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静静的嘛呢石》
释义

§ 故事梗概

《静静的嘛呢石》

该片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身处偏远寺庙的小喇嘛过年回家的故事。从寺庙到村落,又从村落回到寺庙,在三天的时间里,充满好奇心的小喇嘛被电视节目深深吸引。在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之间,在现实世界和神话传说之间,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明之间,小喇嘛既感到新奇又感到迷惑……

§ 剧情简介

《静静的嘛呢石》

藏历新年即将临近,老喇嘛和小喇嘛准备回家过年。

傍晚时分,小喇嘛去小活佛家帮忙,看了一会儿电视里放的新闻和藏戏《智美更登》,被深深吸引。

除夕之夜,小喇嘛高兴地向老喇嘛谈起在小活佛家看电视的事,老喇嘛向小喇嘛讲了智美更登王子的故事。

大年初一,小喇嘛的父亲来寺院拜年,顺便带小喇嘛回家过年。小喇嘛的父亲给了即将去拉萨朝圣的老喇嘛一些盘缠,并祝他一路顺风。去拉萨朝圣是老喇嘛十几年来的心愿,就要实现了,老喇嘛十分高兴。临走时,老喇嘛嘱咐小喇嘛必须赶在初三下午回来,因为从初三下午开始是祈愿大法会。

回家途中,父亲告诉小喇嘛哥哥做生意买了一台电视机和VCD机,并买了全套的《西游记》光盘。小喇嘛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嚷着回去要看。途中,他俩还顺路看了老爷爷的朋友刻石老人,老人答应送给小喇嘛一块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呢石。《静静的嘛呢石》

回到家,小喇嘛便盯着电视机看《西游记》,不做别的。但很快,太阳能电池没电了,小喇嘛没能继续看电视,和弟弟去看哥哥和妹妹排练藏戏《智美更登》。在藏戏《智美更登》中,做生意的哥哥饰演具有伟大的菩提心的王子智美更登,妹妹饰演智美更登的女儿,他们的表演都非常出色。而扮演智美更登妃子的则是小喇嘛哥哥的未婚妻。整个排练过程热闹有趣。

晚饭后,小喇嘛提出要看电视机,遭到了哥哥和父亲的反对,在爷爷的支持下才看了一集。

第二天,小喇嘛一家去看藏戏《智美更登》。戏中的智美更登是一个勇于施舍的人,他把自己的眼珠子以及妻儿都施舍给了别人,老爷爷等老一辈人看得津津有味,老泪纵横。而小喇嘛对每年新年必看的《智美更登》兴趣不大,和弟弟偷偷地跑去录像室看录像,但又因没法看而回来。

演出结束之后,一个醉汉调戏小喇嘛哥哥的未婚妻,饰演智美更登的小喇嘛的哥哥和醉汉争执起来。小喇嘛的爷爷骂小喇嘛的哥哥不像自己饰演的智美更登王子一样具有宽容心,小喇嘛的哥哥则不以为然。

小喇嘛和弟弟提前送爷爷回家。爷爷替他俩放哨,他俩偷偷的在家看了一会儿《西游记》。《静静的嘛呢石》

小喇嘛心里惦念着老喇嘛,知道老喇嘛喜欢讲唐僧喇嘛的故事,希望老喇嘛也能看到《西游记》。吃午饭时,小喇嘛突然提出要带电视机和VCD机去寺院给老喇嘛看,但遭到了父亲和哥哥的坚决反对。 母亲和爷爷觉得小喇嘛常年在寺院生活十分清苦,就极力支持他。无奈之下,父亲答应了小喇嘛的请求,而哥哥则有点不高兴。

小喇嘛和父亲顺路去取嘛呢石,但刻石老人于昨夜去世。小喇嘛为其诵经超度,带着没有刻完的嘛呢石返回寺院。老喇嘛和其他喇嘛都非常喜欢看电视里放的《西游记》。小活佛听说有《西游记》光盘也闹着要看。小喇嘛就在自己的僧舍和小活佛家之间来回奔跑,送《西游记》光盘,自己没能看多少。

祈愿大法会就要开始了,父亲准备带着电视机和VCD机回去。小喇嘛和其他喇嘛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小喇嘛请求父亲多留两天,等完整看完《西游记》再带走。因为祈愿大法会,父亲没有同意,但答应以后有时间一定带电视机回来完整地放一遍。

