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桐柏山
释义

§ 简介

桐柏山风光

桐柏山区岩层主要由上元古界的片麻岩、片岩和多期花岗岩体组成。矿产有铜、金、银、天然碱、萤石等。山体在河南省境内分两段,出山以西为西段,放马岭东南为东段。西段是桐柏山主体,北侧因受西北—东南向大断裂影响,山体边界整齐,山坡陡峻,山峰尖峭林立,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如磨云山寨海拔1053米,主峰太白顶1140米。河流多呈横向切割,形成深切的河谷和横向山岭。其中太白顶是淮河源地,风景优美,古来即为游览胜地。东段最高峰四望山海拔906.2米,东北面丘陵连绵,又与南湾水库为邻,亦为游览区。

桐柏山是历史上中国四渎之一的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水帘寺殿阁危立,主峰太白峰顶的云台禅寺是中原道家发祥地之一,与普陀山齐名,高僧辈出,遍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理想场所,已经成为北控中原、南揽楚湘、东迎汉东、西接宛洛的旅游热线。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脉北麓中段,具体坐标是:东经112°47′-113°11′,北纬32°17′-32°29′,景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县城3公里,内分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各类景观一百余处。

§ 历史

桐柏山概貌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区内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景象万千,专家评价其“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她以中国独特的淮源文化为内涵,兼有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地质文化和苏区文化;以南北气候交汇区位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原罕见的原始次生植被为特色,成为中国壮丽河山的代表和令人神往的地方。淮河被华夏儿女尊为“风水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曰淮曰济。此地始建淮祠,即淮渎庙。之后历代帝王为赐福消灾,对淮河之神由东渎大淮之神,封到长源公、长源王,其庙宇在历次修复中也按王公规模愈发宏伟壮观,各种殿堂、楼、台、亭、阁及各种显示其崇高权威的饰物如石狮、水兽、旗杆、华表等应有尽有。每年初春朝廷钦差前来祭淮神,在淮渎庙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入内,一般随员则要匍匐前进。庙院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文,刻巨碑立于庙内;清康熙御书“灵渎安澜”致祭;雍正书“惠济河漕”赐庙,淮渎成为中国当时建庙时间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庙宇。独特的淮源景胜引来诸多名人骚客到这里赏游咏叹,汉刘邦、唐李白、杜甫、宋苏轼、蔡襄等都首漫游至此,明代“弘正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则自号大复山人常住这里(桐柏山又名大复山)。历代文人墨客来这里赏景吟诗的不下百人,传世作品多达300多件。淮源在中国风景名胜资源中占据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 地质地貌

桐柏山美景

桐柏山地处桐柏--商城大断裂带上,特殊的地质形成过程中,使地貌结构复杂,由南向北,沟谷发育,切划深度较大。因而奇山异石较多,地下矿产十分丰富,初步探明矿藏达60种,原矿价值人均占有量是中国人均数的14倍。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质纯碱矿,有位居国内四大银矿之首的露天开采金矿,还有在世界首次发现,被国际矿物质学会命名的“桐柏矿”和“围山矿”。国际矿物质学会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学者到这里考察,桐柏山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地质之谜”、“地质博物馆”、“地质橱窗”。红石崖为景区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层,高数百米,望若红霞,上多溶洞、瀑布、温泉,为景区不可多得的胜景。

景区不少山峰海拔千米以上,这里山势陡峭,登高远眺,北视中原,南阅楚天,千山万壑,尽收眼底。具有独特的候观,每当冷空气过境,山间的云雾或淡薄飘渺,或绵厚稳重,或雄伟壮丽,或瞬间变幻,如玉带,似瀑布;忽而云蒸雾翥,峰顶即为云海淹没,雨丝拂面,行云如万马奔腾;忽而骄阳当空,峰顶犹如孤岛,脚下一派云海,蔚为壮观,“大复横云”为桐柏八大景观之一。

§ 生物资源

桐柏山还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因此,奇山异石众多,山泉瀑布随处可见,植被完好,动植物各类纷繁,南北交汇,相互渗透。据调查,现有脊椎动物33目76科326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如金钱豹、金雕、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麝、白冠长尾雉、大鲵、穿山甲、青羊、红翅凤头鹃等33种。具有良好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区系南北兼容,称为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自然植被成为景区一大独特的景观。

这里古树名木众多,具有千年以上树龄的汉柏及银杏等古树一百多棵,特别是清泉寺现存的千年银杏树,堪称中原第一,树旁有雍正十一年所立石碑。碑中载: “古刹清泉寺,其庙前银杏之高大,凡越数千年之遥,观其形势,四面环山,相连木成荫,而众鸟栖息,竹林茂密”。现该树主干腰围9.8米,基围11 米,树高27.5米,冠幅直径25.5米。

§ 风景名胜

桐柏山红叶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也是盘古文化、神话传说十分集中的地方。三国吴人徐整所著的《五运历年记》载“盘古开天地,血为准读,”。桐柏民间有关盘古的传说神话十分丰富,盘古庙、盘古山、盘古船、盘古井、盘古磨等相关盘古文化的质证性建筑随处可见。中国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多次来桐柏山考察后认为:“桐柏山是中原盘古文化产生的中心”。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禹王锁蛟”及“太阳神”的传说,《禹贡》载:“(禹)导淮自桐柏”。相传大禹治淮,发现淮水泛滥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阳神的儿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针捉拿,捉住后用铁链束于淮井之中。而庚辰因迷恋桐柏山水美景,不愿随大禹东征治水,大禹一怒之下将其斩首。当地百姓念庚辰伏妖功高,就用石块将大禹怒斩庚辰的整个山顶围砌,叫作“太阳城”。盘古文化、太阳神文化在积淀沉厚。此外,明嘉靖年间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新野作过县令,期间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后根据“禹王锁蛟”的故事及结合此地的水帘洞、通天河、放马场、太白顶、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亦明确指证“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桐柏山淮源景区为“西学”提供了起源。这在国内景区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见的。佛道文化在桐柏景区文化内涵中也占据着较重的份量。桐柏山道教源渊流长,太白顶汉时曾建“保安观”、“金亭翠阙”历为桐柏旧八景之一。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真,境内的祖师岭道家的香火仍旺。桐柏山被道家称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三十六洞天 ”。

佛教传入桐柏山则始于隋唐,昌盛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四川宁远府紫微山宗林寺大和尚端德来桐柏山创建以桐柏山为主峰、太白顶云台禅寺为主寺的临济宗白云山系,被尊称为华光德祖,经历代法师经营,桐柏山寺院已达二十余处,香火旺时僧众达600余人。因其高僧大德辈出,对佛学不断研新,一度与浙江普陀山齐名,素有“南方普陀,北方云台”之称。清同治年间云台禅寺方丈马哈奈奉诏入宫为朝廷作佛事,事毕,独受皇帝御赐千佛袈裟和金钩玉环,此物现藏于云台禅寺作为镇山之宝。30年代,云台禅寺一法师在上海徐家汇弘法,与北京达法法师分化南北,时有“南法北达”之说。云台禅寺通性大和尚,曾率僧团出访印度弘法, 1958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曾提出要专访云台禅寺,因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成行。如今白云山系和尚传至14代,僧徒遍及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南、港澳台及日本、美国、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大悲院主持如修法师、缅甸莲花寺主持妙智法师、香港青年佛教协会永久导师畅怀法师、印度的如俭法师等,均出家于桐柏山。桐柏山水帘寺与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等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3: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