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鹰潭市
释义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地处东经116°41 鹰潭市

'至117°30',北纬27°35'至28°40'之间。是江西11个设区市之一,因市区龙头山下有一深潭,“激流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全市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人口110万。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东部、北部分别与上饶市的弋阳、铅山、万年、余干接壤,南面、西面分别与抚州市的金溪、资溪和东乡毗邻,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相连,史称"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州之门户"。鹰潭背靠江西腹地,面向长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是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和沿铁路干线重点发展城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发展中的旅游城市。

§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陈兴超;市长:钟志生

§ 概况

鹰潭,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11个设区市之一,因市区龙头山下有一深潭 鹰潭市地图,“激流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全市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人口110万。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鹰潭背靠江西腹地,面向长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是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和沿铁路干线重点发展城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发展中的旅游城市。

鹰潭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在鹰潭纵横交汇,贯通大江南北;206、320国道和311高速公路(沪瑞高速)横贯全境,迎来送往四方宾朋;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信江,向西流入鄱阳湖与长江水系贯通,维系八方情感。鹰潭已建成铁路和公路的“双枢纽”。

鹰潭是中国新兴的铜业、能源和化工基地,被誉为“中国铜都”。坐落于我市的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是跻身世界五强、亚洲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其年产电解铜45万吨、黄金12吨、白银220吨、硫酸110万吨;贵溪火力发电厂是中力投资的主要电厂之一,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目前正在实施2台30万千瓦技改扩建工程;贵溪化肥厂是中国四大磷铵复合肥生产厂家之一,年产高效磷铵复合肥45万吨;果喜集团生产的木雕、铜雕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地;三川水表销量位于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另有海利化工、南方照明、天施康药业等一批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地方骨干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矛。鹰潭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冶金、电力、化工、机械等在内的门类繁多的工业体系。

鹰潭是新兴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丹峰夹碧水、密林藏怪石、苍山挂飞瀑、候鸟映湖光,道佛儒文化兼容并蓄,民俗风情熠熠生辉”。位于市区南郊16公里处的龙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和发祥地,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描绘的名山,被誉为“中国道都”。它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众多品牌于一身,被世人称为“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龙虎山200多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包括正一观、仙水岩、上清宫、洪五湖、马祖岩六大景区,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 鹰潭市秀美多姿的丹山碧水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构成了龙虎山景观的“三绝”。此外,境内贵溪市的铜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绿色生态、鬼谷子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余江县是邹韬奋先生的故乡,是全国血防工作的一面红旗。1958年,毛泽东同志欣闻余江县消灭血吸虫,夜不能寐,挥毫写下著名的七律《送瘟神二首》。月湖区还发现了迄今3000多年的商代古窑址,把中国的陶瓷生产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该发现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近几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下,我市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品位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华夏道都、魅力鹰潭”真诚欢迎四海宾朋光临!

§ 自然地理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地处东经116°41'至117°30',北纬27°35'至28°40'之间。东部、北部分别与上饶市的弋阳、铅山、万年、余干接壤,南面、西面分别与抚州市的金溪、资溪和东乡毗邻,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相连,史称"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州之门户"。

鹰潭市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鹰潭市、雨量丰沛、日照充裕、无霜期长的特点。在春季因冷暖交替,天气多变;汛期常有暴雨,有时酿成水灾;盛夏酷热;秋季天高气爽;往往有伏、秋旱发生;冬季较温暖、霜雪较少。按气候标准分季,则冬夏长而春秋短(春季70天、夏季120天、秋季62天、冬季113天)年平均气温18.1℃;最热月(7月)平均29.7℃,最冷月(1月)平均5.6℃,年极端最高温度41.0℃(1991年7月23日出现在鹰潭),年极端最低温度-15.1℃(1991年12月29日出现在余江),≥0℃以上的正积温平均为6586.4℃;≥10℃的有效积温达5705.6℃;持续天数平均有252天。无霜期平均达264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889.2毫米,平均降水日数有186天;汛期(4至6月)降水占全年的48.3%,旱季(7-9月)占20%。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81.2毫米;最长连续阴雨日数为17天,最长无降雨日数为51天。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8.5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年总量为63.1千卡/平方厘米,4-10月光合有效辐射总量为37.9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气候特点适合亚热带各种动植物的生活生长和繁衍。

