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芬战争 |
释义 | § 战争背景 苏芬战争 芬兰在1808年被沙皇俄国征服,成为俄国的属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俄国的对手一直鼓励芬兰要求独立的斗争,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政府立即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但由于德国战败,德国扶持的黑森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没有能成为芬兰国王,但德国和芬兰的关系一直很紧密。 但在争取芬兰独立的过程中,芬兰和俄国以及其后苏联的关系一直很冷淡,苏联支持的芬兰社会主义者起义已经失败,斯大林当时非常担心纳粹德国会进攻苏联,因为苏芬边界距离列宁格勒只有32公里,他担心芬兰会成为德国进攻的根据地。1932年苏联和芬兰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1934年又进一步确定此协定为十年有效。 1938年4月,苏联和芬兰进行外交谈判,希望和芬兰联合抵抗德国,并希望芬兰将列宁格勒外围领土和苏联北方领土交换,以达到保护列宁格勒的目的。但谈判延续长达一年也没有实质性结果,这时欧洲的形势已经开始恶化。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包括一项秘密条款,在两国之间的东欧国家中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将芬兰划归苏联。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苏联随后也在东面出兵,仅几个星期,两国瓜分了波兰。 当年秋季,苏联要求芬兰将边界从列宁格勒后退25公里,并租借汉科半岛30年,以建设海军基地,苏联割让面积为两倍,但在产业与国防重要性均远远不如所要求领土的卡累利阿领土给芬兰作为交换。针对苏联为保护列宁格勒提出的领土要求,1963年芬兰总统曾经说:“20年后的现在,如果我们站在苏联的立场,处于1941年希特勒侵略的危险中,1930年代末苏联一定会为自己的安全着想,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由于苏联已于同年9、10月间以干涉内政与威胁的手法先后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小国,芬兰对苏联以此谈判为出发点蚕食芬兰的可能威胁感到戒慎恐惧,随以警戒且相对强硬的立场回应,11月初,芬兰提出相对让步较少的解决方案,遭到苏联的拒绝。 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炮击曼尼拉村造成苏联士兵的死亡,进而要求芬兰政府赔礼道歉,并将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兰政府拒绝。苏联以此为借口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23个师共45万军队攻入芬兰边界,迅速抵达曼诺海姆防线。 1939年12月1日,苏联扶持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叫做芬兰民主共和国,希望借此煽动芬兰军队中的社会主义者反叛─这一动作被后世的西方史学家视为斯大林确实是有计划的欲并吞芬兰的证明;然而此一傀儡政权所引起的政治影响微不足道,只存在到1940年3月12日,后来并入到苏联卡累利阿加盟共和国中去了。 § 战争经过 战争开始时,苏军展开的总兵力约50万人,坦克1300辆,火炮1800门,飞机约 800架。苏军的企图是:集中主要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区实施主要突击;同时在拉多加湖以北边境以部分兵力牵制芬军。 芬军的实力,包括民兵和预备役在内,大约为40万人,坦克约60辆, 火炮100余门,飞机100余架。根据敌强己弱的特点,芬军决心利用高寒和湖泊众多、森林密布的有利条件,依托曼纳海姆防线,发挥士兵擅长滑雪、射击和熟悉地形的长处,以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疲惫和阻滞苏军的进攻,等待英法援助,争取在有利条件下与苏媾和。为此,芬军以主力 2个集团军共 9个师坚守曼纳海据防线;另以 2个师又 1个团、13个营防守拉多加湖以北边境地区。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 2月10日为苏军全线进攻,芬军顽强抗击阶段。战争爆发后,在卡累利阿地狭主攻方向,苏军第 7集团军 (13个师又5 个坦克旅) 迅速进至曼纳海姆防线。12月 6~20日,该军右翼部队在炮兵和舰炮火力掩护下,企图攻占泰帕莱,从行进间突破芬军防御,但未能奏效;15~33日,改从左翼重点进攻苏马,因步、炮、坦协同不好,指挥不灵活而受挫。在其他钳制方向,进攻拉加多湖以北边界地区的第 8集团军,自12月 9日起遭到芬军第 4军的反击,损失严重;进攻边界中段地区的第 9集团军,不断遇到芬军第 5军的阻击、伏击和反击,次年 1月,部队被阻于萨拉、库赫莫和苏奥穆萨尔米地区;进攻边界北部的第14集团军一个师,在海军协同下进展顺利,在占领佩特萨莫后立即分兵南下,次年1 月28日被阻于瑙齐。 