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艽
释义

§ 概述

秦艽

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名医别录》称“秦艽能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秦艽生飞鸟山谷”,弘景曰:“今出甘松、龙洞、蚕陵,以根作罗纹相交长大黄白者为佳。”苏颂曰:“今河陕州郡多有之,根土黄色而相纠,长一尺已,粗细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每于春秋采根阴干。”根据本草植物形态记载,中国学者夏光成先生考证后认为秦艽是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根据《证类本草》所附秦艽图可知古代所用秦艽为今龙胆属植物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所规定的秦艽原植物为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小秦艽(G. dahurica Fisch. )、麻花艽(G.straminea Maxim.)。但是陕西和甘肃两省的主流秦艽商品均为大叶秦艽的根。另外从本草记载:“今出经州、娜州、岐州者良”可知秦艽佳品产自陕西。李时珍也指出“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相交者为佳,故名秦艽,秦纠”。所以四种正品原植物中以大叶秦艽最为重要,作为秦艽药用历史悠久,并且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甘肃两省是其地道产区。秦艽是中药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物种中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秦艽为多年生草本,斜上或直立,不分枝。主根粗大,长圆柱形,扭曲不直,有少数分枝。茎圆柱形,无毛,高20~60厘米,基部为残叶纤维所包围,基生叶莲座状;茎生叶对生,基部联合,叶片披针形或长圆锥状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尖,全缘,通常有5脉。聚伞花序,簇生于茎顶,成头状或腋生呈轮状,无梗;花萼膜质,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萼齿小,通常4~5裂或不裂,花冠筒状钟形,蓝色或紫色,冠檐裂片卵形或椭圆形,褶三角形啮齿状。花蕊5枚,花药长圆形,子房无柄,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长圆形,稍外露,种子椭圆形,深黄色,无翅,花期6~8月,果期9~10月。[1]

§ 药品简述

秦艽

药名:秦艽

蒙药名:哈日一基立吉( 《蒙药正典》 )

汉语拼音:Qín Jiāo

英文名: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2、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

3、Gentiana straminea Maxim.

4、Gentiana dahurica Fisch.

别名: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辫子艽

处方名: 秦艽 西秦艽 左秦艽 炒秦艽。

性味:辛、苦,微寒。

归经:归胃经、肝经、胆经。

功能: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煎服,5~10g.

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4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草甸、河滩、水沟边、林下、山坡草地以及林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在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新疆、东北、山西等地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大叶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和小秦艽的干燥根,

采收储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炮制:

秦艽:将原药除去杂质,切去芦头,温水泡洗后捞出,沥干余水,麻袋盖闷至药材柔软,切斜厚片,晒干。饮片近圆形斜厚片,表面棕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

炒秦艽:将秦艽片置炒锅内,以文火加热,炒至药片表面微有焦斑为宜,取出摊晾。 [2]

§ 用药禁忌

1、久痛虚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2、《本草经集注》:"菖蒲为之使。"

3、《药性论》:"畏牛乳。"

4、《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勿服。"

5、《本草汇言》:"凡病阴虚血燥,精竭髓衰之证,非配大剂滋养药不可。"

6、《本草从新》:"大便滑者忌用。"

7、不良反应:曾有报道4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服秦艽碱甲100mg,1日3次,共4~13天,先后均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1例患者服lOOmg后感心悸及心率减缓,但很快恢复。

§ 化学成分

药典品

1、秦艽根含秦艽碱甲即是龙胆碱(gentian-ine),秦艽碱乙即是龙胆次碱(gentianidine),秦艽碱丙(gentianal),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当药苦甙(swertia-marin)。另有报道,秦艽根主含龙胆苦甙,在提取分离时,龙胆苦甙与氨水作用转化为龙胆碱和秦艽碱丙等生物碱。近有报道,秦艽根含龙胆苦甙,褐煤酸(montanic acid),褐煤酸甲酯(methyl montanate),栎瘿酸(roburic 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

2、粗茎秦艽 根含龙胆苦甙,当药甙(sweroside),当药苦甙,龙胆碱,秦艽碱丙。

3、麻花艽 根含龙胆苦甙,当药甙,当药苦甙,龙胆碱,秦艽碱丙。

4、达乌里秦艽 根含龙胆苦甙,当药苦甙,龙胆碱,秦艽碱丙。

5、天山秦艽根含龙胆碱;西藏秦艽根含龙胆碱。欧龙胆碱(gentialutine),异欧龙胆碱(isogentialutine),西藏龙胆碱(gentiatibetine);管花秦艽根含龙胆碱,秦艽碱丙。