§ 区划人口

鹰潭市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共44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共有人口107.55万人,其中月湖区18.71万人,贵溪市53.41万人,余江县32.78万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2.65万人。全市人口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居住城镇的人口占43. 34%,居住乡村的人口占56.66%;汉族人口占99.71%,少数民族占0.29%。少数民族有畲、回、蒙、满、侗、壮、苗等民族,以畲族人口最多,设有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是江西省三个畲族乡之一。

§ 历史沿革

鹰潭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早在公元前16~11世纪的商代中晚期已成中国陶瓷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 鹰潭市(角山窟址群的发掘曾在中国考古界引起巨大凡响),秦至唐代一起由余汗县(今余干县)管辖(中间曾一度划入晋兴县管辖),唐代称鹰潭坊。唐末置贵溪县,鹰潭划为贵溪县辖地;明万历在鹰潭设巡检司,清乾隆定名鹰潭司,同治四年(1865)改名鹰潭镇,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6年。1957年1月升格为县级镇,1958年4月又降格为贵溪县辖地;1960年7月再次升格为县级镇,1979年撤镇设市。1983年7月升格为省辖市,原县级鹰潭市区域改为市辖月湖区,同时辖贵溪县、余江县。1985年7月,被列为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国家计委在《2000年全国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中,又把鹰潭确立为“沿铁路干线重点发展城市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崖墓悬棺已成千古之谜,至今无人能解,令人称奇。一代理学宗师宋朝著名思想家陆九渊在鹰潭创办了“象山书院”。明代宰相夏言和现代著名新闻先驱邹韬奋先生就诞生在这里。当代“木雕之王”全国著名私营企业家张果喜、“蛇王”舒普荣、“蚁王”杨思齐享誉中外。

这里灿烂的古文化饮誉海内外。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重笔描绘的龙虎山位于市南20公里处,是道家发源地和道家创始人张道陵“天师世家”的世居之地,号称“中国道家第一山”。龙虎山以其道家祖庭、丹霞地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在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龙虎山有99峰、24岩、108个自然景观。整个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包括上清宫、马祖岩、洪五湖、仙水岩和龙虎山六大景区。上清宫即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天师行道、起居之所,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道观之一。相传在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张道陵来此炼丹成仙,开创道教,济世救人,迄今已有1800余年。仙水岩景区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崖墓群,是国家罕见的文物宝库,2001年度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虎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三绝:溯道教之源,揽漓江之胜,探崖墓之奇,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传统的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鹰潭在不断丰富完善旅游主导产品的同时,配套完善了上清古镇采风、仙人城登山揽胜、九曲洲生态观光旅游等旅游项目;推出了正一观、国家地质公园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 资源特色

鹰潭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不仅宜农,而且宜牧、宜渔。农 鹰潭市业生产历史悠久,盛产稻谷、大豆、花生、黄麻、柑桔等。全市实有耕地面积59.18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53.65千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0.7%,旱地5.53千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3%。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了农业科技管理,积极开展了科普活动,引进、示范和推广了农牧渔业良种,大力推广了农业实用技术,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全市林业用地302.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6.7%,林地面积25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建立了用材林基地50万亩,防护林基地40万亩,经济林基地15万亩,毛竹、竹笋两用林基地2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82.9万立方米,毛竹蓄积4441万根,林业逐步走上了森林面积与森林蓄积"双增长"的轨道,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的原木原竹销售走向现代的加工增值方式,由单一的第一产业走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市林业产值已逾5亿元(山地产值)。

江西五大河流之一的信江,横穿而过,水利设施星罗棋布,灌排渠系纵横交错。全市有各类水利工程11.7万座,其中小型水库(含塘坝)10705座,总库容量达45461万立方米;中型水库10座;小(一)型水库39座,水(二)型水库366座;提水工程589座,水闸44座。全市总蓄、引、提、排能力达到了9亿立方米。兴建小型水电站112座,总装机13022KW,年发电量3411万千瓦时。水利经济突破了亿元大关。

鹰潭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30余种,其中已部分探明储量的有15种,包括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建材矿8种,及铀矿、矿泉水等。

