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考吃之“酱”(2) |
释义 | 汉代,开始以大豆作酱,《齐民要术》记当时制酱法是: 十二月、正月是作豆酱的最好时候。二月是中等时令,三月已是最迟。用不渗漏的瓮,以春天下种的黑大豆作料,在大蒸甑里干蒸,中间要翻一遍,让水汽普遍把豆馏熟。然后,用灰把火盖住,整夜都不要让火熄灭。使用干牛羹,堆成圆堆,让中间空着,这样,烧着以后没有烟,火力好像好炭一样,又没灰尘,又不会烧过火,比烧草要好得多。 蒸完以后,咬开来看,如果豆瓣的颜色黑了,又熟透了,就取下来在太阳下晒干。白天晒晚上要盖上,不让潮湿。等到皮能舂掉时,再进甑第二次蒸,蒸完再晒一天,然后簸净,去舂。舂过后烧上热水,把豆瓣浸在大盆里,过很久,淘洗,搓掉黑皮,搓完取出来放在洁净的席子上,摊开,让它冷透。 事前,预先将白盐、黄蒸、草〔橘字换成草字头〕、麦曲在太阳里晒到干透燥透,一般比率为:豆瓣三斗,曲末一斗,黄蒸末一斗,白盐五升,草〔橘字换成草字头〕子三个指头所抓起的那么多。三种都量好后,与豆瓣在盆里拌和。要使劲揉搓,使样样湿透,然后入瓮,要装满、按紧,装满后用泥密封。装好的瓮放在太阳能晒到的、高处的石头上。下雨时,不能让雨水浸着瓮底。 入瓮后,腊月要五个七日,正月二月要四个七日,三月要三个七日才能开封。开封,把长满了衣的豆瓣全都掏出来,捏碎,把两瓮分成三瓮。在太阳没出之前,劝井花水”,和上盐,一石水用盐三斗,搅匀,澄清,取清汁泡黄蒸,用手搓揉,取黄色浓汁,滤掉渣,倒进瓮里,把瓮里的半成酱调和到稀糊一样。然后,敞开瓮口,让太阳晒。有俗话说,要吃“软沓沓的葵菜,太阳晒干的酱。”初晒十天,每天都要彻底地搅几遍。十天后,每天搅一遍,到满三十天,才停手。遇下雨就盖上瓮子,不要让水进去。每下过一次雨,就要搅一回。 入瓮以后,要一百天,酱才能真正熟透。 这是豆瓣酱,唐以后,有以麸作麸酱;以白米舂粉作米酱,以豆和面相混合,作甜面酱。再以后,又有以西瓜作甜酱,以乌梅和玫瑰作甜酱,以芝麻作芝麻酱,以甜酱加香油、冬笋、香蕈、砂仁、干姜、桔皮作八宝酱。唐以后,到明代,造酱之忌发展到; ——下酱忌辛日;——水日造酱必虫;——孕妇造酱必苦;——防雨点入缸;——防不洁身子、眼目;——忌缸坛泡法不净;——酱晒极热时,不可搅动,晚间不可即盖。又,月已出或日已没下酱,无蝇。又,橙合酱,不酸。又,雷时合酱,令人腹鸣。又,月上下弦之候,触酱辄(触酱会患足疾)。 酱的发展过程,先是作为食品的肉酱,然后发展成为以调味为主的各种酱,在各种酱的基础上,才诞生了酱油。 酱油诞生于何时,何人所创?史书上无记载,不可考。《齐民要术》中提到“酱清”、“豆酱油”,有可能是酱油的最初名称。酱油是在酱坯里压榨抽取出来的,工艺在制酱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 宋代始有酱油的文字记载。如林洪《山家清供》:“柳叶韭:韭菜嫩者,用委丝、酱油、滴醋拌食。”但当时的酱油,不过是在制成清酱的基础上,原始地用〔邹去掉耳刀换成竹字头〕,也就是酒笼,一种取酒的工具逼出酱汁。做清酱与做一般豆酱的区别是,要不断地捞出豆渣,加水加盐多熬。逼酱汁时,将盛酱的酒笼置缸中,等生实缸底后,将酒笼中的浑酱不断地挖出来,使之渐渐见底,然后在酒笼上压一块砖,使之不浮起来。沉淀一夜后,酒笼中就是纯清的酱汁。用碗缓缓舀出,注进洁净的缸坛,在太阳下再晒半月,就是酱油。 按古人说法,自立秋之日起,夜露天降,深秋第一笼者,叫“秋油”,调和食味最佳。 清《调鼎集》中,抄有“造酱油论”,其中列五则: ——做酱油越陈越好,有留至十年者,极佳。乳腐同。每坛酱油浇人麻油少许,更香。又,酱油滤出,入瓮,用瓦盆盖口,以石灰封口,日日晒之,倍胜于煎。 ——做酱油,豆多味鲜,面多味甜。北豆有力,湘豆无力。 ——酱油缸内,于中秋后人甘草汁一杯,不生花。又,日色晒足,亦不起花。未至中秋不可入。用清明柳条,止酱、醋潮湿。 ——做酱油,头年腊月贮存河水,候伏日用,味鲜。或用腊月滚水。酱味不正,取米雹(米粒大冰雹)一二斗入瓮,或取冬月霜投之,即佳。 ——酱油自六月起,至八月止,悬一粉牌,写初一至三十日。遇晴天,每日下加一圈。扣定九十日,其味始足,名‘三伏秋油’。又,酱油坛,用草乌六七个,每个切作四块,排坛底四边及中心,有虫即充,永不再生。若加百倍,尤妙。 至清代,各种酱油作坊如雨后春笋,已有包括香蕈、虾子在内的各种酱油,当时已有红酱油、白酱油之分,酱油的提取也开始称“抽”。本色者称“生抽”,在日光下复晒使之增色、酱味变浓者,称“老抽”。 来源:吃了吗 作者:朱伟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