小喇嘛很失落,老喇嘛把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老式收音机送给了小喇嘛,并答应要带小喇嘛一起去拉萨朝圣,这些使小喇嘛又高兴起来。

喇嘛们目送小喇嘛的父亲带着电视机和VCD机渐渐远去。

祈愿大法会开始了,小喇嘛和其他喇嘛一起祈祷众生吉祥平安的诵经声缓缓地响起来了。

§ 导演万玛才旦阐述

《静静的嘛呢石》

1.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我的故乡,经常有一些人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讲述我的故乡的故事,这些使我的故乡一直以来蒙上了一层揭之不去的神秘的面纱,给世人一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或蛮荒之地的感觉。这些人常常信誓旦旦地标榜自己所展示的是真实的,但这种真实反而使人们更加看不清我的故乡的面貌,看不清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不喜欢这样的“真实”,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发生在故乡的真实的故事。

2.二十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这块在世人眼中封闭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高原净土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经历的变化在表面上看好象不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这块以拥有完整的传统文化和固守这种传统文化而著称于世的神秘净土,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现代文明的气息熏陶着。这种异类文化的熏陶必然会使这个地域发生一些变化。

3.我想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表现在那样一个相对封闭偏远的山区表面的平静下,不知不觉地发生着的一些不平常的变化,表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渗透,纯朴的人们对信仰的虔诚,纯朴的人们之间纯朴的亲情。

§ 幕后花絮

《静静的嘛呢石》

影片定位

本片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第一部西藏影人独立编导的民族电影。其编剧、导演、美术、演员、音乐制作等主创人员全部都是藏族人;本片将填补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空白,其意义与价值是深远而巨大的。

策划背景

神秘美丽的西藏以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西方人尤其有着浓重的“西藏情结”,在他们看来,东方的神秘主义,莫过于西藏这块圣地净土,雪域高原,就是消逝了的香格里拉。因此,西藏,这个世界的屋脊,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说,就具有无与比拟的商业价值。西方娱乐业对此早有认识,尤其是好莱坞,仅在1997年一年,就以西藏为背景,拍摄了七部影片。其中虽有国际社会参与策划的政治目的,但依然可以看出,西藏题材、西藏概念、西藏文化的确是国际文化市场的金矿。中国电影人其实也早就把目光对准了西藏,但由于主创人员对西藏文化隔膜,几乎没有一部文化成功和市场认可的作品。

基于此,我们策划制作这样一部主创人员全部为藏人的“本土电影”或者说“民族电影”,以影像的方式展示“原汁原味的西藏”。一方面,我们基于国际市场的考虑,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电影事件,向世人展示西藏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变迁,展示这个高原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色。

§ 媒体报道

《静静的嘛呢石》

万玛才旦主讲万达电影讲堂 《嘛呢石》受欢迎

“六代坐庄”影展开幕式影片《静静的嘛呢石》导演万玛才旦3月23日下午坐客上海万达(blog)国际电影城。万玛导演在影片放映结束后,和现场大学生观众面对面交流。

主持人:现在的影片结束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万玛才旦导演亲临现场。在万达电影讲堂开讲之前呢,我们有一个小小按手摸的仪式。

万玛:很高兴又一次来到上海,也非常荣幸这次来上海万达国际电影城和大学生朋友们做一个近距离的电影讲堂活动。

主持:你有没有注意到观众对于影片中一些笑点的反映?

万玛:对不起我刚才在旁边参加一个影评人物对话活动。

主持:那我帮你转达一下,观众的反映挺热烈的。如果大家喜欢这部影片,就把掌声献给导演。

万玛:谢谢大家。

主持人:先前就像很多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大家对这部影片的关注度很高。首先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影片的创作过程?影片中小喇嘛是个很可爱的人,我想问下大喇嘛、小喇嘛都是您生活当中碰到的真实人物是吗?

