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财务会计报告
释义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 列报要求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会计信息的重要环节。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将其称为“财务会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中将其称为“财务报告”,其实“财务会计报告”与“会计报表”、“财务报告”的提法在文字上略有差异,但其内容基本一致。一般而言,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等。会计报表构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 会计报表的意义

会计报表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根据日常核算资料编制的,用来总括地反映各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情况的报告文件。

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核算程序的最后环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明确经济业务的发生、执行和完成情况,但会计凭证提供的资料内容分散、庞杂。将会计凭证上记录的经济业务在各种账簿中加以连续、分类地记录之后,通过账簿记录所能得到的会计信息比起会计凭证无疑要集中、系统得多。但是账簿提供的会计信息还是分散在各类账户中,仍然不能系统而概括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因此,就必须对账簿中的会计信息作进一步加工、整理、综合,并结合其他的核算资料,按一定的指标体系,以报告文件的形式集中地反映出来,从而全面、系统、概括地提供一个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及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会计信息。企业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会计报表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相关机构、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和社会公众等,他们对会计报表提供信息要求各有侧重。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营运资金情况、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了解企业的经营前景、盈利能力和发放股利的能力等,以保证投资者能获取相应收益,保证债权人能及时、安全地收回各项贷款。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了解会计报表信息,便于加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导,实现经济稳定有序地发展。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以及资金、成本、利润的基本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经营管理,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 会计报表的分类

企业的会计报表按照其服务对象、报表的编制时间、编制单位等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会计报表按其服务对象,分为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两大类。外部报表是企业向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告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类报表一般有统一的格式和编制要求。内部报表是用来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具体情况,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计报表。这类报表无规定的格式和种类。

会计报表按照编制的时间可分为中期报表和年报。年报是年度终了以后编制的,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报表。中期报表是指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编制的会计报表,如半年末报表、季报、月报。半年末报表是指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季报是季度终了以后编制的报表,种类比年报少一些。月报是月终编制的会计报表,只包括一些主要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会计报表按其编制单位可分为单位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单位会计报表是由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编制的,用以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汇总报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专业公司根据基层所属企业所编制的报表加以汇总编制的报表,汇总编制时还包括主管部门、专业公司本身的业务。合并会计报表是控股公司把其本身与其附属公司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用一套会计报表来反映其拥有或控制的所有资产和负债,以及其控制范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合并报表反映的是控股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共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编制的基本要求

1.财务报表应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管理层应对是否能够持续经营进行评估,若某些重大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对主体持续经营产生严重怀疑时,应对不确定因素充分披露。但企业不能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的,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披露这一事实。企业在当期已经决定或正式决定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表明其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如破产企业的资产应当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等,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2.列报的一致性。

列报一致性要求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和分类应在各期间之间保持一致。除非准则要求改变,或主体的经营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改变后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的、且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更相关的信息,同时不损害可比信息。

3.重要性项目单独列报。

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重要性,是指如果项目的省略或误报会单独或共同影响内外部使用者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目是重要的。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其中:项目的性质应当考虑该项目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较大影响等因素;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加以确定。

本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单独列报;其他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增加单独列报项目。

4.有关抵销的界定。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单独列报资产和负债、收益和费用以便使用者更易理解已发生的交易、其他事项的情况,以及评估主体未来的现金流量。

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如存货跌价准备与存货项目、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项目按抵减后的余额列报不属于抵销。

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如非流动资产处置产生的利得与损失,按处置收入扣除该资产账面金额与相关销售费用后的余额列报不属于抵销。若这些利得与损失是重要的则应单独列报。

5.财务报告中应列报所有金额的前期比较信息。

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做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法采用某项规定)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6.披露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各项:(1)编报企业的名称;(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3)人民币金额单位;(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 相关词条

注册会计师记账凭证会计账本会计凭证

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发票会计从业资格证

§ 参考资料

[1]、《基础会计学》童本立、吴俊英等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