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拉伯文学
释义

§ 简介

在历史上最初指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以后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即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阿拉伯近代和现代文学则为阿拉伯各国的文学。阿拉伯文学大致分为4个时期:1.贾希利叶时期(即蒙昧时期,又称伊斯兰以前时期),从5世纪中叶到伊斯兰教诞生(475~622);2.伊斯兰教初期和伍麦叶朝时期(622~750);3.阿拔斯朝时期(750~1258);4.土耳其人统治时期(1258~1798)。

§ 阿拉伯文学历史时期

贾希利叶时期

贾希利叶时期即阿拉伯文学的蒙昧时期,又称伊斯兰以前时期。当时社会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各氏族部阿拉伯文学选集封面落过着游牧生活。文学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先有诗歌,后有散文。口头文学大多是驱赶骆驼时的吆喝和歌唱,并根据骆驼蹄子的节拍而吟唱,形成诗歌韵律。伊斯兰教开始传播之前大约150年的诗篇,是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阿拉伯诗歌。赞美部落、描述血亲复仇和部落战争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当时战争在白天进行,称为“日子”,古代文学家艾布·欧贝德(728~825)、伊斯法哈尼(897~967)、梅尼达(?~1124)都辑录过许多“日子”,这是阿拉伯人早期的诗文汇编。诗人在部落中享有崇高地位,被尊为先知和领袖。流传下的诗歌中最著名的是悬诗(阿拉伯语为“穆阿莱葛特”),它是7篇(一说10篇)长诗的总称,是7个著名诗人的作品,包括阿拉伯传统诗歌开创者乌姆鲁勒·盖斯(约497~545)和骑士诗人安塔拉·本·舍达德(525~615)等。据记载,“悬诗”是阿拔斯王朝初期古诗收集家哈马德·拉维叶(694~772)搜集的。这时期还有游侠诗人塔阿巴塔·舍拉(?~约450)、尚法拉(?~525),写悼亡诗的女诗人韩莎(575~664)和讽刺诗人侯忒艾(?~679)等。

伊斯兰教初期和倭马亚王朝时期

伊斯兰教初期和倭马亚王朝时期(610~750) 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旗帜下逐渐形成统一民族和奴隶制国家,并对外扩张。诗歌作为主要文学成就,带上强烈的宗教和政治色彩。赞美真主、歌颂穆罕默德、宣传伊斯兰教义的宗教诗受到极力提倡。如哈桑·本·萨比特(?~674)的作品。还有不少歌颂圣战的征伐诗,歌颂阿拉伯人开疆拓土的军事行动,也不禁流露思乡之情。伍麦叶夺取政权后,阿拉伯人的家族矛盾和教派斗争更趋尖锐,不少诗人也卷入了政治斗争。如欧贝杜拉·本·盖斯·鲁盖雅特(?~694),提里马哈·本·哈基姆(?~718),库迈特·艾赛迪(679~734)等。为各自派别服务的政治诗人也产生了,艾赫泰勒(640~约708),法拉兹达格(641~733),哲利尔(653~733)就以写宫廷颂诗、讽刺辩驳诗著称。在汉志一带还盛行爱情诗,既有表现游牧人淳朴贞洁爱情生活的情侣诗人哲米勒(?~701)和蒲赛奈,莱伊拉(?~695)和陶白;也有写城市贵族艳情诗的麦加诗人欧麦尔·本·艾比·赖比阿(644~711?)。7世纪中叶《古兰经》问世,它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法典,也是第一部阿拉伯文散文巨著,包括不少生动的故事和寓言,是6世纪末~7世纪前半叶阿拉伯人思想、道德的记录,在修辞、音韵等方面成为后世散文的典范,对阿拉伯文学、东方文学及东非斯瓦希里语地区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

阿拔斯王朝时期

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阿拔斯朝是高度封建专制国家。8世纪中叶~9世纪中叶是帝国的鼎盛时期。麦蒙哈里发时期(813~833)被誉为伊斯兰文化的黄金时代。阿拔斯朝文学的代表是巴格达的阿拔斯人文学、还包括波斯的布威希人文学、叙利亚的哈姆丹人文学、埃及西非的法帖梅人文学,及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阿拉伯文学(710~1492)。这时期文学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