万玛: 这部片子最早是在2002年北京电影学院(blog)假期有一个作业,在家乡认识的人促成了这部短片。2002年假期回拉萨,Discover频道邀请我拍一个纪录短篇。在拍摄过程中,选定了这个小喇嘛。片长是100分钟。《静静嘛昵石》这部戏只是在原来短片的基础上加了爷爷刻嘛昵石的这场戏。在2002年之后,又想来做拍的时候,觉得原来这个小喇嘛已经长大了,不太适合来演这个戏。所以跑了很多地方的寺院,青海的寺院和拉萨的寺院基本上都跑了,基本上没 有更满意的演员,所以剧组提议还是回去看看当年的小喇嘛。他们见了这个小喇嘛,觉得还是他最适合演剧中的这个角色。《静静的嘛呢石》

主持:有很多观众看了这个片子之后,都想知道什么是嘛呢石?能不能给大家讲讲?

万玛:这个藏区安多藏区,就有刻嘛呢石这个场景,如果一个人的亲人去世了,捐一些钱,就可以刻一个属于你的亲人的嘛呢石。嘛呢石就是刻在石头上的经文。如果大家到了藏区,嘛呢石就是藏区普遍的一个景物。游客如果去藏区旅游,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嘛呢石,因为那个是被人捐刻的。

主持:影片中有一些场景大家会笑的很慧心,比如小喇嘛看西游记这个场景,导演设计这场戏是出于怎样一个考虑?

万玛:首先《西游记》是一个宗教体裁的故事,它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小喇嘛觉得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是他生活中的所会发生的事情。

主持:小喇嘛看《西游记》和我们普通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万玛:小喇嘛看这个故事他是怀着一颗纯净的内心,去拉萨朝圣是去西天取经一样是喇嘛共同的经历。《西游记》这个宗教题材是所有喇嘛都能看的。另外影片中还有藏戏的场景,藏戏是藏区的传统戏曲,在影片的背景音乐中也有很多涉及到。

主持:这部影片是导演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拍摄的,您为什么想拍摄这样一部特殊的影片?

万玛:目前反映藏区当下生活的影片比较少,我的创作初衷就是用藏语拍摄这么一部影片。

主持:下面导演有些签名的海报送给大家,并且是藏文的签名海报,大家可以准备一下和导演面对面的交流。

观众1:小喇嘛在影片中戴孙悟空的面具,为什么会对面具恋恋不舍?

万玛:那个是特意设计的一个环节,在最后一段没有一点台词,这个问题以前在一些访谈也谈到过。我在导演阐述中讲的就是:也许身处其中的人对身边,那个环境发生的变化感觉不是特别明显,就像我本人一直生活在西藏,读中学在西藏,读大学在北京,每次回去都会觉得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像我这样在外面工作的人,首先就是有忧伤的感觉。

观众2:《静静的嘛呢石》在上海是第一次上映,上海地区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大都市,片中的小喇嘛对现代文明的冲击与对自己生活的执著,您是否也继续坚持做这种艺术电影。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电影的票房不景气,包括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在国外获了奖,但在国内市场很小的景象。

万玛:我会继续拍喇嘛三部曲,下一部是老喇嘛答应带着小喇嘛去西藏朝圣的路上所发生的事情。第三部则会关注抵达拉萨后朝圣的小喇嘛遇见更广阔世界的故事。去拉萨朝圣是许多西藏人一生的梦想,除了这几部以外其他在构思的也有关于藏族题材的。关于市场,我觉得定位就是,希望这些影片会带到藏区去放映,虽然这样的影片不会有很多观众,但到了藏区后它就是一部会受欢迎的电影。

观众3:这部片子在放映的时候似乎胶片有点问题?

万玛:因为这部片子在藏区放映时流动性比较大,拷《静静的嘛呢石》

贝量很小,全国中文拷贝只有三个。所以在重复放映过程中会有一些小问题。

观众4:请问万玛导演,您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万玛:这部片子是一部宗教题材的片子,他在通过审查的时候,要经过宗教局统战部和电影局的审查,所以影片的剧本必须用中文写,字幕也必须翻译成中文,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的翻译基本接近藏文的对白,但是可能会在藏语口语中有些流失的细节。

最大的困难,第一,这是我第一部影片,它本身定位就是一部低成本的电影,影片的制作周期很紧,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像其他投资比较大的影片一样,做几个月甚至半年的处理。

