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棠阴镇
释义

棠阴镇棠阴镇地处江西省抚州市中部偏东,宜黄县东南部,东径116度,北纬27度。东与南源乡相接,南与圳口乡接壤,西与城南、蓝水乡毗邻,北与潭坊乡、梨溪镇交界,总面积179.5平方公里。交通便利,江西省道林崇线穿境而过,距县城14公里。棠阴镇现有4271户,1.7万人。有14个村民委员会,121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棠阴镇有土地面积32421亩,其中水田30120亩。山林面积9953公顷,果林木431.6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2.53万立方米。宜水穿境而过,溪涧密布。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至今已有97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名陂坪,后改称棠阴。清代以前属仙七都,民国时期属第五区棠阴镇,建国后属第五区棠阴乡,1985年改称棠阴镇至今。棠阴夏布曾名扬海内外,与万载夏布合誉,素称为江西省近代纺织业中两颗明珠。

§ 经济发展

棠阴镇1985年重新设镇,经济发展日新月异,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178万,农民人均收入2750元。工业形成以桦榕、金宝来等水电企业;以纯美(上海)、乐世等矿泉水企业;以棠桦、崇发等木材加工企业。农业形成以制种、白莲、红薯为支杜产业,2005年棠阴镇制种11000亩,已成功打造江西省“制种第一乡镇”。太空白莲种植8000亩,红薯粉丝产量500吨。棠阴镇已步入经济发展的快速轨道。棠阴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主要巩固、发展了以硖石、大岚等村为主的10000亩白莲、以民主、君山等村为主的7000亩红薯和大河、小河等村为主的4000亩种子等三大主导产业,使其初步形成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格局。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工作,2002年共完成国家退耕还林任务4410亩。乡镇企业上新台阶,“红胖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凤凰红薯粉丝加工厂已成为棠阴镇红薯产业的龙头企业;既带动了红薯种植,更联合了近200户的红薯粉丝加工户;同时新办和技改企业项目3个,新增规模企业1个。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先后引进广东、浙江等客商兴建桦荣电站、君山电站和棠阴松脂厂。

2007年,棠阴镇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财税方面:财税总收入达524.65万元(其中财政收入52.78万元,地税收入358.97万元,国税收入112.90万元),超额完成县下达棠阴镇财税任务44.65万元,首次突破500万元大关,并连续2年实现财税收入翻番。在农业方面:以白莲、种子、红薯粉丝、烟叶为主,并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棠阴镇有白莲8000亩、水稻制种11000余亩、红薯粉丝500吨、烟叶500亩。在招商引资方面:棠阴镇共新上项目2个,共引进资金2300万元,其中引进浙江客商投资总额1500万元,在宜黄县县工业园区投资新建了富联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 交通建设

棠阴镇投资25万多元的大河村店前桥于10月份正式交付使用,从而结束了店前组村民祖祖辈辈渡河耕作的历史。二是铺设了2条村级公路。投资19万元,铺设了大河村五七组长1公里,宽3.5米的村级公路;投资31万元,铺设了雷湾村梨家组长1.5公里,宽3.5米的村级公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棠阴镇5个新农村建设点共投入资金22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8750个工日。

§ 自然环境

日字塘老宅地质地貌。棠阴镇地处武夷山翼,北临赣抚平原,为山区与平原之过渡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西三面环山,峦峰连绵,北部低山丘陵地起伏,间夹少量冲积平原。属赣东南中低山丘陵区,丘陵占总面积60%,低山区总面积40%。最高处海拔高度720米,最低处海拔高度90米。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较厚,质地中壤至重壤,肥力较高,土质呈微酸性。

自然资源。山地盛产木竹,以杉、松、竹为主。林间有山牛,山羊等多种野生动物,店前、雷湾、君山等村有石墨矿、花岗石矿等。

气象。棠阴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温、夏热、秋凉、冬冷。年平均温度17℃,年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为5.3℃,年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为28,6℃,无霜期为270天左右。年降水量1761毫米,最大降水量为2591毫米(1970年),水量分布春夏多,秋冬少。

