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色新闻
释义

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在理论上,以煽情主义新闻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灾异、性等问题的报道,采取种种手段以达到迅速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

§ 典型特征

1、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

2、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

3、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采用易于引起歧异的标题和版式;

4、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性可疑的图片;

5、报道内容流于肤浅;

6、标榜同情“受压迫者”,煽动社会运动;

7、专挑耸人听闻的事件进行报道,甚至假造骇人的新闻;

§ 历史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

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界报》以严肃的报道言论结合煽情主义策略,取得巨大成功。赫斯特为在竞争中迅速取得优势,将便士报时代的煽情主义传统发挥到极致。他以金钱购买新闻,大量报道犯罪新闻与社会丑闻,大量应用触目惊心的新闻图片,并煽动贫苦人群发动民权运动。

漫画:黄孩子

为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赫斯特重金将《世界报》星期日版的全班人马挖至《新闻报》,其中包括著名专栏画家理查·奥特考特。奥特考特在《世界报》的著名漫画专栏“黄孩子”也移至《新闻报》。“黄孩子”是奥特考特所创作的著名连环画系列,主人公为一仅有几根头发、没有牙齿的小孩,穿着一件又长又大的黄色衣服,到处游荡,发表观感,在当时的纽约很受欢迎。

“黄孩子”被《新闻报》挖走后,普利策十分恼火,他重新聘请画家乔治·拉克斯继续在《世界报》续画“黄孩子”,并将赫斯特告上法庭。于是这场争夺“黄孩子”的战争在整个纽约引起轰动,两报借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大肆策划刺激性报道,争夺受众。彼时的《纽约客》的著名记者华德曼将两报的新闻报道风格戏称为“黄色新闻”,很快被人们接受并沿用至今,成为专门的新闻学学术用语。

在《新闻报》和《世界报》的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以及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引起了全国报纸的效仿。1899年至1900年,是美国黄色新闻发展的高峰。当时全国的主要报纸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纯粹的黄色报纸。美国的新闻学者埃德温·埃莫里曾评价:“赫斯特制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坏的新闻,将美国新闻事业的水准降到了最低。”

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是黄色新闻进入高潮的开始。在战争打响之前,普利策和赫斯特竭尽所能鼓吹战争,大量刊登西班牙在古巴暴行的报道和图片,激发群众对西班牙的不满。1898年2月15日美国战舰缅因号在哈瓦那被??言是西班牙人所为,并在报纸上公开悬赏五万美金征求犯罪证据,此举引起各报效仿,美国国内人声沸腾,要求政府宣战。4月29日,美国终于对西班牙宣战。战争一开始,赫斯特即特派数艘汽艇和拖船,率领20余名记者到战地采访,《新闻报》销量由100万份迅速增至150万份。

尽管如此,美国仍有不少报纸坚决抵制黄色新闻的泛滥,主张维持严肃的风格,如《纽约时报》、《纽约论坛报》等。

1901年,赫斯特因支持落选总统(参考:美国总统)的共和党领袖白里安而公然在《新闻报》上煽动刺杀总统麦金莱。同年9月,麦金莱遇刺身亡,从凶手的口袋里搜出这份《新闻报》。赫斯特随即遭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新闻报》销量大跌。1906年,赫斯特不得不将《新闻报》解散,创办新的《美国人报》。

随着《新闻报》的陨落,黄色新闻逐渐衰落。而风格庄重的报纸《纽约时报》则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的主流大报。

§ 黄色新闻——发展

19世纪末期,普利策的《世界报》星期日版有了一个及其引人注目的漫画专栏,是画家奥特考特的“黄孩子”(YellowKids)。由于漫画大多是以当时社会新闻为主题,而且趣味盎然,故黄孩子的大名在纽约家喻户晓。。。

再后来,奥特考特随《世界报》星期日特刊全班人马来到赫斯特的《新闻报》继续主持“黄孩子”专栏。。

而同时,普利策又邀请了拉克斯到《世界报》主持该专栏,由此引发了“黄孩子双胞胎案”,为了争夺“黄孩子”的版权而诉诸公堂,且两报均刊载“黄孩子”的大幅广告,使得黄同学成了“风行一时”的人物~黄色新闻

这期间,再加上两报充满讽刺性的新闻,典型的互咬,于是人们将这种“互咬”的新闻和黄孩子的漫画联系起来称它为“黄色新闻”。。。

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认为,黄色新闻和煽情主义新闻并非同义语,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之上的,注重犯罪、丑闻、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

在《新闻报》与《世界报》激烈竞争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业遂引起了全国报纸的仿效,并于1899-1900年达到最最高峰。

至于1901年以后,它两的竞争就明显趋于缓和了,当然不是它们自身“觉悟”“自省”,而是庄重报纸如《纽约时报》的兴起使得人们对黄色新闻负面影响产生了厌恶,并不断加剧。。。

直到最后使得黄色新闻业逐渐衰落。。

当然,关键在于这里的“黄色新闻业”是一个偶然事件引起的必然产物,bt,并不是惯常理解的“星腥性”为基调的那拨儿小报。。

§ 影响

总体上看,“黄色新闻”作为一个报道流派,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却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色新闻使严肃报纸与大众报纸的分流在理论上具备了可能性。尽管目前美国目前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黄色报纸,但黄色新闻理念在西欧和亚洲等地发展逐渐成熟。如英国的《太阳报》、德国的《图片报》、香港的大部份综合报章(包括《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太阳报》三份畅销报纸,以及《新报》等),均是具有黄色新闻性质的大众报纸。这类报纸通常面对社会大众,发行量巨大,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如英国《太阳报》2004年的日均发行量超过450万份,而严肃的《泰晤士报》仅不到50万份。

尽管如此,对黄色新闻的伦理评判始终没有停止过。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同时拥有两份风格截然不同的报纸——以大量黄色新闻闻名于世的报纸《太阳报》和风格严肃的《泰晤士报》,默多克利用前者创造的巨大利润为后者供给资金,引导世界舆论,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对新闻自由的破坏。

§ 《黄色新闻与新闻分级制度》

电影业界为了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寻求电影业全面的发展,引入了电影分级制度。美国的电影主要分为G级、PG级、PG-13级、R级、NC-13级等5个等级,对影片中所出现的性爱,暴力,吸毒等画面进行等级划分,以确定适合观看此影片的观众群。这种电影分级制度,...

§ 桃色新闻

Tag:桃色新闻黄色新闻情色新闻

Blog:新闻中心BOFOOMEN

红色新闻的相关焦点黑色新闻、动态橙色新闻中国各地桃色新闻明星桃色新闻女贪官“桃色新闻”调查-搜狐财经桃色新闻_文化频道黄色新闻-Wikipedia&nb...

§ 论报纸的黄色功能

Tag:报纸黄色新闻普利策评论

Blog:行进的艺术

黄色新闻的始作俑者是大名鼎鼎的普利策(Pulitzer)和赫斯特(Hearst)。当时的普利策十分具有才华,他接手《世界报》之后,《世界报》很快成为一份受读者欢迎的报纸。报纸在每周的星期刊上开设了一个名为《霍根小巷》(Hogan'sAlle...

§ 参考条目

威廉·赫斯特 约瑟夫·普利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