①从阿拔斯朝初期至9世纪初的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有创新。一些作家和诗人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不受旧传统约束,敢于藐视宗教权威,对现实生活提出新颖大胆的见解。代表诗人有白沙尔·本·布尔德(714~784)、艾布·努瓦斯(762~814)、艾布·阿塔希叶(748~825)等。散文作家有伊本·穆格法(724~759),他通过作品《小礼集和大礼集》与译著《卡里来和笛木乃》提出一系列改革社会的观点。

②9世纪初~10世纪初,诗人崇尚古诗,极力恢复阿拉伯固有传统,与前期的创新精神比较是个倒退。诗歌也受到希腊哲学和波斯文学影响。如艾布·泰马姆(788 ~846)的古体诗。散文作家贾希兹(775~868)著有《吝人传》、《动物书》和文学评论《修辞与阐释》。

③从10世纪初至阿拔斯朝末,文学日益倾向雕琢和华丽之风,影响及于19世纪末。诗歌仍突出,在安达卢西亚出现新诗体“彩诗”(阿拉伯语为“穆瓦舍赫”)。代表诗人有穆太奈比(915 ~965)、艾布·菲拉斯·哈姆达尼(932~968),盲诗人艾布·阿拉·麦阿里(973~1057)、伊本·法里德(1181~1234)等。散文也有很大发展。出现“玛卡梅”体韵文故事,实际上是阿拉伯古典短篇小说的雏形,作者有白迪阿·宰曼·赫迈扎尼(969~1007)和哈里里(1054~1122)。安达卢西亚作家伊本·图菲勒(卒于1185)写了哲理小说。另有两部著名故事集《安塔拉传奇》和《一千零一夜》。

蒙古人至近现代阶段

蒙古人阶段(1258~1516),自1258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灭亡于蒙古旭烈兀之手后,由于异族的统治及其它原因,近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一直处于衰滞状态。阿拉伯文典籍几乎荡然无存,只是埃及和叙利亚在麦马立克朝时期(1250~1517)文学活跃,出现诗人蒲绥里(1211~1296)。土耳其人阶段(1516~1798)土耳其人强制推行土耳其语,使得阿拉伯文学从此一蹶不振。阿拉伯近代文学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过程,这个漫长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为阿拉伯现代文学的建立作准备的时期。

§ 阿拉伯文学与西方

西方的侵入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客观上引起了近现代已占上风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与已处于下风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再次撞击。面对西方的挑战,阿拉伯一些有胆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复兴。走在这场复兴运动前列的是埃及和黎巴嫩。

阿拉伯许多有识之士曾指出,当时正处于长期停滞、落后的阿拉伯世界,“它本身不具有赖以复兴的条件,必须借助外来的火光照亮思想,并把它提高到世界思想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像在欧洲的黑暗时期东方曾把它照亮一样,东方在自己的衰沉时期也要借助欧洲,以建造自己的复兴基础。东西方交流所产生的火光将在阿拉伯世界大放光明,将照亮通向思想、文化、文学广泛进步的智慧之路......东西方交流是复兴的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前提。它在黎巴嫩和埃及表现得比其他阿拉伯国家更为突出,更有影响,更普遍有效。”

文学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文学都是沿着传承-借鉴-创新这条轨迹向前发展的。近现代阿拉伯文化、文学的复兴也不例外。运动的先声是始于19世纪初的翻译运动。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莎士比亚、 莫里哀、拉辛的一些剧本,大仲马的《三剑客》、雨果的《悲惨世界》等小说都陆续被译成阿拉伯文。其间,埃及作家穆斯塔法.曼法鲁蒂( مصطفى المنفلوطي 1876-1924)等人还另辟蹊径:虽不懂外文,却请别人初译,自己再用优美、典雅的阿拉伯文改写了许多西方名著,颇似我国的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1852-1924)。