第二,影片的拍摄在春季,故事是集中在春节的三天之内发生的。春季的时候藏区的天气变化比较大,一会儿是阴云密布,一会又是阳光灿烂。天气的变化无常对拍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主持人:我也去过拉萨,那块的天气变化,大家是很难以想象的。《静静的嘛呢石》

万玛:第三,影片中都是起用的非职业演员,喇嘛都是真实的喇嘛,表演藏戏的也都是民间的艺人,他们的表演是对生活原型的还原,很多人看了他们的表演之后都觉得非常自然。但是在拍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比如:影片中的那个老爷爷,拍戏的时候已经80岁了,经常忘词,一句台词要讲很多遍。有一次我们为了拍他的一句话,拍摄了一个上午十几条,但是有趣的是他的心地特别善良,我们就告诉他这样很浪费胶片,损失了几千块钱,他就能一次把台词念好。

主持人:请问导演,您的第二部的剧本是不是已经在构思了?

导演:第二部剧本正在做着,有一个亲戚朋友帮忙扶持。它是拿其它的一个剧目去制作电影。

主持人:万玛导演是一个很多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文学家。他出版过很多的作品,包括翻译的作品和文学的作品。如果去书店留意看的话,应该可以看到。

今天非常高兴看到这么精彩的电影,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第六代导演。本次《六代坐庄》影展举办的宗旨就是希望年轻人一起行动起来支持本土电影。这样,我们的民族电影才有复兴的希望。

《静静嘛呢石》万达上映 活佛爆冷春节档期

日前在北京万达影城上映的《静静的嘛呢石》春节档期爆冷,从初一到初五的平均票房均居前列,更在初五当天单场票房打败《门徒》、《007:皇家赌场》,独占鳌头。《静静的嘛呢石》

这个曾在06年以“百元”票房蜚声影坛的小成本影片,缘何在今年如此受人关注?

温馨祥和,抵达人性

——祈福,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

影片的情节很简单,主要就是围绕一个寺院里的小喇嘛他从大年三十到初三下午的经历展开,其中贯穿着的是小喇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渴望以及浓厚宗教生存氛围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寺庙里的活佛和喇嘛在日常起居之中也和普通人一样,褪去了神性的光环;而凡俗中的众生也大多展现的是善良和淳朴。喇嘛们听广播,看电视,小活佛像普通孩子一样喜欢看DVD。小喇嘛回家过年,最大的愿望是和弟弟妹妹们痛痛快快地玩两天。踢毽子,看排练,观录像,买脸谱,央求父亲借电视和DVD到寺庙给师傅看唐僧喇嘛取经的故事。百姓们也已接近神性的光辉厚待小喇嘛,敬佩即将去拉萨朝拜的小喇嘛的师傅。爷爷的宽厚和仁慈是普通藏民的代表——放饧苌袷サ淖诮桃鞘接梢煨±锖托±锏牡艿芤黄鹜瓿伞?/p>

影片不但表达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还有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和选择。小喇嘛最后抱着唐僧喇嘛取经DVD的空盒子痴痴地望向走远的父亲,父亲带走的是电视机和DVD机器,还有DVD光盘。带走的是小喇嘛的梦想和快乐。最后小喇嘛把孙悟空脸谱揣在袈裟的怀里坐在众僧中间念经的时候,人性的温暖和神性的职责被小喇嘛秘密地协调在一起。但是对小喇嘛来说,这只是僧侣生涯的开端,今后他还将遭遇什么样的世俗诱惑,并且将以怎样的态度来完成神性和人性的对垒?

针对目前电影市场“大片”当道,“血腥/仇杀/迷乱”等内容充斥银幕空间,观众们在面对着“枪口”与“鲜血”,心里已经有些麻木了。而《静静的嘛呢石》上映的时间正逢新春佳节,这部具有文化底蕴和情感厚度的影片展现了真实的日常生活、纯净的精神信仰等令人心生感激的元素,正是全家老少的最好选择,影片发行方北京华亿联盟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万达影城决定同时举办“祈福明天,共享和谐”这样一个活动,和活佛一起来为新年里到电影院来观看《嘛呢石》的观众们祈福,让观众们在春节中放松一下久已忙碌的心情。而影片中的“藏历新年”也符合新春佳节的节日气氛。所以本片就是要用最朴实的方式去打动观众,从心底引起观众的共鸣,走进影院,迎接心灵的洗礼。《静静的嘛呢石》气质安静,非因无言而静默

