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隆兴和议 |
释义 | 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国于隆兴北伐后,在隆兴二年(1164年)达成的和议,使宋金两国成为对等之国,换来其后四十年的和平。 § 背景 完颜亮攻宋失败,不久宋高宗自觉身心交瘁,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宋孝宗即位后想要有所作为,拒绝金世宗讲和,重用被贬谪的主战派大臣,并为岳飞平反,赐其谥号武穆。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陈康伯为左相,以史浩为右相,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建康、镇江、江州、池州和江阴的兵马,为北伐做好准备。 当时金国屯兵灵壁及虹县(今安徽泗县),准备南侵,张浚希望在其未发兵前先发制人,且主管殿前司李显忠和建康都统邵宏渊也希望北伐,向张浚进献进攻两城的策略。张浚上报孝宗后,孝宗命他迅速拿下灵壁、虹县两城。于是张浚集结八万精兵,遣李显忠、邵宏渊两路出师北伐,李显忠自濠州出发,直驱灵壁,邵宏渊自泗州进发,进击虹县。 战争最初对宋军十分有利,宋军攻下了灵壁、宿州等地,但李显忠与邵宏渊不和,张浚又统帅无方,当金兵攻打宿州时,邵宏渊没有出兵相救,使李显忠遭到大败,宿州失守,北伐也宣告失败。 南宋主和派大臣汤思退急于求和,示意金攻打两淮,于是金兵南下,攻破两淮,逼近长江防线。经过朝中大臣激烈争论后,孝宗最后选择和议。 § 和议 宋孝宗经此败仗,收拾河山的雄心尽失,只能遣使谈和,金世宗希望和奔驰国,也无意继续南侵。两国遂在隆兴二年十二月签定“隆兴和议”。 宋金为叔侄之国,金为叔、宋为侄,宋不再向金称臣。 宋朝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 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 南宋交还先前攻占的海州、泗洲、邓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复战争前的状态。 隆兴和议虽较绍兴和议合理,但对宋来说仍是不平等条约,宋孝宗就对宋金两国地位不能平等之事耿耿于怀,其晚年禅位的原因之一便是金世宗去世,继位的为其孙金章宗完颜璟,孝宗不愿向比自己小上许多的金章宗称叔,是以退位。 § 影响 隆兴和议签定之后,直到韩侂冑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近四十年都没有发生战事。宋朝在宋孝宗治理之下,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贪污腐败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金世宗因此被后人称为“小尧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