§ 药理作用

根显微图

1、抗炎作用 秦艽碱甲能减轻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并加速肿胀的消退,每日腹腔注射90mg/kg,连续 10天可使脚肿基本恢复正常,其效果与水杨酸钠200mg/kg相当,如预先注射秦艽碱甲,对大鼠蛋清性脚肿也有减轻和消肿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氯喹、皮质酮及秦艽中性乙醇浸剂相似,而比水杨酸钠略强,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原理是通过兴奋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但它与促皮质素又有所不同,它不是直接兴奋肾上腺皮质,而是通过神经系统以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其抗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秦艽碱甲的双氢化合物(侧链上的双键被氢饱和)无消炎作用,可知双键的存在是抗炎的必要条件。此外,秦艽碱甲还能明显降低因注射蛋清而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2、对中枢系统的作用 秦艽碱甲小剂量时对大鼠和小鼠有镇静作用,还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有中枢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较小剂量注射给药时,能抑制狗肠痿因灌注氯化亚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肠液分泌,即抑制了狗的神经系统,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加强。光热刺激法实验表明,秦艽碱甲能提高大鼠的痛阈,但作用短暂,40分钟后作用消失。用热板法实验,秦艽碱甲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麻醉犬、兔也有明显而矩暂的降低血压作用,时时使心率减慢,无快速耐受现象。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均不能阻断其降低作用,加之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减慢心率并伴有心舒张不全和心输出量减少,证明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无关,可能是直接抑制心脏的结果。

4、对血糖的影响 秦艽碱甲对大鼠和小鼠均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在升高血糖的同时,肝糖原明显降低。其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由于切除肾上腺或使用阻断肾上腺素的药物(双苯氯乙胺)后,此种作用消失,故升高血糖作用的原理是是通过肾上腺的释放所致。

5、抗过敏性休克和抗组胺作用 秦艽碱甲能明显减轻豚鼠因组胺喷雾引起的哮喘及抽搐,对于兔的蛋清性过敏性休克也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还能明显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

6、对平滑肌的作用 秦艽碱甲对麻醉犬回肠运动无明显影响,对离体豚鼠回肠运动也无任何影响,但能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管收缩,1:5,000几乎能完全拮抗组胺的作用,对乙酰胆碱的拮抗作用相对较弱。

7、其它作用 龙胆苦甙对疟原虫有抑杀作用。犬人工胃痿试验证明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及游离盐酸分泌增加。

§ 临床应用

秦艽根茎显微图

1、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秦艽是许多祛风湿方剂(独活寄生汤、大秦艽汤)的重要生药之一,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用秦艽100g或秦艽、白芷各50g加入普鲁卡因后制成100只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m1,曾用于2000多人次。对风寒引起的周身疼痛,多年风湿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秦艽总生物碱制成注射液,每支2m1含总碱(以秦艽碱甲计)100mg,肌肉注射,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镇痛、消肿、退热和恢复关节功能作用。

2、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秦艽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0.625g),肌肉注射,每次2~5ml。治疗21例,用药3~7天治愈。无一例发生后遗症,疗程中未发现副作用。

3、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秦艽为主,结合辩证施治加用其他药物,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也取得较好的疗效。

4、治疗肺痨骨蒸潮热:以秦艽、鳖甲为君药的秦艽鳖甲汤辩证施治进行加减治疗结核所致的骨蒸潮热共24例,痊愈21例,显效3例。

5、治疗肩周炎,用以60°粮食白酒浸制秦艽、木瓜、乌头等药材制成的家传秦艽木瓜酒治疗肩周炎73例,经80天,痊愈52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41%。综合以上各节,秦艽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显著,临床应用广泛。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都阐明了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间的关系.如龙胆苦苷的保肝作用,秦艽碱的治疗风湿作用等等。然而前人研究秦艽所取的材料均为传统的秦艽根,尚未见有用秦艽地上部分代替秦艽根用药的报道。而秦艽为濒危中药材,资源贫乏,寻找其代替品或扩大入药部位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所以有必要对秦艽地上部分进行深入研究。

6、用秦艽注射液肌内注射,用于风寒引起的周身疼痛,以及多年风湿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镇痛、消肿、退热和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

7、用秦艽注射液每6小时肌内注射秦艽注射液1次,每次2~5ml(每1ml含生药0.625g),治疗脑脊髓膜炎21例,3~7天治愈(哈尔滨中医,1960,5:27);