§ 历史人文

承恩坊小镇始建于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唐末五代时,四川节度使吴氏宣南迁的后裔吴竦定居此地,遍植甘棠树,茂然成阴,故得名棠阴。棠阴因水质独特而产夏布,因夏布经济蓬勃发展而使棠阴兴旺昌盛,当地有“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说。棠阴夏布历史最高产量达30万匹,明成祖永乐初年,宜黄每年用5万多匹夏布折交官田公粮。宜河流经棠阴一带,河水显得格外绿,清澈见底。凡经此河水漂洗出来的夏布,色泽光亮、洁白柔软,成为湘赣两省夏布集散地。外地夏布经棠阴漂洗后,畅销南昌、九江、上海、天津等地,远销日本、朝鲜等国。鼎盛时,棠阴集镇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夏布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棠阴经济、文化的繁荣。这里民风淳朴,尊师重教,“捡漏趁晴天,读书趁少年”,百姓“乐读书而好文辞”,故书院林立,贤能辈出。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启蒙恩师杜子野先生常在此著书立说,大戏剧家汤显祖的惊世之作《临川四梦》,也是在棠阴初演而闻名于世。走进棠阴古镇,从那雕龙镌凤、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中,能领略到这里远古时的兴盛,并能从中感悟和惊叹古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这里至今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街、古巷、古祠、古庙、古宅、古塔、古桥、古牌坊,真可谓古色古香、韵味无穷。临镇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36米、直径8米的迎恩塔,该塔雄踞龟山,六面临风,巍巍壮观。这里的民宅以吴、罗、符三姓居多,民间有“罗三千、符八百,吴家老倌无价尺(无法计算)”之说。入街便见一造型独特、气势非凡的吴姓大宗祠,名曰八府君祠,建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中厅三门,东西两廊28柱,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梁雕有雀、鹿、蜂、猴图案,隐喻“爵禄封侯”之意。

古建一角1933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红军在此召开群众大会,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而留下了光辉的史迹。还有位于棠阴下街的承恩坊,建于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是知事谭政为当时由皇帝恩赐荣归祭祖的大书法家吴余庆而建,全木结构,雕工精湛,实属明时罕见工艺精品。在棠阴古街上段,有一古建筑群,屋脊飞龙走凤,屋檐镶金镂银,那便是观裳坊,可想而知,这观裳坊当年的风姿是何等辉煌!棠阴镇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千百年来留下这么一句俗语,让人倍感亲切棠阴镇明清古宅鳞次栉比,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日字塘老宅、式好居、落轿亭、绣花楼,枚不胜举。置身于小镇,如同穿越时空隧道,耳边仿佛听到了那观裳坊的歌谣,使人沉浸在远古之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2003年7月,棠阴镇被省政府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 环境建设

一是集镇绿化工程,增加棠阴集镇所在地的绿化面积。二是乡村公路绿化工程。主要以大河、建设、田西、君山、硖石、桥上、泉源等道路两旁的植树造林。三是村庄绿化工程。以雷湾、大岚、桥上、泉源的新农村建设点为中心,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村庄绿化一大片的良好格局。四是“三个500亩”林网绿化工程,即以建设村烟水配套工程,雷湾、民主龙背脊田园化工程和雷湾整村推进的水利建设工程为契机,建设三个500亩以上的田园林网带。五是荒滩、荒地、荒洲绿化工程。以解放、建设、雷湾、大岚等宜水沿线为主推进绿化工程建设。六是山上再造工程。主要进行宜林荒山种植和灾后补植。

§ 相关词条

排山镇

毛村镇

枧底镇

壶峤镇

泉波镇

下溪镇

孝岗镇

头陂镇

樟村镇

马圩镇

棠阴镇

白舍镇

孙坊镇

葛溪乡

东坪乡

龙安镇

上唐镇

三清乡

司铺乡

姚家乡

岩瑞镇

双明镇

四股桥乡

下塘乡

§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2317/1108329.html

[2] 棠阴镇金农网 http://www.agri.com.cn/town/361026101000.htm

[3] 棠阴镇政府网 http://www.21sjzg.com/zgfz/318.htm

[4] 人民在线 http://www.peoplexz.com/316/562/20080709095448.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