——藏传佛教与现实世俗的交融和矛盾

影片《静静的嘛呢石》“阿巴斯味道十足”:纪录片式的框架,即兴式的表演,真实生活的节奏和现实主义的主题,讲的是西藏僧侣,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表现藏区日常生活表面的平静之下,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渗透,表现浓厚宗教氛围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纯朴的人对信仰的虔诚。没有奇观异景,没有炫目的藏域风情,却有一种难得的淡定安静的真实。

老喇嘛和小喇嘛安静的日常宗教生活,以及这种生活与外界真实动人的世俗生活之间富于哲学启示意义的思想联系、情感联系,使这部情节单纯的电影,如同一颗在生活的绿叶上活泼滚动的露珠,充满了探寻人生真谛的思想张力。

影片所表达的这个民族的“思想在于宗教,而不在于科学,在于期待而不在于行动,在于兄弟般的亲切而不在于有实际应用的数学和化学领域”,威尔·杜兰特接着引用释迦牟尼的箴言,以印证自己的判断:“生命充满痛苦,只有不伤害任何生物,不搬弄任何是非,才能使生命经受住苦痛。”而万玛才旦将小活佛还原到日常生活中来,以表达自己的观念:思想的观念,生活的观念,创作的观念,万玛才旦曾坦言,‘二十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这块在世人眼中封闭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高原净土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经历的变化在表面上看好象不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这块以拥有完整的传统文化和固守这种传统文化而著称于世的神秘净土,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现代文明的气息熏陶着。这种异类文化的熏陶必然会使这个地域发生一些变化。’影片中,藏语版《西游记》是作为唐僧喇嘛的故事而引进的,被理解为一个翻越重重困难西天求经和修炼的叙事,汉语版的娱乐性被掩盖不见了。这样的理解为电视机和VCD进入寺院提供了一个至少是表面上合法的理由。但是,电视剧《西游记》的含义显然不仅到此结束,它当然是一个外部诱惑,直接联系到一个更为广大的充满喧嚣的外部世界。对于原先比较封闭的世界来说,它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可能的缺口,往下如何进展难以预料。讲故事的人在这一点上也突然止步不前。他没有表达出自己有关祸福的任何评价,只是默默地记载了这一切,记下了自己的民族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在世俗、宗教和文明的三个场景,通过检视和反省,通过普通的情节,细微的变化,以及宗教的情绪理解民族的历史和现实,重新记忆和梦想,影片的风格也就此形成,不破碎,不鄙俗,不阴郁。

作为个完完全全的旁观者,藏传佛教的很多东西常让我感觉到执着和通达。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基督教让我感到神圣,中原佛教则显然世俗很多。执着和通达的宗教需要心境平和无所希求的智者去悟道,神圣的宗教则大可接纳任何愿意救赎自己的人。所以藏传佛教那么深邃,能让人平静。

以至于看这部电影,也同样会觉得安静。时间来去《静静的嘛呢石》

,好象拿起薄如无形的刀,以时点为刃,刀落之处,呈于眼前的,是世情世态的纵剖面。

作为小成本艺术影片,《静静的嘛呢石》能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不能不说是给同类型影片带来了一线曙光,《静静的嘛呢石》的发行方北京华亿联盟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低成本的小片和艺术影片对院线实际上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从长远来看,如果院线过于急功近利,不愿培育市场不仅有害于整个电影产业,而且在竞争真正到来的时候,将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要以建立艺术院线,以及网络视频等新方式方法的运用,通过多渠道销售的实践,来扶植低成本影片。

在2007年,以《静静的嘛呢石》为代表的国产文艺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开了一个好头。《嘛呢石》用其淳朴的画风,质朴的民情,娓娓向人们道来一个发生在西藏的小喇嘛的故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静静的嘛呢石》还将在万达影城独家放映到正月十五,届时到场的观众可以获赠由活佛亲自从青海带来的开过光的哈达。让我们走进影院,暂时忘记城市的繁闹与喧哗。坐下来静静的品味西藏风情,回归挚真的感动……

