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涪城 |
释义 | 涪城古称“涪县”具有2100年建制历史。 绵阳,古称“涪城”、“绵州”。位于中国四川西北部,距省会成都98公里。涪城是全国文明卫生绿化先进城市、中国西部科学电子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一绵阳市政府所在地,是绵阳市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和川西北交通柩纽。幅员面积597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 § 基本概况 涪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宜人,是绵阳市重要的农产区和农业科研基地。 市花 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科教兴区、农业稳区”发展战喀,涪城连续六年名列“四川省县级经济实力综合评价十强县”成为四川省首批“小康县”、省“文化先进县”。面临世纪之交,涪城制定了“富裕文明工程”奋斗目标,进入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起跑线。 以绵阳市为依托,涪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社会事业生机蓬勃,是全国文明卫生绿化先进城市。境内有以中国长虹电子集团为代表的20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随着改革开放,涪城敞开大门接纳四海宾朋,先后与北美、欧洲、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及省内外20多个县、市、区缔结友好关系,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柞。涪城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对外开放优惠政策,着力于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如今,涪城正以无限的商机,优越的经济和人文环境,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吸引海内外朋友前来观光旅游,兴办各种开发性事业。 § 自然地理 涪城区位于绵阳市中部偏西,地处涪江西岸。周边有本市的安县、江油、游仙区、三台县及德阳市的中江、罗江。距省会成都98公里。境内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69涪城3米,最低海拔410米。 丘陵地带较为平缓,呈条状分布,一般相对高差不超过 50 米,且以浅丘面积较大。 涪城区有耕地 26.6万亩,平坝、河谷地带有冲积土,最为肥沃。丘状台地和丘陵地带有黄壤、紫色土,农田灌溉条件较好。丘陵地带有竹木和果树,平坝地带有蚕桑。水资源有涪江、安昌河及其支流上的水库,水利资源丰富。年平均水流量112.2亿m 3 ,水能理论蕴藏量19.81万千瓦。 境内矿产有砂金、石灰石、石英石、粘土、天燃气、石油、盐、卤水等。 § 历史沿革 因治地近邻涪水(今涪江)得名。 汉高祖六年(201),置广汉郡于乘乡,领县十三,有其涪县。因治地近邻涪水(今涪江)得名,境内政区建置由此开始。 置涪县以来已历2100多年,以后曾名涪城、巴西、左绵、公元585年涪县改名绵州。近代定名绵阳。 1992年,撤销绵阳市市中区,设立涪城区、游仙区。涪城区辖城厢、城北、工区、南山、朝阳5个街道办事处和石塘、丰谷、塘汛、永兴、吴家、杨家、青义、城郊、金峰9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原绵阳市市中区人民政府驻地(民政部1992年10月30日批复民行批[1992]127号)。 § 风土人情 ● 送 终 老年人临终前夕,子孙日夜守候,直至咽气,称为送终。老人临终前夕一般都要交待后事,并向子女说一些表示祝福的吉利话。涪城 ● 烧倒头纸 老年人咽气时,在其床前点燃香烛,烧三斤六两纸钱。据说死者一到阴间就要用钱,故须立刻烧倒头纸。