气管道站、石油公司加油站、建筑公司、嘉陵天生养殖场等。

李渡交通

李渡的交通主要是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国道212线与县道李潘公路纵横全境,是重庆市至南充市的主要通道。水路交通比较发达,重庆市至南充市的必经之水路码头,李渡镇客运码头是南充最大的水运码头。李渡水码头的水路上至高坪区的青居,下至岳池县的歹溪,全长71公里,这里每年的客运量达130万人次,货运量达30万吨。

李渡镇距南充机场30公里,距南充火车站35公里。交通便利。

李渡商业通讯

李渡镇党委,政府把握“百镇试点”的机遇,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造硬化长2.5公里,宽24米李渡至汉塘公路,建成占地48亩的综合农贸市场。

李渡镇是周边的新场、土门、临江、吉安、双店、龙岭、曲水、河西、溪头、石圭、石鼓、烈面、西关等十余个乡镇的物质集散地。

镇内设有国税分局、地税所、工商所、派出所、交警中队、国土所、水上派出所、海事所、交管站、司法站、法庭、村建环卫中心、李渡中心信用社、农业银行营业所等行政、执法、金融职能部门。

李渡镇通信方便,95年开通程控电话,现已村村通电话,集镇“旧貌”换“新颜”。

李渡教育卫生

李渡镇教育在嘉陵区比较发达。镇内座落有南充市著名的历史名校李渡中学,李渡中心小学。镇内有市级重点高完中1所,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中心幼儿园5所,

李渡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业绩辉煌的高中教育名校。成立于1957年10月。学校先后历经南充县第八初级中学、南充县李渡初级中学、南充县李渡中学三次变化,2003年更名为南充市李渡中学。2005年晋升为南充市示范学校。

2007年10月,侨胞捐资南充嘉陵“化雨爱心小学”举行落成典礼。中国侨联领导向捐赠人授捐赠证书并作了讲话。 据悉,该校总投资额65万元,新征土地6亩,修建教学楼1100平方米,彻底改善了农村贫困儿童的上学环境,能容纳嘉陵区李渡镇张家桥村、会龙桥村、土地梁村等8个村的近600余名儿童入学。

李渡镇有国家卫生部命名的一级甲等的嘉陵区第二人民医院和国家卫生部命名的一级乙等的李渡镇卫生院。

嘉陵区第二人民医院原嘉陵区李渡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1年,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原南充县医院拆分,原县医院著名专家杜明义、郭佑勤,以及何万章、张松文等曾在此工作。现有职工56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13人,医师士35人,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小儿科、中医科、护理部、痔瘘科、检验科、放射科、理疗康复科、碎石中心、医技科等15个科室,是一所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能开展中、上腹部手术,诊治多科疑难病的综合型医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