金属矿床有金、银、铜、铅锌、铁、稀土等。其中银、铅锌是本市优势金属矿种。

非金属矿床种类多、分布广,尤以瓷土、硅石、耐火粘土、石膏等矿种,规模较大。

建材、石材矿资源丰富。主要有花岗石、红石、片石、建筑用沙、砖瓦粘土及陶釉土等。

能源矿产主要有铀矿。根据近年石油普查表明,本市处于中国南方陆上石油天然气找矿最有希望的地区。

矿泉水已探明2个矿点,并建厂开发。

§ 经济结构

[工业发展进程加速]  2006年,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建成面积达 鹰潭市13.24平方千米,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7亿元,入园企业261家,其中已投产企业147家,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利税总额6.5亿元。优势企业迅速成长,江铜集团贵冶四期30万吨铜冶炼技改项目和年产10万吨阳极铜项目正在紧张建设。贵电二期两台30万千瓦机组成功投产,年新增税收约800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骨干企业18家,其中世纪阳光、中旺食品、梦娜袜业都是全国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7.5亿元增加到82亿元,增长1.98倍。产品销售收入由135.4亿元增加到400亿元,增长1.9倍。实现利税总额由8.7亿元增加到82亿元,增长8.7倍。

[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围绕“五新一好”目标,以“六改四普及”为切入点,推行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市、县、乡各级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全市共有16名市级领导干部建立了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有93个市直机关、驻鹰企事业单位实行了与试点村结对帮扶,有120多名副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和322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联系点。市、县(市、区)两级安排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近1000万元,整合农村能源、人饮安全、老建扶贫、公路建设、改水改厕等项目资金2620万元,集中捆绑用于新农村建设。全市农民投工投劳拆合资金627.1万元,自筹资金1294.5万元。全市117个试点村得到了整体推进。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试点规划村组道路 119.6千米,规划组内便道146.7千米。规划改水户7774户,改厕户7598户。3000多农户进行了人畜分离改造。新建沼气池2108座。95%以上的试点村开通了有线电视,100%的试点村通了电话,有800多户农户安装了太阳能。基本实现了省委书记孟建柱提出的“让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要求。本市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坚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的关键环节,把招商引资作为大开放主战略的主抓手,突出专业招商、强化全民安商、注重招大引强,引进了一批上规模、有影响的优质企业。认真开展“安商亲商服务年”和园区“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领导和部门联系客商、涉企检查告知等6项制度,推动了市口岸平台建设和外经劳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2006年,全市引进内资32.2亿元,增长23.3%,其中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省外工业项目进资28亿元,增长44.7%;实际利用外资8064万美元,增长44%,外贸出口4250万美元,增长30.9%。

[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全面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活动,组织实施了第二届泛珠三角汽车集结赛发车仪式,举办了首届龙虎山国际溪钓赛、首届旅游帐篷节暨户外游侠大会、电视连续剧《金陵女神》 鹰潭市开拍等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扩大了旅游影响。2006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80万人次,境外旅游者4.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4.4%和22.9%;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创汇72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4%和24.1%;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本市荣获“浙江人最喜爱的十大旅游城市”称号,龙虎山景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当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江西十大最佳景区”、“鄂东南周边十大魅力景点”称号。

[城市建设亮点纷呈]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要求,着力打造初具现代气息的新型城市。2006年,全市投资3.2亿元,统筹安排43项重点工程项目,完成了市急救中心、梨温高速公路鹰东连接线绿化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推进了市体育中心、市人民医院医技大楼、胜利文化休闲广场、沿江景观、江南水厂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强和改善了城市管理,进一步深化了“告别陋习、树立新风”再行动活动,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市民素质明显提高。集中开展城市规划区违法建筑和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物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序,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已通过省考核验收。

[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坚持放手、放宽、放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创业,激发了全民和谐创业热情。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农村,件件实事暖人心”活动,帮助解决了一批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关爱下岗职工,推进就业援助”活动,组织三季大型就业招聘洽谈会,开展了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及改善进城务工环境的“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等活动。2006年全市城镇新增从业人员1.99万人,下岗失业再就业6875人,劳务输出19.3万人次。全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百日会战”和综治宣传月等活动,扎实开展了以“扬帆启航———驶向和谐平安的明天”为主题的系列法制、综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乡镇(街道)建立了和谐平安联动服务中心。以“命案必破”为龙头,以群防群治力量为基础,加大严打整治力度,加快构建城区“管、巡、堵、监”防控体系,形成多警联动、点线面结合、“人、物、技、防”配套,覆盖全市城区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实现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控制。全市命案侦破工作居全省第一,刑事发案、治安案件、群体性苗头事件、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指数同比大幅下降。2006年,本市公民安全感测评明显增强,位居全省第一。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大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农村科技工作均取得较大进展,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坚持优化发展教育, 鹰潭市全面部署了从农村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职成教育、远程教育的改革,启动了投资上千万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单位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市场管理和打造艺术精品并举,促进文艺和文化市场繁荣,文化工作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势头。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在本市余江县成功召开。落实“环境执法年”行动,加强了环境卫生治理和自然生态保护,改善了城乡生活环境质量,鹰潭空气质量和信江水质分别达到国家二级和二类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土地保护和利用更加规范。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积极组团参加了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取得了金牌翻番、位次前移的好成绩,申办2010年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取得成功,市体育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加快信息化进程,推进了广播电视制作播出设施数字化和“村村通”进程。

