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施泰因汉人
释义

§ 简介

群居是在欧洲发现的大约2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之一。施泰因汉人的颅骨穹窿长而窄,中等程度的扁塌。其眉脊发达和梨状孔宽阔尤似尼人,但其颅最宽位置在顶骨部位,枕骨圆隆的特点又类似于智人。

关于它的系统位置,一种意见是把它置于直立人和智人的过渡阶段,视之为尼人和现代人的祖先。相反的意见认为尼人是由诸如海德堡人等更为原始的祖先发展来的,施泰因汉人代表向智人方向发展的另一单独的系统。

§ 化石特点

颅骨穹窿长而窄,中等程度的扁塌。其眉脊发达和梨状孔宽阔尤似尼人,但其颅最宽位置在顶骨部位,枕骨圆隆的特点又类似于智人。

§ 特征

壁画身高1.5到1.6米左右。颅骨容量为1200到1750cm³。现代人的则为1400-1600cm³。身体的特征为,额头平扁,(就是说眉弓到发际线的距离比现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圆滑,下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前突。骨骼强健,有着耐寒的体格,具体就是肱骨与尺挠骨的比例,以及股骨与胫骨腓骨的比例比现代人大,这是典型的适应寒冷气候的解剖特征。他们生活在欧洲,肤色应该是浅色的。

§ 文化

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统称为莫斯特文化时期,亦以最早发现的法国地点命名。在石器制作技术上,莫斯特文化的 化石特征是前一时期的阿舍利式手斧消失,转而以石片工具制作系统为主,尤以石片精心制作的单边刮削器和三角形尖状器为典型石器。莫斯特文化特征不仅在欧洲分布,非洲和西亚都有发现。在中国则以山西许家窑文化和山西丁村文化为代表。旧石器时代中期还开始使用骨角工具,在遗址中多发现有加工痕迹的骨器,但使用并不广泛。石器技术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工具打下了基础。

早期智人继续住在洞穴和露天环境中,但可能越来越多地使用洞穴。考古材料证明他们能够控制用火。他们会在一些地方搭建临时建筑作为营地,在这里制作人工制品,集体聚餐。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房屋是1965年10月在法国南部尼斯城洞穴遗址边发现的窝棚,约36英尺长,11英尺宽。紧靠洞穴搭起中间有支柱的架子,盖上兽皮。地基用石块和大兽骨加固。这是人类第一次用人工手段去划分空间的尝试。在窝棚里发现两个火坑,燃屑说明他们用的是燃烧速度较慢的橡木和黄杨木。而木炭则可以作为易燃的引火物。里面石屑很少,说明他们多在屋外制造石器,可能外面光线好一些。早期智人食物的来源也多种多样,在沿海地带还发现他们从事近海捕鱼。

§ 生存环境

施泰因汉人处在气候还温暖的民德-利斯(Mindel-Riss)间冰期。 狩猎

整个世界气候温暖,雪线上升,冰川消融退缩,气候带和生物群落向高纬推移。在大冰期内也有时间尺度大体与亚冰期相当的亚间冰期,在亚冰期中还有时间尺度与副冰期基本相当的副间冰期。此时形成巨厚的风化壳,植物茂密,出现泥炭沼泽,海面上升,气候温暖,使动物界、植物界发生重大变化。

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制造简单的工具以作打猎和采集的用途,他们使用石器和木棍来猎取野兽,并懂得采集果子来充饥。他们主要居住于山洞中,而在考古时,从其洞穴中发现木炭、灰烬、桡烧石、烧骨等痕迹,显示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并会砍取树木作燃料。

§ 人类起源争论

尼人的起源问题在西欧可以追踪到包括英国的斯旺斯柯姆人、法国的丰德谢瓦德人和德国的施泰因汉人在内的头 壁画骨化石。根据多变量分析,上述标本与尼人的关系较密切。发现于法国阿拉戈(Arago)遗址的、时代距今约40万年的面骨和下颌骨化石也有一些特征象是尼人类型的。

尼人的进化问题仍在争论之中。一些人主张尼人中的一些居群在玉木冰期时被隔离于西欧,发展成为适应于寒冷气候的、特化了的所谓典型尼人,例如圣沙拜尔人、费拉西人和尼安德特人等。而另有一些居群被称为进步尼人(Progressiveneanderthals)或一般化尼人(Gener-alizedneanderthals)如塔邦人、施泰因汉人和斯旺斯柯姆人等发展了现代人的特征,成为现代智人类型的祖先,此即所谓“前尼人说”(Preneanderthalhypothesis)。但提倡“前智人说”(Presapienshypothesis)的法国学者H.瓦卢瓦则主张,现代智人和欧洲尼人的祖先可以早到民德-利斯(Mindel-Riss)间冰期。这两种学说虽然在追溯玉木时期的尼人和现代智人类型的共同祖先的时间上有早晚之异,但都主张欧洲尼人没有后代。[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45:11