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哲文
释义

§ 简介

罗哲文,男,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毕业于中国营造学社。曾任中国建筑研究所研究助理、清华大学建筑系秘书等职。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业务秘书、文物处副处长、文物档案资料室主任,文化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对中国古建筑有较深研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12年5月14日晚,在北京去世,终年88岁。[1]

§ 生平

1940年,罗哲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

1946年,罗哲文随中国营造学社来到刚刚成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担任老师梁思成的助理。

1950年,27岁的罗哲文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从此,罗哲文一头扎进北京古建的修护中。他随老师奔走,力保古观象台异地搬迁中南海清音阁。

1952年,郭沫若提出修复长城,年仅28岁的罗哲文又担起重任,每天骑着小毛驴上八达岭勘察,反复斟酌后拟定了维修规划图。多年来一直为长城奔走的罗哲文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罗哲文和郑孝燮、单士元起草文本,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此外,“大运河申遗”,最早也是罗哲文和一些老政协委员倡议的。

2003年6月23日,以年近八旬的罗哲文率文化考察团,西出玉门关,沿着丝绸之路,历时近一个月,艰难寻访了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迹,并且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2012年5月14日晚上11时40分,在北京去世,终年88岁。[1]

§ 代表作品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赞》(已录入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