§ 城市建设

一、引言

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梯度差异。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的速度逐渐加快,区域间的经济梯度已呈现出进一步增大的趋势。经济梯度推动着沿海发达地区的富余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一些沿海发达地区自身所淘汰的行业、企业也在向周边地区扩散。

作为承接这些转移资本和产业的主要空间,中部地区的城市大都已具 鹰潭市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特)大城市经济门类较为齐全,工业产业布局相对集中,能够较好地利用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来发展当地经济。但对于尚处在起步阶段的小城市,因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在面临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时,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粗放型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低效率的土地资源开发以及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最为典型的就是各镇、县、市为了发展经济,相互间展开激烈竞争,在建设投资和产业空间布局上缺少合作和协调的意识,使项目选择、发展方向上呈趋同的现象,导致城市间排斥大于协作、竞争大于分工,对城镇协调、持续、稳定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极为不利。综合起来,就是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相互竞争,未能在同一个发展机遇前取得“多赢”。

由于小城市在中部地区城市个体中占据了大量比例,它们共同构成了中部地区发展的基础,因此,探讨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小城市发展模式,以利于它们在共同的发展机遇前,都能充分发挥自己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形成一种共同发展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对中西部地区小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鹰潭市概况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区(月湖区)、一市(贵溪市)、一县(余江县)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是我国中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过渡的前沿,也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进入中部地区的咽喉,与福建接壤。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鹰潭正好处在承东启西的交汇点上,成为沟通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南边陲的中枢之一,区位条件极为优越。鹰潭市的月湖区与贵溪市不论在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指标、经济总量上,都占了整个鹰潭市域的绝大部分。

三、月湖区和贵溪市强强联合的必要性

(一)鹰潭需要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中心城市才能在赣东北地区发挥自己的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鹰潭市的发展现状及区位优势,江西省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将鹰潭市定位于赣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然而,鹰潭(月湖区)尚处于小城市发展阶段,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与赣东北地区的景德镇、上饶和抚州相比,都处于劣势,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无从谈起。因此,未来鹰潭市的发展首先是要从规模经济着手,做大做强城市规模。

(二)月湖区与贵溪市需要通过行政区划上的协调以实现两者的联合发展

鹰潭(月湖区)历史上多数时期由贵溪市管辖,虽历经多次行政区划变更,但两城市在地域空间上都一直是独立发展的。然而,自1983年鹰潭(月湖区)升格为地级市并成为市政府驻地以来,政府部门便开始讨论它们相连发展的问题。

对于发展初期的两个小城市,为达到联合发展的目标,地域上的相连是一种高成本的实现手段。实际上,这一目标完全可以通过行政区划上的调整来实现。通过行政区划协调,将月湖区和贵溪市作为两个职能不同、分工合作的城市组团,利用两城市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通过高效率的基础设施把它们联系起来,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联合方式。另外,采用组团式的空间布局, 鹰潭市也使城市发展具有更大的弹性,为将来两个城市在更高层次的联合发展上,预留了更广阔的地域空间。

(三)月湖区与贵溪市需要在统一的行政管治下协调建设时序

在面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时,月湖区和贵溪市都做了积极的应对,表现为两者都在其现状建成区的周边规划了一定面积的工业园区。但两个城镇相互间的距离仅为16公里,如此近的两个城市先后规划了自己的工业园区,虽然为容纳东部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但同时也造成了彼此竞争的不利局面。