随着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西方的文学形式和各种流派被引进了阿拉伯。

谈起西方文学对阿拉伯文学的影响,还应看到这样一些事实: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已基本完成了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瓜分。他们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使阿拉伯各国或地区沦为他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埃及、苏丹、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也门和海湾地区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属于法国势力范围的殖民地是马格里布(西北非)地区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西亚的黎巴嫩、叙利亚是其委任统治地;利比亚则是意大利侵占的殖民地。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乃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取得独立。既然当时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其文学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其主要表现为对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流派的引进。不过在殖民主义时期,主要是接受了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主要是受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影响。

§ 阿拉伯文学评价

纵观阿拉伯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阿拉伯各国人民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共同点。他们的祖先创造了高度发展的阿拉伯文化,各个时期的阿拉伯人,都为维护、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尽管他们使用着不同的方言,却都保持长期发展起来的统一的文学语言,不过,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具体的历史条件,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处于领导地位的埃及,在发展新文艺运动中是领先的。紧接着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整体的黎巴嫩和叙利亚加入了新文艺运动。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伊拉克也作为一个新成员出现。至于马格里布(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阿拉伯半岛,除个别作家、诗人外,一般说来,新文学的发展是比较晚的。[1]

§ 相关

伍麦叶朝统治者为了证明自己继承哈里发位的合法性,以优厚的封赏网罗诗人,为自己歌功颂德,因此政治诗非常流行。诗人艾赫泰勒(640~约708)、法拉兹达格(641~733)和哲利尔(653~733)都是政治诗的作者,歌颂宫廷,但均以写讽刺诗、辩驳诗著称。

这一时期在汉志一带盛行爱情诗。哲米勒(?~701)和蒲赛奈、莱伊拉(?~695)和陶白是两对著名的情侣,诗人哲米勒与女诗人莱伊拉各自描写他们爱情生活的诗歌具有淳朴、诚挚、庄重等特色,它代表了贞洁的游牧人的情诗。麦加诗人欧麦尔·本·艾比·赖比阿(644~711?) 的作品大多描写妇女,是当时骄奢淫逸的城市生活的反映,它代表了放荡的城市居民的情诗。

伯人的文献”,因为它记载了阿拉伯人各方面的生活。

伊斯兰教初期和伍麦叶朝时期  7世纪前半叶,阿拉伯人各个分散的氏族部落在伊斯兰的旗帜下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和国家,并实行对外扩张。这个巨大的转变给这一时期的文学带来深刻的影响。诗歌仍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和政治色彩。如哈桑·本·萨比特(?~674)的作品,主要歌颂穆罕默德,支持他传播伊斯兰教。由于各种教派需要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或为了鼓动士兵勇敢作战,演说词成为散文作品中的主要形式。

伍麦叶人夺取政权后,阿拉伯人的家族矛盾和伊斯兰教的派别斗争更趋尖锐,不少诗人也卷入了政治斗争。欧贝杜拉·本·盖斯·鲁盖雅特(?~694)是古莱氏族诗人,支持祖拜尔派,主张哈里发的职位应限于古莱氏族的祖拜尔人;提里马哈·本·哈基姆(?~718)生于叙利亚,是哈瓦立吉派诗人,认为任何穆斯林都有权继承哈里发位;库迈特·艾赛迪(679~734)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麦蒙哈里发时期(813~833)被誉为伊斯兰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帝国疆域的扩展,阿拔斯朝的文学包括了巴格达的阿拔斯人的文学(阿拔斯朝文学的代表)、波斯的布威希人的文学、叙利亚的哈姆丹人的文学以及埃及、西非的法帖梅人的文学。此外,还包括安达卢西亚(西班牙南部地区)阿拉伯文学(710~ 1492)。

阿拔斯朝文学就其发展倾向来说,大致可以分作三个时期:

从阿拔斯朝初期至 9世纪初的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创新的倾向,这符合处于上升时期的帝国的特点。一些诗人和作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勇于表现新的生活和环境。他们不受阿拉伯旧传统的束缚,敢于藐视宗教。在政治上他们有反阿拉伯民族主义倾向,主张伊斯兰教各民族平等,否认阿拉伯民族的优越性,并对现实提出许多大胆看法。著名的诗人有白沙尔·本·布尔德(714~784),生于巴士拉,自幼双目失明。他写诗揶揄权贵,抨击阿拉伯旧传统,表示对社会的不满,因而遭到杀害。诗人艾布·努瓦斯(762~814)生于波斯阿瓦士,因写颂诗得宠而成为宫廷诗人。他的著名的诗是饮酒诗,赞美青春、美酒和爱情。他主张尽情享乐,反对宗教禁欲。诗人艾布·阿塔希叶(748~825)早期写了大量颂诗、情诗和饮酒诗,后来成为苦行僧,变为宣扬弃绝尘世的禁欲主义者,又写了许多出色的劝世诗。他的诗反映了下层人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处世的教训,抒发他改革社会、治理国家的政治抱负。另一部故事集是《安塔拉传奇》,它最早的编著者难以考定,比较可靠的说法是10世纪由尤素福·本·易司马仪增补、编辑成书。传奇描写贾希利叶时期诗人、骑士安塔拉的骁勇善战,抑强扶弱,追求自由以及与堂妹阿卜莱的爱情。

阿拔斯朝中期出现玛卡梅体散文作品,即用韵文写的故事。最先写这种故事的是白迪阿·宰曼·赫迈扎尼(969~1007),相传他写过400篇玛卡梅,但只留传下51篇。然后是哈里里(1054~1122),他著有玛卡梅50篇。

阿拔斯朝另一部著名的故事集是《一千零一夜》(一译《天方夜谭》)。它的故事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古波斯文的《赫左尔·艾夫萨乃》,即《一千个故事》,伊拉克的阿拔斯朝的故事,即巴格达的故事和埃及麦马立克朝(1250~1517)的故事。多数学者认为它的故事和手抄本约在8世纪中叶开始在中近东各国流传,到16世纪才编辑成书。《一千零一夜》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故事已经广泛流传,对世界各国的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安达卢西亚作家伊本·图菲勒(卒于1185)写了哲理小说《哈伊·本·耶格赞的故事》。作者通过哈伊表达了对人类、自然发展的看法,强调理智的作用,而最终又认识了造物主,带有神秘主义观点。

安达卢西亚诗人为使阿拉伯诗歌更适于吟咏、弹唱,创造了新诗体“彩诗”。“彩诗”仍沿用传统诗的格律,但在韵脚上加以对称的变化,比起传统诗要自由一些,在阿拉伯各地广为流传。安达卢西亚作家伊本·赫勒敦(1332~1406) 认为“彩诗”是由穆格达姆·本·穆阿菲尔·法里里首创的。这种诗体出现于9世纪,盛行于10世纪。

土耳其人统治时期  这个时期在政治上可分为两个阶段:蒙古人阶段(1258~1516),1258年旭烈兀攻入巴格达,阿拔斯朝从此覆灭。蒙古军队所到之处,阿拉伯文典籍几乎荡然无存,阿拉伯文学无发展可言。但是,埃及和叙利亚在麦马立克朝时期(1250~1517)的文学活动比较活跃,出现了诗人蒲绥里(1211~1296)。他出生于埃及代拉斯,他写的歌颂穆罕默德的长诗《斗篷颂》是著名的宗教诗,被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土耳其人阶段(1516~1798),这一阶段以1516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叙利亚起,至1798年法国拿破仑占领埃及时止。土耳其统治者在阿拉伯各国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反映在文学中,出现了一种看破尘世的虚无主义思想。当局又推行愚昧政策,强制使用土耳其语,企图人为地消灭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学从此一蹶不振。这一时期在阿拉伯文学史上称作“衰落的时代”。

参考书目

哈纳·法胡里:《阿拉伯文学史》,贝鲁特,1960。

艾哈迈德·哈桑·扎耶特:《阿拉伯文学史》,开罗,1966。

汉密尔顿·阿·基布:《阿拉伯文学简史》,北京,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