8、秦艽、防己各等份研末,术前半小时服0.6g,术后每6小时服1次,预防牙拔除并发症36例,有显著的止痛和消肿效果(冶金医学,1987,1:73)。 [2]

9、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其性偏寒,兼有清热作用,故对热痹尤为适宜,多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如秦艽天麻汤(《医学心悟》)。

10、中风不遂。本品既能袪风邪,舒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与升麻、葛根、防风、芍药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喎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艽汤(《不知医必要》)。

11、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亦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若与人参、鳖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劳嗽,如秦艽扶羸汤(《杨氏家藏方》);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诀》)。

§ 常用配方

秦艽花

1、治中风手足阳明经,口眼歪斜,恶风恶寒,四肢拘急: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药、人参各半两,秦艽、白芷、防风、桂枝各三钱。上细切。每服一两,水二盏,连须葱白三茎,长二寸,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后。服药毕,避风寒处卧,得微汗出则止。(《卫生宝鉴》秦艽升麻汤)

2、治背痛连胸:秦艽一钱五分,天麻、羌活、陈皮、当归、川芎各一钱,炙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桑枝三钱(酒炒)。水煎服。(《医学心悟》秦艽天麻汤)

3、治风中经络而痛:羌活一钱五分,当归二钱,川芎一钱,熟地三钱,秦艽、白芍(酒炒)、独活各一钱五分。(《不知医必要》秦艽汤)

4、治黄:秦艽一大两。细锉,作两贴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贴半升,酒绞取汁,去滓。空腹分两服,或利便止。(《海上集验方》)

5、治黄疸,皮肤眼睛如金黄色,小便赤:秦艽五两,牛乳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一两服。(孙思邈)

6、治虚劳潮热,咳嗽,盗汗不止: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甘草(锉、炙)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圣济总录》秦艽汤)

7、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气粗,四肢困倦,夜有盗汗:柴胡、鳖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一两,秦艽、当归、知母各五钱。上六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青蒿五叶,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临卧,各一服。(《卫生宝鉴》秦艽鳖甲散)

8、治消渴,除烦躁:秦艽二两(去苗),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9、治小便艰难,胀满闷:秦艽一两(去苗)。以水一大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前分作二服。(《圣惠方》)

10、治疮口不合:秦艽为末掺之。(《仁斋直指方》)

11、治发背疑似者:秦艽,牛乳煎,当得快利三、五行。(《海上集验方》)

12、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13、暴泻、大渴、大饮。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

14、伤寒烦渴。用秦艽一两,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两次服。

15、急劳烦热(身体酸疼,骨蒸潮热)。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研细。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16、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用秦艽、灸甘草各一两,每服一至二钱,水煎服。

17、小便艰难。用秦艽一两,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18、胎动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19、一切疮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 文献论述

秦艽

1、《纲目》:"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疼烦热,有热则日哺潮热骨蒸。"

2、《本草经疏》:"秦艽,苦能泄,辛能散,微温能通利,故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性能祛风除湿,故《别录》疗风无问久新,及通身挛急。能燥湿散热结,故《日华子》治骨蒸及疳热;甄权治酒疸解酒毒;元素除阳明风湿,及手足不遂,肠风泻血,养血荣筋;好古泄热,益胆气。咸以其除湿散结,清肠胃之功也。"

3、《本草征要》:"秦艽,长于养血,故能退热舒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疗风无问新久。入胃祛湿热,故小便利而黄疸愈也。"

4、《本经逢原》:"秦艽,入手足阳明,以其去湿也;兼入肝胆,以其治风也。故手足不遂,黄瘅酒毒,及妇人带疾须之。……凡痛有寒热,或浮肿者,多挟客邪,用此以祛风利湿,方为合剂。故《本经》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体痛等证。若久痛虚羸,血气不能营养肢体而痛,及下体虚寒,疼酸枯瘦等病,而小便清利者,咸非秦艽所宜。"