这一发展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全局观念,难以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冲突。由于工业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较低,如果没有统一协调,势必造成城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产业重叠。因此,有必要对月湖区和贵溪市进行行政区划协调,将它们纳入统一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对进入鹰潭市域的工业产业进行统一布局,根据不同产业选择不同城市组团,在统一的规划管理下,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四、“大鹰潭”的构建及其意义

(一)“大鹰潭”的构建

综上所述,从增强城市竞争力出发,需对月湖区和贵溪市的发展资源进行统一管治,实行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协调两城市间的发展关系,最终实现双赢战略的目标。基于此,在鹰潭市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突破月湖区行政辖区的范围,将月湖区和贵溪市及它们周边一定地域范围划入“大鹰潭”的地域范围,进行统一的规划。

(二)“大鹰潭”的构建有利于确立鹰潭市在赣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

“大鹰潭”集中了鹰潭市域的绝大部分资源、人口与产业,是鹰潭市域的核心地带,它的发展方向,代表着鹰潭市的发展方向。同时,“大鹰潭”的人口规模也将大大增加。同期,伴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鹰潭市不但可以确立自己在赣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其辐射影响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赣东北地区,而是凭借其强强联合的优势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城市竞争上。

(三)“生态组团式”布局结构为鹰潭市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弹性

利用现状交通轴带,再通过规划新增的城际快速干道,可实现快速联系两区成为半小时经济圈,进而形成既独立发展,又连接方便,以生态带间隔保护的“生态组团式”城市结构。我国多年的城市规划实践证明,与单中心的城市结构相比,这种“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大的弹性,更有利于城市在多变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及时调整经济建设重心。通过强强联合形成的“鹰潭城市”,正是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多变性对城市弹性空间的要求,在面临可能的大发展机遇时,城市建设具有更大的弹性。

(四)“大鹰潭”对协调城市组团在发展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更为有利

由于“大鹰潭”政府具有对辖区范围内城市组团完全的管辖权,因而, 鹰潭市可以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对各城市组团进行职能定位来协调进入辖区范围内的产业布局,避免原来各城市间相互争夺发展资源的恶性竞争局面。根据两城市组团的比较优势及“大鹰潭”发展的要求,规划它们的职能分工定位为:

1、月湖区应依托其交通枢纽,发展大进大出型加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服务、信息咨询等高水平的服务业,吸引辐射周边区域,为区域中的工业区、风景区、农业产业服务配套。

2、贵溪城区应依托其“铜都”的基础,发展铜冶炼及其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作为鹰潭的重要经济支柱。

总体规划确定的职能分工,为“大鹰潭”政府依法对城市组团的发展调控提供了依据,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城市发展。

五、“大鹰潭”实现的保障措施

(一)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实现管治联合

为防止内部恶性竞争,“大鹰潭”内的资源分配和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统一规划,为此,必须对原有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推动原有的资源管治方式由现状的“分散型”向“多中心”管治转变,适时地进行“撤县并区”。

(二)通过产业分工达到经济联合

如果说行政区划调整是构建“大鹰潭”的第一步,那么,实现城市组团间的产业分工才是联合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目前,“大鹰潭”各城市组团的资源条件和现状产业构成都非常有利于分工组织,但在面对共同的外部机遇时,却出现了趋同发展的情况。因此,现阶段对城市组团进行产业分工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空间联合

城市组团间的联系是“大鹰潭”成为“一个城市”的保证,而基础设施的连接是城市组团间联系的物质载体和通道。规划在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基础上,修建多条贯通两大组团的快速道路,并构建联系月湖区和贵溪市的公交系统,实现两城市组团半小时的时空通达目标。同时,两个城市组团的供电、给水、通讯等设施都应统一规划、共同使用,从而达到避免重复建设的目的。

(四)通过城市设计塑造同一个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和以城市物质环境外貌为载体的各种信息的综合反映。“大鹰潭”要成为一个联合的城市,就必须着力塑造两个城市组团都一致认可的城市形象。首先,大力宣传、引导市民树立“大鹰潭”的观念;其次,正确选择城市形象品牌。除了交通枢纽这个城市品牌外,还应努力营造“中国铜都”的城市形象。最后,在城市组团的城市设计中,应突出“大鹰潭”的形象品牌。

§ 干旱

自2009年8月以来,江西鹰潭持续干旱少雨,造成当地乡村一些地方干旱十分严重。 2009年11月3日,鹰潭旱情持续。

§ 参考资料

http://www.yingtan.gov.cn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