纸灰装入瓦罐,出殡时和棺材一同埋葬。 ● 撤帐子和出煞 老年人断气,立即把帐子撤下,意思是人死不能再受网罗缉缚。接着把屋顶上的瓦揭去一匹,草房则戮个洞,称为出煞,意识是说死者灵魂可由此升天。80年代后,农村仍然普遍流行。 ● 净身和穿老衣 老人去世,用新瓦盆盛温水将其身体擦干净,理发,剪指甲,再给穿上衣服。所穿衣服取单数,如五,七,九件,有的穿六件,据说是取“衣禄”的谐音。接着在长凳上搭上木板,将死者抬上木板停放,口里含茶叶,用喷过水的旱烟搭在口鼻上,避瘴气。柏树枝条穿上包子或锅魁、煎饼之类让死者握住,据说阴间恶犬多,以防身。砸碎死者用的药罐,表示祛除灾病。 ● 点路灯和守灵 在死者脚下点一盏菜油灯,称为点路灯,又叫点水灯,一直要点到棺材抬出去或遗体运上灵车。农村,晚上子女轮流守灵。 ● 披麻戴孝 穿戴麻布或白布做成的孝服、孝鞋、孝帕,腰间系麻绳,称为披麻戴孝。死者的上辈孝帕在头上绕成圈,同辈包在头上露出一角,晚辈将孝帕一端拖在脑后,正孝尚需手执一根白纸剪花粘糊在竹竿上做成的孝杖。解放后,披麻戴孝的人很少,大多数用黑布做成袖套,戴在右臂上。 ● 报丧和发讣告 孝子到亲友家通知死者去世的消息,称为报丧。报丧时不能进屋,须将亲友请出门外告知,对长辈和朋友要磕头,但不作揖。80年代后,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兴磕头,机关单位职工去世则以讣告形式告知社会。 ● 入 殓 90年代后,遗体一律实行火化。机关单位职工去世,骨灰一般安放在公墓。农村骨灰仍实行入殓:在棺材内撒一层草木灰或石灰,接着用小茶碗印圆圈,有多少岁印多少个,再垫一些旧衣裤,铺上新被,然后把骨灰放入,面上又放儿孙的旧衣服,直至装满。还要把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放在棺里,谓之陪葬。最后用红布作兜被盖在上面,意思是老人寿尽善终,魂归天界。涪城 ● 出 丧 入葬前,孝子请阴阳先生看地。90年代后,安葬前一天晚上,农村时兴开路、做道场。小开路一至二个阴阳先生,大开路四至六个,敲锣打鼓念经,儿孙跪在灵前。出丧日,亲友馈赠香蜡钱纸、祭幛挽联等祭品,丧家备办酒席。出丧时,灵柩披上红毯,缚活公鸡一只一并送至葬地,垒土造坟。 ● 唱童谣 幼儿咿呀学语,长辈教唱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如《张打铁,李打铁》《大月亮、小月亮》《狗咬王大哥》《王婆婆在卖茶》等。这些歌谣不一定有什么积极意义,但读来琅琅上口,主要用于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 ● 猜谜语 长辈说谜语给少年儿童猜,如“公公今年八十八,清早起来遍地爬”(扫帚),“树上有个碗,下雨装不满”(鸟窝),等等。这类谜语在民间世代流传,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主要用于培养思维能力,也增添了生活情趣。 ● 翻绞绞 细绳结成圈套于双手指头,不断从一人手上翻绞到另一人手上,可翻绞出铺盖、马槽、筷子等花样,适于两个儿童或一个大人陪着一个儿童玩。 ● 抽中指 将中指和其它指头次序打乱捏成一团,用另一只手握住,只露出五个指头,让儿童从中找出中指为赢,适于一个儿童或大人和若干儿童玩耍。 ● 骑竹马 用一根竹棍或木棍、高粱杆、玉米杆放在胯下,模仿骑马的姿态在院里跑来跑去,同时喊出“驾驾驾”“笃笃笃”的声音,或哼唱“胖娃儿胖嘟嘟,骑上马儿上成都”之类的童谣,常为三四岁至十来岁的少年儿童玩耍。 ● 折 纸涪城 用纸折出“官帽”“衣服”“裤子”“元宝”“白鹤”“仙桃” “轮船”“篷船”“手枪”“飞机”之类手工艺品,适于四五岁至十来岁的少儿玩耍。 ● 抓子儿 七粒石子,置于地面,用手翻抓,以一个“母子”带动其余的“子”,可用手心手背正抓反抓,须手法敏捷,干净利落。适于农村孩子玩耍。 ● 剪子 锭子 帕子 两个以上小孩,同时伸出手来,以剪子(食指与中指做成剪刀样)剪不动锭子(拳头)、锭子被帕子(手拳)所包,帕子被剪子剪烂判定输赢。 ● 打弹绷子 用橡皮条或“松紧”带绑在小木叉或铁丝叉上做成弹绷子,可将小石子弹出一二十米远。多系农村小孩玩耍,射技高明的可以打死飞鸟。 ● 扯老马蜂 选一核桃,两端钻孔,掏空,用一竹签作轴,核桃侧面钻孔,将线穿入绑在轴上,再用竹片,中间钻孔,套在轴的一端,做成老马蜂。