5、《本草正义》:"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录》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症,其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考《本经》、《别录》主治,功在舒筋通络,流利骨节,惟治痹痛挛急之证,盖与防风、羌、独同类之品。甄权之治头风,即祛风也;惟又称其利大小便,亦与《本经》下水利小便之旨相合。盖秦艽既能外行于关节,亦能内达于下焦,故宣通诸府,引导湿热,直走二阴而出,昔人每谓秦艽为风家润药,其意指此。因之而并及肠风下血,张石顽且谓其治带,皆以湿热有余,泄积滞言之,非统治诸虚不振之下血带下也。又就其导湿去热而引伸之,则治胃热,泄内热,而黄疸酒毒,牙痛口疮,温疫热毒,及妇人怀胎蕴热,小儿疳热烦渴等症,皆胃家湿热,而秦艽又能逋治之矣。约而言之,外通经隧,内导二便,是其真宰,而通络之功,又在理湿之上。要之皆是从湿阻热结一面着想,而气虚血弱之症,皆非其治,仍与防风、羌、独等味异曲同工耳。"

6、《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7、《名医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8、《冯氏锦囊秘录》:“秦艽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故养血有功。中风多用之者,取祛风活络,养血舒筋。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耳。” [2]

§ 生药材鉴定

秦艽

性状鉴别

1、秦艽 根略呈圆锥形,上粗下细,长7-3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沟。根头部常膨大,多由数个根茎合着,残存的茎基上有短纤维状叶基维管束,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殊,味苦而涩。

2、粗茎秦艽 根略呈圆柱形,较粗大,多不分枝,很少互相扭绕,长12-20cm,直径1-3.5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有纵向扭转的皱纹;根头有淡黄色叶柄残基及纤维状的叶基维管束。味苦、涩。

3、麻花艽 根略呈圆锥形,长8-18cm,直径1-3cm;主根下部多分枝或多数相互分离后又连合,略成网状或麻花状,故习称麻花艽。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4、达乌里秦艽 根略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长8-20cm,直径2-9mm。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纵向或扭曲的沟纹,已去外皮者表面黄色。根头较细,单一,偶有二分叉,表面有横向纹理,顶端残存茎基及短纤维状叶鞘。主根通常1个或分成数枝。质松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苦、涩。以质实、色棕黄、气味浓厚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1)秦艽 粉末黄棕色。

① 栓化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0-166μm,长至198μm,壁薄,略弯曲,平周壁有横向微细纹理,胞腔内含油滴状物,每个细胞不规则分割成2-12个小细胞,分隔壁隐约可见,稍不均匀增厚。

② 草酸钙针晶散在于薄壁细胞中,长9-17μm。另有少数结晶呈细梭状、颗粒状、杆状或片状。

③ 内皮层细胞(根须)巨大,无色或淡黄色。完整者表面观类长方形或扁方形,长(纵向)85-542μm,直径(横向)18-153μm,壁薄,侧壁细波状弯曲,端壁较平直,平周壁现纤细的横向线状纹理,每个大细胞纵隔成2-10个栅状小细胞,小细胞又横隔为2-5个,有的分隔不明显。

④ 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8-67μm。

(2)麻花艽 粉末棕褐色。

① 厚壁网纹细胞梭形、类三角形或长条形,末端稍大、钝圆或平截,有的一端呈侧钩状,直径20-65μm,长20-240μm,壁稍厚,木化,网孔长裂缝状,疏密不一,大多纵向,也有斜向或稍扭曲。

② 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薄壁细胞中,长3-7μm。

③ 栓化细胞表面观长梭形、类方形、类长方形,直径18-81μm,长至198μm,壁薄,每个细胞横隔成2-8个小细胞。有的细胞纵隔成2个小细胞,小细胞再横隔为2-5个。

④ 内皮层细胞(根须)淡黄绿色或几无色,长条形,两端平截或稍倾斜,直径11-20μm,长约至198μm,壁三边增厚,一边薄,厚约至7μm,孔沟较稀疏。

(3)达乌里秦艽 粉末黄棕色。

① 厚壁网纹细胞数个毗连或单个散在,常与栓化细胞上下连结,淡黄色或淡绿黄色,呈类梭形、类三角形、类长方形,直径20-66μm,长64-216μm,壁螺状或网状增厚,木化,有的螺状增厚,壁斜向交错扭结,网孔呈纵或斜裂缝状、不规则的类长圆形、细小椭圆形,或纹孔偶见。

② 草酸钙结晶微小,针状或杆状,长约至10μm,也有呈微细粒状。

③ 栓化细胞表面观呈类梭形或长方形,直径20-63μm,长至180μm,壁薄,略弯曲,每个细胞横隔成2-8个小细胞。有的细胞纵隔成2个小细胞,小细胞再横隔为2-4个。