§ 评论

《静静的嘛呢石》

《静静的嘛呢石》只为有情作经石非因无言而静默

不只是这部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打动了我,我更为年轻的编导不为时下电影界的恶风流俗所屈服、我行我素的战斗姿态所打动。老喇嘛和小喇嘛安静的日常宗教生活,以及这种生活与外界真实动人的世俗生活之间富于哲学启示意义的思想联系、情感联系,使这部情节单纯的电影,如同一颗在生活的绿叶上活泼滚动的露珠,充满了探寻人生真谛的思想张力。

小小的环境,小小的人物,小小的故事,所包容的竟是差不多纠缠在每个人生命全过程的大问题:生命的自然需求与生命的价值指归之间永恒的冲突。编导无意也无法告诉观众解决这一冲突的方向,他只是静静地引导观众和他一起去思考。

这些年,电影已经在商业化运作的道路上没有边界、没有底线地堕落下去。为追求票房价值而不惜以巨资打造出来的一部部巨片,如同参天立地的变形金刚,企图以眼花缭乱的色彩和动作培养出一代只需要情节不需要思想的观众。《无极》、《英雄》之类鼓噪一时的大片就明明确确地发出了这样一厢情愿的信号。

而在青海高原大山深处一个高坡上,头戴孙悟空面具的小喇嘛正在向那些大红大系牡缬熬揠⒚蔷簿驳匚⑿ΑW髡撸和跷你?

评论:《静静的嘛呢石》文化的面具

《静静的嘛呢石》是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执导的、以作者视角来展示故乡真实面貌,还原本民族人民当代现实生活图景的电影。这部电影题材特别,镜头朴实,内涵深厚,在国际国内获得了诸多奖项,是一部标准的现实主义文艺片。

我们知道,现实主义很古老了,其电影也有一百年的发展历史。用纪录式的手法来讲电影故事,虽然比较容易拉近观众,但是,它也潜伏着一个危险,那就是由于过于贴近现实,使审美距离消失,尤其是面对像白开水一样的日常生活影像,观众的情感及反思的意识很可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被覆盖和淹没。《静静的嘛呢石》

可喜的是,《静静的嘛呢石》没有陷入琐碎与絮絮叨叨的泥坑,而是以散文式的笔调、山峦般的沉静、泉水般的节奏,意味深长地讲述了在一个偏远藏区的小寺院一个小喇嘛及周围村庄在大年三十到初三的故事。在这故事中,没有激烈的情感冲突,没有曲折的情节,只有小喇嘛充满好奇的眼睛与高原上嘛呢石堆旁呼呼的风声,以及在这风声中的藏族人民平淡的生活与外界文明的进入相互激荡带来的细微变化。影片叙事从容不迫、自然流畅,手法与影像的质地与大多数伊朗片(如阿巴斯和马基迪的影片)属于一个脉络,都是小投资,而且普遍采用群众演员,无论是表演还是故事都十分朴素、写实。不过,由于《静静的嘛呢石》反映的是处于现代文明背景下的宗教文化中人们的生存状况,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显得影像更加朴实、单纯,意境更为复杂、深远。

观众不难发现,整个故事是以小喇嘛观看《西游记》VCD为主线,在这主线的周围,穿插着表现了诵经、煨桑、刻石、排练藏戏与观看藏戏等极具藏族经典文化样式的日常生活。相对而言,虽然每种文化都是一种固定而又自足的文化。《喜玛拉雅》和宗萨仁波切的《高山上的世界杯》,还是这部《静静的嘛呢石》中的藏族,都是生活在人烟稀少,而且海拔较高的偏远地区。略有不同在于,《喜玛拉雅》主要描述的是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藏族部落首领的历练与培养,更多的是表现在相对封闭的藏族世界内部的文化传承,而后两部作品,关心的重点则放在了更为复杂和宽广的领域。毫无疑问,电视机与VCD是工业文明的重要成果,因此,当面对现代文明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藏族世界的时候,拒绝还是接受,这就成为一个问题。