儿童玩耍时来回扯线,竹片就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声音,称为扯老马蜂。 ● 放风筝 用薄蔑条绑成架子,糊以皮纸或毛边纸,画上图案,栓上丝线,做成风筝。天春,野外满是放风筝的孩子。90年代后,风筝多到街上购买。 ● 摌地牛儿 地牛儿即陀螺,用木头自制而成,圆锥形,为把旋转更快和经久耐磨,顶点处钉有钢珠。小孩玩时执鞭抽打,陀螺飞旋并在地面蹿动。 ● 扯响簧 用圆木自制而成,形似哑铃,内空。用两根竹棍拴上细绳,将响簧套于绳上,双手各项执一棍上下拉扯,响簧飞旋,发出奇妙声响。常为十余岁孩子玩,要一定技巧,并非人人都会。90年代后,可在玩具店购置响簧。 ● 滚铁环 用一根铁丝扭成钩状,靠着铁环向前滚动。适于十来岁孩子玩。 ● 踢毽子 用铜线、布条和鸡毛做成,踢着玩耍,是女孩子喜爱的活动。 ● 跳 绳 有单跳、双跳、集体跳等多种形式,适于七八岁以上小孩子玩。 ● 跳 房 在地面画出表示房屋的格子,定出各种不同意义的规则,用沙包或瓦块、小石块作“板儿”丢入格内,单脚踢跳,以争胜负,多系女孩子玩。 ● 老鹰叼小鸡 一人扮老鹰,一人扮鸡妈妈,其余扮小鸡排在鸡妈妈后,依次拉着前面一人衣服的后摆。鸡妈妈往地上吐口水,老鹰问:“吐口水做啥子?”答:“磨刀。”“磨刀做啥子?”“划竹子。”“划竹子做啥子?”“涪城编鸡罩。”“编鸡罩做啥子?”“筐小鸡。”“鸡呢?”“黄鼠狼拖了。”“黄鼠狼呢?”“猫吃了。”“猫呢?”“钻洞了。”“洞呢?”“草塞了。”“草呢?”“牛吃了。”“牛呢?”“耕地了。”“地呢?”“栽菜子了。”“菜子呢?”“打油了。”“油呢?”“点灯了。”“灯呢?”“白胡子老头儿一口吹熄了——”至此,大家嚯地一声惊叫,正式开始游戏。老鹰想方设法抓小鸡,小鸡千方百计躲避,鸡妈妈拼命保护小鸡。当抓到一只小鸡后,再由这只小鸡扮演老鹰,老鹰改扮鸡妈妈,第二轮游戏开始。这是七八个乃至十多个小孩玩耍的游戏。 ● 办锅锅窑 又称办家家。三五个男孩、女孩分别扮爸爸、妈妈、孩子、客人,瓦片作锅碗,木片或竹片作铲、瓢,野草为菜,泥沙当饭,模仿家庭生活。 ● 藏猫猫 三二个孩子通过“剪子、锭子、帕子”确定一人当猫,闭上眼睛,其余自寻隐蔽的地方随意躲藏。藏好后由猫四处寻找,被逮住的替换猫的角色。 ● 逗 瓜 一群孩子确定一人为瓜,用一个皮球或瓜的帽子在众人手中互相抛送,当瓜抢到皮球或瓜的帽子发后,失球(帽子)者代替瓜的角色继续玩。 ● 乌龟抱蛋 男孩子的游戏。一枚石头作蛋,一人为龟,双手撑地俯身护蛋,用腿扫动,使抢蛋的孩子无法近身,谁的身体被龟触碰,谁就替换龟的角色。 ● 打珠珠 珠珠,即菩提子或小玻璃球。适于小孩子玩,有多种规则,一般以玻璃球或大而圆的菩提子作“打珠”,输后将按规则付给赢方若干珠珠。 ● 赢福角角 用废书页、废报纸或香烟盒折成福角角。根据一定的规则,小孩子们通过手拍、指弹、抛掷等形式确定输赢。90年代后,这种游戏消失。 ● 打碑炼狗油 农村放牛娃的游戏。在山上找一片平地,竖一块石头当碑,距碑三五米远排队,依次用小石子打碑,一人打一下,打倒为赢,不倒为输,赢者趴在输者背上绕碑走一圈,众皆嬉笑,十分热闹,接着又开始下一轮游戏。 ● 打豆腐干儿 用废纸折成,方形。适于两个小孩玩耍,一人的豆腐干儿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豆腐干儿打,一人一下,轮流进行,以打翻为赢。 ● 斗 鸡 单脚独立,将另一条腿盘起,膝头向前,单脚跳跃,以膝头相斗,谁站立不稳、盘腿松开即输。多是小孩子玩耍,有时成年人也玩这种游戏。 ● 下六子冲 棋类游戏。在石板上横竖各四条线交叉画成方格,双方各用六个石子或短木棍作棋子,依照简单的规则,把对方的棋子吃得只剩下一颗为赢。 ● 跳 拱 一种游戏,由一人充当“跳马”,别的孩子从其背上跳过去。 § 经济概况 在近6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中央、省、市属单位1200余个,仅各类建筑队伍就多达200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给涪城区人民奔小康提供了机遇。涪城区确定了城郊型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和“九五”规划及至2010年远景规划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城市、农村“小康工程”,启动“富裕文明”工程。 