④ 内皮层细胞(根须)淡黄绿色或几无色,呈长条形,两端平截或稍倾斜,直径11-25μm,长约至315μm,壁三边增厚,一边薄,厚约至11μm,孔沟外口呈疣状突起,表面观呈细小双圈状。有的横隔成2个小细胞。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2g,加氯仿-甲醇-浓氨试液(7:25:5)混合液30ml,浸泡2h,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加1mol/L盐酸液2ml,继续蒸去氯仿,放冷,滤过。取滤液分置2支试管中,一管加碘化汞钾试液,即生成淡黄白色沉淀;另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即生成棕红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2)取本品横切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白色或金黄色荧光。

商品规格

(1)秦艽 主根粗大似鸡腿、萝卜、牛尾状。质坚脆。断面棕红色或棕黄色,中心土黄色。一等:表面灰黄色或棕色,芦下直径1.2cm以上。二等: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芦下直径0.6-1.2cm。

(2)麻花艽 统货。大小不分,芦下直径不小于0.3cm。

(3)达马里秦艽 一等:条长20cm以下,芦下直径1cm以上。二等:长短大小不分,芦下直径0.3cm以上。

伪品

1、 黑大艽:也称黑秦艽。形态与秦艽相似,其根类圆柱形或近圆锥形,长10~20 cm,直径1.5~3~5 cm,根头部多为数个合生,向下渐扭结在一起。表面棕黑色,粗糙,具明显的纵向网状裂隙,有的栓皮脱落,露出浅黄白色的根皮。多数顶端有凹陷的茎痕或留有茎残基,周围残留棕色叶鞘纤维。质松脆,易折断,断面蜂窝状或中空。气微,味苦而麻。其植物来源主要是毛茛科乌头属的几种植物。如“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牛扁A ochranthum、展毛牛扁A sibircum、草地乌头A.umbrosom、西伯利亚乌头A.barbatum等,它们都含有乌头类生物碱,具镇痛、祛风湿的作用,具一定毒性,误用可引起中毒,应注意识别。主要区别为色泽灰暗,棕褐色,外表有网纹。

2、 红秦艽:外形略似秦艽,表面红褐色或紫褐色,体轻疏松,折断面层次不齐,内心紫红色或有腐朽部分。植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甘西鼠尾Salvin brzewalskii Maxim或少毛甘西鼠尾S.P.Var.glabrescensakg或鄂西鼠尾,橙色鼠尾等。其主要作用为活血祛瘀,与秦艽大不相同,不可混淆。有的地区作丹参用。

3、 黄秦艽:为龙胆科植物滇黄芩Veratrilla baillonii Franch的根。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短不等,形体不规则,偶有分枝,长10~25 cm,直径0.5~2 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细密皱纹,栓皮脱落处显土黄色,质坚硬,折断面显鲜黄色,木部明显。气微,味苦。

4、 白秦艽:或称“野秦艽”。形状近似小秦艽,色浅,暗灰色或灰白色,质较韧,其植物来源为唇形科糙苏属多种植物的根。还有个别地区误将唇形科植物独一味的根混作秦艽用,应加以区别。

§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秦艽选海拔1000米左右,比较温暖的山地、含有丰富腐殖质的沙质壤上或壤土为好。在选好的地上,施一次基肥,每公顷约用厩肥22500~30000千克,翻犁一次,深度30厘米左右,然后耙细整平,按120~150厘米宽作成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播种前种于处理,种子:沙=1:3,埋在室外,经低温处理,春季解冻后,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0~30厘米,开成3厘米深、3 厘米宽的钱沟,然后把拌细土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一薄层细立即可。秋播在8~12月,8~9月播种当年即能出苗长出两片叶子,可移栽。每公顷用种量 7.5~15千克。

(2)分株繁殖分株繁殖

分春秋两季,春季未萌动之前,挖出根,分成小簇(生育旺盛植株旁边所生的子株及种根),每簇1~2个芽,按行距20~30厘米、株距10~20厘米栽植,穴深根据报的大小而定。栽根,埋上芽覆土3厘米左右,压实;土干要浇水,每公顷15万株。

3、田间管理

浇水:播后,若遇干旱,应均匀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发芽,并盖草帘保墒,出苗50%时,把帘支高10厘米,80%出苗撤掉帘子。秦艽虽喜阳光,但怕强光照射。

(1)除草施肥

播种当年因幼苗细小,不使中耕,宜将地内杂草用手拔除,保持地无杂草。待苗长出2~4片叶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按2厘米1株交错留苗。并结合追施 一次稀的人畜粪尿。苗高4~5厘米时,再间苗一次,保持株距4~6厘米即可。以后各年,春季出苗时,清除地内残叶杂物,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第二次在6- 7月进行。每次松土除草后,结合施一次肥料。现蕾时每公顷施过磷酸钙375千克,除留种外,其余花蕾全部摘掉。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烂根。