万玛导演确实也想通过自己的叙述来回答这一问题。斯宾格勒说:“两种不同文化的人,各自都存在于自己的精神孤寂之中。”然而交往能程度不同地填补异质文化间的鸿沟,虽然不可能改变一切,它却往往伴随着社会的进化与发展。当小喇嘛观看了电视里的新闻和《智美更登》后,被深深吸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小喇嘛的好奇心来源于对现代文明的陌生。最初的观看诉求被小活佛的经师拒绝,后面提出要看《西游记》又遭到哥哥与父亲的反对,这不是一个意外的阻止。可以理解,作为寺院里的小喇嘛,更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念经,而电视显然会影响到藏族文化对小喇嘛宗教信仰的塑造。虽然小喇嘛最后在爷爷支持下最终得以观看,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充满了矛盾。在新闻与《静静的嘛呢石》

《智美更登》之间,他喜欢的是后者;在《西游记》与现代枪战片之间,他喜欢的是前者。可见,电视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的标记,在导演眼里主要是工具,小喇嘛迷恋的是藏族自身的文化。耐人寻味的是,小喇嘛迷恋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的面具经常成为他面对世界的方式。是的,小孩们都会喜欢孙悟空,然而小喇嘛喜欢孙悟空在本片中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孙悟空可是一个叛逆的象征。这莫非表明,在藏族文化内部,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正在悄然地嬗变?如果说这是一种过度诠释,那么导演不动声色地给出的许多这样的安排,就一定会使我们的迷惑变得清晰起来。镜头一:小喇嘛要给爷爷在地摊上购买的一种叫 “唐僧肉”的小食品吃,爷爷十分紧张,连说我不能吃,而孩子却毫无顾忌轻松地放入了嘴中,在他眼里,这或许只是食品而已。镜头二:小喇嘛的弟弟告诉他只要自己认真读汉文书将来就能去城市工作,许愿挣了钱要给哥哥买一台能看《西游记》的电视机。镜头三:小喇嘛在母亲和爷爷的支持下,终于将电视机和《西游记》VCD带到了寺院,老喇嘛和其他喇嘛都十分喜欢,认真观看。这些都是极为普通却十分精心的情节,通过代表文化不同价值向度的各种人物的和谐与冲撞的展开,导演意在表达藏族宗教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宽容与开放,以及因这两种文明碰撞而导致的坚守与扬弃。整部片子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困惑与忧思,特别是在嘛呢石上刻写六字真言老人的离去,更不经意地透露了导演对藏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境况所持有的一种沉默的伤感。 《静静的嘛呢石》

不过,在全片当中,这种困惑、忧思、伤感很快就像风一样吹过。《智美更登》的排练与演出场景改变了叙事的重心,增强了情感力度,使整个故事更加饱满和鲜活起来。这无疑是整部片子最出彩的地方,导演在此用足了镜头,通过民间戏剧的方式述说智美更登王子在被冤屈的流放中乐善好施的美德,特别是当看到他将自己的妻子与儿女送与乞丐时,那歌声、那表演让人感动不已。更有意思的是,台下的藏族观众甚至要求表演者也要像智美更登一样,胸怀宽广,乐于助人。(略带幽默感的叙事无疑增加了观看的趣味性,那是导演对自身文化欣赏的流露;随意被人们中断的戏剧表演消解了宗教生活与世俗人生的界限,这是藏族文化生活中的自洽与统一。)显而易见,智美更登代表了藏族文化的一个崇高的道德理想,导演表面镜头冷静,实则难以掩饰内心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在他看来,这就是藏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虽然这是一条辅线,但与小喇嘛对《西游记》中唐僧喇嘛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的喜欢,以及电影中反复讲述的一个将要去拉萨朝圣的老喇嘛的细节相得益彰,无不是对自身文化的坚持与颂扬。

一边是来自现代文化的影响,一边是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渗透,显得那么平静与柔和。现在清楚了,无论是静静的嘛呢石,还是带在小喇嘛脸上的面具,都是一种文化的隐喻和象征。只是我不知道,手拿空《西游记》盒的小喇嘛戴着孙悟空面具的后面,究竟隐藏的是谁的眼睛?看着拿上电视机与VCD的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小喇嘛耐人寻味的表情下会涌动什么样的思绪?导演没说,镜头却告诉我:生活总得继续,如昨天一样,祈愿大法会开始了,众喇嘛的诵经声又响起来。[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