1940年2月11日至 3月13日为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芬军战败求和阶段。苏军进攻失利后,适时增调兵力,调整部署。1940年 1月 7日组建了以铁木辛哥为司令的西北方面军,统一指挥第 7集团军和新编的第13集团军( 9个师又 1个旅)。决心以第 7集团军从左翼实施主要突击,突破曼纳海姆防线,占领维伊普里;以第13集团军从右翼辅助突击,攻占凯基萨尔米。2 月11日,西北方面军在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支援下,对曼纳海姆防线发起猛烈攻击。14日,第7集团军在苏马附近突入芬军主要防御地带,但由于友邻第13集团军进攻受阻,未能如愿发展。18日,芬军主力撤守第2 防御地带。苏第 7集团军企图以连续进攻突破芬军防御,又未能成功。28日,该集团军变更部署后再次发动进攻,于3月 2日进至芬军后方防御地带,从东北方向对芬军维伊普里集团实施包围;其左翼部队则在波罗的海舰队配合下,越过冰冻的维堡湾,在维纳约基附近切断了通往首都赫尔辛基的公路。3 月12日,苏第13集团军也突破曼纳海姆防线,强渡武奥克萨河,向凯基萨尔米方向发动进攻。芬兰政府被迫求和。1940年 3月12日,苏芬双方在莫斯科签署和约,次日停战,战争宣告结束。 此次战争历时70多天,苏军先败后胜,伤亡约二十万人(苏称4.8万) ,芬军损失六万八千余人 (苏统计约三十一万) 。通过战争,苏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严重损害了与芬兰国家的关系。[1] § 国外支援 由于苏联的行为是明显侵略,引起许多外国团体的不满,送来物资和药品援助芬兰,许多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芬兰移民赶回来参加战争。在冬季战争期间共有1,010丹麦志愿者、895位挪威志愿者、372英国志愿者、346位芬兰在外国的移民和210位来自其他国家的志愿者参加战争。另外还有许多外国记者来芬兰报道。 瑞典当时还非中立国,只是声称为“不结盟国家”,但也支援芬兰军事物资与现金,有8,700位瑞典志愿者被动员到芬兰参加战斗,其中包括一支有12架战斗机、5架轰炸机、8架后勤飞机与900位编制地勤工人和工程师的空军中队,占当时瑞典空军的1/3,为了参战,他们甚至还放弃本国军衔到芬兰战斗。 瑞典志愿军有8,402人在2月中旬参加了战斗,33人战死。 § 英法的作用 直到1940年2月,同盟国才决定援助芬兰,2月5日同盟国考虑3月20日在挪威北部登陆10万英军和3万5千法军,穿过瑞典领土进入芬兰,但需在芬兰政府提出要求后才能执行。3月2日两国正式向挪威和瑞典政府提出要求,希望将这两个中立国带入同盟国一方。但12月时希特勒已经向瑞典政府照会,如果同盟国军队踏上瑞典国土一步,就意味着德国将立即进攻瑞典。 当时瑞典和挪威政府都没有同意同盟国的要求,战后透露的文件证实,其实同盟国根本无意和苏联交火,只是想借此占领挪威北部的铁矿,以阻断德国的战略物资来源。 瑞典拒绝了同盟国军队入境的要求,也拒绝了芬兰希望瑞典正规军参加战斗的要求,同时明确表示不能进一步对芬兰援助。现在芬兰已经处于两难地步,同盟国希望战争继续拖下去,而瑞典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害怕会殃及池鱼。德国也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当时各国都在敦促芬兰,英法答应送来20,000人部队,德国和瑞典希望答应和平条件,芬兰军队指挥对战斗发展比较悲观,所以芬兰政府下决心在2月29日开始和平谈判。 听到芬兰开始谈判,英法又答应送来50,000人部队,但实际只有6,000人准备援助芬兰,其余人准备夺取挪威铁矿和港口。这个情报到达苏联决策部门,也促使了和平协议的迅速达成。 § 停战协定 1940年3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22万2千居民,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籍。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里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这个协议对于芬兰来说是非常严酷的,仅仅过了一年,就又在德国支持下和苏联爆发了持续战争。 § 面包篮与鸡尾酒 在冬季战争中,有两种武器被冠上了有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之名的戏称。 苏联空军于开战首日即展开针对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为目标的空袭,其中甚至包括子母弹形式的燃烧弹。然而,面对芬兰对苏联轰炸行为的指责,莫洛托夫却辩称苏联空军并未轰炸芬兰,而是为都市内饥饿的工人空投“面包”;因此在整场战争期间,芬兰人都将苏联空军的炸弹谑称为“莫洛托夫的面包篮”。 另外,在冬季游击战期间,由于芬兰军战防炮数量极度不足,因此大量使用发明于西班牙内战,以玻璃瓶等容器盛装汽油、磷、铝、机油等助燃剂的燃烧瓶,对苏军阵地与车辆造成极大损害。由于此燃烧瓶多以酒瓶为容器,故芬兰官兵将之戏称为“敬莫洛托夫的鸡尾酒”,“莫洛托夫鸡尾酒”因此成为汽油弹的别称。[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