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镇海卫
释义

镇海卫,明代卫所名。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治今江苏省太仓市。弘治十年(1497年)改置太仓州。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龙海市东南镇海。属福建都司。辖六鳌、铜山、玄钟三千户所。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镇海卫城具有独特风格,既是海城又是山城。城内有后山、古山、召山、曜山、仓山,统称“五星山”,合城外“酒桶头”、“土地公山”两山统谓“七星落地”。城南有象鼻山,与旗尾山相通,环抱鸿江港。此港风平浪静,为天然避风港,每当风汛,过往船千百艘聚集于此,颇为壮观。远处海天范茫,东碇、南碇诸岛点缀海面,煞是好看。

城里到处有井,共有99口,传为江夏侯周德兴所凿。这些井分布于石径之侧、榕树之旁、庭院之中。据载有两口较出名,一名“七星井”,与“七星落地”相对应,井有六孔,泉从孔出,“海深而咸,浚泉得甘”,群众称“米筛泉”。一为“柳树井”,井形如菱花,汲绳之痕入石栏寸许。城外另有泉,在东关口水门外,石壁峭裁之下,因卫城如象,此泉如乳,故名“象乳泉”,泉水终年不枯。现在虽然安装了自来水,但群众依然到此汲水饮用。

镇海卫内外不仅山海俊秀,而且有不少祠、庙、亭、碑可供游人观瞻。在南门城墙上,有座福德祠,天启二年建,均以石砌成,高1.1米,宽1.2米,进深1.2米。南门内,有个“父子承思祖孙专闾”石碑坊,建造甚工,保存较好。南门外半里处,原有一座天门宫(一名大道宫),现已圯,但宫内十八尊石雕罗汉犹在,均无头。传说,明代贼寇觊觎镇海,而夜间常见城上有哨兵巡逻,不敢冒然进犯。一天,贼首派人扮作卖货郎潜入,打听虚实,得知是十八罗汉化身守城,因而放胆夜袭,并且将罗汉头颅全部砍掉。

在北门内,明正统十三年建有城隍庙一座,后多次修葺。农历四月二十七日庙会,颇盛。北门外二里许,有嘉靖初年建的东岳庙。现仍供奉香火,庙右小山上,有风动石。其西有亭,额书“石室藏春”,内有石洞,寒气袭人。距风洞石不远处有巨石,上有锁孔模样的痕,长约一尺。传说内藏宝剑天书,如能以用指扣满两端锁孔,则能打开天锁。

城内尚有义学碑记、昭毅将军残碑、关帝庙、梳妆楼遗址和金鱼池等古迹。水门右侧柳树下有古地洞,据说是四通八达的地洞群,为闽南十八洞之一,名“飞蛾洞”。杨文广征闽至此,掷金抢于海底,妖氛遂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