涪城 农业进一步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全区以建设万亩商品鱼基地、3万亩蔬菜基地、3万亩商品水果基地、5万担蚕茧基地的同时,以6万亩耕地发展油料为主的经济作物,以15万亩耕地建设优质吨粮田,利用7万户房前屋后的3万亩庭园空地大搞种、养业,人均出栏肥猪1.6头,人均小家禽12只,全区29万亩耕地资源的粮、经比例调整为5:5。同时,加强水利、农能、长防林工程、川中改田改土项目工程、改水工程,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农林牧副渔的商品率。到1997年,农业总产值3.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760元。由此,全区158个行政村、75876户农户分别达到“小康村”和“小康户”标准,占总村数和总户数的93.5%和90.5%,经省、市验收,涪城区农村率先在全市实现小康。在全区建成了5万亩优质稻、2万亩优质油菜和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得到有效控制,全区农业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涪城 涪城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对国营企业和城乡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股份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依托大厂,依托城市,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了以凯厦、东辰、富临集团等支柱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1999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7685万元,其中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0.9%,股份制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1.5%,外商投资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倍。交通不断发展,从1993年开始,历时3年,建成了贯通全区12个乡镇总长80km的环形公路后,1998年又在全区12个乡镇范围内修建了15条三至四级总长153km的村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继之又修建了绵吴高等级公路,为招商引资和加快南郊工业园、城郊工业园、青义私营经济发展园和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到2000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22603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74680万元,比重占77.29%,农业总产值51353万元,比重占22.72%。农民人均收入3018元。财政总收入达24722万元。涪城区工农业社会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1995年起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十强县”(区),分别列第八、第七、第三位。 § 行政区划 涪城位于中国四川西北部。 Fucheng Qu 510703 621000 区人民政府驻文庙街 2004年,涪城区辖9个街道(城厢、城北、工区、南山、朝阳、高新区、园艺、创业园、经开区城南)、14个镇(石塘、丰谷、塘汛、永兴、金峰、关帝、龙门、吴家、杨家、青义、河边、新皂、磨家、玉皇)、2个乡(城郊、石洞)。 § 参考资料 区政府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