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氯酸钾 |
释义 | § 物理性质 分子球状模型 氯酸钾味咸而凉,有毒!内服2-3g就可能引起中毒而死亡。微溶于乙醇,溶于水和碱溶液。但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氯酸钠小,并且随着温度升高而急剧上升。[1] § 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氧气 在酸性溶液中有强氧化作用。与碳、磷及有机物或可燃物混合受到撞击时,都易发生燃烧利爆炸。 不易潮解。加热到356℃以上,即渐渐分解生成过氯酸钾并放出氧气,到600℃时放出所有氧气。 实验室用于制取氧气、氯气;做助燃剂。 氯酸钾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400℃歧化。反应方程为:4 KClO3 → 3 KClO4 + KCl。 在酸性溶液中,氯酸盐会被Cl- 还原为二氧化氯。氯酸盐也能在酸性条件下和Br- 、I- 反应,得到相应的单质Br2和I2。 氯酸钾与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进行混合加热到200℃,可以释放出氧气与氯化钾。这种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制氧法。实验室制氧气反应方程 其化学反应为:2KClO3=(MnO2 △ )=2KCl+3O2↑ § 主要用途 火柴工业大量用作火柴头药中的氧化剂。国防工业用于制造炸药和雷管。印染工业用作苯胺染色的氧化剂和媒染剂。医药工业用作收敛剂和消毒剂。也用于制造焰火、漂白剂及农业除草剂等。[1] § 制备方法 1.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食盐水 将热的饱和的食盐水溶液进行电解制得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再利用氢氧化钠的热溶液与氯气反应得到氯酸钠、氯化钠和水,并不断将此中生成的氯化钠作为原料,经过适当的时间可得较纯氯酸钠。 2.氯酸钠与氯化钾反应复分解反应 与一定量的氯化钾进行复分解反应, 反应液经冷却至35℃以下时析出结晶, 分离出母液,将粗制氯酸钾进行精制,待精制液含氯酸钾280g/L、氯化钠40g/L以下时, 再进行二次冷却至25℃析出结晶,经离心分离、水洗、在65℃下气流干燥、粉碎,制得氯酸钾成品。3.中和法 中和反应 将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钾溶液,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分离出氯酸钾。[2] § 安全性 氯酸钾 危害性 健康危害:对人的致死量约10g。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害,甚至窒息。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 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主要是氧化钾)。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3]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