(2)采种

秦艽生长到第三年以后,大量开花结果。一般在9~10月,种子呈浅黄色时,将果实带部分茎秆割回,置于通风处,后熟。待于后抖出种子,贮于干燥处。

采收加工

播种后2~3年,即可采收。在9~11月倒苗时,全根挖起,全净茎叶、泥土,晒至半干,堆拔发汗1-2天,然后再摊开晒至全干。理顺根条,芦头约留1厘米长。根茎繁殖一年收获,一公顷产干货2250-2700千克。

§ 资源利用现状

秦艽为较常用的根类药材,为甘肃省大宗药材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盛誉。但由于长期以来过多强调开发利用,盲目采挖,已使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各地收购量逐年下降,自1998年以来,价格已从24元/t元上升到40元/t左右。据甘肃省中药资源普查,1988年以前中药秦艽(含粗茎秦艽和小秦艽)分布面积约为67万hm2,蕴藏量为7800t,收购量1976年达到历史最高峰639t。90年代初期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年收购量5~6t左右,但在1995年仅收0.5t。据2001年调查结果显示,在甘肃省秦艽主要分布区天水、平凉等地区,已有 2年未收购到野生秦艽。90年代初期,麻花艽 G.straminea Maxim.的主产区天祝、古浪、民乐、山丹一带野生资源蕴藏量在100万kg,2001年调查结果,便于采挖之处已是零星偶见,收购量仅1~ 2t。80年代以来,甘肃庆阳、正宁、环县等医药部门已开展了野生变家种实验,但由于生长周期长,产量少,家种效益较低,所以未形成商品。据1995年报道,全国秦艽年收购量为65万kg,而年需求量达115万kg,收购量仅占需求量的56.5%,供不应求,属紧缺药材。

§ 濒危原因

影响秦艽濒危的原因较多,只有那些直接或间接导致种群衰退的因素才算致危因素。不同的致危因素以其不同作用方式对中药秦艽个体、种群或生态环境进行着长期而广泛的危害,分析生境条件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最主要的致危因素有以下几种:

濒危原因 中药秦艽主要靠种子进行繁殖,经实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是20~25℃之间(每年的4月下旬,日最高温度一般超过20℃,此时播种较适宜)。种子萌发率第1年为70%左右,第2年下降到20%。实验证明,秦艽种子的寿命为1年,隔年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保存发芽率低。如果播种后当年春旱持续时间较长或雨季来临过迟,则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对秦艽的小种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外在因素森林砍伐、垦荒、放牧、采挖是对秦艽种群生境的彻底破坏。人为干扰因素越大,生境条件越差,种群衰退越强。从表面看,森林破坏、草原沙化似乎不直接减少秦艽种群数量,降低种群生殖、生活能力,实际上这恰恰导致了秦艽种群生境条件从根本上恶化,限制了秦艽种群生存的发展。轻度放牧一方面通过牲畜的踩踏、取食,破坏了秦艽群落,另一方面则直接取食其地上部分—茎、叶、花、果,导致秦艽个体生长衰退,失去当年的繁殖能力。也毁灭了被采食的群落。

当地农牧民采挖秦艽根,导致秦艽种群数量直接减少。秦艽一般需3~6年方可长成,而祁连山地区则需8~10年以上,这些生长在自然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毁一个个体就等于毁一个种源,也毁掉种群未来发展的一部分后续资源。再加上采挖时对幼龄个体的践踏,对种群的损害远远超出采挖的个体导致种群个体绝对数量减少所造成的危害。人为干扰与破坏是濒危最主要的原因。

综上所述,秦艽的濒危过程是其内在因素和外部不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保护价值及解危措施

保护价值秦艽及麻花艽在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物种中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其保护价值主要是:

① 秦艽为常用中药,不仅中药中用,在藏药、蒙药中也是常用药,实用性强,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有限自然资源;

② 生长周期长,数量少,不仅现存野生植株数量较少,而且由于人类“竭泽而渔”地掠夺式采挖利用,资源仍在继续减少,供求矛盾较突出;

③ 有重要科学研究和遗传储存价值,秦艽及麻花艽在区系成分上为我国的优良品种,对其保护具有重要的遗传储存价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